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小學讀書隨筆(精選15篇)

小學讀書隨筆(精選15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知道隨筆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篇幅短小,表現形式靈活自由。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隨筆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學讀書隨筆,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讀書隨筆(精選15篇)

小學讀書隨筆1

加入教師這個隊伍,覺得自己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如何建立自己的教學觀念,樹立自己的教學方法,是我苦惱的事情,恰好有幸讀到李烈老師的《我教小學數學》。

原以爲這本書還是枯燥的說教,沒想到看了幾頁後,這本書卻如磁石一般深深地吸引着我不斷地往下看,看完了全書,細細品味,她猶如一杯好茶,品一口,濃香四溢,回味無窮;掩卷凝思,只覺得思緒萬千,真是受益匪淺。

全書主要分“以愛育愛”、 “以會教會”和“課堂教學實錄及教案”三大板塊。

第一篇“以愛育愛” 強調在課堂教學中創設一種民主、平等的範圍,關注每一個孩子的發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朋友般地與學生交流。一名小學數學教師,不僅要研究教學,更要研究如何調動孩子學好數學的積極性,爲學生的成長創設寬鬆健康的氛圍。讀了這本書,才更加明白:“愛”,不是空口號,“愛”就是自然真誠的行動,“愛”中融會着的教師的責任與技巧。

第二篇《以會教會》闡述的是李烈老師對教學的潛心研究的一些優良教學方法。“以會教會”,就是要抓微觀,抓具體,抓落實,體現在課堂教學活動時,教師要以新的兒童觀,教學觀重新認識課堂教學。會爲學生的主動學習搭設平臺,會爲學生的發展創設情境,會爲學生的展示提供充分的機會,會給學生的創新留有足夠的思維空間,這些思想觀念都體現着李烈老師對教學深層次的思考,體現着以人爲本的教育教學理念。

第三篇是李烈老師的一些課堂教學實錄與教案。細細研讀每一篇教案,她從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出發,精心設計每一個環節,合理安排每一個練習,盡心爲學生的學習做好必要準備。在教學中,又不斷運用問題,探討,交流等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建構。

讀了這本書,我在想,在自己的工作中,還有很多很多要學習思考的東西進一步將自己對教育事業、對孩子的愛,化做具體的行爲,以高度的責任心對待自己的工作,在如何深鑽教材、如何以新課程理念設計教學活動,以人爲本,因材施教,在抓好細節,落實要求,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藝術上不斷學習實踐,努力做一個有思想的行動者。

小學讀書隨筆2

紀伯倫曾說過“榮譽是熱情站在陽光中的影子,花根是鄙棄榮名的花朵”。我想這句話送給朱永新先生一定是最合適不過。他是全國人大會委員,是民進中央副主席,是蘇州大學博導,但他卻一再說自己是一個力圖不讓孩子掉隊的老師。初聽他的名,緣於他連續11年提出建立“國家閱讀節”的提案;敬仰他的人,卻因有幸拜讀他的《教育之旅——教育的承諾》。

翻閱書籍,會發現全書以一種訪談的形式展開,記述了朱先生近些年和衆多媒體關於教育觀點的一些對話。在這些對話中輕易就能發現,朱永新先生致力於新教育實驗理念的普及和推廣,他提倡多角度關注孩子人格的健全與成長。但讓我最感同身受的還是他所提倡的“全民閱讀”理念。他認爲這是新教育實施的最有效途徑,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他在訪談中提到“一個不善於閱讀的民族絕對不會成爲一個有精神力量的民族,也絕不會成爲一個有競爭力的民族”。朱先生還以猶太人爲例,猶太人平均每人每年有45本書的閱讀量。這似乎讓這個種族的人才輩出、貢獻良多變得不那麼匪夷所思。

而作爲一個一線語文教師,我深知閱讀的重要。他有着發展思維、培養情感、激發興趣、提高表達能力等諸多作用。正如朱先生所說,學校的教育對於孩子來說如果是必要的乳汁,那課外的閱讀就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其他營養物質。但現實操作中,我們總會感到荊棘滿路。應試的壓力、閱讀方式的改變、社會觀念的不認同等都讓孩子讀好書的路徑看似越來越窄。由此朱先生便提出“全民閱讀”理念。由民衆的閱讀形成一座城乃至範圍更廣的書香氛圍,去吸引那些離書越來越遠的人羣。例如,他認爲父母如果能和孩子一起閱讀,定能形成共同語言,擁有共同生活的密碼。他始終堅持,哪怕多一個人愛上閱讀,這世界便也多一份書香。

