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司馬懿的名言

司馬懿的名言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4.0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司馬懿的名言,雖說三國諸葛亮的名聲是非常響亮的,但是司馬懿也不差,他是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他也有很多的名言警句。以下是給大家帶來司馬懿的名言。

司馬懿的名言1

1、智者務其實,愚者爭虛名。——《三國演義》

2、爲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3、弱者把夢看做一種徵兆,強者則把夢看做自己內心的慾望。——《火鳳燎原》

4、人這一生,不光活個生死,總得活個對錯。——《軍師聯盟》

5、夫將兵者,不戰則守,不守則走,不走則逃,不逃則死。

6、有心,不是見色忘義的怦然心動;而是,不離不棄的日久生情。——《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

7、習武可制虎豹,集智方取天下。——《三國殺》

8、轉守爲攻,以靜制動。——《三國殺》

9、生逢亂世,何來無辜。——《虎嘯龍吟》

10、大丈夫,出身貧賤並不是恥辱,能屈能伸,方爲丈夫。——《三國演義》

11、我司馬懿只此一心,叫做長情,要是不要,你看着辦。——《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

12、有大度者成大器也。——《三國演義》

13、肅清萬里,總齊八荒。——《徵東遼哥》

司馬懿的名言

14、恩威難測,纔是真正的恩威。

15、天機難測,卻盡在我掌中。——《三國殺》

16、舉奸需機密,揚善要彰顯。

17、一心只想着贏的人,就真的能贏到最後嗎?打仗先要學的是善敗,敗而不恥,敗而不傷,才真的能笑到最後。——《虎嘯龍吟》

18、若生鑄劍爲犁之心,需有平復刀劍之力。——《虎嘯龍吟》

19、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

20、這天下說不好是誰家的。

21、告成歸老,待罪舞陽!——《徵遼東歌》

22、有的蠢貨,四季都在扇扇子。(嘲諷諸葛亮)——《王者榮耀》

23、遇到挫折就放棄了,還做什麼大事!——《三國演義》

24、師兒,直下擔當,忍不可忍,方是忍!——《虎嘯龍吟》

25、與愚蠢硬碰硬、拼個頭破血流,豈不更愚蠢?人這一生,難免和愚蠢爲伍,要學會向愚蠢低頭。——《龍吟虎嘯》

26、一別數日山川悠遠你可安好啊?——《虎嘯龍吟》

27、劉備以詐力虜劉璋,蜀人未附而遠爭江陵,此機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漢中,益州震動,進兵臨之,勢必瓦解。聖人不能違時,亦不可失時也!

28、一路走來我遇到的都是朋友和老師,沒有敵人。

29、將軍昔棄劉備,託身國家,國家委將軍以疆場之任,任將軍以圖蜀之事,可謂心貫白日。蜀人愚智,莫不切齒於將軍。諸葛亮欲相破,惟苦無路耳。模之所言,非小事也,亮豈輕之而令宣露,此殆易知耳。”

30、聽說,你比我聰明?(司馬懿遇到諸葛亮時機率觸發)——《王者榮耀》

31、我揮劍只有一次,可是我磨劍磨了幾十年。

32、我只想這一生一世耳朵都在夫人手裏。——《虎嘯龍吟》

33、諸葛亮平生謹慎,未敢造次行事。若使吾用兵,先從子午谷徑取長安,早得多時矣!

34、這天下,誰也帶不走。

35、青春受謝,歲月如馳,嬰兒日長,而吾輩日衰。——《虎嘯龍吟》

36、請看吧,我已掌控歷史的大勢,司馬氏終將立於時代之巔!——《三國殺》

37、天命,也由我來定!——《三國殺》

38、司馬懿說:“臣一路走來,沒有敵人,看見的都是朋友和師長”。——《虎嘯龍吟》

39、這,就是你違抗不了的天命。——《三國殺》

40、人算終究不如天算。——《三國殺》

41、吾乃天命之子。——《三國殺》

42、“老物不足惜,慮困我好兒耳!——《三國演義》

43、若是天命之子吾定當全力侍奉。

44、你再動我一個試試!——《三國殺》

司馬懿的名言2

一、司馬懿的經典名言

1、夫將兵者,不戰則守,不守則走,不走則逃,不逃則死。

2、(諸葛亮)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

3、夫處世之道,亦即應變之術,豈可偏執一端? 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貴在隨機應變

4、爲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5、爲將者,當爲國家着想!

