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日期

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日期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日期,1945年對中國人來說是特殊也是渴望已久的一年,,因爲在這一年的8月15日,日本人終於投降了,通過廣播的形式向全世界宣佈日本投降。以下分享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日期。

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日期1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中國經過艱苦卓絕的8年抗戰,終於取得勝利。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裕仁廣播《停戰詔書》,宣佈接受《波茨坦公告》所規定的各項條件,無條件投降。

8月14日上午,日本最高首腦在日本皇宮防空室舉行御前會議,討論無條件投降的詔書問題。日本天皇裕仁表示如果繼續戰爭,“無論國體或是國家的將來都會消失,就是母子都會丟掉”。決定發出停戰詔書。同日,日本天皇發佈了由國務大臣副署的《停戰詔書》。

15日晨7時,中、蘇、美、英4國在各首都同時宣佈日本投降。蔣介石併爲此發表告全國軍民及世界人士書,指出“正義必然戰勝強權”的真理又一次得到證明;並主張人民“不念舊惡”,不要對日本人民進行報復。

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日期

擴展資料:

天皇下令寫下了詔書,安全起見還將詔書用錄音帶錄音,並且完好的保存,預計在第二天播放,政變開始有了眉目,主戰派的軍官決定舉行前所未有的政變,就在當天夜晚,他們偷偷潛入皇宮,四下翻找錄音唱片,並打算將它偷走,企圖阻止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的重大決定。

但他們的行蹤很快被警衛隊發現,這次政變失敗了。詔書還是如期在廣播播放了,當陸相阿南聽到這個消息,受不住打擊剖腹自殺了。日本投降前政變就此結束。

日本代表已經同意在投降書上簽字。9月2日日本兩位代表重光葵同梅津美治郎同時代表日本政府簽字,從那以後,各國人民迎來了勝利的時刻,日本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就此結束,非正義戰爭最終以失敗而告終。

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日期2

二戰後日本投降的歷史真相。

第二次世界大戰,人類歷史上因戰爭導致人口損失數量最大的一次事件。這場曠日持久的戰場,最終以日本投降而徹底落下帷幕。包括中國、美國、蘇聯在內的同盟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終於獲得了戰爭的最終勝利。

當年,蘇聯軍隊率先攻佔了德國柏林,希特勒看到自己戰略失誤,野心無法實現,國家土崩瓦解,最終選擇了自殺。

希特勒自殺之後,德國在軸心國範圍內率先投降,最終被劃分爲東德和西德,分別歸美國和蘇聯佔領,直到最後柏林牆的倒塌,德國才迎來了再一次統一。

德國投降之後,日本看到整個二戰的形勢出現了逆轉,心急如焚。衆所周知,日本是一個島國,主要依靠侵略別國的資源來支撐戰爭。

現在,軸心國一個個倒下,各個佔領區的反抗日漸激烈,後勤也出現了極大問題,因此,日本心理也十分情況,自己可以也堅持不了太久了。

於是,被逼急了的日本,打算啓動一項名爲“玉碎”的計劃,他們準備派出約1億人去各個戰場搞自殺式襲擊,跟對手同歸於盡。現在想來,這簡直就是恐怖主義的最早形態。

日本之所以要制定一個這樣慘無人道的計劃,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日本在二戰中所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不僅大面積入侵中國,搞了多次大屠殺行動,用飛機轟炸澳洲地區,而且還偷襲珍珠港,所以,他們十分清楚,一旦自己失敗,一定會遭受同盟國的嚴厲反擊和制裁。

另一方面,天皇作爲日本最高精神領袖,無論在民衆心中還是在日軍心目中,地位都是十分高的,推出這一計劃,實際上就是因爲在精神層面受到了天皇的控制,讓日本的軍人爲天皇效力,以維護其核心地位。

但是,日本沒有想到的是,他們偷襲珍珠港,美國參戰成爲了他們噩夢的開始。日本作爲工業化實力雄厚的島國,陸軍和海軍都非常強大,加之二戰時候日本研製出的零式戰鬥機,讓其整體戰鬥力強悍無比。