掩卷沉思,朱先生的理念,我想就現在來看是夢想大於現實的,畢竟太多人認爲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爲,太多人甚至沒有閱讀的興趣。但長此以往,從書香校園影響到書香社會,從推進閱讀到撬動中國教育的改造,也並不只有渺茫的希望。低頭再看書面上的朱永新先生,我驚訝一個身體力行搞教育改革的人,看起來卻溫和淳樸、笑聲朗朗,我想那一定醉人書香才能浸潤出的儒雅氣質吧!

小學讀書隨筆3

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給教師的建議》,我受到了深深感觸。的確,這些建議使作爲教師的我們有了更明確的方向,給了我們極大的幫助,它就象一盞指路明燈一樣。

儘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它仍像一場及時雨,滋潤着一顆顆乾渴的靈魂。它像與教師面對面一樣,針對着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在讀到“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段時,確實讓我產生了很大的共鳴。作爲一名年輕教師,的確發現時間總是不夠用,每天總是備課、製作教具、上課、寫反思等,仰望時鐘,一天時間卻又過去,可收穫卻不大。

《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他還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師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開課,她的風采吸引了在場的所有老師。當別人問她:“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節課”時,這位老教師說:“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感動之餘,我也豁然開朗。我們總在抱怨着時間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總是最公平的,它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天24小時,問題還是出在疲於應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後面追着自己而沒有主動去做是事。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於“抱佛腳”。有時爲了一節公開課,花了大量的時間在網上與雜誌上搜索着相關的圖片與知識;有時爲了寫一片論文也是絞盡腦汁,趴在電腦前浪費時間。想起來真是可悲!我想這就是平時不學習,急來“抱佛腳”的後果。書中提到:“讀書是節約老師時間有效的方法之一。讀書不是爲了應付,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與對知識的渴求!”試問,從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呢?俗話說:“活到了,學到老”,作爲一名新時期的教師,我更應當主動地學習。因爲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學會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贏得自身的發展,這是作一個‘真正的教師’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蘇霍姆林斯基也說:“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書呢?

蘇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向我們闡述了許多偉大的真理,雖然他來自於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國度,但他閃光的思想對我們這一代來說,絲毫不顯過時。我想教育的問題是共性的,它不會因爲時代的變遷而改變或消失。今天,我淺談了讀《給教師的建議》後的一些感想,其實它裏面的很多經驗都值得我去一一聆聽與反思!這些都將成爲我一生將享用不盡的財富!

小學讀書隨筆4

暑假期間,我閱讀了《做不抱怨的教師》一書,感受頗深。剛開始看到書名,心裏想着,哪有老師會不抱怨呢?要抱怨的事情太多了。一直以來,教師這一職業被認爲是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可是隨着時代的發展,獨生子女是越來越多,家長對教師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這就無形之中給我們教師帶來壓力。抱怨,似乎也成爲“釋放”壓力的一種方式。但是這本書裏的第一章有這麼一句話:“抱怨是懦弱、無能的最好詮釋,他像幽靈一樣到處遊蕩、饒人不安。”所以我們教師要調節好自己的心態,對生活充滿信心,對工作有較好的滿意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抱怨產生不了任何喜悅,也不會讓我們的生活與工作添姿加彩,反而會讓我們的負面情緒不斷疊加,從而產生更多的不快。教育是一種智慧,教師要具有育人的智慧。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如果拋棄讓學生人人“燦爛”的想法,順應自然,那麼孩子們的笑臉會不會更多些呢?就像有些老師,學生考了96分還是不夠,似乎只有100分才能算優秀。我們教師總是不滿足於孩子的成績。就像有的學生上課稍不認真,一旦被老師抓住,馬上就會被批評一頓;下課跟同學有些小摩擦,又被認爲是打架。其實冷靜下來,仔細想想,一堂課40分鐘,誰能保證什麼小動作也不做。只要學生改正過來就行了。“很多時候,學生之間的小摩擦,也不那麼緊要。”這正如自然萬物的生長一樣,在摩擦的過程中,學會了與他人相處的藝術。因此,我們教師讓學生在摩擦中學會生存,在摩擦中成長,這是一種自然選擇的過程,而在此過程中,我們教師不必代勞。

