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堯舜禪讓的故事

堯舜禪讓的故事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堯舜禪讓這一歌頌美德的感人故事在民間廣爲流傳,婦孺皆知。我最初接觸到這個故事是在小學的思想品德書上,那時候覺得,堯真的是一代賢君啊,感動得我都要掉眼淚了。

堯舜禪讓的故事

現在長大了,看事情也有了自己的見解和思想,不是教科書上簡單幾筆就能敷衍得了的了。我在想,尚未完全進化的遠古時代的先人們都如此高尚,爲什麼這之後的千百年裏每代君王權位之爭卻愈演愈烈逆生長這不符合人類文明的發展規律啊。於是我不禁懷疑,四千多年前,發生在黃河邊的堯舜禪讓的故事是否真的像世間流傳的這般可歌可泣。

關於堯舜禪讓的爭議有很多。有一種說法是,孔子對歷史事件進行了美化,在此基礎上編造出來的。可是他爲什麼這麼做呢大家都知道,孔子是儒家的創始人,他主張仁禮治國。空有理論是不行的,他需要活生生的事例進行佐證,於是乎就有了。關於堯舜禪讓故事的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大家不妨發揮一下想象。

親耕親作的堯帶領子民安居樂業,築建美好家園。一轉眼,七十年過去了,堯早就考慮退位的事情了,可是一直沒有合適的人選。兒子丹朱不僅粗野,還飛揚跋扈惹是生非,如若讓他當了首領怕是自己都不能安度晚年了。

這個時候,舜出現了,他膽識過人,卻也野心勃勃。他不僅覬覦堯的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還想取而代之成爲萬人之上的王。舜平時很注重民衆基礎,他體恤民間疾苦,深得民心。堯在他的壓力之下,不得已讓位與之。

堯舜禪讓真相

堯舜禪讓只是理想主義文人的一種粉飾,是某一特定文化羣體的一種文化嚮往,是他們對理想世界的一種嚮往。堯舜禪讓,千古傳頌,傳的就是一種唯賢是用的政治態度。然而理想與現實總是有差距的。

堯在位70年,依照當時的生存環境,早30年就該禪讓了。爲什麼沒有讓,他一直在培養自己的兒子,但是他自己的兒子丹朱又實在是扶不起的角色,最後沒有辦法給女兒挑女婿,舜就這樣走近了權利的核心。

舜本就年輕有爲,且個性上也是相當有主見,堯根本就馴服不住。從舜接任到真正拿到實權總共用了28年的時間,舜做了28年的傀儡王,但是堯也前後嫁了兩個女兒給舜。舜確實賢能,滿腔抱負也是等了28年才徹底放開手腳。然而,這28年已經徹底改變一個人的心性,試想做了28年傀儡王的舜,自己真正上位後,心態上已然扭曲。想讓他唯賢禪讓已然不可能了。

舜真正爲王不到10年時間,他也想像堯一樣,讓賢可以,但是也需要在他的把控之中。然而當時民風所向的禹卻不願意做一個傀儡王。拒絕總是有底氣纔可以,禹得底氣一方面來自於他自己的才能和影響力,另一方能來自於一種確信確信舜的身體越來越差,並且命不久矣。

事實確實如禹所料,舜的身體每況如下。湯水裏的作料都是控制着量放的,因此舜的身體也是在控制當中,最後病死蒼梧也只是加了一點劑量而已。

舜死後,禹便理所當然地成了部落聯盟的首領。

堯舜禪讓虞舜接位

傳說堯很善於治理天下,任命羲和掌管天地,派羲仲等四人掌管東、南、西、北四方。他還制訂了曆法,把一年分爲春、夏、秋、冬四季,共三百六十六天,使農牧、漁獵都按季節進行。

堯在位七十年,在他八十六歲那年,自覺年老力衰,想找個繼承人接他的班。不久,人們就推薦了賢能有德的舜。堯於是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都嫁給了舜,以便對他進行了解和考驗。

