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幼兒教師隨筆

幼兒教師隨筆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知道隨筆吧?隨筆其實就是日常生活中對一些事件的想法,及時捕捉,隨手記錄下來。常見的隨筆有哪些形式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教師隨筆,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教師隨筆

幼兒教師隨筆1

對於剛上中班的孩子,繪畫的能力還不是很強,我決定先來一次塗色鞏固的練習,爲了迎合孩子們的興趣,我印了很多白雪公主、公雞、花貓、螃蟹、長頸鹿等圖案,供孩子們練習塗色,中班美術教育隨筆。在塗色前,認識了一遍蠟筆的顏色,並給孩子們說,我們要用紅色的,綠色的、藍色的、黃色的這些漂亮的顏色去塗,黑色只能用在頭髮上,白色塗了看不出來所以不要用。

塗色練習開始了,我巡迴整個教室,瞭解並指導孩子塗色的技巧,大半的時間過去了,我走到清清面前,一看,怎麼什麼也沒圖,仔細一看,他正在用白色的蠟筆使勁往貓咪身上圖,我說“老師不是說了,不要用白色的蠟筆塗顏色嗎?”他是一個不太善於言表的孩子,想說些什麼,一旁的孩子都說“貓咪是白色的啊~”這時我才恍然大悟,心中也暗暗想:恩,貓咪的確是白色的,而且我印的是一隻cat,動畫片裏也是白色的。我拿起他的紙,看了好久,貓咪雖然是用白色的蠟筆塗的,但是塗得非常認真細膩,連黑色的輪廓線上也沒有蘸到白蠟筆。

其實,畫畫只是表意的,白色的貓咪真是孩子想心中想要表達的,我的目的只是讓孩子練習塗顏色,不必拘泥於什麼顏色,黑色白色或者是紅色黃色,都是一些漂亮的顏色,可是引導孩子不要使用某種顏色而讓畫面絢麗,卻對孩子的審美產生了誤區。孩子的作品應該隨性一些,可以不要去追求型,追求色彩的豔麗。

讓我想到,今後在班級開展塗鴉活動時,在活動中應該多給孩子一些空間,讓孩子自由發展。

由此,我明白了,繪畫是一種表現創作活動,有着很多的想象創作空間。幼兒園的繪畫作品雖然沒有什麼特殊的藝術價值,但繪畫本身卻對兒童的感知能力、記憶能力、想象能力的發展起着重要的促進作用。孩子的好奇心,使他們對繪畫感興趣,老師要爲他們提供輕鬆快樂的繪畫氛圍,充分考慮到孩子的自主性,給予幼兒充分表現的空間,允許幼兒的個別差異,以及個性化的出現,成人應以幼兒的眼光去欣賞孩子的畫,每個孩子的畫都是與衆不同,想象都是很豐富的,畫中都有着天真活潑、生動稚拙的美,範文《中班美術教育隨筆》。

幼兒教師隨筆2

《綱要》健康領域指出,幼兒園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遊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要 “在體育活動中,培養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主動、樂觀、合作的態度。”“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繫,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之中。”好動、好奇是幼兒的天性,遊戲性又是幼兒教育活動的主要特徵,體育活動正滿足了他們的這種愛好和身心需要。“遊戲給予幼兒快樂的同時,還爲其提供了創造、發明、學習世界的機會。”體育活動在培養幼兒發展自我的同時,也發展了幼兒與他人、社會的關係,使幼兒由個體的人成爲社會的人。但是,幼兒園的體育活動並不是一種單一的體能訓練,它是一種綜合的遊戲實踐活動,在體育活動中對幼兒進行社會化教育,對幼兒的人格發展有着極其深遠的意義:既要保持自我個性,又要融入社會生活,成爲一個發展健全的人。

一、 良好的個性品質

新《綱要》指出:要“增強幼兒的自尊、自信,培養幼兒關心、友好的態度和行爲,促進幼兒個性健康發展”,“加強師生之間、同伴之間的交往,培養幼兒對人親近、友愛的態度,教給必要的交往技能,學會和睦相處。”體育活動作爲幼兒活動的一種方式,不僅能促進幼兒的身體發展,增強幼兒體質,重要的是它還具有滿足幼兒模仿、娛樂、交往、表現、競爭等個體需要,促進幼兒智力、個性、品德、審美、情趣、交往能力等多方面發展的功能,培養幼兒積極進取、勇於探索、愛惜玩具、不怕困難、堅持到底的良好個性品質,促使幼兒由個性人發展成爲完整的社會人的健康心理。

1、培養了幼兒不怕困難、勇敢的意志品質

幼兒期是培養意志品質的最好時機,體育活動是培養幼兒良好意志品質的最佳途徑。培養幼兒的勇敢精神,是培養幼兒良好個性品質的一個重要方面。在體育活動中,我們爲幼兒創設克服不同困難的情境,這種困難可能是生理的,也有可能是心理的,是幼兒經過努力後能夠克服的。對幼兒來說,任何一項體育活動都要付出努力,要克服比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困難。如在中班“我和椅子一起玩”的活動中,教師爲幼兒準備了許多椅子,利用椅子練平衡、跳躍等基本動作。當讓幼兒分別在一個椅子高度、兩個椅子高度上跳下時,幼兒完成得都很好。但當搭至三個、四個椅子高度時,有的幼兒表現爲膽怯了,特別是幾個個子矮小的女孩。這時,幼兒的心理往往是狐疑不定的,教師的鼓勵和信任在這時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每當一個孩子勇敢地跳下後,教師總會適時地表揚:“你真棒!”當孩子稍有猶疑,教師就會伸出雙手,做出安全保護的樣子,鼓勵孩子“你能行!”教師的鼓勵和保護讓幼兒感受到信任和安全,大部分孩子順利地完成了第一次跳。最後,只有一位小女孩,站在四個椅子的上面,無論教師如何鼓勵,就是不肯往下跳。她眼含淚花,想跳又不敢跳,不跳又不甘心。在教師和同伴的鼓勵和幫助下,她終於跳了下來。在接下來的練習中,她的膽子越來越大,從她興奮的小臉上,可以看到成功爲她帶來了勇氣和樂趣。