6、不求最好,但求滿意

司馬懿的名言 第2張

7、無悔的選擇是好的選擇

8、絕不掉入別人準備好的選項裏。

9、最好是好的敵人。做事情,沒有百分之百的完美,只有百分之百的錯誤。

大家對司馬懿的評價:

1、煽陰風點鬼火,或造謠於接頭或策反與密室,惟恐天下不亂,企圖亂中奪權,大有炸平廬山,停止地球轉動之勢

2、肅清萬里,總齊八荒

二、諸葛亮與司馬懿的故事

諸葛亮“六出祁山”,表面上看似乎算無遺策,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但最後他也沒有消滅司馬懿率領的曹魏軍隊。在魏蜀兩國長期對峙中,司馬懿一次又一次地挫敗了諸葛亮恢復中原的雄心大志,從而成爲諸葛亮戰略上和戰術上的真正對手。諸葛亮一直打勝仗,很熱鬧,但最終司馬懿還是保存着實力,還是沒有被打敗。

司馬懿採取的戰略決策是:戰略上防守,戰役中固守。他相信自己最後會贏,所以從不擔心在戰爭過程當中一次又一次地輸。

諸葛亮三出祁山與司馬懿交戰時,司馬懿堅持守寨不出,持續了半個月,一直不跟諸葛亮交兵。司馬懿熬得住,諸葛亮可熬不住,因爲他糧草不足,他恨不得速戰速決。於是諸葛亮使了一個計謀,佯裝拔寨退兵,以此引誘魏軍。

第一次蜀軍退出三十里下寨,張郃等將領提出追趕上去。司馬懿認爲諸葛亮退兵,絕對是誘兵之計,切不可上當。他說:“孔明必有大謀也,不可輕動。”十天以後,諸葛亮見魏兵按兵不動,又退出三十里下寨。這時候司馬懿仍然不主張追擊,他親自到前線察看諸葛亮退軍勢頭,斷定說:“此乃孔明之計也。”結果又過了十天,諸葛亮第三次退了三十里下寨。

這時魏軍將領們認爲諸葛亮是使詐謀,用“緩兵之計,漸退入漢中”,因怕被別人恥笑,急於交戰,張郃堅持要率兵追擊,司馬懿讓他率兵打頭陣去進攻,自己帶兵在後面支援。

於是張郃等率兵追擊諸葛亮,結果正中諸葛亮的圈套,魏兵大敗。退兵後,司馬懿下了死命令,說:“今後切不許妄動!再有不遵,決正軍法!”他堅持自己這套軟磨硬抗的戰術,毫不動搖。

“六出祁山”形成一種僵持的局面。在這個僵持階段裏,由於諸葛亮神機妙算,司馬懿屢戰屢敗,但又屢敗屢戰。司馬懿總是不會敗到一敗塗地,總是能夠保存自己的實力,繼續跟諸葛亮抗爭,打持久戰。

司馬懿的性格雖然沒有什麼可挑剔的,但至少有一點很明顯,就是他像曹操一樣多疑,正因爲他多疑猜忌,所以辦事非常謹慎。尤其是碰上諸葛亮這樣的`對手的時候,他更是極其小心謹慎,多疑多慮,有時會貽誤戰機。

最典型的就是“空城計”一戰。“空城計”這一戰有很多爭論,有人認爲諸葛亮神機妙算,他的“空城計”是一個很高的絕招。有人認爲是司馬懿的失誤。

因爲司馬懿多疑,認爲諸葛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以致貽誤了戰機,使蜀軍得以安全脫險。不管怎樣評價,“空城計”的結果是保證了蜀軍的安全脫險。蜀軍在大敗的情況下,以“空城計”的計策安全脫險,這是很不容易的。

京劇《空城計》把司馬懿大大地調侃了一番。劇中,諸葛亮從容不迫地搖着鵝毛扇,坐在城頭唱道:“我正在城頭觀山景,忽聽得城外亂紛紛。”當時司馬懿已經兵臨城下,諸葛亮卻如此地閒雅自在,足見他是何等地聰明、自信!

