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自我表徵的概念是什麼

自我表徵的概念是什麼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自我表徵的概念是什麼,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大家對於自我認識也是有一定的瞭解的,每個人都會有一個對自己的性格特徵等方面的劃分,以下了解自我表徵的概念是什麼。

自我表徵的概念是什麼1

表徵(representation)是信息在頭腦中的呈現方式。根據信息加工的觀點,當有機體對外界信息進行加工(輸入、編碼、轉換、存儲和提取等)時,這些信息是以表徵的形式在頭腦中出現的。表徵是客觀事物的反映,又是被加工的客體。同一事物,其表徵的方式不同,對它的加工也不相同。

例如,對文字材料,着重其含意的知覺理解和對字體的知覺就完全不同。由於信息的來源不同,人腦對它的加工也不同。信息的編碼和存儲有視覺形象形式和言語聽覺形式,抽象概念或命題形式。那些具有形象性特徵的表徵,也稱表象,它只是表徵的一種形式。表徵是認知心理學的一個重要術語,也是這一研究方向的重要研究課題之一。

表徵(Representation) 又稱心理表徵或知識表徵。認知心理學的核心概念之一,指信息或知識在心理活動中的表現和記載的方式。表徵是外部事物在心理活動中的內部再現,因此,它一方面反映客觀事物,代表客觀事物,另一方面又是心理活動進一步加工的對象。表徵有不同的方式,可以是具體形象的,也可以是語詞的或要領的。

自我表徵的概念是什麼

關於表徵目前存在着很大的爭論,主要有以下幾種假說。A.帕維奧的雙重代碼假說認爲,人們具有言語和表象兩個平行的認知編碼系統,言語系統加工離散的語言信息,表象系統則對具體的客體或事件的信息進行編碼,存貯,轉換和提取。另一種相對應的學說是單一的命題表徵假說,它認爲無論是抽象的住處還是形象的信息都是由命題組成的概念系統存貯的,人們之所以具有表象,那是命題或概念的激活所致。

此外,還有多種編碼說。斯諾格拉斯提出的多水平模型認爲,在不同的認知階段有不同的表徵,即知覺階段對物理特徵的表徵,工作記憶階段對言語表象和視覺表象的表徵,以及長時記憶階段的命題表徵或語義表徵。

總的說來,人的內部表徵主要是住處在長時記憶中存儲的方式問題。關於這個問題的討論僅僅還是開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方面的研究有一定的困難,首先是我們對視覺表象這類問題還不十分清楚,因爲信息存儲的內部結構不能直接爲人所觀察。

其次是我們不能像計算機那樣把解題過程打印出來,只能通過間接的辦法進行研究。目前採用的研究手段主要是通過計算機模擬的方法來研究表徵,假設表徵的方式是一張有許多節點的圖畫。這看起來是心理學上聯想主義的古老看法,但是,把這一假設與計算機聯繫起來,就可以使研究更加細緻。

自我表徵的概念是什麼2

姓名錶徵自我——心理學的視角

姓名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人類語言不斷進化的結晶,包含了重要的文化信息。姓名對個人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人們對自己的姓名也會格外關注和敏感,來自心理學的研究證據爲我們揭示了姓名對自我表徵的心理機制。

1959年,心理學家莫瑞(Neville Moray)發現了“雞尾酒效應”——即便是在嘈雜的背景中人們也很容易識別自己的姓名。在這一效應中,心理學家最早發現了自我姓名的認知優勢。自雞尾酒效應之後,人們用不同的研究範式對自我姓名加工進行了研究。在過去的幾十年裏,很多研究發現,自我姓名加工優勢與其他社會信息有關。

具有高社會或應用價值的信息對於特定的個體來說更容易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比如心理學家漢佛萊斯(Glyn W. Humphreys)和隋(Jie Sui)在2016年發現,自我姓名是注意的一個重要線索,更容易被認爲是一個目標,也更容易讓干擾成爲干擾。大量研究表明,人們對自我姓名的加工具有優勢效應,揭示了姓名對自我的表徵。

1999年,阿尼爾(Karen M. Arnell)、夏皮羅(Kimron L. Shapiro)和索倫森(Robyn E. Sorensen)的研究發現,人們在眨眼和昏迷時,會出現自我姓名的識別優勢。2004年,哈里斯(Christine R. Harris)、帕施勒(Harold E. Pashler)和科伯恩(Noriko Coburn)等研究者在視覺和聽覺層面都發現了自我姓名的認知優勢,表現爲對自我姓名的加工有更快的反應和更高的正確率。

自我表徵的概念是什麼 第2張

儘管有這些研究結果,但是也有證據表明,人們在識別自我姓名時其注意優勢有不一致的`結果。例如,川原(Jun-Ichiro Kawahara)和山田(Yuki Yamada)在2004年的研究中發現,當被用作干擾物時,自我姓名不會產生比其他姓名更多的干擾。布萊斯卡(Assaf Breska)等人和楊(Hongsheng Yang) 等人分別在2011年和2013年發現,人們只有對自我姓名加以注意或加工時,纔會出現姓名的認知優勢效應。

