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課堂小結範文

課堂小結範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3.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課堂小結範文1

一、理論觀點

課堂小結範文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懂得適時的課堂小結更是一門藝術。“編簍編筐,重在收口”,良好的課堂小結可以激起學生的思維高潮,產生畫龍點睛、餘味無窮、啓迪智慧的效果。課堂小結是課堂教學環節中的重要一環,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還可以促進認知結構的形成,新知識模塊的建立,解題技能的優化和思想方法的提煉等

心理學告訴我們:在記憶包括三個以上的一組知識時,第一個和最後一個知識只受一次干擾,即第一個知識受後面知識的一次干擾,而當中的知識卻受前、後知識的兩次干擾,這種前、後兩頭的知識因受干擾少而容易鞏固的現象,叫“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

心理學關於“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的研究證實:人們要記住在排列順序中居首位或末位的記憶對象所花費的勞動量,比記住在排列順序居中的記憶對象所花的勞動量約少一倍。所以,有經驗的老師總是把重點的知識放在授課的前、後兩個位置。根據這個理論,一堂課最後做個小結,可以突出重點,而且無知識進行干擾,小結的內容容易鞏固,這就發揮了近因效應。

二、課堂小結存在的問題

1、 儘管課堂小結的作用如此之大,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常常對一節課的開頭比較重視,精心設計、巧妙安排,而對課堂小結,則草草了事,甚至乾脆忽略。

2、也有一些教師往往將其看做爲一個承上啓下的程式、一段故事情節的延伸,甚至是一句空洞的套話。

3、同時,在實際操作中課堂小結有較大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其中很多教師只是將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再簡單地重複一遍。

這樣的小結根本沒有新穎性、簡約性、針對性和發展性,既起不到梳理知識、承前啓後的作用,也起不到畫龍點睛、昇華知識、發展智能的作用。針對這種現狀,我認爲課堂小結在教學中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和利用,並且不應千篇一律,採取一種模式,而要根據教師本身的特點和教學對象、教學內容及課型的不同,而採取不同的形式。只有這樣,才能使課堂教學錦上添花,餘味無窮。

三、課堂小結的主要原則

1、目的性原則。課堂小結必須體現教學目的和要求。

2、重點性原則。課堂小結的中心應是重點、難點和關鍵。

3、針對性原則。課堂小結的內容要有代表性和針對性。

4、結構性原則。課堂小結的結構要嚴謹周密,消除疏漏和誤區。

5、靈活性原則。課堂小結的形式要靈活,防止平鋪直敘,翻炒冷

四、課堂小結的特點

我在教學工作中實踐着,總結了如下特點:

(1)歸納總結。對本次課講授的知識結構、主線進行歸納總結。要盡力突出主題,綱目分明,同時指出容易模糊和誤解之處,使學生理解難點,掌握重點,記憶深刻。

(2)拓展延伸。在學生理解新課內容的基礎上,藉助於聯想,適當拓展知識面,使學生在鞏固新知識的同時,能舉一反三,引起更濃厚的學習興趣,開拓創造性思維。

(3)設疑迴應。在導入新課時,曾設置疑問;在課程結束時,環繞新課主題解答課初提出的疑問,與導言相呼應。必要時可再提出帶有啓發性的問題,設置懸念,留到下次課來解答。

(4)畫龍點睛。有的課程或章節內容,講課時需要詳細推導,盡情鋪陳。在課堂結尾時用二、三句話點明重點、要旨,更顯生動有神。猶如畫龍先不點晴,而後點之則飛去矣。學生會有所頓覺,從而抓住問題的關鍵。

五、課堂小結的方法

在課堂教學中,如果學生能理解和掌握小結,並進而學會如何做好小結,對鞏固課堂授課效果,培養他們的主動性和獨立學習能力,將是十分有益的。那麼如何教學生做課堂小結呢?

初中的思品趣味性比較強,也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重在培養學生的良好道德品質和健康的情感態度,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初中思品不是空泛的理論知識,因此同學們理解起來比較容易,學習起來興致比較高。但有時候一節課下來一部分同學就記住了幾個圖片或者一個有趣的故事。唐代詩人白居易在《新樂府序》中說:“首句標其目,卒章顯其志。”完美的教學必須做到善始善終,當如一支宛轉悠揚的樂曲,有扣人心絃的“起調”,有引人入勝的“主旋律”,更要有餘音繞樑的“終曲”在思品課堂的教學中也應該注意到課堂小結的設計,做到“其興也勃,其收也贏”,因此作爲一位優秀的老師就應該有一份優秀的課堂小結。根據我的實際情況我總結了以下幾種課堂小結的方法:

1、聯繫學生生活實際和社會熱點,學以致用,體現教學的生活化。聯繫學生實際和社會熱點教育是思品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在課堂小結是,結合課時目標和內容聯繫學生生活實際和社會熱點,由理論到現實再到理論,在這樣的循環往復讓學生掌握知識,培養能力,增強覺悟。例如在《不要侵犯我的隱私》中: 老師提出讓同學們聯繫生活實際想一想還有哪些是保護、尊重別人隱私的行爲?