2、培養了幼兒的自信心,使幼兒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說過“小孩子喜歡遊戲,但更喜歡遊戲的成功。這是因爲遊戲的成功一方面給幼兒帶來愉悅,另一方面還可以得到父母、教師、同伴的讚許。”體育活動是幼兒喜愛並且參加最多的活動之一,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能得到強烈的情感體驗。當幼兒克服困難,學會某種動作,得到了同伴、老師的認同後,他們會產生一種喜悅的心情,感受到了自己的進步,從而增強了自信心。如我在組織體育活動“跳花杆”時,有個別幼兒由於一直無法跟上節奏跳,對活動失去了興趣,對自己也失去了自信,覺得自己肯定不會跳了,對活動產生了排斥心理,當他們面對有節奏地敲打着的花杆時,腳就不聽使喚,這時老師就用鼓勵的口吻說: “你行的,試試看好嗎?”“真棒,再來一次。”“加油!加油!” 這些幼兒在老師的鼓勵和同伴的影響下,勇敢地跨出了第一步,克服了畏難心理,掌握了動作要領,也樹立了自信心。幼兒的自信心來自於活動中獲得的成功及教師、同伴對其成功的肯定,在以後的活動中,當他們再度面對困難時,他們便不再會畏縮不前了。

3、培養了幼兒互相合作的精神和集體榮譽感

“一個人今天在合作中能做什麼,他明天就能獨立做什麼。”幼兒園的體育活動主要是通過體育遊戲活動來完成其教學任務的,體育遊戲有它特有的規則、情節,從內容到形式,從方法到要求,都具有強烈的集體性。爲了達到遊戲目的,幼兒必須通過互相合作去完成各項活動。如“ 送眼淚”的遊戲中,幼兒分成四組進行比賽,每個人必須拿着沾滿“眼淚”的海綿,跳過“小河”,鑽過“ 山洞”繞過“樹林”,將“眼淚”送到獅子那裏,最後,比比哪組送的“眼淚”最多就獲勝。通過這種合作的遊戲,使幼兒在遊戲中探索如何協調配合完成任務,使幼兒知道,要取得遊戲的最後勝利,必須與同伴友好合作,互幫互助。顯見,體育活動爲培養幼兒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和機會,也有助於幼兒形成集體榮譽感。

二、和諧的人際關係

新《綱要》中指出:培養幼兒“樂意與人交往,禮貌、大方,對人友好”;“加強師生之間、同伴之間的交往,培養幼兒對人親近、友愛的態度,教給必要的交往技能,學會和睦相處。” 在體育活動中,活動器具(玩具)的共用就充分促進了幼兒之間的協作關係,在活動中,教師在投放活動玩具時有意識的投放品種多但數量少的玩具,當幼兒想玩別人手中的玩具時,就必須與他人共用或商量交換玩具,才能如願以償。

遊戲一:“紙棒的一物多玩”

遊戲中提供給幼兒人手一根紙棒,讓幼兒想出紙棒的多種玩法,要求他們要玩“搭長梯”、“跳格子”、“走長線”的遊戲,這就要求幼兒必須協調好與其他人的關係,既要共用玩具又要互相配合,才能完成一個共用的目標。

遊戲二:“佔圈”

遊戲中教師提供的圓圈數量總比幼兒人數少,在兒歌唸完後搶圈站,先站在圈中的幼兒爲勝。這既發展了幼兒的靈敏性,又培養了他們的競爭意識,爲今後踏入充滿挑戰的大社會奠定了心理基礎。

三、積極參與社會活動

新《綱要》指出:“社會學習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尤其是社會態度和社會情感的學習,往往不是教師直接“教”的結果。幼兒主要是通過在實際生活和活動中積累有關的經驗和體驗而學習的。教師要注意通過環境影響、感染幼兒”。“兒童從自我中心過渡到做一個社會的人,重要的變化在遊戲之中。”幼兒要成爲一個社會人,就必須積極參加社會生活,纔有可能由個體以最便捷的方式融於社會,體育活動就很好的爲幼兒提供了廣泛的參與社會生活的機會。

1、直接式:

新《綱要》指出要“開展以多種有趣的體育活動,特別是戶外的、大自然的活動”。孩子的成長需要實實在在的感受與體驗,帶幼兒走出幼兒園去“遠足”、 “踏青”等活動不僅能強健身體、鍛鍊意志,而且可以讓幼兒廣泛接觸社會上的人,看到社會現象。如遠足時看到人們對老人的關心,對殘疾人的幫助,瞭解交通規則、公園規則等等。在這個社會的大教室裏,孩子獲得的不僅是體力的鍛鍊、知識的積累,也豐富了他們的精神世界,培養了善良的情感和美好的心靈。同時,幼兒參加運動會也是幼兒走向社會的極好途徑,如我園每學期根據本園實際情況及幼兒的年齡特點開展的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親子運動會,就會邀請家長和孩子一起來參加。而其中的“親子游戲”是幼兒與家長配合的比賽項目,如“兩人三足走”、“運海洋球回家”、“過河”“趕小豬”等既讓幼兒參與了比賽的過程,又加深了親子間的感情,同時也讓家長融入到了我們幼兒園的生活中。幼兒參與活動的過程把單純的個人行爲加入進了社會生活,可以在社會他人中得到評價,瞭解自己在社會生活中的行爲及爲自己帶來的結果,使幼兒在一種輕鬆愉快的方式中,融入到了社會生活中。

2、間接式:

體育活動特別是運動會是個人蔘與社會的一種方式,是得到社會評價、社會反映的途徑。幼兒觀看運動會,也是幼兒瞭解他人、參與評價、找到社會學習榜樣,使自己成爲社會成員的機會。幼兒在和家人觀看電視裏的“奧運會”和各種各樣的體育比賽後,就有了對一些運動健將的個人瞭解,有了對他們的評價,也有了自己嚮往的榜樣。如:110米欄跨欄世界冠軍劉翔就是孩子們心中的偶像,通過認識劉翔,不僅讓幼兒更喜歡參加體育活動了,而且也使幼兒有了作爲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有了學習的好榜樣。

在充滿競爭色彩和趣味的體育遊戲中,讓幼兒通過不斷的努力和鍛鍊,體驗成功與榮譽、享受成功與勝利,形成活潑健康、樂觀積極、團結互助、勇於克服困難、勇於競爭、銳意進取的良好個性品質,讓幼兒成爲一個適應社會需要的人,一個堅強的人。

幼兒教師隨筆3

在戶外玩大型玩具是孩子們最開心的事,他們盡情地跑上跳下,鑽到左躥到右。一天,有個孩子忽然喊道:“起火了,上面起火了。”幾個孩子立刻聚集到一起,在初步瞭解“災情”後便各司其職滅起火來。這個假裝舉着水管開始滅火,那個大喊“水不夠了,我要去樓下多拿點水”……於是,越來越多的孩子參與到滅火遊戲中來,一個簡單的大型玩具瞬間演變成了孩子們英勇救火的場所,這說明孩子們不僅遊戲水平在提高,創造性在提升,合作能力也在發展。但是從這以後,每次戶外活動都會鬧“火災”,甚至孩子們一碰面就問對方:“你們那兒着火了嗎?”然後一起大呼小叫地跑去叫“消防員”來“滅火”。這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我陷入了矛盾:老這樣“着火”對孩子們好嗎?我要不要阻止滅火遊戲呢?