舜靠自己的美德,在歷山,使爭奪土地的農民懂得了謙讓;在雷澤,使爭奪房屋的漁民化仇爲友,和睦得如同一家人;在河濱,他還使陶工制的陶器更精緻。這種種的政績,使他英名遠揚,每到一處,總有許多人緊隨其後,逐漸形成了村落、鄉鎮、城市。

堯對舜的品行嚴加考驗後,就把治國大權交給了他,自己則帶一班人馬到各地巡視去了。

舜就這樣幹了二十年,事事辦得井井有條,深得人心。這時,堯已經一百多歲了,視察天下歸來,就把全部權力都交給了舜,自己在家養老。又過了八年,堯去世了,舜把天下治理得更好,這就是堯舜禪讓的故事。

堯舜禪讓說舜成爲首領是因爲他的品德高尚而被舉賢。歷史上大部分人也是認同舉賢的說法。下面我們繼續看看禪讓之外的其它不同說法。

堯舜禪讓之謎

史書上說,堯是自動把權位讓給舜的,誇讚說這是舉賢,是權力交接的典範。即堯舜禪讓。其實,這本是遠古時代的`傳說,並無文字記載,後來到春秋戰國時期才形成文字。它是否真實、準確,歷來就有人懷疑。

最早記有禪讓其事的是《尚書》。其中《堯典》說的是堯舜禪讓。除《尚書》之外,提到堯舜禪讓的還有《論語》和《孟子》等。但對《論語》中關於堯讓帝位於舜的一段文字,多數學者認爲並非孔子所說,而是後人把散簡附在書後所致。

一.篡奪說。

有人卻認爲根本不是禪讓,而是篡奪,而且有理有據。據《史記》記載,舜取得行政管理權後,爲了鞏固自己的統治,立即扶植親信,排除異己。

歷史上稱爲舉十六相、去四凶。所謂舉十六相,就是將堯長期排除在權力中心之外的八愷、八元,舜同時啓用了。所謂去四凶,就是把堯正在寵信的渾沌、窮奇、杌、饕餮,同時除掉了。

舜架空了堯。然後,舜又把堯軟禁起來,不准他同兒子、親友見面,再逼他讓位。最後,把堯的兒子放逐到了丹水。堯讓位之後總算可以安享天年了,因爲他畢竟是舜的岳父啊。

二.擁戴說。

也有人認爲是擁戴。孟子、荀子等人就認爲,天子職位最高,權勢最大,不可能把天下給人。那麼,他們是怎樣得到天下的呢

《孟子萬章篇》記載:堯死之後,舜避堯之子丹朱於南河之南,天下的諸侯,都跑來朝見舜,打官司的也來找舜,歌謠也是歌頌舜。於是舜就接受了大家的好意,登了帝位。

也就是說,不管堯禪讓不禪讓,諸侯和民衆一擁戴,天下就是舜的了。到了禹的時候,也照此辦理。這種擁戴,與幾千年後宋太祖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毫無兩樣。

三.畏勞說。

此外,還有一說,頗爲有趣,叫畏勞,意思是說,堯舜禪讓,沒有那麼嚴肅和神聖,只不過人們不想擔當這份辛苦的職務罷了。

《莊子》說,堯想把天下給許由,許由不受。又要給州支父子,州支父子也找藉口不受。他們到底爲什麼不願意就帝位

韓非說,堯在位的時候,屋頂的茅草不整齊,房子的椽梁不雕飾,吃的粗糧,咽的野菜,冬天裹獸皮,夏天披葛布,現在,即使一個守城門的人,也比他收入高。誰願意自己辛勞一生,還把這份辛勞留給自己的子孫後代,也遭這份罪呢

看來,圍繞禪讓之說,千奇百怪的傳說甚多。如果堯舜禪讓確有其事,至少證明他們的高尚舉動足以令後世帝王們汗顏了。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