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各種典故大全

各種典故大全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各種典故大全,在中國文明五千年和漢語三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典故是漢語的精華、文明的積澱,文化的瑰寶和智慧的結晶,璀璨奪目,蔚爲壯觀。以下分享各種典故大全,一起來看看。

各種典故1

1、接竿而起(陳勝)

出自漢·賈誼《過秦論》:“斬木爲兵,揭竿爲旗。”

釋義:砍了樹幹當武器,舉起竹竿當旗幟,進行反抗。指人民起義。

2、三顧茅廬(劉備)

出自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釋義:原爲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

3、暴殄天物(商王)

出自《尚書·武成》:“今商王受無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釋義:原指殘害滅絕天生萬物。後指任意糟蹋東西,不知愛惜。

4、一飯千金(韓信)

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信釣於城下,諸漂母漂,有一母見信飢,飯信,竟漂數十日。”又:“信至國,如所從食漂母,賜千金。”

釋義:比喻厚厚地報答對自己有恩的人。

5、東山再起(謝安)

出自《晉書·謝安傳》:“隱居會稽東山,年逾四十復出爲桓溫司馬,累遷中書、司徒等要職,晉室賴以轉危爲安。”

釋義:指再度出任要職。也比喻失勢之後又重新得勢。

6、圖窮匕見(荊軻)

出自《戰國策·燕策三》:“秦王謂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軻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

釋義:比喻事情發展到最後,真相或本意顯露了出來。

7、一鼓作氣(曹劌)

出自《左傳·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釋義:第一次擊鼓時士氣振奮。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鼓起幹勁,一口氣把工作做完。

8、負荊請罪(廉頗)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釋義:揹着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9、臥薪嚐膽(勾踐)

出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路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釋義: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10、紙上談兵(趙括)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後來他接替廉頗爲趙將,在長平之戰中。只知道根據兵書辦,不知道變通,結果被秦軍大敗。

釋義: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爲現實

各種典故大全

11、一字千金(呂不韋)

出自《史記·呂不韋列傳》:“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遊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

釋義:增損一字,賞予千金。稱讚文辭精妙,不可更改。

12、孺子可教(張良)

出自《史記·留侯世家》:“父去裏所,復返,曰:‘孺子可教矣。’”

釋義:指年輕人可培養。

13、四面楚歌(項羽)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釋義: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

14、老當益壯(馬援)

出自《後漢書·馬援傳》:“丈夫爲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釋義:年紀雖老而志氣更旺盛,幹勁更足。

15、投筆從戎(班超)

出自《後漢書·班超傳》:“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

釋義:扔掉筆去參軍。指文人從軍。

16、一字之師(鄭谷)

出自宋·計有功《唐詩紀事》:“鄭谷改僧齊己《早梅》詩:‘數枝開’作‘一枝開’。齊己下拜,人以谷爲一字師。”

釋義:改正一個字的老師。有些好詩文,經旁人改換一個字後更爲完美,往往稱改字的人爲“一字師”或“一字之師”。

17、暗渡陳倉(韓信)

出自元·無名氏《暗度陳倉》第二折:“着樊噲明修棧道,俺可暗度陳倉古道。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棧道守把。俺往陳倉古道抄截,殺他個措手不及也。”

釋義:比喻用一種假象迷惑對方,實際上卻另有打算。

18、嗟來之食(黔敖)

出自《禮記·檀弓下》:“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

釋義:指帶有侮辱性的施捨。

19、怒髮衝冠(藺相如)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髮上衝冠。”

釋義:指憤怒得頭髮直豎,頂着帽子。形容極端憤怒。

20、手不釋卷(呂蒙)

出自《三國志·吳書·呂蒙傳》注引《江表傳》:“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

釋義: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21、韋編三絕(孔子)

出自《史記·孔子世家》:“讀《易》,韋編三絕。”

釋義: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三次。比喻讀書勤奮。

22、墨守成規(墨子)

出自明·黃宗羲《錢退山詩文序》:“如鍾嶸之《詩品》,辨體明宗,固未嘗墨守一家以爲準的也。”

釋義: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規矩不肯改變。

23、病入膏肓(蔡桓公)

出自《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爲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爲也。”

釋義:形容病情十分嚴重,無法醫治。比喻事情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24、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劉安)

出自漢·王充《論衡·道虛》:“淮南王學道,招會天下有道之人,傾一國之尊,下道術之士,是以道術之士並會淮南,奇方異術,莫不爭出。王遂得道,舉家昇天,畜產皆仙,犬吠於天上,雞鳴於雲中。”

釋義:一個人得道面仙,全家連雞、狗也都隨之昇天。比喻一個人做了官,和他有關係的人也都跟着得勢。

25、高山流水(俞伯牙、鍾子期)

