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武王伐紂的故事3篇

武王伐紂的故事3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武王伐紂的故事1

周王姬昌死後,他的第二個兒子姬發在豐京繼位,稱爲武王,並將自己的父親西伯昌追稱爲文王。周武王拜姜尚爲軍師,用對待父輩的禮儀尊重他。武王還團結自己的兄弟周公旦、召公奭(sh)等,使全國上下一條心,厲兵秣馬,積蓄力量,準備起兵滅商。

武王伐紂的故事3篇

數年後,武王率軍東進。但他沒有公開打出滅商的旗號,相反卻仍以商朝屬國的名義,讓軍隊在前面擡着自己父親的木牌位,大旗上書寫着西伯昌的名號,而自己也不稱王,只稱太子發。武王的這種做法,顯然是爲了對當時的政治和軍事形勢進行一次虛實試探。

武王的軍隊東進渡過黃河來到孟津(今河南孟津東北),果然許多商朝屬國的諸侯們紛紛趕來匯合,表示支持。但武王考慮到紂王在商朝還有一定的號召力,紂王的叔父比干、兄弟箕子、微子等一批商朝的貴族大臣們還在竭力維護這個搖搖欲墜的政權,覺得滅紂的時機尚未成熟,因此,只在孟津進行了一次觀兵演習,與諸侯們聯絡了一下感情,便帶兵回到了豐京。這時紂王的昏庸暴虐卻更加變本加厲了。有天早晨,紂王在鹿臺上與妲己一起觀賞風景。此時正是隆冬天氣,他們看見遠處的淇水邊有一老一少兩個人正赤着腳在蹚水過河。前面的老人走得很快,好像不太怕冷,而後面的年輕人卻縮手縮腳,一副十分怕冷的樣子。爲什麼年輕人反倒不如老年人紂王覺得奇怪。妲己說,這是因爲那老人的父母生他時很年輕,因此他的骨髓飽滿、精血旺盛;而這年輕人則相反,是一對老年夫婦所生,因此他的骨髓先天就不飽滿。紂王不信,就命武士立刻去將兩人抓來,當場砍開他們的腳脛骨看個究竟。還有一次,紂王爲了與妲己打賭在鹿臺下路過的一個孕婦肚裏的孩子是男是女,又讓武士馬上剖開了她的肚子。大臣箕子見紂王實在鬧得不像話,進宮去勸諫。紂王一怒之下,下令將箕子剃了光頭,關到後宮做奴隸。比干去爲箕子說情,紂王竟命武士將他剖胸剜心,說是要看看他這個裝假正經的聖人到底長了幾個心眼。微子看到紂王實在無藥可救了,他不願親眼目睹商朝的滅亡,就帶着家眷逃離了朝歌,隱居起來了。周武王得知商朝王室的情況,知道紂王已經衆叛親離,商朝的氣數已盡,於是便正式出動了復仇大軍。武王的軍隊有兵車三百乘、精兵五萬人,由周武王和軍師姜尚統帥,一路向東進發。

林心如與呂良偉出演的武王伐紂

周軍正在前進,忽然被兩個白髮蒼蒼的老人攔住了去路。武王和姜尚上前一問,才知道兩人一個叫伯夷,一個叫叔齊,是北方的孤竹國人,原是仰慕武王的德政前來投奔的,聽說周軍要去滅商,認爲臣子不能犯上,因此要武王罷兵。姜尚見是兩個不識時務的迂老頭,便不和他們爭論,只叫士兵將他們拉開後,便命令軍隊繼續前進了。周軍於當年年底來到黃河邊。黃河正好封凍,大軍踏冰渡河,順利地抵達孟津。四方諸侯聞訊,也都紛紛帶了軍隊趕到孟津與周軍會師。第二年初,周軍的五萬精兵與號稱八百路諸侯的聯軍浩浩蕩蕩地繼續東進,二月上旬便抵達了朝歌附近的牧野(在今河南汲縣)。周武王在牧野與各路諸侯誓師。誓師大會上,武王歷數了紂王的暴政與罪狀,宣佈自己是奉天命出師伐紂,同時規定了作戰的紀律不準搶劫騷擾百姓,不許殺害俘虜,勇敢殺敵者有獎,臨陣逃脫或後退者處死。