不過,日本犯下大忌,同時挑戰中美蘇三個大國,最終其陸上部隊力量受到中國的大面積牽制,特別是二戰中後期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力量參與進來之後,日軍陸軍在中國死傷慘重。

日本空中力量一直受到蘇聯的牽制,那時的蘇聯,工業能力不是日本能夠相媲美的,蘇聯不僅擁有衆多科學家和軍工廠,而且其可以憑藉自然稟賦,獲得在數量和質量上的絕對優勢。

日本海上力量此前一直所向披靡,但由於後期美國參戰,導致在太平洋戰場上,日本海軍受到美國海軍的牽制,航母大戰不僅挑戰着日美兩國武器裝備和人員作戰素質的水平,更考驗着兩國工業製造和後勤補給能力。

由於日本與世界上三個大國同時作戰,且其本來資源就非常有限,所以最終導致日本在戰場上全面敗退。即便這樣,日本也依然負隅頑抗,希望給自己創造一些時間,找出反擊的機會。

但是,讓日本沒有想到的是,美國研製出了核武器,這種武器的誕生,讓日本那些“人海戰術”“武海戰術”統統失效了,日本最終也就放棄了在原子彈面前毫無意義的“玉碎”計劃。

最終,因爲美國多次利用轟炸機對日本本土進行轟炸,炸燬了大量工業基礎設施,又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兩枚小當量的原子彈,導致日本天皇在1945年8月15日,通過廣播,向全世界宣佈日本無條件投降。

美國爲什麼要對日本使用核武器呢?原因很簡單,首先,這一武器剛被開發出來,需要實戰的檢驗,以便日後用來對付蘇聯時,保證其使用安全和效率;其次,由於戰爭後期,日軍抵抗非常強烈,導致美方傷亡慘重,想要通過親自佔領日本本土的方式,逼迫其投降,就要付出超過百萬人傷亡的代價,這是美國不能接受的。

最後,二戰眼看就要結束了,美國想要在戰後樹立以自己爲核心的國際金融秩序和國際政治秩序,就必須要獲得更多的話語權,這一行動本身就在爲美國在後續與同盟國談判的過程中,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不過有意思的是,雖然8月15日日本就投降了,但是直到9月2日,日本纔在投降書上籤了字。那麼,這中間的10多天時間,日本在幹什麼?爲什麼在宣佈投降之後,在中國和蘇聯作戰的日軍還在進行戰鬥?爲什麼沒有在天皇宣佈投降之後馬上籤署投降書?

這是因爲日本投降並非完全是無條件的,當時,日本的海軍司令提出了三個投降的條件,天皇在得知這一消息之後,對於自己之前宣佈的無條件投降又反悔了,並開始跟同盟國討價還價起來。日本方面提出的這三個條件是:

其一,日本這個國家不能夠被多股勢力共同掌控;

其二,所有在戰爭中犯下罪行的戰犯,包括俘虜都要回到日本接受審判;

其三,日本天皇以及以天皇爲核心的這一制度必須要保留下來。

那麼,日本爲什麼要提出這三個條件?同盟國是如何處理的?下面我們就詳細分析一下。

對於第一個條件,國家不能被多股勢力共同掌控。日本曾經夥同西方國家參與過對於中國領土的瓜分行動,他們自己心裏非常清楚,如果國家被瓜分,後果就是陷入到殖民統治之中。

基於當時日本所處的戰略態勢,以及自己之前在二戰中對全人類犯下的滔天罪行,再加上德國的前車之鑑,日本非常清楚,自己投降後,國家將會四分五裂,最終大和民族就無法再作爲一個整體存在下去了,長期分類,自己就會淪爲大國博弈的競技場,最終國將不國。所以纔會提出這一條件,以期望避免國家分裂的悲慘結局。

針對第二條,戰犯和戰俘回到日本國內接受審判。日本最終走向對外擴張、侵略的道路,不僅因爲國家希望打破自然資源匱乏的約束,而且還因爲天皇曾經下達過對外侵略的戰爭決定。

前文中我們已經說過,天皇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是神聖的,一向崇拜太陽神的日本人認爲,天皇是太陽神的化身,是太陽神在向自己發佈命令。所以,他們對天皇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會無條件執行。

