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寶寶令人頭疼的8大行爲是否要制止

寶寶令人頭疼的8大行爲是否要制止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5.3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寶令人頭疼的8大行爲是否要制止,手指啃得津津玩具總喜歡亂丟一地;爬上爬下好危險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總會出現一些讓媽媽頭疼的行爲。下面介紹寶寶令人頭疼的8大行爲是否要制止。

寶寶令人頭疼的8大行爲是否要制止1

行爲一 咬人

  解析當寶寶1歲後,出現咬人行爲要制止!

寶寶4月齡左右,即將出牙時,會因牙齦腫脹等不適而啃咬玩具或最親近的人,此時他還不明白咬人是對還是錯,即便父母瞪着他說“不許咬”,也是沒有用的。正確的做法是給寶寶一些蔬果片、餅乾,或者是磨牙棒和牙膠,提供他更多的咀嚼機會。這樣寶寶緩解了出牙的不適,也就不會咬人了。

而等寶寶1歲左右時,有時也會出現一興奮就咬人的行爲,不但咬身邊的大人和一起玩耍的寶寶,也會咬自己。這其實是他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只是用錯了地方。父母這時應該及時制止,明確而嚴肅地告訴他這是“不允許”的行爲。這個年齡的寶寶已經可以理解大人的意思了。

需要注意的是,父母需要搞清楚寶寶咬人的原因,是發脾氣,還是想引起別人的注意?有的放矢,“對症下藥”,才能引導寶寶正確對待“咬人”這件事。

行爲二 撕紙

  解析不用制止,讓寶寶在撕紙中獲得快樂!

當寶寶六七個月大,發現通過手的動作能改變紙的形狀併發出聲響時,會感到快樂,好奇心得到滿足,所以會對撕紙“情有獨鍾”。這是一種基於好奇心理的探索行爲,也是寶寶主動自發學習的表現。父母不應阻止,相反,還應鼓勵這種行爲。

因爲撕紙對寶寶來說,不僅能鍛鍊手眼協調能力,還能鍛鍊小肌肉,發展手部精細動作,開發智力。父母可以引導寶寶把紙撕成小塊乃至紙屑,還可以慢慢地教寶寶撕出形狀和輪廓。這樣,撕紙就變成了充滿樂趣的活動!

值得提醒的是,父母不要把有價值的資料文本或者是賬單鈔票等給寶寶撕,同時也要注意寶寶使用的撕紙是否衛生,以防病菌傳染。

行爲三 扔東西

解析可進行適當的認知教育,不建議嚴厲制止!

當寶寶9月齡左右時,會對“扔東西”的遊戲十分熱衷。凡是能抓到的物品,都會被寶寶有意識地丟出去,還樂得“咯咯”笑。媽媽們有沒有發現,不管是積木、皮球還是鞋子,每樣東西掉在地上都會發出不同的聲音,寶寶也在觀察和探索呢!所以父母不要擔心這是不是寶寶攻擊行爲的開始,也不用着急阻止寶寶扔東西的行爲。

在扔東西的過程中,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得到鍛鍊,對各種不同的物體也有了全新的認知。父母可以和寶寶一起玩“扔扔撿撿”的遊戲,同時順勢引導培養寶寶東西扔出去還要收回來的好習慣,讓他知道自己扔的東西要自己撿回來。

當然,父母還可以做一些必要的認知教育,比如告訴寶寶什麼東西可以扔,什麼東西不可以扔,同時也要選擇耐摔的物品給寶寶玩哦!

行爲四 玩弄生殖器

解析需制止,但不要大聲斥責,採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轉移寶寶興趣。

當男寶寶10月齡後,常常會喜歡用手抓自己的“小雞雞”,有時還拉得很用力,很讓人煩惱!其實,男寶寶玩生殖器是一種常見的探索行爲,對他來說,“小雞雞”和肚臍、手指、腳趾一樣都是身體的一個部位而已,但觸摸生殖器會有快樂的感覺,也就會不自覺地經常玩弄了。其實女寶寶也會出現類似的行爲,比如磨蹭或者是撫摸。而父母往往過分緊張,認爲這是一種很羞人的壞習慣或者是性行爲。

其實,父母首先應該轉移寶寶的注意力,給予有趣的玩具或者安排豐富的活動,讓寶寶的雙手忙起來,而無暇顧及自己的“小雞雞”;其次,隨着寶寶年齡的增長,會對性產生好奇心,父母可以用簡單易懂的語句,解答寶寶的性提問。