誓師以後,伐紂大軍便以高昂的士氣準備進攻朝歌。這時紂王才着慌起來,連忙組織軍隊抵抗。但朝歌的守城軍隊不多,他只好臨時抱佛腳,將城內的大批奴隸和前幾年與東夷的戰爭中抓來的俘虜統統武裝起來,開往前線。紂王親自率領這支號稱有七十萬人的雜牌軍,來到牧野與武王的聯軍對陣。兩軍在數量上雖然很懸殊:聯軍總共不超過十萬人,而紂王的商軍有七十萬,但聯軍精神抖擻、士氣旺盛,而紂王軍隊中的奴隸和俘虜則恨透了這個暴君,巴不得他失敗。更加可悲的是,紂王到這時還耍小聰明,他讓奴隸和俘虜們衝在前面,自己的士兵只在後面壓陣督戰。於是,兩軍一接觸,戰場上便出現了戲劇性的場面商軍中的奴隸和戰俘,紛紛舉着戈矛,調轉身去,殺向紂王自己的軍隊。商軍的前隊倒戈,再加上週軍的勇猛衝殺,紂王的軍隊頓時土崩瓦解,潰不成軍。紂王在幾個親信的保護下返身逃進朝歌,還未來得及關閉城門,周軍已潮水般衝了進來。紂王見大勢已去,便逃到鹿臺上,點火自焚而死。商朝就此滅亡。周武王滅紂以後,在離豐京二十五里外的灃水東岸,建造了一座氣勢宏偉的新都,定名爲鎬京(今陝西西安西),宣佈自己爲天子,並尊他的祖宗古公父爲太王,祖父季歷爲王季,父親西伯昌爲文王。從此便開始了中國歷史上的西周時期。

武王伐紂的故事2

《全相平話武王伐紂書》,或稱《呂望興周》,爲上、中、下三卷,就是宋代說話人的舊藍本,經元代說話人補充修訂,在至治年間(1321—1323)由建安虞氏刊刻的。

《武王伐紂書》只分上、中、下三卷,無回目,但書中有圖四十二幅,圖上均有題句,也可代替回目,趙景深先生在《〈武王伐紂平話〉與〈封神演義〉》一文、胡士瑩先生在《話本小說概論》下冊中,曾對平話與演義內容做過比較。

平話中四十二幅題句如下:

1.湯王祝網

2.紂王夢玉女授玉帶

3.九尾狐換妲己神魂

4.紂王納妲己

5.寶劍驚妲己

6.文王遇雷震子

7.八伯諸侯修臺閣

8.西伯諫紂王

9.西伯寶劍驚妲己

10.摘星樓推殺姜皇后

11.酒池蠆盆

12.炮烙銅柱

13.太子金盞打妲己

14.胡嵩劫法場救太子

15.殷交夢神賜破紂斧

16.刳剔孕婦

17.紂王斫脛

18.皁雕爪妲己

19.文王囚羑里城

20.賜西伯子肉醬

21.西伯吐子肉成兔子

22.雷震破鼓三將

23.紂王賜黃飛虎妻肉

24.太公捉黃飛虎

25.飛廉費孟追太公

26.比干射九尾狐狸

27.剖比干之心

28.剪箕子發

29.太公棄妻

30.文王夢飛熊

31.文王求太公

32.太公下山

33.武王拜太公爲將

34.南宮列殺費達

35.離婁師曠戰高祁二將

36.伯夷叔齊諫武王

37.太公燒荊索谷破烏文畫

38.太公水淹五將

39.太公破紂兵

40.八伯諸侯會孟津

41.烹費仲

42.武王斬紂王妲己

從這些題句可窺知平話內容的大概。

《封神演義》從開頭至第三十回,除去哪吒出世的第十二回至第十四回外,幾乎全是據平話內容加以擴充編寫的。從第三十一回起,才暫拋開平話,專寫“三教僉押封神榜”和“三十六路伐西岐”的神怪故事,由五萬字的平話擴展成七十萬字的演義小說。中間只將烹費仲和伯夷叔齊諫武王事插入。

《封神演義》寫到第八十八回孟津會師時,才又將平話中尚未採用的內容衍入,如刳剔孕婦,囚箕子,除千里眼、順風耳,火燒鄔文化等。正是在這種意義上,有些學者認爲《封神演義》的作者只是一個改作者,不是創作者。這種說法不夠公允,因《封神演義》比平話擴充了約十四倍,而且所採用部分也做了較多變化、發展,這正如《西遊記》、《三國演義》與平話之間的關係,它是一種推陳出新的再創作,是全新的作品,決不只是改作者。