我們教師經常也會抱怨:現在的孩子怎麼那麼不聽話?怎麼那麼坐不住?怎麼那麼難教?怎麼那麼不愛學習?家長怎麼也不管管等等。其實,冷靜想想,可能是我們教師有些小題大做了,上課思想開小差,我們提醒一下就行了;與同學鬧矛盾,告訴他們要友好相處,不能太沖動。其實轉臉他們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有的同學作業沒做齊,可能確實是家裏有事,給耽誤了,也只是偶爾沒有完成。有的同學考試沒考好,因爲他就只能考成那樣,也就那水平,他已經盡力了。當面對學生的問題時,我們教師要試着相信自己的學生,試着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一來,不但問題能迎刃而解,師生雙方都學會了好多道理。

有的事情,我覺得只要跟孩子好好說說就行了。畢竟沒有不犯錯的孩子,關鍵是他不要放棄學習,繼續努力,我們沒必要嚴加管教,另眼看待,不能帶着有色眼鏡看學生,對學生要多加鼓勵,少些批評,鼓勵他們。

每個孩子成長階段的需要不盡相同,懵懂無知的時候要知道灌輸引導;漸漸長大些便要放手;等他完全獨立了還有鞭策鼓勵。愛不是隻用單一的方式一路貫徹到底,愛是講層次的。只要善於引導,靈活多樣的使用教育方法,對症下藥,天才可能就出現我們的手中。我們應該更用心的去教學生,去感受學生。去感受生活帶給我們的另一份財富。如果用心,是可以教給學生很多東西的,不僅僅是學科知識!學生成不了博士不要緊,使他們成爲一個有用的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意義更大一些!我們給學生希望,他們就成爲我們的希望了。你是笑着面對自己的希望呢,還是苦着面對自己的希望呢?笑着面對希望,希望會越來越多,你會找到越來越多的快樂!

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時時注意,保持快樂的心情,做個陽光老師。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每一個孩子!這樣才能生活的簡單而充實。

小學讀書隨筆5

我有許多愛好,可我最喜歡讀書。

在上幼兒園時,我還不認識字,總喜歡聽大人說故事,我每次就喜歡坐在某個角落裏聽。

小時候,我愛聽大人們讀格林童話裏的故事,覺得這些故事好玩,好笑。比如《聰明的格蕾特》這個童話中聰明的格雷特,以他非凡的智慧,讓主人赦免他的罪過,重新獲得快樂。

自從我上了小學之後,老師教會了我們漢語拼音,我終於可以自己看書了,這些書都是注有漢語拼音,有《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神話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等等。有的是從書店裏買來的,有的是從哥哥、姐姐那裏借來的。這些文章雖然很短,至多隻有兩三頁,但自那時起我卻更喜歡看書了。

在上三年級的時候,我們的語文書就開始不再有漢語拼音註釋,但這並不妨礙我對讀書的喜歡。看書過程中,不認識的字,要麼查字典,要麼問媽媽。那時候,我不再看童話故事書,媽媽便建議我看歷史故事書,如《三國演義》、《楊家將》、《中國上下五千年》、《中國皇帝史》等等。其中,我特別喜歡羅貫中寫得《三國演義》,甚至在吃飯時我的視線都不肯離開書。

後來,我上了五年級,同學之間開始流行楊紅櫻的作品--《淘氣包馬小跳》系列。其中,我瀏覽過《丁克舅舅》、《貪玩老爸》、《笨女孩安琪兒》。我喜歡楊紅櫻的作品,因爲它反映了當代兒童的生活現實與心理現實,隨着“淘書節活動”的開展,我買到了黃蓓佳的作品,至今,已有她寫的5本書了。

那天,大作家張之路來我校,我感到心情無比激動,當場就買了一本《奇怪的紙牌》,而後,又買了兩本《非法智慧》、《魔錶》,我喜歡張之路的非常神祕系列。

媽媽常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從這些書中,我不僅獲得了知識,培養了對文章的理解能力,而且提高了我的作文水平,我常常在想,將來我也要寫一本書叫《今天我當家長》。

以上就是我的讀書經歷。

小學讀書隨筆6

作爲一名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質量有所提高。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受益匪淺,從中選出這幾個“建議”談談我的想法。