要注意的是,父母應當經常檢查寶寶的生殖器是否衛生,有沒有異樣,以便消除寶寶生理上的不良刺激,也能更好地保護寶寶的生殖器。

寶寶令人頭疼的8大行爲是否要制止

行爲五 不好好吃飯,玩食物

解析不要嚴厲斥責,恰當引導,讓他自己動手吃飯。

很多寶寶剛開始添加輔食時,吃飯都很乖,但到了1歲後卻常把碗裏的飯菜抓起來捏捏揉揉,搞得一塌糊塗,常讓媽媽感到頭痛。

其實,寶寶到了1歲左右時,會對自己動手吃飯產生興趣,進餐時,會忍不住去抓盤裏的食物, 這是寶寶探索認知的一種方式,也是愉悅的體驗。被允許用手熟悉這些食物,對養成寶寶不挑食的好習慣是大有裨益的。當寶寶成功地捏起一小團米飯放進嘴裏時, 他會充滿成就感哦!這和被喂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所以父母應該同意寶寶用手抓食物吃。

如果怕寶寶弄髒衣服,可以給寶寶戴上圍兜,即便他吃得“一塌糊塗”,父母也不要指責,以加強寶寶對吃的興趣。

行爲六 藏東西

解析不用制止,注意收拾好家中的貴重物品!

當寶寶1歲半左右時,會愛上“藏東西”的遊戲,自己的玩具、媽媽的手機、爸爸的鑰匙……都 被藏了起來。寶寶在藏匿物品和尋找的過程中,記憶力得到了鍛鍊;當找到所藏的東西時,能產生強烈的成就感,增強寶寶的自信心。所以,父母應該信任並鼓勵寶 寶藏東西的行爲,不要用“不可以”來打擊他。

父母不妨陪寶寶一起玩“藏東西、找東西”的遊戲,這樣做不但能促進親子關係,還可以摸清寶寶藏匿物品的規律,萬一有重要的東西被藏起來了,也能很快從寶寶的`“祕密基地”裏尋找到。

當然,父母也要注意把貴重的或者對寶寶來說危險的小物品有意識地收好,以免寶寶看到後產生興趣而隨意觸摸、藏匿,引起麻煩。

如果怕寶寶弄髒衣服,可以給寶寶戴上圍兜,即便他吃得“一塌糊塗”,父母也不要指責,以加強寶寶對吃的興趣。

行爲七 爬高

解析不要制止,但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

學步後,隨着腿部力量的增強,寶寶會比學爬時更喜歡爬高。這種體能上的鍛鍊,有利於寶寶額葉和小腦的發育,還有助於增強寶寶對空間感的認知。所以,這時父母千萬不能一味地說“No”,以免打擊寶寶的自信心,挫傷積極性。

但值得注意的是,寶寶在玩“攀爬”遊戲時,媽媽與寶寶的距離要保持在一臂之內,且要營造一 個安全的活動場所,以免引發危險,如不要在窗戶和陽臺上擱置可以墊腳的物品、桌腿和桌角要用軟墊包好、所有尖銳或易碎的“危險品”都要收起來、給地面鋪上 厚厚的遊戲墊……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充分滿足寶寶攀爬探索的慾望!

行爲八 小氣

解析需及時干預,引導寶寶學會分享。

寶寶1歲半後,會變得很“小氣”,常緊拽着自己的玩具不肯與別的小朋友分享。這是因爲3歲以前的寶寶,處於“自我中心期”,還分不清“你、我、他”的不同,父母不必急於強迫寶寶“大方”,應該以引導爲主,讓寶寶建立起所有權的概念,再慢慢學習分享。

在這個引導的過程中,父母可以有意識地鼓勵寶寶多結交朋友,多和同伴玩耍,當寶寶融入“羣體”之後,獨佔的“小氣”現象就會得到大大改善,體驗到與人共享的樂趣之後,寶寶也就會自然而然地樂於與他人分享了。

現在的父母大多也是獨生子女,所以要注意做出表率。父母耳濡目染的薰陶,有助於培養寶寶“樂於分享”的好習慣。

寶寶令人頭疼的8大行爲是否要制止2

家中的寶寶開始幼兒園生活已經有段時間了,好奇的爸爸媽媽總是想聽寶寶講講在園裏都做了些什麼。可是寶寶卻總是“金口難開”,問了半天也是毫無收穫。難怪經常聽到年輕的爸媽這樣抱怨:“唉!這個小傢伙!真不知道他小腦袋裏整天都琢磨些什麼,想聽他說說心裏話,好難啊!”