想想自己有過侵犯別人隱私的行爲嗎或者有侵犯自己的隱私行爲嗎?

在這裏同學們可以在積極討論,發散思維過程中想到比如,在銀行櫃檯前設置一米線,這就屬於保護別人隱私的行爲;還有在教室裏安裝攝像頭,這個行爲屬於侵犯了同學的隱私嗎?到這裏同學們就會有爭議,有的人說侵犯了有的說沒有侵犯,這就有助於同學們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還比如聯繫近期的鄖西中彩者,對於中了一千七百多萬的大獎,大家都想知道是誰,也肯定有媒體想採訪,那麼應該怎樣保護他的隱私呢?等等這些都是同學們身邊的生活實際,既讓同學們有話說,也增強了同學們的覺悟。

2、教師的結束語應該精煉有序。詩一般的結束語可以達到餘音繞樑,三日不絕的效果,讓學生帶着沒敢下課堂,帶着繼續探索的心理走出課堂,它要求精粹而又便於記憶,概括教學內容的要領,形成新的學習動機。例如在講完《男女有別》後,我做了以下小結:

男孩,一個響亮的口號帶着青春的灑脫

女孩,一個甜甜的微笑描繪出世界的顏色

只因爲這世界多了一個男孩,天才會變的那麼藍

只因爲這世界多了一個女孩,春天才會變的這麼溫暖。

雖然這一框題比較簡單,但是這樣的結束語讓同學感受到男女的不同,也感受到男女的優點與美好,讓他們學會取長補短,互相欣賞,營造一種和諧溫馨的氛圍,這樣也有助於團結。也能引發同學們對男生女生更多的瞭解慾望,激發學習興趣。

3、讓學生作總結,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學實踐中,大多數老師都認爲課堂小結是老師的事,那麼有沒有嘗試過在上完一節課後,讓學生對課堂的知識要點和講授內容思考幾分鐘,然後指定一名或者幾名同學走上講臺,當一回“準老師”作簡要的複述。這種方法促使學生積極動腦,由老師“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在《沒有祕密長不大》這一課題中,在講完之後讓學生們談談自己的感受與收穫,這也是對這一節課知識點的鞏固與提高,同學們七嘴八舌的說出自己的感受: 有的同學說,初中生擁有祕密是正常表現,所以不要老是問我的祕密了 有的同學說,我回家告訴我爸爸媽媽不要偷看我的祕密,也不要向他人宣漏我的祕密;還有的說,我有自己的祕密,我長大了等等。

雖然同學們的語言比較直白樸素,但他們所說的都是我們這節課所學到的重點知識。這樣也加深了同學們的印象,使得學習效果更加顯著。

4、課堂小結設置懸念,承前啓後,餘味無窮。在思品教材中有着嚴密的邏輯系統,前面的知識是後面知識的基礎,後面的知識是前面知識的擴展和深化。說書人有“且聽下回分解”的藝術,思品課終時也不妨運用此法,設置懸念,引而不發,以收課雖終而意未盡之效,誘發學生積極探索的積極性,引起學生課後的回味和思索,並深化課堂教學內容。例如在講《回眸傳統》這框題的家文化中,同學們積極例舉中華的家文化,這其中不乏優秀的家文化,也有我們應該摒棄的家文化,比如“不孝有三,無後爲大”這就看的出來中國是比較重視家庭的,很少有不想要孩子的家庭,還有就是重視道德像贍養老人等等,這就可以引發學生思考,國外的家文化是什麼樣呢,或者同學們瞭解哪些國外的家文化呢。就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拿現在所學的與之後的進行分析,這也是下一節課所要學的內容,也讓同學們能夠積極探索。

5、音樂給人以美的享受。課堂結束時,適當的穿插一首與教材內容相關的歌曲,既讓學生快樂的學習,不覺得政治枯燥無味,又達到了教育目的,提高了教學效果。比如學完了《我的父親母親》讓同學們欣賞並一起合唱《我愛我家》,這樣,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完成了學習任務,讓她們的心靈受到了感染,也掌握了教材觀點。