此外,其他研究還發現了自我姓名在情景記憶方面會產生自我參照效應,相對於名人與目標刺激的匹配,自我姓名與目標刺激的匹配會產生更好的記憶效果。還有人發現,讓被試簡單地報告目標詞在他們姓名(或名人的姓名)上方還是下方的時候,也會出現這一偏差。這說明,人們會很自然地將自我姓名等與自我相關的信息,與外界同步發生的事情相關聯。

2016年,坎寧安(Sheila J. Cunningham)的研究也發現自我姓名識別優勢效應支持了記憶的自我參照效應。同年,布里達特(Serge Brédart)的研究不僅發現了在口頭報告任務中被試回憶了更多和他們的姓名相同的已知的(熟悉的或著名的)姓名,還發現了即便是對很親密的人,例如伴侶或很好的朋友,也會出現自我姓名識別優勢。這說明,對於記憶的自我參照效應,人們更擅長檢索像他們自己那樣的人。

眼動的測量可以爲實時視覺注意提供客觀的心理生理指標。眼動數據進一步支持了這一優勢效應。2013年,楊等人對自我姓名的眼動研究發現,相對於熟悉他人或名人的姓名,被試對自我姓名搜索的反應更快,即被試對自我姓名的首次注視更早,而且眼跳更少。

由於眼動是一種內隱的測量,並且不需要有意加工,更早的首次注視和更少的眼跳意味着自我姓名的注意是自動的。這說明,當姓名與任務相關時,纔會出現對自我姓名更快的反應時和更有效的眼動。

對自我相關信息加工的電生理學研究在神經層面支持了自我姓名加工的優勢效應。對自我相關信息對腦區激活的研究發現了自我姓名加工與其他自我相關信息激活了同樣的腦區。

自我表徵的概念是什麼 第3張

2011年,塔西考斯基(Pawel Tacikowski)等人對自我姓名識別的腦定位研究發現,自我姓名識別與額顳葉、邊緣和皮層下結構的激活相關,自我和重要他人的姓名識別與內側前額葉的激活有關。這些結果表明,自我和他人姓名加工之間的差異可能是定量的而不是定性的。

在腦電成分上,福爾默(Robert L. Folmer)和格雷(Heather M. Gray)等人分別在1997年和2004年,發現自我姓名引發了更大的P300波幅,尤其是當聽到熟悉的聲音叫自己的姓名時。2005年,佩蘭(Fabien Perrin)等人還發現了人們在睡眠時對自我姓名有不同的P300波幅。2008年,費舍爾(Catherine Fischer)等人發現,昏迷的病人也會出現這種效應。

2010年,塔西考斯基和農維卡(Anna Nowicka)的研究發現,自我面孔和自我姓名產生了非常相似的行爲和神經反應模式,即更快的反應時和更大的P300波幅,而且這兩個自我相關信息的加工沒有區別。這一結果說明,自我面孔和自我姓名是相關的兩種自我相關信息類型。聽覺通道的研究也發現了相似的腦電成分。聽覺處理是認知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姓名是最常發生的接受性語言刺激。

2016年,凱(Alexandra Key)等人研究發現,對兒童進行的被動傾聽模式研究表明,兒童會從陌生人的姓名中識別自己的姓名和親密他人的姓名,在頂葉有更大的P300波幅,對自我姓名和親密他人姓名的反應並沒有差異。這一結果表明,對已知/未知姓名的聽覺ERPs是評估複雜聽覺處理的一種可行手段,而不需要明顯的行爲反應。

姓名不僅是個體的語言符號,對個體而言具有獨特性和象徵性,更體現了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包含了重要的文化信息。來自心理學的研究從行爲層面和神經生理層面證明了人對自我姓名加工的優勢效應,揭示了姓名對自我的表徵,尋找到了人們對自己姓名的情有獨鍾和表徵自我的心理機制。

自我表徵的概念是什麼3

依戀中的表徵性自我、反思性自我和覺察性自我

表徵性自我及其在依戀中的作用

Bowlby認爲擁有一個能繪製出真實世界地圖的表徵世界是進化的需要:爲了有效的運作,我們從前需要,而且現在仍然需要了解有關世界和自己的知識,而這知識一定是便於攜帶的。我們從對過去體驗的記憶中取得這些知識,利用這些知識來對現在和未來的體驗作出預測,因此形成內部工作模型。

依戀關係的工作模型是有選擇性的,或多或少是對生活中關係體驗的表徵性取樣。由“已經被概括的互動的表徵”所組成。爲我們的體驗提供根本方向,或反應的品質。

假如我們我們的早期關係是安全的話,其結果會形成一種良好的,給予反應的能力——去思考,去感覺,去感受,以及去行動——並且具有開放性與靈活性。這種可塑性的表徵,可與感受一起,用來指導我們適應性的做出意識層面的選擇。而如果我們形成的關係中留有迴避矛盾,或混亂的印記,那麼與這種可變的表徵相關的反應靈活性能力將會受損。