出自《列子·湯問》:“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釋義: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各種典故2

1、儉則約,約則百善俱興;侈則肆,肆則百惡俱縱

【典故】出自清代金纓《格言聯璧》,儉則約,約則百善俱興;侈則肆,肆則百惡俱縱。意思是,節儉就會有節制,有節制則百善都會興起;奢侈就會放肆,放肆則百惡都會爆發。

2、金石有聲,不考不鳴

【典故】出自《莊子》外篇 《天地》,金石不得,無以鳴。故金石有聲,不考不鳴。意思是,樂器是有聲音的,但是你不去敲打不會鳴響。比喻事物要有外力才能迴應

3、物有甘苦,嘗之者識;道有夷險,履之者知

【典故】出自明代劉基《擬連珠》,蓋聞物有甘苦,嘗之者識;道有夷險,履之者知。是以宴安日久詰戎兵,而聽者忽忽;老成人喪語典形,而聞者嗤嗤。意思是,任何事物都有甘苦之分,只有嘗試過纔會知道;天下道路都有平坦坎坷之分,只有自己走過纔會明白。

4、大人不華,君子務實

【典故】出自漢代王符《潛夫論·敘錄》,大人不華,君子務實意思是,卓越的人不追求虛有其表,有修養有名望的人致力於實際。

5、實言實行實心,無不孚人之理

【典故】出自明代呂坤《呻吟語·誠實》,實言實行實心,無不孚人之理。意思是,說實在話、辦實在事、做實在人,就沒有不被人信服的道理。

6、安穩錦衾今夜夢,月明好渡江湖

【典故】出自宋代晁衝之《臨江仙·憶昔西池池上飲》,憶昔西池池上飲,年年多少歡娛。別來不寄一行書。尋常相見了,猶道不如初。安穩錦衾今夜夢,月明好渡江湖。相思休問定何如。情知春去後,管得落花無。意思是,安好枕頭,鋪好錦被,今夜或許能在夢中趁着月明而渡江過湖,與好友會晤。

7、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典故】出自先秦荀子《勸學》,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意思是,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麼高;不面臨深澗,就不知道地多麼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遺教,就不知道學問的博大。

8、精誠所至,金石爲開

【典故】出自南朝宋範譁《後漢書·廣陵思王荊傳》,精誠所加,金石爲開。當爲秋霜,無爲檻羊。意思是,人的誠心所到,能感動天地,使金石爲之開裂。 比喻只要專心誠意去做,什麼疑難問題都能解決。

9、不患無位,患所以立

【典故】出自《論語》,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爲可知也。意思是,孔子說:“不愁沒有職位,只愁沒有足以勝任職務的本領。不愁沒人知道自己,應該追求能使別人知道自己的本領。”

各種典故大全 第2張

10、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

【典故】出自《論語 繫辭》第十二篇,子曰:“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也。”意思是,孔子說:祐是扶助的意思,上天所扶助的是能順大道的規範的人。人們所扶助的是篤守誠信的人,履守誠信,而思處處合順於大道的規範,又能崇尚賢能的人,所以猶如從上天祐助他,如是完全吉利而沒有不吉利的了。

11、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典故】出自春秋·左丘明《左傳·莊公二十四年》,御孫曰:“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儉來也。意思是,節儉是一種大的德行.奢侈是一種大的罪惡。

13、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

【典故】出自《警世通言·卷二十五》,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意思是,常常在有家產的`日子想到今後可能無家產,不要等到破產以後再來回憶當初有家產時的景況。

14、越不可越之山,則登其巔;渡不可渡之河,則達彼岸

【典故】出自成吉思汗,越不可越之山,則登其巔;渡不可渡之河,則達彼岸。意思是,要勇於挑戰自我,敢於嘗試,事情終究會成功。

15、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典故】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夫運籌策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意思是,在小小的軍帳之內作出正確的部署,能決定千里之外戰場上的勝負。形容雄才大略,指揮若定。比喻很有才智的人無需上陣,只需做好前期的完善戰略部署,就能夠讓事情獲得成功 。