6、鞏固練習。在課程快要結束的時候進行練習小結,既可以使學生知識得到強化,課堂教學效果及時得到反饋,又可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特別是設計一些與學生生活實際和社會熱點緊密相連的材料,更能使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與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實現真正的統一,使學生養成學以致用的良好學風。這些方面就要去老師在編寫導學案時花費心思了。

課堂小結的形式應該多樣,具有多種功能。總之,老師們應該在日常的思品課堂教學中,重視課堂小結,不要讓課堂小結成爲狗尾續貂,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相應的課堂小結,從而使整個課堂達到“開卷之初,當以奇句奪目,使人一見而驚,不敢棄去”,“終篇之際,當以媚語攝魂,使之執卷流連,若難遽別”之效。

課堂小結範文2

不久前,幼兒園舉行了教師課堂教學展示評比活動,每個教師都精心準備,認真參賽,爲大家獻上了一個個精彩無比的教學活動。我作爲小班組的評委,也有幸觀摩了小班老師的五個教學活動。說是評委,但更多的還是帶着一種學習的姿態參與的。聽課後,我真的深深地被我們的老師感動了,不管是音樂活動、語言活動還是科學活動,我們的老師都能遊刃有餘,她們身上體現出來的對教學的認真執着以及本身具備的出色素質都讓我不由得大聲喝彩。這次的觀摩也讓我深深地感到,我們的老師在一次次的比賽、一次次的展示活動中,已經磨練得越來越成熟,越來越自信,也越來越有自己的特色、風格了,也因此,每一次的觀摩總能帶給我們新的驚喜和感動,而這次,感受尤深。下面我就針對我聽的幾個教學活動做一下簡單的小結。

一、 教學活動中的亮點:

1、實。

在活動中教師都非常關注目標的達到,通過有效的教學策略抓住了重難點,讓活動在紮實中出彩。如:科學活動《小動物家作客》,馬老師以到小動物家去作客作爲線索來貫穿整個活動,通過敲門、準備禮物、找朋友等遊戲來讓幼兒認識4以內的數字。這樣的教學策略讓幼兒學得輕鬆,教師教得輕鬆。又如:音樂活動《豐收》,雖然教具很簡單,只有每個幼兒一個大沙球,和黑板上的幾張圖譜,但張老師通過讓幼兒把沙球想象成松果、浴球,然後撿松果、吃松果、洗澡等各種活動的層層遞進,讓幼兒不覺得乏味,始終保持着濃厚的興趣,而教學目的又能很好地落實。

2、趣。

教師們都能關注幼兒的情趣,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來選擇合適的遊戲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如:小班的孩子都特別喜歡聖誕節,喜歡聖誕老公公,張老師就以聖誕老公公送禮物來引出活動,小班的孩子對此尤爲感興趣,所以一下子就調動起了他們的積極性。在之後的活動中,張老師又請孩子和小雪花一起跳舞,同時運用了道具——鈴鼓,孩子的興趣被大大激發,在欣賞、遊戲的過程中,感受到了音樂活動的樂趣。又如,在科學活動《春天來了》中,孫老師請幼兒做小花,去尋找相配的蝴蝶朋友,這樣的找朋友遊戲也是小班孩子喜歡和熟悉的,孩子們興致勃勃,在有趣的遊戲中,學會了按要求分類。

3、樂。

在兩天的聽課過程中,我感受到了三種不一樣的快樂,一是執教老師在上課時那種欲罷不能的激情投入;,二是聽課者的笑聲連連;三是孩子的快樂。那麼這快樂的原因在那裏呢?我分析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幾點:

原因之一:活動生活化。

幾乎每個活動都是提取了孩子生活中的元素,經過老師的藝術梳理讓活動變得有藝術。因爲孩子有經驗,有臺階,不難。如:語言活動《誰最羞》,詩歌不但短小、簡單,而且富有形象性、趣味性和啓發性的特點。表現了各種動物形象自主獨立的心理。但教學的同時對幼兒也有一定的要求,就是需要有一定的語言基礎和知識經驗,而小班幼兒已經能說一些簡單的句子,並對小動物有一定的認識,所以鄭老師選擇這個教學內容是完全符合幼兒認知特點的。同時,小班的孩子對家人還有很強的依賴感,教師正是在平時的活動中,發現了孩子的這一特點,所以選擇了這樣一首詩歌,目的就是要讓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幼兒的獨立性。考慮到小班幼兒的思維具有具體形象的特點,鄭老師還設計了一張簡單易懂的詩歌結構圖,試圖通過觀察、猜測、表演、體驗等活動,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正是因爲有對孩子能力的正確估計,有真正從孩子出發來設計、考慮活動,使孩子在整個活動中表現精彩,不但很快學會了詩歌,還創編了新的詩句,讓人讚歎。我想這就在生活化的內容中體現了和諧,在和諧中感受到教學活動有品質的快樂。