一天,一位來接孩子的奶奶經過大型玩具時被忽然的一聲“着火了”嚇得停住了腳步,然後急切地問:“哪裏着火了?”環視半天,得知是孩子們在玩遊戲,她略帶不滿地邊走邊說:“着火了也那麼開心,現在的孩子都在玩什麼呀!”這位奶奶的話一直迴盪在我耳旁。我想,努力保護孩子們的好奇心和興趣,同時幫助孩子們更客觀全面地認識我們的生活是我應該做的。

回到活動室,我組織孩子們交流“滅火”行動,孩子們紛紛述說着自己在“滅火”中的表現:“是我最先發現四樓着火了。”“我去提了好多次水,終於把火滅了。”“我是消防隊長,我衝在最前面。”……我說:“你們玩得很開心,對嗎?”孩子們紛紛點頭。我繼續問:“如果老是着火,這是件好事嗎?”孩子們安靜了下來。而後,有不少孩子開始搖頭:“不好,大火會把房子燒壞的。”“火還會把人燒傷、燒死。”“着火時會冒好多黑煙,看起來很可怕,還會把人薰死。”……經過一番討論,孩子們認識到生活中要嚴防火災。而後,我又和孩子一起學習了生活中的防火知識。

再到戶外活動時,孩子們恢復了最初的樣子,不再玩滅火遊戲了。我發現有一個孩子坐在一旁,沉默不語。我走過去坐在他身邊,問:“昊昊,怎麼了?你好像有點不開心。”昊昊說:“不玩滅火遊戲了,我也不能做消防隊長了。”原來這個小傢伙還在惦記着“救火”的事!

接下來的兩天,我反覆回顧孩子們前前後後的表現。在引導孩子們的經驗由“消防員的天職是救火”到“生活中要嚴防火災”的過程中,他們對於消防員的認識和經驗還是較粗淺和片面的,當遊戲戛然而止時,孩子們的遊戲願望和需要其實還沒有得到滿足。所以,我尋思着要帶領孩子們去參觀消防隊。在家長的幫助下,我們終於被獲准參觀位於我們社區的消防隊。

那一天,孩子們興奮不已,在消防員叔叔的帶領下觀看了消防安全防範短片和自救短片,在短片中學到了遇到火災怎麼辦、地震時怎麼辦等知識。孩子們還參觀了消防員叔叔的宿舍和訓練場地,第一次近距離地接觸消防車,第一次近距離觀看了消防員叔叔使用和拆卸各種消防器材、救援裝備的過程,消防員叔叔還爲大家做了一次精彩的消防演習,他們連貫熟練的動作、井井有條的秩序讓孩子們連聲讚歎,欽佩不已!

一個多月過去了,戶外活動時,孩子們又玩起了新的遊戲。但是,滅火遊戲還在延續,在班級的建構區,幾個孩子正在用雪花片製作一輛消防車,而且經過好幾次改良組裝,“消防車”有了水管和升降梯,還真像那麼回事!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總讓人驚喜!

幼兒教師隨筆4

“搗蛋王”也需要愛

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不管是主題教學活動或遊戲活動,遵守紀律和守規則的幼兒,都會受到老師的表揚和疼愛,反之,那些“搗蛋王”聽到的,只能是教育和訓斥,其實,有時細想起來“搗蛋”的孩子也有很多可愛之處。

晨晨是我們班特別活潑可愛的孩子,白淨的皮膚,可愛的臉蛋,看着都着實招人喜歡,而他就是我最頭疼的“搗蛋王”,小手就沒有閒的時候,特別是在遊戲的時候,總是與小朋友發生糾紛,告狀的屢見不鮮,在我觀察中,晨晨其實特別喜歡與小朋友交往,也樂意和小朋友一起遊戲,每次在玩區域活動時,他都表現積極,願意參與遊戲,也希望老師會關注他,喜歡他。從我關注他後,我發現晨晨與小朋友交往的方法不對,所以經常事與願違,所以告狀的也就見怪不怪了,如:在玩區域活動時,在區域裏隨意走動,隨意拿或搶玩具,“老師,你看晨晨,跑我們這裏搶東西”“老師,他擠我們”“老師……”。每當發生這種事情,我都有意識地,悄聲提醒他,教他正確的交往方式,在與他交往的過程中,鼓勵他與小朋友們搞好團結,要學會分享玩具,解決不了的事情,要和小朋友們商量,不能硬搶,大家一

起玩才快樂,在主題教學活動時,讓他有表現的機會,因爲他聰明好動,上課喜歡回答問題,我就多給予表揚,潛移默化的教育有了小小的氣色,慢慢的他和羣了,會說:“我們一起玩好嗎”。

孩子的心靈都是純潔的,調皮的孩子也不列外,只要我們做老師的,多一些關愛,多一些耐心,也許一個眼神或一個提示,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應,讓愛走進幼兒的心田,讓世界瀰漫愛的芬芳。開放的“睡前五分鐘”

每天午睡總讓我感到頭疼,孩子們嘻嘻哈哈,說說笑笑:如廁的如廁,脫衣服的脫衣服,賴在活動區不肯離去的仍在玩耍。一會兒告狀聲又此起彼伏,誰推人了,誰還不肯睡了,誰又在講話了,誰手裏還拿着小玩意兒了。老師幫着這個,勸着那個,就這樣,那幾個磨磨蹭蹭的還在擠眉弄眼呢。