《武王伐紂書》因是宋代說話人的藍本,來自民間,故能突破儒家封建倫理觀念的說教,表達了強烈愛憎。如文王姬昌對被紂王囚禁羑里城之仇及其子伯邑考被醢之恨,刻骨銘心難忘,以致“脹於心,因此得疾染患”,臨終前叮囑太子武王“不得忘了無道之君,與伯邑考報仇”,含恨而逝。武王繼位後,忙於治國政,“不念伐紂之事”,太公作“韜書,放在武王御案上”。武王見後“大喜,遂宣文武至殿評議”,決定築壇拜將,命太公率軍伐紂。於是“太公前進,武王御兵後隨”,兵伐朝歌,生擒了殷紂王。殷郊本是殷紂王的太子,因紂王聽信妲己之言,將太子生母姜皇后推下摘星樓摔死,又欲殺太子,殷郊被胡嵩救出法場,得神人賜破紂斧,所以殷郊請命“一斧斬了紂王”。此中的周文王、周武王以臣叛君、弒君,殷郊以子叛國、弒父,均表現得很果決,很激烈,反映了民間的愛憎觀。但此部平話內容不夠豐富,情節簡單,敘述不夠細緻、生動,人物性格不夠鮮明,文字又比較粗陋,做爲一部文藝作品,水平不高。

《封神演義》雖然深受《武王伐紂書》影響,但它的敘述方法並非直接承襲這部平話,還另有所本。

據孫楷第、胡士瑩、柳存仁、周貽白 等先生考證,在《封神演義》刊刻之前,明人餘邵魚編《列國志傳》(全名作《新刊京本春秋五霸七雄全像列國志傳》)中,其第一卷“蘇妲己驛堂被魅至太公滅紂興周”,共有十九則,敘述武王伐紂故事,與平話中內容略同。《列國志傳》八卷,僅第一卷敘述姜太公滅紂興周事,“然無封神之說,其所敷陳之事,雖與《武王伐紂書》大同小異,而神怪色彩卻抹去不少,其敘事多出以簡煉之筆,不逞想象,不涉誇張,比較接近史實。”

《封神演義》作者是以《武王伐紂書》爲藍本,又參考了《列國志傳》卷一中內容,而創作出這部長篇小說的。但《封神演義》標明重在斬將封神,所以大量描寫戰爭,侈談神魔,在闡截二教鬥勝中又雜入佛教內容,神怪色彩、宗教色彩較濃。

從下面兩個例子,可見三種書的演化與承襲關係。

《武王伐紂書》中終南山白水洞賢人文素獻“寶劍驚妲己”,“劍似一條大蛇走趕”,妲己請紂王將劍“送在太廟內掛了”。

《列國志傳》則演化爲“雲中子進斬妖劍”,“紂王即將木劍懸於後宮”,妲己“昏臥於榻”,乞紂王下令“出木劍焚於宮外”。

《封神演義》中仍爲“雲中子進劍除妖”,“掛在分宮樓”,妲己“昏昏慘慘,氣息微茫,懨懨若絕”,紂王急命左右將木劍“用火作速焚燬”。又如殷交事,

《武王伐紂書》中,殷交爲殷紂王之子,因母親姜皇后被害,心懷不憤,也險遭殺害,被將士救出。他得神人授破紂斧,投奔武王爲將,破殷,親自持斧殺了紂王。

《列國志傳》覺得這做法太過份了,遂演化爲“紂王自焚,妲己則由殷交手刃”。

《封神演義》內容前半部分與上述二書近同,但後面則演化爲殷郊奉九仙山廣成子之命下山助周滅紂,途中受申公豹遊說,違背師命,兵伐西周,在“岐山受犁鋤”。

這種演變,反映了三個不同時代中不同作者的封建倫理觀念,很值得研究。

《封神演義》在創作上受儒家思想影響較重,又因題材所限,陷入種種矛盾。儒家主張君爲臣綱,父爲子綱,恭守臣節,仁孝治國。但孟子又提出民貴君輕,“民惟邦本”,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代民伐罪的民本思想。董仲舒雖提出“君權神授”,但他又認爲:“天立王以爲民也,故其德足以安樂民者,天予之;其惡足以賊害民者,天奪之。”“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董仲舒宣揚的雖是天人合一,天人感應的觀念,但其中又有儆戒當政者勤於政事,重視民間疾苦的一面,即施仁政、順民心,也隱念有民本的思想。

《封神演義》正是從儒家的這些觀念出發從事創作的,因此對《武王伐紂書》、《列國志傳》中有些故事、有些人物加以改造。

如爲了粉飾周文王姬昌,寫他雖被紂王囚禁羑里,又殺害了其子伯邑考,但他臨終時一再叮囑武王姬發道:

“我死之後,吾兒年幼,恐妄聽他人之言,肆行征伐。縱天子不德,亦不得造次妄爲,以成臣弒君之名。”