原因之二:因爲遊戲所以快樂

遊戲是幼兒喜歡的天性,因此教學活動中有了遊戲的參與讓孩子變得更快樂。如:音樂活動《豐收》不僅選材很有特點,而且張老師把難點部分都用肢體動作以遊戲形式貫穿始終,幼兒在遊戲中欣賞、學習,難點也就不覺得難了。又如在科學活動《小動物家作客》中,到小動物家作客——觀察小動物的家——送食物給小動物——與小動物遊戲這四個環節,都以情景遊戲的方式展開,注重幼兒的情感體驗,使幼兒在心情愉悅的情境中,不知不覺主動學習,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讓幼兒在自然、輕鬆、愉快地氛圍中獲得了有效的數學經驗。

二、需要再思考的一些問題。

1、關於品種和品質的問題。

是不是不太常見的課就是好的呢?怎樣的活動纔是真正有品質的呢?我們更多的應把精力和視角放在紮紮實實的活動中,要講究質量,而不是一味的去追求形式。

2、關於興奮和興趣的問題。

有的課大家聽的很樂,是不是一定好呢?有時候,我們往往會被表面的興奮所掩蓋掉很多問題。

3、關於教學和教授的問題。

教學與教授不是單向的,需要教師與幼兒進行和諧的互動,來體現幼兒的自主性。在活動中我們不要回避幼兒,我們要學會怎麼教,怎麼互動,怎樣推動孩子往前走,不要着急,要學會等待幼兒,觀察幼兒自主表達。

4、關於經驗提升的問題。

我們在活動中不僅僅是大量依靠孩子原有的經驗展開活動,還要考慮在活動中,讓幼兒創造的是什麼?幼兒的經驗有沒有提升?能不能產生新的興趣點?這都是需要教師去思考的問題。

這次觀摩活動帶給了我們老師許多新的啓發,新的收穫,同時也帶給我們很多新的思考,需要我們在今後的日常教學活動中去不斷地探索與思考,使我們的教學水平不斷提升,更重要的是,通過教學讓我們的孩子真正地在活動中感受快樂、體驗快樂、創造快樂!

課堂小結範文3

我們語文組教師有通過觀察研究提高教學有效性的良好願望,都有強烈責任感,加之學校教學處、教學科研工作的要求,我們在4月13是組織進行了一次以課堂觀察診斷爲主題的主題教研活動。九年級備課組四位教師開設了四堂複習教學研討課。現將活動情況彙報如下:

一、活動過程回顧:

活動前的準備:設計(選擇)觀察記錄的工具。我們準備了“教師的移動位置”、“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生參與度及成效分析”、“各種提問行爲類別頻次統計表”四份觀察工具。對參與觀察的教師進行明確的分工和簡單的培訓。確定兩位教師劃“教師的移動位置”圖;確定三位教師記錄“學生的學習狀態”表,其中兩位記錄左邊兩組學生(相對人數較多),一位記錄右邊兩組學生;確定三位教師記錄“學生參與度及成效分析”表,其中兩位記錄左邊兩組學生(相對人數較多),一位記錄右邊兩組學生;確定三位教師記錄“各種提問行爲類別頻次統計表”,沒有再作具體分工。

進入課堂進行觀察:依照事先選定的記錄方式,我們對觀察對象進行了觀察並及時作了記錄。因爲每一位教師都有特定的觀察任務,所以所有老師觀察活動都十分認真、專注。

觀察後的彙報:在觀察後的第二天,我們對觀察的記錄作了彙報,交流了進行課堂觀察的感受。因爲是觀察彙報,所以我們較多的對課堂場景進行描述,對有關數據進行了統計,對圖表進行呈現,沒有過多的發表觀察者對這堂課教學設計或者教學效果的評價。從交流的內容中我感受到老師們大多覺得這是一次有意義的嘗試,但同時又覺得還有很多做法值得探究、改進。