也就是說,日本的這些戰犯、戰俘之所以會犯下罪行,是因爲天皇的決定造成的,如果這些人最終卻是被全世界人民判定爲有罪,那麼也就間接說明了天皇的決定是錯誤的,是反人類的,這是他們不能接受的。

所以,他們希望通過讓這些人在國內審判的方式,爲自己爭取到一些時間,以便爲這些戰犯準備辯訴的材料,爭取讓他們無罪釋放,這樣就能夠保住天皇的顏面。

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日期 第2張

針對第三條,保留天皇制度。上文中我們已經說過了天皇對於日本的重要性,天皇得以保留,就證明其無罪,也就證明了之前做的所有決定是正確的。

否則,造成如此大規模的傷亡,天皇應該是會判罪定刑的,對於日本民衆來說,他們是接受不了的,這將讓他們的精神世界徹底崩潰。

那麼,日本提出了這麼多無恥的條件,同盟國是怎麼做的呢?最後的結果又是什麼樣的呢?

實際上,對於第二和第三個條件,在美國的斡旋之下,各國是基本同意了。天皇位置得以保留,日本人就認爲自己沒有犯錯,這也是爲什麼至今日本都沒有就二戰犯下的罪行向中國人民正式道歉的原因。

此外,當年對於戰犯的審判工作,就是在東京開展的,史稱“東京審判”。而爲了爲其他戰犯脫罪,審判的開始日期被日本政府一推再推,一直到第二年的3月下旬纔開始接受材料。最終,確實有一批戰犯逃脫了法律的制裁。

但是,對於第一個條件,同盟國並沒有答應,或者說至少沒有完全答應。我們看到,從日本投降開始計算,6年之後,美國才把自己對於日本的佔領軍全部撤走了,這說明二戰結束後,國際社會對於日本的佔領一直持續了6年。

不過,雖然日本保留全部主權的願望沒有實現,但是至少其沒有被多個國家瓜分,而是僅受制於美國。美國對於日本十分不放心,雖然在1951年,將自己的佔領部隊撤出了日本,但是很快這些部隊又以駐軍的`方式重新回到了日本本土。

美國這樣做,有多方面的考慮。一方面,當時美蘇爭霸戰況正酣,美國需要在蘇聯的周圍找到一個自己的戰略支撐點,而日本成爲了美國最好的選擇,駐軍日本,既能夠看住蘇聯、中國、朝鮮,也能夠扼守亞洲大陸通往太平洋的戰略要道,保證自己本土的安全。

另一方面,美國對日本不放心,如果日本無人看管,在天皇依然存在的情況下,誰都不能保證其軍國主義不會再一次死灰復燃,如果發生這種情況,人類將會再次面臨浩劫。

實際上對於第二個方面,美國的考慮是有道理的。現如今,我們看到儘管有美國駐軍,且日本有和平憲法的約束,其依然在試圖突破各種管控,力圖恢復軍國主義,實現重獲軍隊具有對外主動進攻權利的目的。

說到這裏,你有沒有想過,如果軍國主義復活,日本第一個要打的國家是誰呢?有人一定會說,是中國。但如果你有這樣一個錯覺的話,我只能說你的認知存在錯誤,其實,日本最恨的,最想要報復的不是中國,而是美國。

雖然現在日本對美國俯首帖耳,但是,日本是一個畏強而不懷德的國家,現在的表現完全是因爲他害怕美國,畏懼其強大的實力,而不是因爲他真的喜歡美國,願意跟隨美國。原因是這樣的:

首先,我們要明白,是美國當初向日本投降了迄今爲止,唯一兩枚用於實戰的核武器,正是這兩枚原子彈,成爲了壓垮日本軍國主義的最後一根稻草,在日本人眼中,自己是受到了美國的侮辱。

其次,戰後,雖然美國曾經將大量的軍工訂單轉移到了日本國內,日本也通過這些訂單重新建立了工業基礎,並且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是,那不是美國的真正用意,而是因爲朝鮮戰爭的需要而這樣做的。