寶寶爲什麼不向父母講出心裏話呢?是他們真的“惜字如金”。還是小小年紀就和父母有“代溝”?都不是!事實上,小傢伙每天都在用自己的“暗語”在向你表達着他的心聲,只是爸爸媽媽沒有讀懂罷了。

暗號一:哭鬧

爸爸媽媽因爲工作原因,把妮妮放到奶奶家整整半個月。接回家後。原來蠻乖的妮妮,現在卻常常因爲一點小事兒大哭大鬧,要不就是毫無緣由地發小脾氣,又或是粘着爸爸媽媽寸步不離,活像一個小尾巴

暗號破譯:關愛

雖然寶寶很小,但感情卻很豐富。長時間被冷落,會讓他們缺乏安全感,從而焦躁不安。他們需要被關注、關心、關愛時,卻又還沒有足夠的能力表達出來。所以常常以“無理取鬧”的方式吸引爸爸媽媽的注意。

寶寶令人頭疼的8大行爲是否要制止 第2張

所以,要儘量避免對小寶寶長時間冷落。當然,平時就要記得,常常對寶寶表達你的愛。對待寶寶想“含蓄”一點表達愛可是毫無作用的哦!小傢伙纔不懂呢!你只要張開雙臂給寶寶一個熱情的擁抱。或者時不時在寶寶嫩嫩的小臉上來一個甜蜜kiss,也許寶寶莫名的哭鬧情況會減少很多呢!

暗號二:沉默

有一天,媽媽發現,原本整天小嘴不停,追着媽媽說這說那的豆子突然變得不愛說話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一天豆子從幼兒園回到家,興沖沖地想對媽媽講幼兒園裏的事兒。從客廳跟到廚房,又從廚房跟到臥室。一直圍着正在幹家務的媽媽轉。本來媽媽就累得暈頭轉向,再加上豆子的表達能力實在是不算好。說了半天一件事兒也沒說明白。媽媽就說:“豆子乖啊,去自己房裏玩會兒玩具啊,媽媽忙,幼兒園的故事一會兒再說吧!”

這下倒好,小喇叭徹底沒電了,晚上媽媽想聽豆子講幼兒園的故事時,小傢伙卻耷拉着腦袋,不說話了。

暗號破譯:耐心

很多時候。寶寶不是不想說話,只是有時寶寶想說點什麼時,卻一下子被父母打斷或糾正。又或是寶寶說了半天,父母卻置若罔聞,完全沒聽寶寶說了什麼,甚至有點不耐煩地要求寶寶閉嘴。這樣,寶寶滿腔的說話熱情就會像被潑了冷水般一下子滅了。

如果寶寶興致很高地想和你說話,爸爸媽媽一定要表現得很有興趣,不論寶寶的表述水平如何,都耐心傾聽,千萬不要拿“我很忙”當託詞。

雖然2至3歲的寶寶在語言能力和技巧上會有突飛猛進的進步,可以掌握至少200個詞語,但是依然不足以描述出他所看到的整個世界。

所以,耐心點,不要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替寶寶說出他要說的話,一定要聽他把話說完。如果寶寶實在支支吾吾說不出來,爸爸媽媽可以恰當地提些小問題,引導寶寶順利地把心裏話表達清楚。

暗號三:迴避

小茹2歲多了,在家裏總是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可不知怎的,一到幼兒園,就變得沉默寡言,老師怎麼哄逗都不開口。特別是在許多小朋友面前讓她講個故事或是唱首歌,簡直比登天還難。平時要有陌生的叔叔阿姨想和她說話,她總是躲在媽媽的身後或是使勁拽着媽媽的衣服不鬆手。

暗號破譯:鼓勵

對小寶寶來說,他面對的是一個未知的世界,幼兒園對他來說是新的環境,對陌生的人抗拒與恐懼是一種本能,採取迴避或拒絕交流的方式其實是寶寶本能的自我保護行爲。

用溫暖的大手摸摸寶寶的小腦袋,對他說:“寶寶不怕,寶寶是最棒的!”,這樣略顯溺愛的行爲,卻常常能給畏生的寶寶最大的心理支持。讓他可以勇敢地邁出第一步。

那麼,如何才能很好地和小寶寶溝通,輕鬆讓寶寶說出心裏話呢?

