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淺談悲劇美美文

淺談悲劇美美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淺談悲劇美美文,說到悲劇,相信許多人對之是難過和遺憾的,而悲劇除了痛苦之外,其實悲劇卻能給人們另外一種感受,那就是悲劇的美麗。下面分享關於淺談悲劇美美文!

淺談悲劇美美文1

完美在看來是一種輪廓美,而悲劇美則就是一種結構美、細胞美、意境美。較之於喜劇,我更偏愛於悲劇。

這大概是因爲喜劇裏充斥着人們一直無法逾越的完美成份在,而悲劇因爲更符合於凡人的生存哲學,雖沉重,但卻可以開啓人的心扉。

完美,是人的一種憧憬,更或者是人畢生追求的東西。它因爲過於唯美,而只能成爲人的一種終極目標或者是心願。

悲劇,因爲它往往是把虛假的表象撕碎給人看,它因爲有了幾分殘缺美,而令人回味無窮。也許做爲人,我們不願意在已承受地悲苦面前,再去賞析一種悲傷,而願意在童話裏去尋找一種愉悅心情的完美。

淺談悲劇美美文

比如小說《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平與田曉霞之間的愛情,更或者是《穆斯林的葬禮》中韓新月與楚雁朝的愛情。做爲這兩部共同獲得茅盾文學獎的小說,做爲兩部我都十分喜歡的作品。

它們或許不能詮釋中國文化的精髓,但它們所煥發出來的文化現象卻永存世間,不可替代。孫少平,一個不屈地奮進者,他平凡而不平庸。

他,是煤炭工人,田曉霞,一個記者。他們的愛情是純潔、高貴的。做爲小說中的人物,他們得共同爲一個主題服務。而“平凡”的意義,不是一種唯美的成全,而是面對苦難人生的一種態度。

做爲兩個層面的人物,或許他們的愛情可以突破職業的界線、無視社會地位的差異。

這樣的愛情,或許會滿足人們的審美情趣,或者是可以做爲一種沒有厚重人生感的童話劇來處理。也許田曉霞的死,纔是《平凡世界》的點睛之處。

田曉霞死了,代表着這種唯美的愛情死了。因爲對於生活而言,這樣的愛情缺少滋生她們的土壤,只能在世情的扼殺中,才能揭示他們的人物內心世界,才能塑造他們的人物性格。

試想一下,如果他們結婚了,這是可以滿足讀者追求完美的大團圓心理。而這樣的作品卻因爲缺失了平凡生命中的厚重,而沒有了令人回味無窮的文學價值。

如果他們結婚了,兩個層面、兩種生活方式,這一切的不對等,他們能幸福、會幸福嗎?這是一本凡人的書,它只屬於生活,得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

田曉霞死了,留給讀者的是一種惋惜,留給孫少平的是無比的痛。這種悲劇美,因爲有了殘缺美,而讓人更加地難以忘懷。這種悲劇美,一點都不遜色於假設中的完美。

因爲它是一種真實的存在,它不僅存在於作品中,更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也許因爲有了生活的支撐,這本小說才得以於璀璨的地位。田曉霞死了,而孫少平沒有頹廢,他用自己最好的活着狀態來回饋心愛的人。

生活不曾因爲我們的不幸而停止不前,活着就是對亡靈最大的安慰。因爲生活還得繼續,而我們需要做的事還有很多。

在我看來《平凡的世界》這本小說,它的價值在於用一種不屈地奮進精神,在穿越人生的磨難,更或者說它是用一種悲劇的美在成全平民英雄。

在小說《穆斯林的葬禮》中,我們在韓新月與楚雁朝的身上,看到的卻是另一種悲劇美。做爲回民的韓新月,做爲父親與小姨所生的她,或許在她懂事、不懂事的時候,這種悲劇美就開始塑造她了。

她在家的壓抑中成長,她卻在用自己的學業籌碼來改變。楚雁朝,一個比她大不了幾歲的老師,他們有着共同的理想。他們的愛是一種充斥在校園裏的浪漫,他們的愛是一種朦朧中的自然。

做爲小說,做爲穆斯林的“葬禮”,也許悽美是構成它的元素。而人物生來就是開創悲劇美的,爲作品的主題服務的。

他們的愛,本可以有一個完美的結局,可是沒有。也許這樣點綴的主次分明的悲劇美,只是爲了解密一個民族的神祕面紗,更或者是在成全一個主題。韓新月走了,與其說是得的一場病,還不如說是一個家族的病,得在她身上。