二、對課堂觀察開展點滴的思考。

由於對課堂觀察研究還處在嘗試階段,在交流時老師們就覺得還有許多做法值得探究、改進;我對我們開展的課堂觀察活動進行了反思,現將點滴反思彙報如下:

觀察的焦點不夠集中,結果是觀察有效性不夠高。

我們在觀察前確定了四個方面的內容(目的):“教師的移動位置”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觀察、“學生參與度及成效”觀察、“各種提問行爲”觀察,但在實踐過程發現,一次課堂觀察根本觀察不了那麼多的問題,因爲我們不可能在一次觀察活動中窮盡課堂現象的方方面面,只有根據觀察目的選擇觀察的中心,根據觀察中心收集觀察資料,記錄並統計有關數據,這樣的觀察才更爲有效。因此,今後再進行課堂觀察一定要確定一個焦點,而且最好有被觀察者提出。比如:如果我對我課堂表揚的技能不夠自信,那麼我們就可以確定以對“課堂表揚技能(有效性)”爲觀察焦點的課堂觀察,達到提高表揚技能,最終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觀察前培訓倉促,觀察工具選擇欠佳,影響了觀察信度和效度。

在確定觀察的中心和觀察的工具之後,我們雖然也依照記錄方式的要求及準則對觀察老師進行了最簡單的培訓,但由於僅僅是利用課間的十分鐘時間,加之對觀察工具的不夠熟悉,因此最後發現觀察誤差比較大。(有的觀察者對觀察工具使用不夠熟悉,觀察在上課一段時間後纔開始;有的是兩位觀察者觀察相同的對象,但記錄的內容差別較大。)其實,如果需要多個觀察者進行觀察,就需要較細緻培訓,這樣才能達到較高的一致性。如果所選擇的是定量的觀察表,那麼就需要對觀察者進行(操作觀察表所要求的)具體規則和技巧的培訓,以提高觀察的信度。

我們所選擇的觀察工具感覺有些不很恰當。比如“學生的學習狀態記錄”表,觀察方法的要求是:每2分鐘一次。我們的實際情況是一個觀察者需要觀察兩個大組(約15名)學生,很明顯操作較爲困難。要解決這個問題或者是減少觀察的對象(樣本),或者增加觀察的間隔時間。同樣是“學生的學習狀態記錄”表,它對學生的學習狀態的界定是:a投入狀態(獨立說),b投入狀態(與他人說),c投入狀態(看他人說)、d非投入狀態(做無關的事情),e非投入狀態(離開座位)。可實際上我們語文課的投入狀態絕非僅僅是說,要是按這樣的界定進行記錄,那麼觀察者的主觀判斷的成分太多,勢必會影響觀察的信度,因此我們應該結合學科特點增加“投入狀態”的界定內容:感情朗讀、參與討論、深入思考、獨立閱讀、書面表達等等。同時爲了提高不同觀察者觀察結果的一致性,也可以對“做無關的事情”列舉一些通常情況:閒聊、打瞌睡、做別的功課作業……

課堂觀察可以提高學校教研活動的有效性。

教師在參與課堂觀察研究的過程中,能夠漸漸提高工作的責任感、成就感,滿足感。教師會養成合作意識,教師間會形成良好的合作關係,從而會形成一種積極參與的,充滿活力的,具有實效的教研氛圍,最終提高學校教學質量,促進學校的發展。

課堂小結範文4

20xx年3月16日至3月19日參加了“全國教育名家論壇-----第六屆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培訓觀摩會,執教的專家有:教育部全國中小學教材審查委員楊再隋老師,有全國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還有一位和藹可親的詩人雪野老師,還有猶如春風化雨般的吳老師。楊再隋老師的理論也是如此的可愛,其中特別強調了核心素養這的很着眼的名詞。

第一天主要聽了楊再隋老師的理論講解,正如主持人雪野老師說的那樣,理論也是很可愛的,確實與會的所有老師聽的很入神,很認真,有的在做筆記,有的在拍照,可見大家對知識渴望,同時也卯足了學習的勁頭。令我最感動的是王崧舟老師的觀摩課《爸爸的花兒落了》這是七年級下冊的課文,講解的對象卻是小學六年級。這還是一篇3500字的小說,但是在王老師的教育下學生很輕鬆的掌握了所學的知識,特別是學生把插敘掌握的十分牢固,王老師也沒有特意的拿出來講解,但是不知不覺中文章的脈絡,目標卻又是清晰的。這點事值得我們一線教師學習的,讓學生從讀中感悟。總之,這一節課十分精彩,恰到好處。其中,我也被文中“英子”的精神所感動,闖練,闖練,英子,這還是父親臨終前對英子的教育,看到了英子從稚嫩走向成熟,從害怕到敢於擔當,到最後的收穫滿滿。從中也體會到了父親的偉大,真是所謂的,父愛如山啊!