在美國無意的幫助下,日本經濟總量一度排名世界第二,這個時候美國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他們不允許日本對自己的霸權統治地位有任何威脅,因此,通過各種忽悠的辦法,誘使日本簽訂了廣場協議,最終導致日本經濟一蹶不振,至今都沒有恢復元氣。

你可以想象一下,有多少日本人在那個時代一夜之間,經歷了資產瞬間縮水,泡沫瞬間破裂的情況,有多少日本人經不住壓力,最終選擇自殺,他們背後又有多少個家庭就此破裂。

即便到了今天,日本每年的自殺人數依然高居10萬以上,在這一串串驚人的數字背後,都是美國當初的詭計,是美國在搗亂。

最後,美國不僅在日本駐軍,一直監視着日本,而且還在二戰後要求日本政府出臺和平憲法,取消了日本軍隊編制,改爲自衛隊,所以,現如今的日本是一個主權被[閹]割過的國家,甚至不能稱爲一個正常的國家。

美國從來沒有拿日本當作真正的朋友,甚至是盟友看待,他只不過認爲日本是自己遏制蘇聯、俄羅斯、中國等國家的一枚棋子而已。在這種情況下,你說日本能不恨美國嗎?

如果有一天,日本的軍國主義真的復活了,世界各國固然會受到牽連,但是美國無疑將會成爲第一個,也是損失最大的那個國家。

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日期3

日本是真正的無條件投降嗎?

1945年5月8日,德國無條件投降,歐洲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結束。日軍在亞洲和太平洋戰場連遭敗績。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蘇、美、英三國首腦斯大林、杜魯門和丘吉爾(7月28日以後是新任首相艾德禮)在柏林近郊波茨坦舉行會議,7月26日晚發表了美、中、英對日最後通牒式公告,史稱《波茨坦公告》。

中國沒有參加會議,但公告發表前徵得了蔣介石的同意。杜魯門在回憶錄中說:“蔣介石的同意附有一項保留條件:他要我們把列在上面的三個發起國的政府首腦的名字次序更換一個,他要把他放在英國首相之前,因爲這樣做會在國內對他有利。爲了迎合蔣介石的心意,公告就作了這項改動。”蘇聯於8月8日對日宣戰後加入該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這份公告實際上是美國一手操辦的,具體內容並沒有與中國領導人、英國領導人會商。而美國起草這份公告的目的,仍然還是着眼於美國利益。短期的目標是減少美國軍隊在進攻日本本土時的損失,長期的目標是爭取日本在戰後能夠最大限度地服從美國的的戰略目標。

至於羅斯福生前信誓旦旦的“日本軍國主義必須象德國軍國主義一樣被徹底剷除”很快就成爲了昨日黃花。因此,按美國政府的看法,對日本的處理有別於對德國的處理,簡單地說,德國的投降是真正的無條件投降,而日本的投降實質上是有條件投降,其條件就是“不包含變更天皇的統治國家大權的要求”。

因此,日本天皇的“八一五”《終戰詔書》,只是宣佈爲了日本民族生存和爲了“人類文明”而“終戰”,沒有“投降”“戰敗”之類的字樣。

起草《波茨坦公告》的是兩位美國國務院的“日本通”官員。最早是國務院特別助理杜曼。他是出生在日本的美國人,直到13歲纔回到美國,後來擔任過國務院的日本課課長。提出最終稿的是曾經長期擔任過美國駐日本的大使格魯,時任美國副國務卿和代理國務卿。

當時多數美國人都認爲不廢除天皇制,日本就無法消除軍國主義,日本就談不上民主化。但格魯和杜曼認爲,保存天皇制符合美國利益。因爲,第一,如果美國明言要廢除天皇制,日本就會繼續頑抗,美軍勢必付出更大的犧牲;第二,還要放眼戰後的大格局,如果美國要廢除天皇制,就不免會與日本真正交惡,美國在遠東的影響力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

據《昭和天皇“獨白錄”》記載,當裕仁天皇將他對投降的決定通知皇族的時候,朝香親王問如果“國體”(即天皇制----引者注)得不到保留,戰爭是否還要繼續時,裕仁回答說:“當然”。