不是自己的病葬送了她,而是家族的病葬送了她。她是一個矛盾的產物,她是一場是非的產物,她雖沒有置身於悲劇的漩渦,但這個漩渦卻在間接地吞噬着她的天倫之樂。

淺談悲劇美美文 第2張

她走了,走在這個已被揭祕的回民史事中,走在一個不再記恨是非的往事中,走在一個追悔莫及的思念中。也許悲劇不一定從她而來,但她卻是最悽美的一朵。曾經已經塵封,唯有她纔是反映、揭示這一切主線的根源。

她或許還沒有來得及唱響生命的輝煌,就走了,帶着她這個民族的情結,帶着這個家族原本不屬於她的悲劇。

她遇到愛情,卻沒有來得及廝守。她的悲劇不在於愛情的無常,而在於生活的無常,只是這樣的生活既屬於她,又不屬於她。唯留下墳墓前一段悠長的小提琴聲,在楚雁朝的手裏。

其實這《梁祝》本就是穆斯林的葬禮,或許它只屬於韓新月。《穆斯林的葬禮》在我看來,它是爲着筆墨最多的韓新月舉行的。

她雖只是回民的一個,但是與她有關的章節太多了。她的悲劇美,是成就小說的砝碼。她的悲劇美,也使我們看清關於回民的淵源。

以上,是我從兩部小說,四個人物中淺析出來的悲劇美。是悲劇美成就這些小說,因爲悲劇因爲有了生活的參與,而使得這種美更深厚、更悠遠。

也許那些只是填補人內心虛榮的完美,顯得是那樣的浮躁和沒有根基,因爲在這裏面少了幾許讀後的寧靜和不捨!

淺談悲劇美美文2

悲劇是西方發展得最早也最完善的藝術種類之一,因此西方美學史上關於悲劇的理論也發展得比較早和比較完善。

悲劇作爲傳統美學範疇,在西方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演變,它淵源於古希臘酒神頌和山羊之歌,亞里斯多德認爲:悲劇是對於一個嚴肅、完整、有一定長度的行動的摹仿。

它有特定的對象,特定的人物。作用是引起的恐懼與憐憫之情,使人的感情得到“陶冶”,具有“淨化”靈魂作用。

但是,自從亞里士多德在《詩學》之中對悲劇作了經典性規定以後,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悲劇理論就逗留在亞里士多德的定義之內。

也就是在一種“神力”的命運觀點之內逗留、徘徊,直到西方美學史上出現了悲劇的“衝突論”才改變了這種悲劇命運觀的傳統。

那麼,是誰最早提出了“衝突論”?在中國西方美學研究界比較普遍的觀點是,西方美學史上悲劇“衝突論”的最早提出者就是黑格爾。

而黑格爾則認爲:悲劇不是個人的偶然的原因造成的,悲劇的根源和基礎是兩種實體性倫理力量的衝突。

淺談悲劇美美文 第3張

衝突雙方所代表的倫理力量都是合理的,但同時都有道德上的片面性。每一方又都堅持自己的片面性而損害對方的合理性。這樣兩種善的鬥爭就必然引起悲劇的衝突。

但只有馬克思和恩格斯,才第一次給予真正科學的解釋。馬克思恩格斯關於悲劇的見解散見於他們的許多著作之中,但比較集中地闡述這一問題的,則是一八五九年評論拉薩爾的歷史劇《弗蘭茨·馮·濟金根》的兩封信。

馬恩在各自回信中分別批判了拉薩爾的唯心主義悲劇觀,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並結合自己對1848年歐洲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經驗總結,表明了他們對悲劇的看法。

恩格斯說:悲劇是“歷史的必然要求和這個要求的實際上不可能實現之間的悲劇性的衝突”。

說明悲劇本質在於客觀現實中的矛盾衝突。這種衝突有其客觀的歷史必然性。所謂“歷史的必然要求”,是指那些體現歷史發展客觀規律的合理要求、理想、優秀品質等等,代表了社會發展方向和本質。

“這個要求實際上不可能實現”,是指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合理的要求、理想未能實現。這兩方面的矛盾衝突是悲劇的本質所在。

馬克思說:“一切偉大的世界歷史事變和人物,都出現兩次:第一次是作爲悲劇出現,第二次是作爲笑劇出現。”

總之,馬恩的悲劇觀吸收了從亞里斯多德到黑格爾悲劇論一切合理的東西,又遠遠走出亞里斯多德和黑格爾,將悲劇觀念提高到了新的理論水平。

“置於兩方面之間”的悲劇觀念深切揭示了悲劇形成的內在根源,在中外古今的悲劇和悲劇性文學傑作中得到了充分驗證,具有廣泛和普遍的概括意義,對之後的悲劇創作和評析及悲劇理論發展都具有極大的指導意義。