司馬懿到了城外,手握重兵,心裏彷徨,生怕城裏有埋伏,膽戰心驚,估算半天到底還是不主張攻城。最後得知原來只是一座空城的真相以後,他自我解嘲地說:“司馬呀司馬,你的膽子也太小了;諸葛呀諸葛,你的膽子也太大了!”他覺得諸葛亮從來沒有這麼大膽,怎麼這次這麼大膽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諸葛亮是個聰明人,他的對手司馬懿也是個聰明人,所以諸葛亮算定司馬懿不敢貿然破城。如果諸葛亮趕上的是張飛或者曹仁、曹真之流,他們沒準就不管有沒有埋伏,先衝進城去再說,反正輸就輸了,輸了也先打個痛快,那就真把諸葛亮給活捉了。

所以,“空城計”的故事,不僅表現出諸葛亮的智高和膽大,也表現出司馬懿的多疑與謹慎和戰略決策,他決不輕舉妄動,不輕易涉險,一門心思爲了保存實力以便跟諸葛亮軟磨硬抗到底。

司馬懿的名言3

大家對司馬懿的評價:

1、煽陰風點鬼火,或造謠於接頭或策反與密室,惟恐天下不亂,企圖亂中奪權,大有炸平廬山,停止地球轉動之勢。

2、肅清萬里,總齊八荒。

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在劉備死後,出現了魏、蜀兩國之間司馬懿與諸葛亮的長期對峙。諸葛亮爲了完成隆中對策中北伐中原的戰略部署,六出祁山,領兵伐魏,雙方鬥智鬥勇,波瀾起伏,戰況之激烈,智慧之運用,超過了以往三國之間任何一次對峙。

兩相比較,諸葛亮與司馬懿,誰更厲害些?誰是最後的勝利者呢?

司馬懿的名言 第3張

諸葛亮在27歲的時候,就被劉備三顧草廬請出山來,輔佐劉備建功立業。而司馬懿長期在曹操帳下默默無聞,不顯山,不顯水,原因是曹操認爲司馬懿“鷹視狼顧”,不是個安份人,不可付以兵權,時刻提防着他。曹操曾做了個“三馬同槽”的夢,懷疑有人要篡位。他只想到馬騰父子,卻沒有想到司馬懿父子。

不然,憑曹操之精明,斷容不下司馬懿。曹丕繼位後,司馬懿破門而出,提出五路伐蜀的主張,雖然五路伐蜀被諸葛亮解破了,司馬懿也進入了諸葛亮的`視線。諸葛亮聽說司馬懿自請都督操練雍、涼人馬,顯得憂心忡忡。他倒不是害怕司馬懿,而只是覺得這個人不好對付。司馬懿呢?儘管諸葛亮的名聲比他大,但自信能對付得了。

兩個人的心態不一樣,如果僅從心理因素上講,顯然司馬懿佔據上風。但諸葛亮是實幹家,從願望上講,最好別碰上司馬懿這樣難纏的對手,但真正碰上了,那也只好面對現實,並且有能力壓倒對方。

經過幾次較量,雙方漸漸摸清了底細。

真正第一次交手是街亭會戰。從戰役部署上講,諸葛亮略高司馬懿,因爲諸葛亮先派人馬據守街亭,當司馬懿的人馬趕到,見街亭有兵把守,司馬懿自嘆“我不如也”。但是當他發現守街亭的是個庸才,放棄當道,把人馬駐紮在山上時,立刻就振奮起來,接連擊敗蜀漢的街亭守將馬謖、高翔、魏延等,並且乘勝追擊,迫使諸葛亮演了一出“空城計”。

好險呵,諸葛亮差一點被司馬懿活捉!這倒不是諸葛亮無能,而是諸葛亮不識才,派馬謖領兵,犯了用人不當的錯誤。馬謖這個人平時顯得比較聰明,在諸葛亮身邊出了不少主意,有的被諸葛亮採納了。如諸葛亮南征時,馬謖向諸葛亮提出“心戰爲上,兵戰爲下”的建議,纔有後來的七擒孟獲,從而安定了蜀國的後方。

但馬謖充其量只是個參謀人才,缺少實戰經驗。他領兵到街亭,放棄當道紮寨,屯兵山上,副將王平反覆勸阻:如果對方圍山、斷水,蜀兵就會不戰自亂。他卻搬出“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教條,十分可笑。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