一、教師,珍惜兒童對你的信任

“教師面對的是兒童極易受到傷害的,極其脆弱的心靈,學校裏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裏裝進另一個頭腦裏,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其實,師生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師應該學會蹲下來看學生,使他們感覺到你對他是公平的,信任的。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可貴之處,在教師的眼裏學生沒有好壞之分。在學生做好的大時候,我們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鼓勵;在學生做的不好的時候,我們更要關心與指導他們向正確的方向前進,使他們在認識的道路上更進一步。不要加以指責,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樣。其實他們也很痛苦,作爲教師就是要時刻給他們啓發與鼓舞,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使他們有自豪感與尊嚴感。

二、教學相長,取長補短

“如果你發現絕大多數兒童練習本的字跡端正秀麗,錯別字很少,那麼這就是個明顯的徵兆:在這個班級裏學生可以學到許多東西”

想一想,我這幾個月的教學其實真是這樣的,“練習本”就是學生習慣養成的一面鏡子,也反映着一名教師的教學效果。對於新教師而言,學生習慣的養成是今後有良好教學效果的基礎,我所缺乏的也就是這一點,要時刻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得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得他們在今後的學習中能更省力更有效。

要對同事們的經驗加以研究與觀察,並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進修與自我教育。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學習優秀經驗,並不是把個別的方法與方式機械的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秀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

三、教師的教育素養

“關於學校教學大綱的知識對於教師來說,應當只是他的知識的事業中的起碼常識。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的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纔可能成爲教育過程的真正能手、藝術家與詩人。”其實,要想達到這樣的境界,我想,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斷地充實自己,完善自己。“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的教育素養的這個方面正是取決於此”想想自己,在這方面做得確實不好,每天不停地忙於備課、上課、批改,管理班級,總是抱怨沒有時間讀書,但閒暇時又懶得動,而那些教育書籍卻安安靜靜地躺在書架上,早已落滿了灰塵。只有在需要的時候,纔想起找一點書來,看看有沒有可以借鑑的文章,有沒有可以參考的教案,此時,想一想實在是可悲!可憐!現在覺得自己還年輕,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還足以能“應付”小孩子,然而面對飛速發展的今天,可以說孩子們的視野更加開闊了,我們不得不時刻要求自己要走在前面,那麼惟有讀書才能武裝我們的頭腦,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的尷尬境地。而讀書的這種意識更應該是發自內心的需要與對知識的渴望。

年輕的我對於教師這個行業還存在着比較稚嫩的想法,而學習對於我來說是補充自己,使自己成熟的一個最好的方法,我要不斷地學習,積累經驗,使自己能成爲一名名師。

小學讀書隨筆7

陽光透過樹,波光粼粼的灑落在我的手上,呼吸着山間的純淨空氣,不由想起了王鼎鈞的《那樹》,使我深深的爲之感動。

無數的人曾從它的身邊走過,卻不知道它經歷了些什麼。它曾看過萬千的社會,在第一輛車經過它的時候;它曾延伸着它的手臂,在烈日炎炎中蔭庇着人羣的時候;它曾給人類帶來希望,在臺風到來卻屹立不倒的時候。

那樹,生長。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天空是蔚藍的,它和很多樹栽種在一起,這兒總是有很多人類,但是從來沒有人傷害它。它也盡心盡力的幫助人類,用自己的根莖葉去回報人類帶給它的生命。

那樹,長大。它漸漸看到了很多人類的陋習,四周的大樹倒下了,天空不再蔚藍,一根根的煙囪豎立。它從不感到怨恨,它呼吸着人類帶來的骯髒空氣,改善這受污染的環境,用自己的力量去努力。

那樹,蒼老。它老了,連根鬚都被壓路機碾進灰色之下,它知道自己有一天會被人類所砍伐。它從不說話,沉默的走過它生命的盡頭,它還一釐米一釐米的伸展着它的手臂,只爲了人們那一片清涼。

那樹,死去。在車輪揚起的滾滾黃塵裏,在一片焦躁惱怒的.喇叭聲裏,那一片清陰不再有用處。在螞蟻國搬走以後,人類終於找到它的價值——讓路。它僅在倒地的時候呻吟了一聲,那樹死去了……

在歷史這條長流裏,它是無數事物的見證者,它爲人們在夏日中帶來陣陣清涼,它在城市中被沙塵吞沒。

那樹,沒有抱怨,沒有怨恨,沒有後悔。《那樹》這篇文章,深深的讓我感動,讓我們去感謝——那樹。

小學讀書隨筆8

拜讀了韓興娥老師的《讓孩子踏上閱讀快車道》,通俗易懂,淺入淺出,無高深的理論,只有樸實的做法,樸實的話語。令我印象最深的、對我有如此幫助的有以下幾處:

一、 語文教學至簡爲上

1、韓老師的課堂備課簡單,形式簡單。一個簡單的課件,慣用的聽錄音、朗讀、認讀屏幕上的詞語、簡單理解課文(不強求學生的“深刻理解”,學習陶淵明的“好讀書,不求甚解”是千古不變的真理)等形式。韓老師的絕招:學新東西誰不喜歡?第一遍聽錄音的教室裏一片寂靜,第二遍、第三遍時要求孩子們模仿着小聲念,老師悠閒得很,有精力去注意他們,那些不張嘴、不看書的小傢伙一偷懶就會被老師發現。

2、課外讀物的教學,韓老師提的問題具備兩個特點:一是簡單,絕大部分學生能答出來,差點的學生想一想也能答出來;二是總領全文,提領而頓,百毛皆順。韓老師的備課一氣呵成:讀幾遍課文,把生字詞輸到電腦上,印發給學生,再揣摩一下重難點。韓老師追求的就是簡單,追求的就是自在。

二、語文教學“讀”纔是硬道理

低年級閱讀教學的主要做法是淡化理解,強化朗讀。

朗讀可以通過語調的輕重緩急、抑揚頓挫,淋漓盡致地表達感情,補充文字上的不足,古人就有三分文七分讀的說法。學生聽了這種生動又感情的朗讀,可以加深對讀物內容的理解,產生朗讀的願望。有了朗讀的興趣,在朗讀的過程中學生就能逐漸掌握規律,並把書面上的文字變成頭腦中的形象,連成一幅幅活動的畫面,這些畫面可以喚起學生的想象,加深學生對讀物的理解,自然提高了閱讀的能力。

三、“學以致用”“歸類誦讀”是學習語言的妙招

學以致用是對所學知識最好的複習,韓老師在讓學生背誦《增廣賢文》的同時,倡導學生與學生、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家長都要現學現賣,每有所學,力求馬上運用,就像我們小時候用詞造句那樣。韓老師儘量不讓學生過了夜,讓所學知識沉沒在記憶深處,時間長了便了無痕跡。

四、讓課堂靜下來

1、剛入學初學拼音時規定:老師手指黑板時學生念,老師手放下時學生停止出聲;老師手持卡片時學生念,老師把卡片從胸前放低或藏身後時學生停止出聲;老師伸出一個指頭,示意學生只念一遍;老師兩隻手做暫停的姿勢,學生要立即安靜下來。

2、佈置寫字母的時間要在下課前10分鐘,一旦讓學生動筆,老師再講或讓學生再讀學生們的心裏就有了牽掛的事,他寫不完是不會擡頭的,而等全班每一個學生都寫完,需要很長時間,課堂紀律就沒法控制了。不要頻繁地更換教學內容,看書、看黑板、看屏幕的時間不要太短,學生從一個環節轉到另一個環節,需要花一定的時間組織教學。

小學讀書隨筆9

xx是我班的一個小男孩,他懂事,認真,從不和別的小朋友打架,是教師眼中的好孩子。由於不細心把胳膊弄斷了上學期一向沒來上學,教師和小朋友都十分想他。

xx很老實,也很少說話,是典型的自我主義者,有時教師也很少注意到他,可有一次,因爲他的聽話,教師讓他當了小班長,沒想到就是這不經意的一句“xx小朋友當班長,替教師管着小朋友”,讓孩子高興了一整天,甚至回到家還高興的給姥姥奶奶打電話說自我當班長了,媽媽更是樂的合不攏嘴,孩子這麼高興,媽媽真的很欣慰。看的出來,每個孩子都需要教師的賞識,即使是一名並不是很出色的孩子。

那天放學送孩子,xx的媽媽拉着我的手說:“xx說教師用的抹布很小,擦桌子時很費力,很費時,我給教師帶去一塊,所以非得從家裏帶塊抹布來,今早上看你忙着接孩子,也沒來得及和您說聲,他說他把抹布放到桌子洞裏了,沒好意思跟你說。”我聽了真的很感動:多細心,多純真的孩子啊。回到教室,翻開他的櫥子看了看,果然有一塊大大的抹布在裏面,拿到手裏,心裏竟然有種沉甸甸的感覺。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小天使,每個孩子都要我們的“特殊照顧”,需要我們的賞識。