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日期 第3張

在杜曼和格魯,特別是格魯的努力下,排除了反對派的意見,這個爲美國起草的敦促日本投降的宣言書,最終成爲了美英中三國聯合發表的《波茨坦公告》。

這個公告最可肯定的是仍然堅持了《開羅宣言》的限制日本軍國主義對外擴張侵略的原則,但留下的最大遺患是實際上爲日本保留天皇制留出了餘地,使得日本的錯誤歷史觀有了很大的市場,以致於發展到了今天成爲了日本的主市場。

《波茨坦公告》傳到日本後,並沒有引起日本的重視。這是因爲當時的日本主戰派的強硬以及日本民衆一直還受到“一億玉碎”的激勵,加上日方摸不清盟國的真實意圖等原因造成的。

7月28日,日本首相鈴木貫太郎舉行記者會,記者問:“對於三國聯合公告,首相的看法是什麼?”鈴木回答說:“我相信三國聯合公告僅僅是《開羅宣言》的重複,對於日本政府來說,並沒有發現什麼重要價值,沒有什麼要求助,僅僅是完全忽略它,爲這場戰爭的最終勝利而戰。”

這種忽略的直接後果是引來了美國的在8月6日對廣島投下了原子彈。蘇聯8月8日的對日宣戰徹底消除了日本企圖通過蘇聯調停的幻想。

在日本忽略期間,有些日本駐外官員卻全面理解了美國的心機。當時日本與反法西斯盟國的外交聯絡,是通過日本駐瑞典和瑞士的外交機構進行的。

日本駐瑞士的公使加瀨俊一,在詳細比較了《波茨坦公告》和《克里米亞宣言》(對德國投降要求)後,發現對日和對德的態度有“顯著不同”,其中主要有:沒有觸及天皇及政體、承認日本的主權、在使用無條件投降的字句時只限於日本軍隊等。

他認爲,美國爲了防止蘇聯的勢力擴張,想早日結束對日戰爭,沒有打出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招牌,事實上是要放寬條件,早日和日本言歸於好,所以美國爭取了主動權,發出了三國公告。

加瀨俊一將這些意見於8月1日用電報報告了東京的外相東鄉,還標以“十萬火急”。這封電報也轉給了日本駐蘇聯大使佐藤,佐藤研究後完全同意,也於8月5日發電告訴了東鄉外相。佐藤的電報到達的第二天,廣島遭受到了原子彈爆炸。8月9日,長崎也遭遇到了廣島同樣的打擊。

日本爲何去何從舉行了的御前會議,並於8月10日凌晨由天皇作出“聖斷”,採用“只把保持政體作爲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條件-----東鄉案(甲案)”。8月10日上午7點半,華盛頓收到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消息。上午9點,美方由杜魯門總統主持,開會審議對日本的《答覆》。

美方的立場是“天皇統治國家的權力,要置於聯合國軍(即盟軍---引者注)最高司令部的限制下。”8月11日,美國將任命麥克阿瑟爲盟軍最高司令官的消息通報給了蘇聯。

英國著名研究日本史的學者肯尼斯.G.韓歇爾,在其名著《日本小史》中指出:“1945年6月進行的一項民意測驗顯示,77%的美國人要裕仁受嚴厲懲罰,而同年9月18日,參議院提出一項共同決議案,宣佈裕仁應以戰犯身份受審。其他盟國的許多領導人物,諸如新西蘭總理以及澳大利亞、蘇聯、荷蘭、中國領導人,也都認爲裕仁應該受審。”

“美國政府對裕仁的立場基本上是謹慎處理。美國並不真正想廢除天皇制”。“裕仁的偉大救星是麥克阿瑟。他們在9月底私下見面,而裕仁在麥帥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他們之間似乎彼此有強烈好感,尤其,他們都厭惡共產主義。麥帥感覺保留裕仁本人,而不光只是保留天皇制,將是防範混亂與共產主義的最有效的安全手段。

日本對美國那些“國務院的日本事務專家”是感恩的,特別是對格魯和杜曼。1960年5月17日,日本贈給杜曼二等旭日重光勳章。稍後,在9月29日,日本贈給格魯一等旭日重光勳章,這是爲了紀念日美百年修好而去美國的皇太子夫婦特意送去的。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