午睡是孩子們統一的活動。在孩子們看來,一旦睡下了,就失去了講話、活動的自由,所以想方設法要在睡前說完自己想說的話,做完自己想做的事。於是,我告訴孩子們,以後,老師在午睡前五分鐘會提醒大家,小朋友可以在這五分鐘內做完自己想做的事,過了這五分鐘,小朋友就必須上牀睡覺了。有了這“睡前五分鐘”的提醒,到了午睡時小朋友不再那麼忙亂。

有時候,當我們感覺到孩子太煩、太吵、大鬧的時候,不妨反思一下自己是否理解了孩子,滿足了孩子。設身處地爲孩子着想一下,多釋放一些時間與空間給孩子,孩子一定會配合老師的工作

站在孩子的角度多思索多考量

開學才幾星期光景,有好幾個糾結的畫面時不時地浮現在我的腦海裏,讓我心情變得很壓抑。

畫面一:週二早上,一家長在小3班大鬧,說自己的兒子被班裏某個孩子打了,腦袋上有很大一個包,經過老師細心詢問,查看,發現“被打孩子”頭上是一顆瘡而非一個包,老師安撫家長的情緒,不管怎麼安撫還是大聲嚷嚷,說一定要查不出來是誰打的,還要打打還的架勢。“被打孩子”在一邊怯怯地站着,拉着媽媽的衣角,叫媽媽別罵了。我也是一個孩子的媽,真有點鄙視這位媽媽的做法。同時我也是一名老師,站在這個角度,我真想說:阿姨,你兒子的求學路還很長,你這樣不分青紅皁白,在衆人面前大吵大鬧,不說別的,你讓你的孩子情何以堪呢!

畫面二:我值周那天早上,一奶奶護送孫女上學,孩子早飯沒吃好,在啃一飯糰,奶奶見她吃得這麼慢,就開始破口大罵。出於對孩子保護的心理作用,我趕緊對孩子說:小朋友早飯去教室用吧,別在這站着了,太冷。此時的孩子已經眼淚汪汪了。站在孩子的角度,奶奶你應該爲孩子想想吧。這麼小的年紀也不適合吃飯糰,而你作爲家長卻給她準備了這樣的早餐,又嫌她吃得太慢。不管大人小孩進餐講究細嚼慢嚥,我們成人都做不到,何況一個孩子呢!

畫面三:在微信上,一朋友發了他孩子寫數字的照片,在那個本子上已經密密麻麻寫了整整一頁紙了,練習紙的格子很小,也不是正規得練習寫數字的本子,且那個孩子纔剛讀中班啊,有必要這樣做

嗎?對於孩子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很重要,而不是一味地強求孩子幹不願意幹的事情。作爲孩子的老師,孩子的父母應該知道我們的孩子需要什麼。

《指南》的實施已經有一段日子了,這條路很漫長,需要我們做大量的工作,去引導我們的家長,引導我們的孩子在玩中學,培養幼兒具有優秀的人格魅力的新一代。

難以啓口的“對不起”

曉昀是一個倔強、好強、性子急、自我意識非常強烈但又脆弱而愛哭的男孩,他做錯了事往往不肯承認,如果受到批評了,就容易情緒激動,而這種情緒會影響半天甚至一天的活動。

有一次吃早點時,他在廁所裏小便後急着去洗手時,一下子撞倒了丁丁。丁丁摔倒了,疼得哭了起來。可他不但不道歉,還無理地指責丁丁擋在了他前面。幾個小朋友馬上來告訴老師。看到曉昀漲得紅紅的又氣呼呼的臉,老師感到了他的情緒正在激動。爲了讓他意識到自己行爲的錯誤,但又避免牴觸,老師沒有直接地批評他,而是先詢問他事情的經過。曉昀別過頭嚷着:“是她自己擋在我前面的!”老師輕聲說:“別急,請你慢慢說說吧!”曉昀氣呼呼地重複:“是她不對!是她自己擋在我前面的!”老師耐心對他分析:“廁所裏,小朋友那麼多,大家都急着小便、洗手,總會互相碰到。可能曉昀也沒看到丁丁吧!既然,大家都是不小心的,曉昀,你是個男子漢,馬上說聲‘對不起’就沒事了。”但曉昀還是不肯認錯,反而耍起了“無賴”:“誰

讓她站在這裏的啦!誰讓她站在這裏的啦!”倔強的孩子一時牛皮氣上來怎麼也說不通。面對他的強詞奪理,老師冷靜下來,沒有發火,也沒有放棄。老師試圖以先讓孩子吃早點來緩和情緒,曉昀還是很激動,眼裏閃動着淚花,站在原地不肯吃。此時老師從他的激動中讀出了倔強、懊惱、受挫、羞愧交織的複雜情緒。正巧那天有其他幼兒園的老師來聽課,客人老師走過教室時,老師輕柔地拉着他的手避開教室裏的孩子們來到走廊,把自己也當成一個孩子,一起請客人老師來“評理”。老師訴說着:“剛纔我們班發生了一件事,有兩個小朋友在廁所裏撞到了,大家都很不開心……”老師故意沒有說明兩個孩子是誰。客人老師也明白了這位老師的用意,也客觀地幫助分析起來。曉昀的表情開始有了變化,那一觸即發的激動漸漸緩和下來。謝過客人老師後,老師和曉昀說起了悄悄話:“老師知道曉昀其實是個很講道理的孩子,只是剛纔小朋友們都在,你有些不好意思對嗎?”曉昀終於勉強地輕輕點了一下頭。老師又說:“那沒關係,其實丁丁也早就原諒你了。等你喝好牛奶後,再悄悄地跟她說句話好嗎?”曉昀再次點點頭。喝完牛奶,曉昀終於輕輕地向丁丁認了錯。

尊重兒童的權利

有的家長對孩子有求必應、百依百順,以爲這是對兒童的尊重;有的家長放任自流、不管不顧,也以爲這是對孩子的尊重;還有的家長見孩子有錯也不指出,深怕傷了孩子,還以爲是對兒童的尊重;……其實,這種種做法,都誤解了尊重兒童的內涵。

幼兒教師隨筆5

角色遊戲中,我發現“小吃店”的桌面上,堆滿了可樂、水果、茶杯、筷子、碗、水餃……滿滿的一桌子,顯得零亂不堪,就忍不住地走過去整理——此時,我是清潔員;客人點菜了,人手不夠我也連忙主動前往幫忙——此時,我是“助人爲樂”的“雷鋒”;走到菜市場和水果店,發現菜沒了,水果也沒了,就趕緊跟售貨員說:“沒菜了,你們得趕緊去進貨!”——此時,我是指揮員;超市裏的東西掉地上了,我又忙着撿起來,歸整着貨架上的物品,讓它們擺得整齊而有規律——此時,我是售貨員;一聽到有兩個孩子的爭論聲,我知道是孩子又因遊戲吵架了,立即前往解決——此時,我是滅火的“消防員”……在整個角色遊戲中,多重角色身份的我忙得暈頭轉向,最後卻不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什麼,又指導了孩子什麼,只覺得這樣好累!