A、找準時機:爸爸媽媽要想聽聽寶寶的心裏話,也要選擇好時機。和小傢伙談心,千萬不能選擇那種正襟危坐的座談形式。他纔不吃這一套呢!最好選擇寶寶興奮點比較高的時機,例如從幼兒園回家的路上、在遊樂園玩耍時、剛從超市回來時等。接觸的新鮮事越多,寶寶的話匣子越容易打開。

B、選對方法:既然想要聽寶寶說出心裏話,就要做一個合格的“傾聽者”,也許寶寶說得並不清楚,也沒有絲毫的邏輯性可循,但是,爸爸媽媽一定要保持耐心,認真地聽寶寶說每一句話。如果寶寶實在表達不清,可以適當地提一些小問題,幫寶寶理清一下思路。千萬不可以聽到一半就不耐煩地打斷寶寶,這樣會嚴重影響寶寶說出心裏話的積極性的。

C、擺正位置:雖然是家長,但不要總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否則小寶寶也會“心生畏懼”的。既然想讓寶寶說出心裏話,就一定要放低姿態,把自己擺在和寶寶平等的位置上。即便是寶寶說的話並不對,也要尊重寶寶的發言權,表揚寶寶的誠實,然後再幫他認識到不足和不對的地方。如果對寶寶的想法,總是持否定的態度。一味譏笑寶寶的無知、批評他的不足、拒絕他的要求、責備他的錯誤,那麼,想要再聽寶寶說說心裏話可就難嘍!

“暗語”寶寶小測試

好了,說了這麼多。還是測測家中說“暗語”的小寶寶,到底是哪種溝通類型的吧!

stepone

帶着寶寶一起逛超市,你拿起一袋寶寶平時很喜歡吃的糖果,放到購物車裏,但是想想又覺得怕寶寶長蛀牙,結果又當着寶寶的面把它放回了超市架子上,這時寶寶會……

A、大哭大鬧,用力搶回糖果,抱在懷裏,並擺出一副“想拿走,門兒都沒有”的樣子。

B、有往回拿糖果的動作,但如果媽媽制止的話,往往選擇放棄抵抗,只是會目不轉睛地望着心愛的糖果。

C、沒有任何強烈反應,但會牢牢抓住購物車裏另一樣自己喜歡的東西。

steptwo

幼兒園裏的老師,經常會怎樣評價你的寶寶?

A、很外向,發言很主動,喜歡對着其他小朋友背兒歌或是表演唱歌等小節目。

B、喜歡笑,也很聰明,和小朋友們都相處得不錯。

C、喜歡一個人玩玩具,很聽話的小朋友

stepthree

週末,帶着寶寶來到遊樂場,看着漂亮的旋轉木馬,寶寶會怎樣呢?

A、很興奮,並且躍躍欲試,甚至連排隊都等不及。

B、很高興,如果爸爸在下面拿着相機或DV,高聲呼喊寶寶的名字,和旋轉木馬在一起的寶寶還會配合地對着鏡頭微笑。

C、癡癡地望着旋轉木馬,對媽媽提出玩一下的建議,沒有太過強烈的反應,但如果不玩就帶着他離開,小傢伙會依依不捨。

測試結果

選A比較多清楚溝通型

清楚溝通型的寶寶基本能夠表達他們自己的需求與目的,作爲爸媽大可不必傷透腦筋去解讀寶寶的心思。他絕對是個有戲劇天分的寶寶。訊息清楚型的寶寶通常是不會有表達困難的問題的,因爲他們會運用自身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來接收你發出的訊息,並用各種方式發出訊息向你迴應。

選B比較多含蓄溝通型

含蓄溝通型的寶寶在表達自己的感受或迴應爸媽的訊息時,並不能提供非常明確的線索。含蓄型的寶寶會用他自己覺得最簡單的方式來讓你瞭解他的需要,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你便會熟悉他的這種表達方式,這些方式正是你和寶寶親子溝通的基礎。

選C比較多被動溝通型

被動溝通型的寶寶反應比較和緩。當你用熱情的聲音呼喚他的時候,他往往不是用聲音來回應,而是用微笑。如果您的寶寶屬於這一種類型,那麼爸媽觀察的重點就應放在他是否能夠用某種姿態來回復你這一點上。注意了,不要忽略被動型寶寶對愛的需求哦!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