早期的依戀在多大程度上,給我們提供了(或沒有提供)安全基地的關係體驗,就在多大程度上會被內化的安全基地的心理表徵提供了基礎。

時不時的,我們可以通過與強化安全的依戀對象象徵性的聯繫,這個內在的表徵就能夠讓我們恢復情緒上的平衡,而並不需要向他們尋求真實的親近。當我們能夠有意識或無意識的轉向這個可靠的內部對象,我們便會獲得某種程度的心理復原力,以及因此而產生的信心,用於探索我們自己和這個世界。而當我們在早期依戀關係中缺乏內化的安全基地時,這種心理復原力便會缺失或減少。

自我表徵的概念是什麼 第4張

表徵性自我的獲得

客體關係理論認爲,發展出有效的心理表徵,需要兩個基本途徑,分化與整合。分化創造了心理的界限,尤其是自我與他人之間,內在世界與外部現實之間。分化良好的自我表徵,讓我們自主地運作。而分化不良,恰恰是很多不安全依戀者受損的心理等同模式的標誌。

整合涉及到綜合與聯接,可讓我們把情感上的矛盾體驗放在一起,促進平衡和對體驗的細微差異及複雜性的覺知。而如果沒有整合的表徵,我們很容易極端和簡單的語詞體驗世界和他人。

正如情緒自我是根植於身體體驗一樣,表徵性自我基本上是奠基於情緒體驗,且往往具有反應激烈的特點。Bowlby提及,依戀的體驗和其瓦解容易喚起最強烈的感受。我們對關係的表徵含有強大的情緒部分,大多數情況下,由支撐它們的情緒所主導,並且處於覺知之外。很大程度上是內在表徵中潛意識的情緒維度,使它們抗拒改變。

表徵的方式與表現

表徵是多元的,相互作用的,內部工作模型對體驗的記錄或編碼,既是通過可視的形象,或可以言說的信念(即象徵方式),還會記錄或編碼成爲“規則”,以決定是否能夠去注意到自己的想法,感受,慾望和記憶。

活現性的表徵是通過前象徵表徵,行動或互動中表達出來。比如,雖然我們記不起自己嬰兒時期的事情,但我們作爲父母,面對自己的殷嬰兒時,很可能會把這些方面活現出來。

臨牀中注意這些不同的表徵形式,身體的,情緒的,活現的以及象徵的,將這些潛在的表徵帶到明處,並進行調諧,就能給患者帶來更多自由,讓他們在當下自由的去感受,思考,和行動。

自我表徵的概念是什麼 第5張

反思性自我與覺察性自我的形成

自我在軀體、情緒和表徵上的維度,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因而是每個人幾乎都可以自然而然獲取的,但是,反思性自我和覺察性自我的領域,僅僅是“可能”達到的,然而這些可能性卻至關重要。心智化和覺察都同樣與內化的安全基地相結合,從而使心靈復原和探索成爲可能,二者都能培養領悟和共情,促進情感調節和個人執行力,提升內在自由很和能力,從而適應性地靈活應對困境。

反思性自我或心智化自我通常是在我們把依戀對象體驗爲安全基地的關係中形成,藉由這個基地,我們可以安全的去探索世界,包括內在世界。正如Fosha所說,“被理解和擁有在另一個人的心智和心靈裏存在的感覺,這個人心存關愛,調諧一致且從容自若”,這種感覺使我們有機會作爲一個人被認識,而非一個物體——也就是說,一個人行爲的意義是源自於行爲背後潛在的感受,意圖,和信念。

另一個人可以把我們的心智保有在他自己的心智裏面,在這樣的伴隨下成長,我們就掌握了心理執行力,使我們有目的的去考慮並弄清主觀體驗的意義,從而可以與它同在,而不是完全被淹沒,或者全然被切斷。所以治療中我們的心智能力可以使我們提供給患者的覺察性自我能力得到滋養的新的依戀關係。

覺察如同心智化,能夠讓我們和自己的體驗同在,而非被淹沒或從中解離。心智化通過使我們能夠作爲心理執行者而行動,提升我們內在的自由;而覺察通過讓我們作爲注意的執行者而行動,而滋養我們的自由。

對自己此時此刻的體驗不加評判地去注意,並有意識地持續練習,會改變這個體驗——會即刻使之深化和輕鬆:深化,是因爲可以全然臨在當下,接納並察覺;輕鬆,是因爲以當下爲中心的覺知,能夠減輕因過去和將來帶來的重負,能減弱因羞恥,或恐懼而產生的負累。

這樣的覺知,使我們有助於調節困難的情緒,還可以去除那些自動化的習慣反應模式,使我們可以醒過來,重新體驗這個世界,如同有一個“新生的心智”,還會越來越多的認同覺知本身——最終產生的忘我的體驗,大大減少了保衛(個人的)自我的需求——可以加固我們內化了的安全基地,使我們的精神得以安寧。降低心理噪音的音量,相應提升了我們對來自於自我各個領域信號的接受能力。最後整合自我的各個方面。

覺察可以被視爲至關重要的治療性的資源——和心智化一樣——既加強了我們努力促成新的依戀關係,又被這個新的依戀關係而強化。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