遊戲過後,靜下心來回顧與審視自己在角色遊戲中的教育行爲,認爲有以下幾點不妥之處:

1.對孩子的要求和期待過高。比如,小吃店必須整潔、有序;孩子要會自己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孩子的爭論就是吵架,這是不允許的,他們必須學會自己協商友好地解決矛盾……於是,老師要在這裏指手劃腳,要到那裏幫忙……這樣,不累纔怪呢。

2.整體觀察不夠。教師因忙着扮演不同的角色參與到孩子們的遊戲中,只關注細節,這裏走走,那裏看看,看似發現了遊戲中的很多問題,其實並沒有真正瞭解幼兒的遊戲情況,指導策略是那麼蒼白而又無效。

3.教師是主角,孩子成配角。遊戲中,教師把自己定位爲活動的指揮者,不能真正退位,不能引導孩子自己嘗試想辦法解決困難!

於是,在以後的角色遊戲組織中,我調整了策略:

1.在遊戲前把上次遊戲中出現的問題拋給孩子,引導幼兒通過討論提出解決的對策,老師再以簡潔的語言加以梳理,便於幼兒理解。

2.教師退位,重點以觀察幼兒的遊戲情況爲主,等待最適宜的時機再介入指導。當然,如果孩子出現危險情況時,必須立即介入解決,不能等待。

3.注重遊戲後的評價活動。把活動中發現的情況或以錄像、相片的形式進行回放,或以語言的形式把現象描述給孩子,或引導孩子進行自我發現,說說自己在活動中遇到了什麼問題,是怎麼解決的,等等,再讓幼兒來進行自我評價、同伴評價,說說哪些方法好,如果再遇到這些問題,還可以怎麼做更好。這樣,使評價成爲促進遊戲水平發展的有效推手。

於是,在同樣的角色遊戲活動時,我輕鬆了許多。活動一開始,我以談話形式引入,把問題拋給孩子,“菜市場沒菜了怎麼辦?要到哪裏進貨?小吃店要怎樣做才能吸引顧客?”等等,讓幼兒提出對策;在遊戲的過程中,孩子們運用討論中得來的方法,學習自己整理貨架,發現貨架沒貨了自己進貨,菜市場和水果店沒有再出現斷貨現象了。而我呢,找到一個既可以觀察到全班幼兒活動,又能重點觀察超市和小吃店這兩個活動區域,不時用手中的相機記錄着幼兒的活動情況,整理着自己在評價時要引導幼兒討論的問題。雖然自己放手了,可是不放眼。我的一雙眼睛仍舊像孫悟空的火眼金睛一般,掃視着幼兒的活動。嘿,感覺還真是輕鬆了許多。是啊,把活動的目標定位少一點,一次遊戲解決一個問題。這樣,教師做爲旁觀者、觀察者,把活動的主陣地交給幼兒,自己當一次“如來佛”,既能瞭解幼兒的遊戲情況,又能運籌帷幄,何樂而不爲呢?

作爲教師的我們,在教育中要做到“放手不放眼”。這樣,既能觀察瞭解到幼兒的整體情況,又能爲孩子提供自我發展的空間。這樣的教育才是有效的,也纔是智慧的教育。

幼兒教師隨筆6

我給孩子削鉛筆

對於孩子來說,老師爲他做一點事,他們都會感到自豪,高興,我也很願意爲孩子做事,因爲我覺得孩子還小,沒想到我這樣做的結果對於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是沒好處的。

每當讓孩子們畫畫,準會有幾個孩子說:“老師我的鉛筆斷頭了,我的也斷頭了,當看到這種情況,我就會給他們削鉛筆,孩子從我手裏接過削好的鉛筆的時,臉上那種滿足,自豪,還有炫耀的表情,讓人看了,好象在說,你看老師給我削鉛筆了,老師對我多好啊!這樣一來,馬上就有幾個孩子的鉛筆也斷頭了,一節美術課上完,我要爲孩子削好多的鉛筆。還有更奇怪的事情,小雨小朋友一節課竟然斷了5次鉛筆頭,這讓我感到有些費解,通過我的觀察才知道,她是爲了讓老師給她削鉛筆才故意把鉛筆頭弄斷的,還有幾個小朋友也是這樣的,這讓我又好氣又好笑。唉,這就是孩子啊!事後,我反思了自己,我這樣做對他們一點好處都沒有,甚至對他們造成了互相攀比老師給誰削鉛筆最多的壞思想,再說這對鍛鍊孩子動手能力和自理能力一點好處幼兒

針對削鉛筆時件,我專門拿出了一節課的時間,對他們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並且要幫助別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還開展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活動,表現好的小朋友就能得到小紅花,這樣以來,孩子們變了,美術課上聽不到“老師我的鉛筆斷頭”的喊聲了,而且,自己的小桌子,小椅子也擦的乾乾淨淨,還有的小朋友連自己的小手娟也洗了。

通過削鉛筆事件我想告訴所有的保教老師,不要讓孩子事事依賴別人,要從小培養他們的自理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對他們以後的成長有很多好處。

教師每天隨筆都沒有3

讓孩子學會分享

如今的孩子,在家個個都是說一不二的“小皇帝”。好幾個大人圍着轉還嫌不周到,很少有遭到拒絕和違逆的時候,所以在幼兒園裏經常會發現幼兒流露出以自我爲中心的傾向。這在玩玩具時可以得到充分體現,兩個孩子爲搶一件玩具會手腳並用,怒目相向,甚至手上臉上掛彩。他們“霸道”地認爲:“我喜歡的東西就是我的!”這顯然不會受集體的歡迎,更不利於他們健康的成長。

開始我利用故事來說服幼兒,讓孩子明白會分享的孩子能夠得到大家的喜歡。如果不願意和大家分享玩具,會受到大家的排斥。當你學會分享時,大家都願意和你做好朋友,你可以分享更多的玩具。