“商雖無道,吾乃臣子,必當恪守其職,毋得僭越,遺譏後世。”

並叮囑姜尚道:

“今日請卿入內,孤有一言,切不可負:倘吾死之後,縱君惡貫盈,切不可聽諸侯之唆,以臣伐君。丞相若違背孤言,冥中不好相見。”

最後,文王姬昌感喟自己“蒙紂王不世之恩,臣再不能睹天顏直諫,再不能演八卦羑里化民”,“言罷遂薨”。

在作者筆下的文王沒有一點反抗性,是典型的忠臣。

作者筆下的武王也是如此,當姜尚上出師表時,武王堅決反對,認爲“紂王無道,君也,孤若伐之,謂之不忠”,“有辜先王之言,謂之不孝”,他希望:“孤與相父共守臣節,以俟紂王改過遷善,不亦善乎?”後經姜尚、散宜生一再諫言,要“行弔民伐罪之師”,“代天以彰天討,救民於水火。如不順上天,厥罪惟均”,才勉強同意。

當兵過首陽山時,伯夷、叔齊阻兵諫言,“武王聽罷,停驂不語”,心存愧意。當兵圍朝歌時,東伯侯姜文煥鞭傷紂王后,武王竟對衆諸侯道:“今日這場惡戰,大失君臣名分,姜君侯又傷主上一鞭,使孤心下甚是不忍。”當紂王在衆叛親離後以火自焚時,武王見摘星樓火光沖天,“掩面不忍看視,兜馬回營”,並對姜尚嘆道:“你我皆爲臣下,曾北面事之,何忍目睹其死,而蒙逼君之罪哉?”

作者通過種種事件、種種細節描寫,美化文王、武王是仁義之君,千古聖賢。

至於說殷紂王之荒淫無道,這是周人的大力宣傳,究竟如何,因歷來留下的都是對勝利者有利的史料,真僞難辨。不過,這是歷史學家研討的問題,與《封神演義》關係不大。

又如殷郊,本奉老師廣成子之命下山助周興紂,殷郊聽申公豹之言,不欲“子助外人而伐父”,遂兵敗岐山受犁鋤。死後殷郊怨心不服,一陣風徑往朝歌城來”,見“紂王正與妲己在鹿臺飲酒”,便立於御前諫言道:“父王,孩兒殷郊爲國而受犁鋤之厄。父王可修仁政,不失成湯社稷。當任用賢相,速拜元戎,以任內外大事。不然,姜尚不久便欲東行,那時悔之晚矣!”

作者筆下的殷郊已由平話和《列國志傳》中的叛逆者,大義滅親之士,變爲封建社會中忠於社稷的孝子賢孫了。

作者不僅從儒家的三綱五常、君權神授、仁政化民觀念出發,而且在小說中還有一根宿命論的弦在顫抖、哀鳴、低唱,貫於始終,不僅周興殷滅是天命,小說中所有人物的吉凶禍福,生與死,皆由天定,無法改變,所以“三教共議封神,其中有忠臣義士榜者;有不成仙道而成神道者;各有深淺厚薄,彼此緣分,故神有尊卑,死有先後”,“此是天數,非同小可,況有彌封,只至死後方知端的”。殷紂王正因爲荒淫無道,逆天行事,才使天人共怒,諸侯叛反,自取滅亡的。

武王伐紂的故事3

周王姬昌死後,他的第二個兒子姬發在豐京繼位,稱爲武王,並將自己的父親西伯昌追稱爲文王. 周武王拜姜尚爲軍師,用對待父輩的禮儀尊重他.武王還團結自己的兄弟周公旦、召公奭(shì)等,使全國上下一條心,厲兵秣馬,積蓄力量,準備起兵滅商.

數年後,武王率軍東進.但他沒有公開打出滅商的旗號,相反卻仍以商朝屬國的名義,讓軍隊在前面擡着自己父親的木牌位,大旗上書寫着西伯昌的名號,而自己也不稱王,只稱太子發.武王的這種做法,顯然是爲了對當時的政治和軍事形勢進行一次虛實試探.