悲劇藝術是一種崇高的藝術形式,以其哀傷的敘事情節和悲憤的情感震撼人心。悲劇藝術從廣義上講,就是以悲劇故事爲體裁的藝術形式;從狹義上講是一種特殊的民族藝術。

不同的民族和國家由於政治經濟、歷史條件、民族性格、文化素質、道德觀念、審美情趣等的各異,會形成各自不同的藝術特徵。而中國悲劇

藝術獨特的文化視角,向人們展示了悲劇藝術的獨特魅力,它喚起人們對正義、崇高、良善的心理認同,激發人們對審美價值和人生價值的深沉思考。

在我國,關於“悲劇”一詞,據考證直至晚清時才偶然在一些文論中出現。而古代文學往往把那些悲慘之作稱爲“怨譜”或“哀曲”;在民間,老百姓則稱之爲“苦戲”,這可以視爲中國悲劇藝術的最初形式。

從一定意義上講,悲劇藝術是有明確的文化理想和價值目標的;反映的是人們在對苦難命運具有大致認同的基礎上,懷着悲壯的豪情踐履自己使命的情操。

那些悲劇人物往往不畏險惡,甘願爲承擔時代的苦難而付出,甘願將其犧牲納入道德的譜系中,犧牲者並因此獲得精神的永生。

同時,由於社會分爲不同的政治集團、不同的結構層次,這種道德追求和社會評價的.標準也會各不相同,而道德標準的異化也會滋生痛苦哀傷的情愫。

因此而在藝術形式中表現出來。也就是說,道德生命同樣會噴發出情感的岩漿,從而凝鑄成悲劇藝術的基石。

有時,一個撼動人心的悲劇作品,比那些歌功頌德粉飾太平的平庸作品更有力量。

正因爲這樣,英國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等四大悲劇、法國雨果的《巴黎聖母院》、俄羅斯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等世界名著。

中國古典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元雜劇《竇娥冤》、民間傳說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等會產生如此強大的藝術感染力。這就是悲劇美的力量。

當然,這裏說的悲劇美,不是作爲戲劇一個品種的悲劇,而是作爲美的一種形態的悲劇。

在現實生活中,儘管人們不喜歡悲劇的出現,但不同的社會不同的時代都會出現悲劇,就是社會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由於種種原因,悲劇還是不斷產生。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藝術作品就必然有悲劇的內容。

因而,正確引導青少年賞析文學藝術作品中的悲劇美的描寫,就有着現實意義。

悲劇,作爲戲劇的一種品種,按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悲劇的本質是“歷史的必然要求與這個要求的實際上不可能實現之間的悲劇性衝突”。

悲劇就是代表進步社會力量的人物在鬥爭中受到嚴重的苦難或死亡,從而引起人奮發興起,提高精神境界,產生審美的愉悅感情。

淺談悲劇美美文 第4張

簡言之,先進的美好的人或事物的毀滅就是悲劇。 魯迅說:“悲劇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而作爲美的一種形態的悲劇,亦即悲劇美——因悲劇而產生的美感,必須具有以下特點:

(1)悲劇人物一般來說是代表社會進步力量的正面人物,亦即是好人;

(2)悲劇人物的苦難或滅亡必須是社會矛盾衝突或生產鬥爭或由於人性的某些弱點引起的;

(3)悲劇必須能使人奮發向上,提高精神境界,產生美的愉悅,即化悲痛爲力量。因此,悲劇,作爲美的一種形態,它有着極大的審美教育意義。

在課堂教學和指導青少年課外閱讀中,要積極引導青少年理解悲劇美的認識價值,和賞析悲劇美的豐富內涵。

無論是詩歌、小說還是劇本,在賞析悲劇美時,都要緊緊抓住悲劇人物形象的賞析。即從悲劇人物的性格特點、悲劇衝突的性質以及所產生的審美特點等三個方面去賞析。

一般認爲,悲劇有四種類型的悲劇人物,因而會產生四種不同形態的悲劇美效果。

(1)悲壯的悲劇美

這類悲劇人物是崇高的英雄,是先進的社會力量的代表。他(她)自覺反對

舊制度舊勢力,不是爲個人利益,而是爲了解除人民的苦難,爲人民的解放,爲國家民族的獨立自由而英勇奮鬥,寧死不屈,流血犧牲。

悲劇衝突的性質是社會矛盾衝突,或是敵對階級鬥爭的衝突,或是民族之間的衝突。

悲劇所產生的美感是悲壯感,主要是壯,壯中帶悲,雖使人淚流滿襟,但壯懷激烈,氣衝霄漢。

這類悲劇美,能教育人們認識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惡醜,激勵人們去追求美好的幸福生活。如文天祥的《過零汀洋》中的詩人形象,電影《董存瑞》中的董存瑞,小說《紅巖》中的江姐、許雲峯,都屬於悲壯的悲劇美。