另外,在平時和家長的溝通交流中,我也會向家長宣傳讓幼兒學會分享。取消孩子在家中“特殊”地位,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儘量不給孩子特殊待遇,合理滿足孩子的需求,讓孩子知道自己在家庭中與其他成員是平等的,消除其“以自我爲中心”的意識。與家長達成共識,家長也能很好的配合我的工作。

我在日常活動中也注意隨機教育幼兒,比如在學習主題活動“好玩的玩具”時,每個幼兒都帶來了自己喜歡的玩具,我就讓幼兒相互交換玩具,或者把自己的玩具給其他幼兒玩,學會與小朋友團結友愛,養成互相謙讓的好品德。平時有的幼兒帶來一些好吃的零食,我也會引導幼兒之間一起分享品嚐。

慢慢的孩子們會逐漸意識到分享並不意味着失去,相反會得到更多。

幼兒教師隨筆7

老師眼裏有個我

大班的小孩雖然年齡不大,但調皮起來個頂個都是好手。英語課堂上,爲了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我設置了一個“智力大沖關”的環節。但是,每每到這個環節,教室裏的紀律……也曾多次想過去掉這個環節,可小孩們的興至極高。如果哪節課沒進行闖關遊戲,他們就會問:老師,這天爲什麼不闖關了?我們都想闖闖關呢!於是便又將它留了下來。這天課堂上,又到了闖關環節了,如何讓未闖關的小孩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老師那裏呢?望着他們一雙雙明亮的眼睛,我忽然來了靈感,說道:“誰是好小孩,老師的眼睛裏就有誰。”聽到那裏,小孩們立刻做好了,個性是那幾個調皮蛋坐的最好。我立刻表揚了他們,想當然,我們的環節很順利地進行了下去。之後,我又將此方法用於學前班,效果同樣不錯。

其實,每個小孩都願做老師眼中的好小孩,但是由於他們的性格差異,決定了他們的不同。而作爲老師的我們,應及時抓住幼兒的“閃光點”因勢利導,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大班午睡

最近一段時間小孩們的午睡總讓我感到頭痛,這羣調皮的小孩們嘻嘻哈哈、說說笑笑,一進午睡室從東跑到西,在牀上打滾等。不一會兒告狀聲連綿不斷,誰在推人,誰還沒脫衣服誰又在講話了。老師大聲喊也不起效果,幫這個蓋被,又幫那個,邊勸說着,想讓大家安靜下來開始睡覺。可那幾個調皮的小孩還磨磨蹭曾的。但是根據幼兒的生理、年齡特點午睡有益幼兒的身心健康。從醫學保健角度分析:幼兒睡眠時,身體各部位和腦及神經系統都在進行調節,氧和能量的消耗最少,利於恢復疲勞,內分泌系統釋放的生長激素比平時增加3倍。所以,睡眠的好壞直接影響着幼兒的生長髮育、身體健康、學習狀況。

在幼兒園午睡是小孩們統一的活動,可在小孩們看來,一旦睡下了,就束縛了講話、活動的自由。因此,他們想方設法要在睡前說完想說的話,趁老師沒看見做完自己想做的事真的,當我們感覺到小孩們太煩、太鬧、太吵的時候,不妨反思一下自己是否理解小孩們、滿足小孩們的需要。設身處地爲小孩們着想一下,多釋放一些時間與空間給小孩們,小孩們也會配合老師的工作。只要你用心去做了,就必須有好的收穫。

而對於我們老師來說,在小孩們的一日生活中,教會他們學會知識,照顧好他們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善於觀察他們每個小孩身上的閃光點,要及時鼓勵他們,明白他們在想什麼需要什麼和他們做真正的好朋友,他們纔會信任你,願意把心裏的話告訴你,願意和你做各種遊戲。

老師就應言行一致

我們班的幼兒,有好幾個午睡習慣一向都很差。在他們睡不着或睡不好時,我都會耐心的引導他們入睡,在我的耐心說服下、如果仍然有睡不着的,我經常會說一些嚇唬他們的話。如;會對他們說“此刻大家小朋友乖乖睡覺的時候你們睡不着,等小朋友們起牀後,你們睡不着的繼續留下來睡。”這樣的話我不知說過多少遍,但是從來沒有執行過。

昨日午睡時,我提前便對小孩們說,躺下去後,把小眼睛閉上,一會兒就睡着了,好多小孩都按我的提示做,也都很快就睡着了。但是維維和震震兩個小朋友卻怎樣也睡不着,並且兩人互相影響,我走過去打了幾次招呼,但是仍然不見效,我便又使出老調“這會兒你們兩個睡不着,待會兒小朋友們起牀的時候你們就別起來了,繼續留下來睡。”誰知在起牀鈴響起後,他兩仍未把我說的話當會事,也和其他小朋友一樣開始穿衣服。見此情形,我覺得這話不執行看來不行了,於是便走過去嚴肅的對他兩說:“你們兩個不必穿衣服,繼續留下來睡覺。”只見他們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無奈之下帶着哭腔對我說:“老師,讓我們起牀吧!我們明天必須好好睡覺。”這時,全班的小朋友都注視着他們兩,我便抓住這個機會,對全班小朋友說,以後誰不好好睡覺,就象他們一樣,小孩們幾乎異口同聲地說:“老師,我要乖乖睡覺的`”。果然,在這天的午睡時,小孩們的表現較好。從這件小事能夠看出,我們老師,不管應對再小的小孩,我的言行都就應做到一致,不然,我們說的話起不到作用。

幼兒教師隨筆8

魏金昊小朋友最近感冒了,總是不好好吃午飯,每當我走到他身邊時,他爲了得到我的表揚,就使勁地吃飯,不吃菜。於是中午用餐時,我坐在他旁邊,看着他吃飯,期望他能夠多吃點菜。我說:“今日青菜很香哦,來嘗一嘗。”魏金昊不情願地說:“我不喜歡吃。”我夾起青菜,大口大口地吃給他看,魏金昊有點心動了,學着我的樣貌夾起一點青菜,可是剛嚼了幾下就又吐了出來。看到這種情景,我十分擔心,不吃菜感冒怎樣能快點好呢?我對他說:“只要你吃一點菜,教師就給你鹹菜做獎勵,好嗎?”魏金昊十分高興,爽快地吃了自我的一口菜,我信守承諾給了他一小塊鹹菜。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每次午餐我都給魏金昊“加餐”,有時也會給其他小朋友,不知不覺中,孩子們都食慾大增。

幼兒教師隨筆9

“老師,天峻搶我的玩具”,“老師,健聰不給我看書......”,相信作爲一名幼兒教師,孩子的這種告狀行爲,我們是經常碰到的。由於受到孩子們年齡各方面的影響,之間的摩擦自然而然的也會越多。面對孩子們的告狀行爲,我們該如何來處理呢?