武王的軍隊東進渡過黃河來到孟津(今河南孟津東北),果然許多商朝屬國的諸侯們紛紛趕來匯合,表示支持.但武王考慮到紂王在商朝還有一定的號召力,紂王的叔父比干、兄弟箕子、微子等一批商朝的貴族大臣們還在竭力維護這個搖搖欲墜的政權,覺得滅紂的時機尚未成熟,因此,只在孟津進行了一次觀兵演習,與諸侯們聯絡了一下感情,便帶兵回到了豐京. 這時紂王的昏庸暴虐卻更加變本加厲了.有天早晨,紂王在鹿臺上與妲己一起觀賞風景.此時正是隆冬天氣,他們看見遠處的`淇水邊有一老一少兩個人正赤着腳在蹚水過河.前面的老人走得很快,好像不太怕冷,而後面的年輕人卻縮手縮腳,一副十分怕冷的樣子.爲什麼年輕人反倒不如老年人?紂王覺得奇怪.妲己說,這是因爲那老人的父母生他時很年輕,因此他的骨髓飽滿、精血旺盛;而這年輕人則相反,是一對老年夫婦所生,因此他的骨髓先天就不飽滿.紂王不信,就命武士立刻去將兩人抓來,當場砍開他們的腳脛骨看個究竟.還有一次,紂王爲了與妲己打賭在鹿臺下路過的一個孕婦肚裏的孩子是男是女,又讓武士馬上剖開了她的肚子. 大臣箕子見紂王實在鬧得不像話,進宮去勸諫.紂王一怒之下,下令將箕子剃了光頭,關到後宮做奴隸.比干去爲箕子說情,紂王竟命武士將他剖胸剜心,說是要看看他這個裝假正經的聖人到底長了幾個心眼.微子看到紂王實在無藥可救了,他不願親眼目睹商朝的滅亡,就帶着家眷逃離了朝歌,隱居起來了. 周武王得知商朝王室的情況,知道紂王已經衆叛親離,商朝的氣數已盡,於是便正式出動了復仇大軍.武王的軍隊有兵車三百乘、精兵五萬人,由周武王和軍師姜尚統帥,一路向東進發.

周軍正在前進,忽然被兩個白髮蒼蒼的老人攔住了去路.武王和姜尚上前一問,才知道兩人一個叫伯夷,一個叫叔齊,是北方的孤竹國人,原是仰慕武王的德政前來投奔的,聽說周軍要去滅商,認爲臣子不能犯上,因此要武王罷兵.姜尚見是兩個不識時務的迂老頭,便不和他們爭論,只叫士兵將他們拉開後,便命令軍隊繼續前進了. 周軍於當年年底來到黃河邊.黃河正好封凍,大軍踏冰渡河,順利地抵達孟津.四方諸侯聞訊,也都紛紛帶了軍隊趕到孟津與周軍會師. 第二年初,周軍的五萬精兵與號稱八百路諸侯的聯軍浩浩蕩蕩地繼續東進,二月上旬便抵達了朝歌附近的牧野(在今河南汲縣).周武王在牧野與各路諸侯誓師.誓師大會上,武王歷數了紂王的暴政與罪狀,宣佈自己是奉天命出師伐紂,同時規定了作戰的紀律——不準搶劫騷擾百姓,不許殺害俘虜,勇敢殺敵者有獎,臨陣逃脫或後退者處死.

誓師以後,伐紂大軍便以高昂的士氣準備進攻朝歌.這時紂王才着慌起來,連忙組織軍隊抵抗.但朝歌的守城軍隊不多,他只好臨時抱佛腳,將城內的大批奴隸和前幾年與東夷的戰爭中抓來的俘虜統統武裝起來,開往前線.紂王親自率領這支號稱有七十萬人的雜牌軍,來到牧野與武王的聯軍對陣. 兩軍在數量上雖然很懸殊:聯軍總共不超過十萬人,而紂王的商軍有七十萬,但聯軍精神抖擻、士氣旺盛,而紂王軍隊中的奴隸和俘虜則恨透了這個暴君,巴不得他失敗.更加可悲的是,紂王到這時還耍小聰明,他讓奴隸和俘虜們衝在前面,自己的士兵只在後面壓陣督戰.於是,兩軍一接觸,戰場上便出現了戲劇性的場面——商軍中的奴隸和戰俘,紛紛舉着戈矛,調轉身去, 殺向紂王自己的軍隊.商軍的前隊倒戈,再加上週軍的勇猛衝殺,紂王的軍隊頓時土崩瓦解,潰不成軍.紂王在幾個親信的保護下返身逃進朝歌,還未來得及關閉城門,周軍已潮水般衝了進來. 紂王見大勢已去,便逃到鹿臺上,點火自焚而死.商朝就此滅亡. 周武王滅紂以後,在離豐京二十五里外的灃水東岸,建造了一座氣勢宏偉的新都,定名爲鎬京(今陝西西安西),宣佈自己爲天子,並尊他的祖宗古公父爲太王,祖父季歷爲王季,父親西伯昌爲文王.從此便開始了中國歷史上的西周時期.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