基於這種認識,要引導青少年讀懂這類作品,向英雄人物學習,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

(2)悲憫的悲劇美

這類悲劇的悲劇人物是善良的,但又麻木不仁、懦弱的。當遇到反動勢力或落後勢力的逼害,苦難深重。

但又不知苦從何來,以爲命中註定,或知苦從何來,但又不敢起來反抗,只是吞聲忍氣、逆來順受,或者心中雖有不滿,但又不敢大聲吶喊。

悲劇衝突的性質都是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亦有少數人民內部矛盾、家庭內部新舊思想的矛盾。這類悲劇美,主要激起的情感是悲,其次是憐憫和憤怒。

由於這類悲劇人物不是崇高壯美的人,只是善良的人、麻木的人,悽悽苦苦地活着,悲悲慼慼地死去,所以不能引起悲壯的感情,只能引起悲憫同情之情。

悲憫的悲劇美,儘管蒙上一層悲涼悽苦的色彩,缺少悲壯美那樣的震撼力,但亦具有較大的認識價值和藝術感染力。

而且這類悲劇人物,在舊社會具有較大普遍性,大都是社會的最底層、最無社會地位的工人、農民、下層知識分子,極爲常見,更真實有力地揭示社會的本質。

正如魯迅指出:“這些極平常的,或者簡直近於沒有事情的悲劇,正如無聲的語言一樣,非由詩人畫出它的形象來,是很不容易覺察的。

然而人們滅亡於英雄的特別的悲劇者少,消亡於極平常的,或者近於沒有事情的悲劇者多”。

(《且介亭雜文二集幾乎無事的悲劇》)魯迅作品中《祝福》的祥林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法國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的于勒等大都屬於這類悲劇人物。曹禺的《雷雨》中的侍萍,也屬這類人物。

這類悲劇的審美價值在於啓發青少年認識社會的本質、分清是非善惡的道德觀念,有助於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對社會弱小羣體及善良人民的同情心。

淺談悲劇美美文 第5張

(3)悲憤的悲劇美

這種類型的悲劇人物,雖稱不上崇高偉大的英雄,他(她)們的抗爭也不全爲國家、民族,但他們敢於蔑視舊社會舊勢力,抗爭到底,而顯示其精神品格的光彩。

這類悲劇衝突的性質,有階級鬥爭的,但更多的人民內部、家庭內部兩種思想、兩種倫理觀念的鬥爭,這種矛盾衝突也是社會鬥爭的一部分。如元雜劇的《竇娥冤》中的竇娥,電影《菊豆》中的菊豆,屬於這類人物。

因此,這類悲劇的審美特點,在於激起人們悲憤與讚美之情,憤恨舊社會、舊勢力,讚美悲劇人物的反抗鬥爭精神。這與悲憫的悲劇美的審美效果是有區別的。

(4)喜劇性的悲劇美

這種形態的悲劇人物,總的來說是個好人,他們受苦受難,值得同情和悲痛。但這種人同時也有許多缺點,這些缺點又以喜劇的形式出現,引起我們的譏笑。他們的悲劇性格是通過喜劇的形式表現出來的。

悲劇矛盾的性質,既有階級矛盾也有人民內部矛盾。

這類悲劇引起的美感很特別,既悲痛又好笑,哭中帶笑,或笑中帶哭,即人們常說的“含淚的笑”。

魯迅《阿Q正傳》中的阿Q,就是一個例子。他一生受苦,受壓迫、受剝削,想反抗又不知如何反抗,只揮舞着“精神

勝利法”這一武器向舊勢力進攻,被舊制度、舊勢力打得一敗塗地,卻又以得勝者自居。讀作品時,令人感到好笑又難過。

有些人指出還有一類悲劇,就是性格的悲劇,或者成人性的悲劇。悲劇人物的苦難或死亡,不是由於社會矛盾的衝突造成,而是由於人物自身的性格弱點造成。 如莎士比亞的《奧賽羅》。

奧賽羅其實是作者所肯定和同情的人物,他坦率、公正、誠信,但性格中存在敏感多疑、剛愎自用的弱點。

他輕信虛假的表面現象,讓感情左右理智,以至他和苔絲狄蒙娜的愛情雖戰勝了種族的偏見,又親手扼死了無辜的苔絲狄蒙娜,後來知道了了真相,奧賽羅悔恨萬分,爲了懲罰自己鑄下的大錯,揮劍自殺身亡,釀成悲劇結局。

有人認爲,這種揭示人性的弱點的悲劇,給讀者的心靈震撼(惋惜、同情、反思)更巨大,更能體現悲劇美的光輝。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