首先得了解孩子們的緣由和目的。我大致發現這幾項:一是受欺負想尋求老師的同情和保護;二是檢舉他人希望老師對他們的是非作出裁判,同時使自己能被老師信任。

我想,對於孩子們的“告狀”,作爲教師,首先要做的是心平氣和地認真聽取孩子的講訴,再而全面細緻地調查和了解並弄清爭吵的原委。這樣纔不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更不會使孩子產生壓抑感。但如果鼓勵、教唆和袒護孩子,久而久之形成了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會告到老師那裏,這樣會逐步養成孩子喜歡窺視他人祕密的不良心態,缺乏責任感和羞恥心。其次,面對幼兒的告狀,我會公正而適當又適時地處理孩子間的糾紛。對故意欺負同伴的幼兒進行批評而友善的教育,不能遷就。我始終覺得幫助幼兒分清是非,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提高評價是非的能力,這纔是提高幼兒同伴之間的交往能力。同時也有助於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行爲標準,促進幼兒健康的成長。

幼兒教師隨筆10

託班的孩子是這學期剛入園的,他們對幼兒園的環境、老師都不太熟悉。早上來園後總會有哭鬧的現象。作爲幼兒園的老師,就應該有一顆耐心、愛心去關懷這些可愛的孩子們。李超然是剛入園的,他對幼兒園的一切都感到很陌生,從早上來園到放學就一直哭,已經入園幾個月,一進教室門還是一個人靜靜地坐在那,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我想,他這個性格很內向,如果不好好引導,長大了會很難適應當今社會,我深深體會到這一點,所以我就主動去接近他,和他聊天,讓他和其他小朋友玩遊戲。漸漸的他有了一絲改變,現在的他一進門總能看到臉上浮現出那童真般的笑容。有時和小朋友一起玩,也總能看到他哈哈大笑,無比快樂。這個時候得我真的感覺很欣慰,起碼我的努力沒有白費。

作爲幼兒教師,要善於想各種方法來貼近孩子,使他們在今後的道路上健康成長。

幼兒教師隨筆11

說到我們班孩子離園時的情景,真是讓人“回味無窮”。這羣可愛的孩子都是剛入園的新生,面對的是陌生的環境和人羣,又在經歷一天“望穿秋水”般的漫長等待之後,那種“歸心似箭”的神情便溢於言表。有的如同小和尚般嘴裏唸唸有詞,有的像 “小尾巴”般跟在你的身後不停詢問,彷彿自己要遭遺棄了一般,還有的趴在桌上,淚眼婆娑,真是可憐之至。看着這些小傢伙,我總是耐心地告訴他們彆着急,媽媽就要來了,可是他們置若罔聞,仍各行其道,這種場面倒真讓我有點束手無策了。

又是一個下午,到離園的時間了,孩子們一個個左顧右盼,被接走的孩子自然是興高采烈,和大家揮手再見,可剩下的呢?個個如同敗陣的公雞。漸漸地,“樂聲”又開始此起彼伏了……我趕緊將孩子們集中在一塊,撫慰了一下他們的情緒後,就和他們玩起了創編的遊戲。遊戲規則是老師順着兒歌一個個往下摸幼兒的小腦袋,兒歌結束手落到誰的頭上,老師就猜這位小朋友是即將被接走的那位。如果老師猜對了,就可獲小朋友的掌聲鼓勵;如果錯了,就要受到小朋友“刮鼻子”的懲罰。遊戲開始了,我嘴裏一邊念着兒歌“點點摸摸,娃娃樂呵呵,媽媽,快點來,我想回家了”,手一邊去摸小朋友的小腦瓜,第一回落到了哈哈頭上,他的小臉霎時“雨轉多雲”,兩隻小眼睛盯準了門外……果然不出所料,哈哈的奶奶真的來接他了。孩子們馬上鼓掌,臉上全露出驚訝的表情,對老師如此這般的“神機妙算”佩服得五體投地。第二輪開始了,孩子們滿懷期待地坐好,希望自己是即將被領走的那位。這回落到了秋儀的頭上,大家屏住呼吸焦急等待……結果我判斷失誤,門外站的是夏歡的媽媽。孩子們立馬毫不留情地刮我的鼻子,我故作可憐狀地說:“輕點呀,疼死我了。”一臉痛苦無辜的樣子惹來了孩子們會意的笑聲……就這樣邊遊戲邊等待,不知不覺讓孩子們度過了這段難熬的時間,同時孩子們幼小的心靈和我似乎也更貼近了。

幾天之後,我無意中聽到一個孩子對媽媽說:“媽媽,今天晚點來接我,我想和老師做遊戲。”我的心被一種難以言狀的快樂所包圍,爲自己的智慧,爲孩子純真的童心?我想或許更爲了自己今生解不開的“戀娃情結”吧!

幼兒教師隨筆12

第一,給孩子創設自主閱讀的氛圍。

每個孩子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獨立個性,他們喜歡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純真而又豐富的內心世界。作爲家長應尊重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尊重孩子現有的知識經驗和個體差異,在家裏給孩子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爲孩子提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習經驗。鼓勵孩子養成自主閱讀的好習慣。

第二,教孩子學會觀察圖畫進行閱讀。

因爲很多繪本故事以圖畫爲主,文字少,這就給孩子的閱讀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恰好,孩子的思維直觀性強,沒有侷限性,不受外部干擾。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學會觀察,對圖畫中的人物、動物的表情、對話、心理活動進行猜想,盡情的想象圖中的內容和情節發展,然後進行講述。隨着孩子認字量的增加,家長可以藉助文字幫助孩子解讀故事。