我們不經意的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句讚揚的話語,都能使孩子的心靈變得溫暖,甚至是能使孩子改變自我。所以,作爲一名幼教教師,千萬別吝嗇你的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句話語、努力讓我們身邊的小天使們都歡樂成長。

小學讀書隨筆10

合上書本,我深深地吁了一口氣。我終於看完了原著版《西遊記》。心中對記憶長河中電視劇《西遊記》的理解發生了一些微妙的改變,彷彿是一次蛻變,一次飛躍,一次進化……

我心中升騰的一股奇妙的感覺,給了我極大的震撼,甚至無法言說。

原來一個人生命的價值能像《西遊記》中的人物那般被無限放大。即使開始的迷茫讓我們暫時“墮落”了,但後續的人生能給我們更多時間去逆襲、去超越。

沙僧,想當年威風凜凜的捲簾大將。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無所不能。如今卻被下貶成一隻不倫不類的河妖。整日吃人度日,惡事做盡。但誰又會想到,這隻兇殘的河妖身體中蘊含着一顆炙熱的心。正是這顆炙熱無比的心,讓他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協助唐僧西天取經。一個好人,不僅因爲他做了善事,做了惡事最後都悔改了的人才真正稱得起“好人”。人啊,這一生有很長一段路要去摸索。在這期間走錯一次道又怎麼樣呢?重新開始,照樣是一條硬漢。怎麼能爲了一次失誤而永遠低下頭去呢?

孫悟空神通廣大,當年他大鬧天宮只爲證明自己是最強的。他那心比天高的願望與志向是令人欽佩的,但有時我們選擇的通向成功的路可能是錯的,像孫悟空爲了使自己變得強大,與玉皇大帝、如來佛祖抗衡,最終淪落五行山下。這樣的結局誰也不想看到。因此,重新面對、重新抉擇對於我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亡羊補牢,爲時不晚。在生活中,時常會發生一些令人難以接收、難以面對的事。如同孫悟空,以他好勝的性子怎麼能容忍被壓在五行山下呢?但是夢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無論結局如何,我們都要正確面對失敗。它是代表暫時的,不能說明我們以後依然只有失敗,坦然面對就行,不用老是毫無意義的折磨自己。所有的這些,必然是我們人生的一部分。

小學讀書隨筆11

看到這個題目,或許很多人會覺得很好笑:到今天才看《西遊記》,會不會太幽默了。說起來我很慚愧,雖然我在很小的時候已經接觸過少兒圖書版的《西遊記》,也看過不少於十次的電視劇,動畫片,對其中的各個角色的性格和曲折有趣情節可以說是耳熟能詳,但真正品讀整本書,卻是近段時間的事情。我曾經認爲,看電視劇多好啊,既簡單易懂,又有充分的視覺和聽覺享受,何必拿起一本厚厚的書去鑽那些自己不懂得文字。現在看來,我當時是大錯特錯了,一樣的故事,一樣的人物,書中比電視劇更精彩更扣人心絃,讓人恍若進入了一個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全然忘記了身外的世界。書中主要講述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四師徒歷盡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的故事。

看完這部小說,有很大的感悟,我覺得學習唐僧的全心全意,孫悟空的不怕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的精神。

這本書把一個從石頭裏"蹦"出來的潑猴勾勒得栩栩如生,寫它從天不怕地不怕變爲一個恭敬的猴子,爲了師傅的安危他奮不顧身,他並不像豬八戒那樣好吃懶惰,也不像沙僧那樣憨厚,作者更是藉助他這一點勾勒出孫悟空的大智大勇,自從唐三藏把孫悟空從五指山解救出來到取得了真經,這期間經理九九八十一難,每次劫難都是孫悟空全心全意去解救師傅的,最後才圓滿的取回真經。

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讀多了總是有好處的,在當今的社會裏沒有文化是不行的,會被社會淘汰,從我們呱呱落地,父母就教我門說話,識字,等大一點兒他們又教我們怎樣做人,我們在學校裏不僅是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做人,只有學會了怎樣做人,才能學會更多的知識,才能廣交益友,可見書何其的重要。