各種典故3

1、 夸父逐日:追求真理、理想信念、獻身精神等。

2、 神農嘗百草:開拓創業、勇於實踐、不斷探索等。

3、 精衛填海:矢志不渝、持之以恆、敢於奮鬥等。

4、 堯舜禪讓天下:可以論證出於公心、選賢舉能、欣然讓位等。

5、 大禹治水:奉獻精神、公而忘私、勇於實踐等。

6、 伯夷、叔齊不食周粟:眷戀故園、忠貞氣節等。

7、 周文王禮遇姜子牙:禮賢下士、起用人才等。

8、 周公吐哺:當政者心懷天下、延攬賢士等。

9、 周成王桐葉封第:言而有信、謹言慎行等。

10、 曹劌論戰:知彼知己,審時度勢、一鼓作氣等。

11、 管仲、鮑叔牙之交:人的誠摯友誼、信任、彼此關懷等。

12、 董狐的直筆:耿直仗義、不畏權勢、實事求是、忠於職守等。

13、 晏子使楚:不卑不亢、聰明機智、維護人格國格等。

14、 趙簡子與中山狼:不辨敵友、忘恩負義、以怨報德等。

15、 勾踐臥薪嚐膽:忍辱負重、奮發圖強等。

16、 魯班發明鋸子:類比思維、觸發靈感、造福後世等。

17、 孫武操練女兵:嚴於律令、整軍經武效果驚人等。

18、 西門豹治鄴:破除迷信、革故鼎新、興利除弊等。

19、 商鞅變法:改革求新、富國強兵、動機與效果背反等。

20、 鄒忌諷齊王納諫:進諫納諫、廣開言路、勇於接受批評等。

21、 孫臏、龐涓鬥智:氣量之寬窄、智謀之高下等。

22、 孟嘗君養士:重視人才、招賢納士、一技之長皆有用等。

23、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突破傳統、努力學習引進等。

24、 孟子母親擇鄰而居:正確引導子女、重視環境對人的影響等。

25、 馮諼孟嘗君狡兔三窟:居安思危、深謀遠慮、留有後路等。

26、 莊子談庖丁解牛:得其要道、掌握規律、應刃解難等。

27、 李冰修都江堰:功在當代、澤及後人、科學技術的重大作用等。

各種典故大全 第3張

28、 扁鵲見蔡桓公:病須早治、諱疾忌醫、後患無窮等。

29、 蘇秦懸樑刺股:立志自強、勤奮刻苦、持之以恆等。

30、 田單以火牛陣攻燕:不屈不撓、智勇抗敵、創新開拓等。

31、 廉頗與藺相如:大智大勇、改過從善、團結保國等。

32、 趙括紙上談兵:脫離實際、空談誤國、用人要看真本領等。

33、 毛遂自薦:敢於挺身而出、肯定自我、爲國排憂等。

34、 甘羅十二爲上卿:年輕有爲、建功立業、破除資歷輩分等。

35、 荊軻刺秦王:殺身成仁、捨生取義、冒險犯難報知己等。

36、 葉公好龍:言行脫節、自取其咎等。

37、 秦始皇焚書坑儒:扼殺文化、荼毒人才之不可取等。

38、 趙高指鹿爲馬:顛倒是非的可惡與仰人鼻息、投人所好的可鄙等。

39、 項羽、劉邦鴻門宴:濫施寬容、坐失良機、釀成後禍等。

40、 劉邦約法三章:嚴於紀律、立信安民方可成大業等。

41、 韓信受胯下之辱:胸懷遠大、大勇若怯、不計一時得失等。

42、 蕭何追韓信:珍視人才、敢於重用無名之輩等。

43、 張良與圯上老人:尊重老者、經受考驗、終獲厚待等。

44、 董仲舒三年不窺園:專心致志、發奮讀書等。

45、 司馬遷撰《史記》:爲了事業犧牲一切、孜孜不倦、奮鬥不已等。

46、 蘇武牧羊:忠於國家、保持氣節、威武不能屈等。

47、 馬援馬革裹屍:立志報國、義無反顧、效命沙場等。

48、 班超出使西域:當仁不讓、爲國揚威、交流開拓等。

49、 董宣強項抗聖命:不媚上、不枉法、堅持原則、冒死抗爭等。

50、 孔融讓梨:謙遜禮讓、克己待人、尊敬年長者等。

51、 曹孟德老驥伏櫪:年高者壯心未已、理想永存、嚮往奮鬥等。

52、 曹植七步成詩:不可同室相殘以及奇才急智等。

53、 曹衝稱象:少年英才、聰明過人以及獨闢蹊徑破難關等。

54、 劉備三顧茅廬:禮賢下士、誠心實意招攬人才等。

55、 諸葛亮七擒孟獲:服人以德、攻心爲上等。

56、 劉禪樂不思蜀:喪失氣節、得過且過、寄人籬下等。

57、 周處除“三害”:爲民除害、改惡從善、戰勝自我等。

58、 祖逖聞雞起舞和擊楫中流:修身健體、嚴格要求和不忘收復故土等。

59、 王羲之臨池學書:刻苦練功、勤學不倦、矢志求成等。

60、 陶淵明不爲五斗米折腰:甘於清貧、不媚權貴、保持高尚情操等。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