第三,在情感互動中進行親子閱讀。

圖畫書具有情感教育的功能。很多圖畫書中都蘊含着一定的情感色彩,給人留有想象、思維的空間。一本書,就連大人一眼看上去有時都看不出什麼意思,多看幾遍才能品味出其內容和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以及蘊含的教育意義,這就是繪本書的特點。也就需要我們做家長的以身示範,爲了孩子,讓我們自己首先喜歡圖畫書,與孩子一起閱讀圖畫書,因爲很多孩子都有喜歡纏着媽媽講故事的習慣。對孩子來說,媽媽給他們講故事聽,是一種情感享受。近距離的聽父母講故事,相互間傳遞着美好的情感,在溫馨的氣氛中共同講述,一起感受圖畫書給人帶來的人生啓迪和震撼。仔細想想,我們每個做媽媽的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孩子在媽媽講的故事中安靜的入睡,媽媽看着孩子熟睡的小臉蛋,輕輕的給他(她)蓋好被子,這種感受和意境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

第四,建立閱讀檔案。

1、以文字記錄爲主,家長用寫日記的方式記載今天與孩子共同閱讀了什麼內容,孩子對閱讀的興趣,及在閱讀中提出的問題和對故事的感受。記錄下幼兒的想法和需求等信息,能夠讓家長了解幼兒的個別需求,並且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給予幼兒反饋。

2、影像資料主要是指照片、錄音帶和攝像帶。它們能提供幼兒語言發展的豐富信息,如一份有幼兒複述故事、大聲朗讀自己的故事、練習兒歌的錄音帶,對幼兒、老師和家長來說,都是非常有力的語言發展證據。家長因經常爲幼兒閱讀活動照相或攝像,拍攝的時候,要簡短記錄所拍的內容或物體,包括日期、場所、幼兒的姓名以及每一個場景的特殊地方。

幼兒教師隨筆13

每天面對着這麼多小孩子,說不累是假的。何況都是些剛剛懂事的小孩,還有一些不懂事的,不管怎樣,既然來了學校,我們當老師的就有責任有義務照顧好他們,教書育人是我們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所以我們肩負的重任無言表達。只有我們親身經歷過才知道。

有時候,一整天下來,嗓子喊得都說不出話來,但是還是堅持下來了,有時候,偶爾身體不舒服,脾氣暴躁點,但是每次都會提醒自己,在進教室前,把情緒調整好,不能把不良情緒帶進教室,給孩子留下不好的形象,身正爲範,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着孩子們,所以我們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給孩子們從小樹立好的榜樣,這樣他們也會一點一滴的變化着自己的言行,用愛去溫暖感化他們,從小養成有愛心的人。所以我們任務很重,但是我們很快樂,每天看到他們燦爛稚嫩的笑臉,我們也由衷的感到欣慰,看到他們一點點成長,我們也在收穫着,我們應該爲我們的工作感到自豪,感到驕傲。

幼兒教師隨筆14

個性化標記

通常,幼兒園衣櫥上的標記,都是老師確定後,一一指給幼兒看,要幼兒記住。然而讓幼兒記牢實在不易,要經過反覆的訓練,幼兒才能在衆多的標誌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巾一杯”,況且不利於保護。

今年,我換了一種方法,讓幼兒挑選自己最喜歡的標誌,自己貼在衣櫥上,做成個性化的標記。喜歡小青蛙的,選小青蛙,喜歡小螃蟹的,選小螃蟹

不一會兒,全體幼兒都找到了自己最喜歡的小動物或水果或蔬菜,他們都認真仔細地貼在各自的衣櫥上,並用小手用力壓一壓,那副專注的樣子實在可愛。這樣做的好處一是幼兒記得牢;二是幼兒會非常珍惜自己選的標記,保護的好;三是給幼兒生活增添了趣味。

保持一顆童心

我喜歡和孩子們做遊戲:絕對地身心投入,遵守規則,沒有一絲狡詐。與孩子們談話、交往使我感覺到了一種理想境界:至真、至純,無須掩飾與僞善,身心徹底的晴朗。

有一日,讀到畢加索談兒童畫,深有感觸。他說:“我用了一生的時間去了解並學習兒童是怎樣畫畫的。”我想,有時候,成人的不幸是因爲戴了有色眼鏡看生活,戴了面具生活。卸下這些,擁有孩子一樣的目光和心靈,這世界是不是因此會變得更美好,更幸福,更溫暖。

十幾年的教師生活,使我珍視童心,並希望在歲月的流程裏永遠存有一顆珍貴的童心。

幼兒教師隨筆15

剛上小班時,天天每天眼裏盛滿了淚水,遇到一丁點兒事就會哭,脆弱得像個玻璃娃娃。

連續兩個月,天天總是哭,根本沒法正常參加班裏的活動。經瞭解,天天從小都是外婆帶的,從沒有離開過外婆,外婆對他寵愛有加,以致天天凡事都依賴外婆,一旦離開外婆,他便無所適從。

有一天,天天爸爸通過班級QQ羣與我溝通天天的情況,他顯得非常沮喪,不知如何是好。天天爸爸是一名中學教師,對孩子並不是不聞不問,只是孩子一出生就由外婆帶,雖然他也知道外婆的教養方式有問題,但又很無奈,想自己帶孩子,又怕外婆不高興。瞭解事情的緣由後,我向天天爸爸提議:可在設法改變外婆的教育觀念的同時,適當參與孩子的教育,父教不可缺失。我還向天天爸爸推薦了《養不教父之過》這本書。

一番交談後,天天爸爸很受觸動,決定先從接送孩子開始,儘量多參與孩子的學習、生活活動。之後,天天爸爸堅持每天站在樓梯口用鼓勵的目光看着兒子走進活動室大門,我們則以熱情的擁抱迎接天天。不久天天與欣欣成了好朋友。天天爸爸抓住契機,經常讓欣欣和天天玩耍。從此天天來幼兒園更有動力了。天天爸爸也形成了接送孩子的習慣,在與天天的相處中慢慢走進了天天的生活,並影響着天天的成長。

這以後,天天爸爸每次都會騰出時間來參加幼兒園的“父教活動”,如給孩子帶操,跟孩子玩遊戲、和孩子一起做手工等。爸爸的到來無疑給天天以積極的影響。天天在活動中的狀態也在一點點變化:變得積極主動,願意發表自己的意見了,變得越來越陽光、越來越自信了。

兩年來,天天越來越有男子漢氣概了,卻也不失細膩,能從細小處關心別人,當身邊有夥伴摔疼了或不高興了,他會第一個去安慰,哪個同伴有困難他會第一個去幫助。

天天的變化與父親教育的迴歸分不開,與家園互相配合、共同努力分不開。所以說,家園相結合的教育才算是完整的教育,才能幫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