從書中我們會悟出許多真理,所以我們應該多讀書,讀好書。

小學讀書隨筆12

總感覺工作比較繁忙,對一些教育類的書籍置若罔聞,根本沒有列入自己的閱讀計劃之內,時間也就這麼浪費了。

近日,認真閱讀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書,深有感觸。

作爲一名教師,我想能從這本書學習點經驗,所以比較關心書中對於理想教師的描述。朱教授在書中描述: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是一個善於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是一個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應該是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

讀完之後,我不由的按着書中理想教師的“標準”去問自己:我是不是一個理想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

顯然,我離理想的教師還有一大截,我還不是一個用心去教學的老師。

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師,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豐富的學識,這是古往今來不變的真理。以前說教師要有一桶水,現在隨着各種新的課程標準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應該是一條河流,而且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因爲現在的孩子讀的書甚至比我們有些老師都多。否則,拿什麼來教給孩子呢?

其次,用今天的自己與昨天的自己比——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今天我組織班集體活動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幫助“後進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細心?我今天所積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豐富?我今天所進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對學生的教育教學建議或意見是不是比昨天更虛心?我今天所聽到各種“不理解”後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靜?……每日三問,自省吾身。雖然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自問,堅持不懈,我們便不斷地向“理想的教師”這一境界靠近。

第三、我一定要做一名認真負責任的教師。學生、家長、老師眼裏的好教師的標準是什麼?第一條:首先他要對學生負責任。是的,在上每一節課前。我總是鼓勵自己:自己一定可以上成功的。學生一定可以接受的;我總是警告自己:走進教室的那一瞬間,收起所有的不愉快的情緒,帶着高興和愉悅的心情走進課堂;我總是提醒自己:上課時,儘量把自己的最具活力,激情和熱情的一面勇敢的展現在學生的面前,極力的渲染一種教學氛圍,使大部分的學生都能夠參與進來,從內心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激情。

第四、理想的老師既要學會傾聽自己的課堂,又要學會傾聽別人的課堂。在課堂上,真正傾聽孩子們的心聲,從孩子們真正的學習需要出發,組織教學。學習別人課堂教學環節設置的有效性,教學程序的落實性,老師的評價語對於學生的啓發等等。

我感覺自己離理想的教師還相差甚遠,在今後的工作中,必須從最基礎的做起,勤於學習,紮紮實實地多讀一些書,不斷向書本學習,積累豐富的文化底蘊,向身邊老師學習,尤其要多向名師們學習,把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課堂教育的機智,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去思索,不斷去總結自己教育的的與失。並要勤於動筆、善於反思,記錄教育過程中的體會和感悟,使自己不斷向理想的教師靠近。

什麼是理想的教師?我又有了新一層的理解,理想的教師是學會寬容、學會分享、學會合作、學會創新的教師,是以發展的眼光對待學生,以從容的心態對待工作的教師。

總之,我相信,只要我付出努力,用心去教學,並注意在教學實踐中的不斷摸索與總結,一定會離理想教師的形象越來越近。

小學讀書隨筆13

紀堯姆米索的《因爲我愛你》。買這本書,也僅僅是因爲它的名字,因爲我愛你,多麼誠實。因爲我也想這樣毫不保留地對你說,那些許多想說的話。

書上說:在人們相愛的地方,是從沒有黑夜的。我們沒有相愛,只要我喜歡你,但我並不覺得有那些孤單落寞,我只覺得心裏澎湃着一種感情,迫切地要找到出口。我知道還不是時候。我需要用很多時間來沉澱這份心情。我覺得命運並不會如何作弄我,如果此心能夠此生如此,就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我,即使是你。突然覺得命運這種說法多少有些自我安慰,明明是自己不能夠在原來的路上繼續走下去,卻還要說是有緣無分。我不相信它——那種很傷心的命運。或許我是太樂觀主義,可我就是這樣快樂的。

悲傷的時候其實不多,寫小說的時候不得不悲傷一些,以便融入那個世界,感受人物,寫出有靈魂的故事。現實中,回憶都是快樂的,不快樂的都歸於平靜了。

你並不是我悲傷的源頭,反而讓我毫無理由地快樂,總是莫名地覺得心情好。看見你不快樂,情緒一定有些起伏,但覺得人生就是這樣,時好時壞,那些快樂傷悲我們都是要經受的,沒什麼大不了的。你快樂的時候就快樂着,沒什麼大不了,以後我一定要來和你一起快樂。你孤獨的時候就孤獨着,沒什麼大不了的,孤獨能夠使人更清楚的看清自己,孤獨與沉默近似,都是人生一場自我超越的考試,我希望你認識它,並通過它。孤獨的背後一定有相守的,我覺得自己好笑,怪你爲什麼不能認識我,早點認識我,不就沒那麼多孤單的日子了嗎?或許你也不在意,因爲你不缺人陪伴,或許也是我自作多情,但是沒試過,誰知道結果呢?我不會現在就放棄的,即使結果是失望,我也要去知曉結果才行。

現在才明白,喜歡一個人,真的只是你一個人的事,是自己的事,無關他人。

那種寂靜喜歡,在紛繁塵世,是一份淡然的溫暖,是對幸福的另一種詮釋。

我的心此時寧靜,也很熱情,卻不矛盾,因爲這就是喜歡你的那種心情。

小學讀書隨筆14

摘 要:就閱讀一些教育經典書籍,淺談了一些體會。

關鍵詞:教師;教育;力量

“讀書”,一個多麼溫馨的詞語。讀一本好書,心情放鬆,雜念盡消。“衆裏尋他千百變,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徜徉書海中求知的人常會有如此動心美妙的體驗吧。

作爲教師,沒有一天能離開書籍——教材、教參……日復一日,習以爲常。於是有人感嘆:做了教師,就註定要將一生機械無味地耗在教材、教參上,枯燥之極……

其實,閱讀《教育的力量》,就能夠給出明晰的解惑之路。教育應該作爲一種力量而存在,我們應該竭盡所能,讓每一個世界變得生動、快樂、不單調、不沉悶、更不黑暗;在充滿陽光的白天幫助孩子呼吸到花朵的芬芳,在漆黑的夜晚也能注意到星空的美麗;即使身處人生的十字路口,也能很快走出茫然,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在幫助自己的人,這就是教師。

人類幾千年的歷史,創造和積累了許多寶貴的教育思想財富。閱讀經典,學習不同時代教育家的人生理想與人格力量,會讓我們變得善於思考,遠離浮躁,更加有教育的智慧。

閱讀《教育的力量》,我們確切知道教師不僅在於教,更在於學,只有這樣,教育才會不斷進步。肖川老師的字裏行間流露、揮灑着作者教育人生的真性情,是“做”教育中練就的教育學問。

閱讀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篇,我們深深地感動於“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激勵着我們無怨無悔地把自己的青春和一生精力揮灑在教書育人這塊神聖的土地上。沒有權力金錢,有的只是年復一年的耕耘,有的只是小草對春天的迴應和禮讚。

閱讀《愛的教育》,故事中所洋溢的單純、美好、永恆的愛的情感,將我深深地包圍,滌盪着我的心靈。它使我深刻地認識到崇高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爲真誠的教育。教育又能使愛不斷地昇華,它也教給我怎樣去創造一個充滿愛的世界……

閱讀這些經典名著,我總是不斷地被吸引、被感動,有些東西便不留痕跡地沉澱下來,沉澱到我的內心深處,越來越深刻,也越來越清晰。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教師在一生中要不斷提高自我,需要讀書好學。讀書,應該成爲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小學讀書隨筆15

暑假裏,我讀了《伊索寓言》這本書,

它是由許許多多的小故事組成的,每個故事裏都蘊含着大道理。

這本書的作者是古希臘寓言家,生於公元前6世紀的伊索。傳說他是的、個奴隸,後來獲得了自由。這些故事經過後人加工,編程了《伊索寓言》。

其中《蚊子於獅子》 告訴我們驕傲沒有好下場。《狼來了》告訴我們作人要誠實。

其中令我最難忘的是《孔雀與天后赫拉》。

故事是這樣的:孔雀向赫拉訴苦,說:“夜鶯以動聽的歌聲,深深地打動了人們的心,使大家非常喜愛她。而她一開口唱歌,便遭到的是人們的嘲笑。天后赫拉安慰她說:”但你的外表和身材是出類拔萃的。綠寶石的光輝閃耀在脖子上,開屏時,羽毛更是光彩照人。“孔雀說:”既然在歌唱上我遠遠不及他人,這種無言的美麗,對我又有什麼用呢?“

赫拉回答說:”各人有各人的命運,這是由命運之神所註定的。他註定了你的美麗,老鷹的力量,夜鶯的歌聲···所有鳥類都滿意神所賦與他們的東西。“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有缺點,也有優點,不是每個人都是完美的。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