我在這裏還想說的是雪野老師,他很有名,我卻初次認識,能聽到如此好的詩情畫意的課,真是幸運。雪野兒童文學家,詩人,兒童詩研究所所長。他所上的《公雞的花花被》課堂氛圍好,老師富有親和力,整節課給人的感覺也好似在讀詩,在欣賞詩。我覺得能把課上的如此絕妙,也實屬厲害了。開始,引導學生什麼是童話?學生們的回答也是很精彩,讓所有的學生暢所欲言,使學生真正的感受詩的偉大,詩的美好,知道現在耳朵旁邊還回蕩着雪野老師的朗誦:公雞的花花被,薄薄的,七彩雲一樣漂亮。

最後,說一說吳琳老師,她是北京教師研修中心的語文教研員。不僅喜歡她的課,還更喜歡她這個人,她說過的一句話也是讓我很是喜歡:“喜歡沿着彎曲的小路慢慢地走,看到很多風景,聽到很多鳥兒的歌聲,遇到一些很有趣的人,寫下一些很美妙的故事.......人生的路就那麼長,急什麼呢?”是啊,正如她所講的《親愛的小魚》這個故事很有趣也很有愛,愛是什麼,愛是陪伴,是呵護,是承諾,是信任。從今天開始愛身邊的每個人,愛學生,愛同事。相互幫助,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吳老師給人的感覺如同媽媽,是那麼慈祥,那麼有愛,耐心的指導,諄諄的教誨。今後的教學之道,希望自己也要努力改變自己,成爲學生們的媽媽。

課堂小結範文5

爲全面更好地開展我園的省級課題《幼兒園遊戲與課程之間的整合》,有效深化課題研究工作,有效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同時,結合我園的教學特色,不斷提高教師業務素質,加快青年教師的成長步伐,在第七週我園的課堂評優課如期展開,共評出2篇優秀公開課。此次評比活動,發現我們教師開課時存在一些問題,同時也發現了老師的閃光之處,現將本次活動總結如下:

開課中的亮點:

1.趙潔、張玉霞兩位老師的教學思路比較清晰,環節設計合理,目標達成度高。她們在教學活動中能採取不同的策略進行教學,效果較好。可見在此次評比中她們還是下了一定功夫的。其他老師有的活動也不錯,但還存在一些或多或少的問題。從本次開課可以看出:大家基本上已經能夠理解“整合”的含義。老師們能緊緊圍繞我園的省級課題進行,設計了較有價值的.滲透式數學案例,提高了各年齡段幼兒的數學興趣及操作能力。也充分體現了我園教師對於遊戲與課程整合這一領域的理解。

2.大部分老師能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使幼兒參與課堂教學。

3.在活動中,大多數老師都能不同程度地引導幼兒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做得較好,真正體現了幼兒的主體地位和老師的主導作用,很好地做到了師幼互動,使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不足之處:

1.有的老師在教學中設置的內容多,教學活動的重、難點不夠突出。

2.有的幼兒內向、不肯發言,教師應怎樣引導他們願意參與到活動中來呢?教師的提問能否吸引孩子?讓他們樂意發言,養成良好的發言習慣,培養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3、要努力增強教師與幼兒之間的親和力,使幼兒能在公開課時,做到大方、自然、更加活躍而又能體現班級常規。(有些幼兒一興奮就忽略了常規,出現插嘴、忙東西、講話,思維不集中)

4、有的老師設計的活動很好,但在教學中缺乏激情,過於平淡,教師語言不嚴謹、不流暢、承上啓下的語言運用不好,過快或過慢,導致這節課失敗。

5、還有的老師在環節的設計上還不夠新穎,創新意識不夠。既然是公開課,就不能等同與於平時的課,就要下功夫,拿出自己最高的水平。

這次活動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它更加明確了我們今後努力的方向。

課堂小結範文6

漁坪小學地處漁峽口集鎮,是一所全縣規模最小的中心小學,音樂課“器樂進課堂”實施小結。長期以來,漁坪小學堅持素質教育的理念,而音樂課作爲學校美育的主陣地,得到了學校的高度重視。然而在音樂課的教學上也一直存在着這樣的誤區:小學的音樂課就是唱歌或律動課,教學形式單一,學生學的沒有收穫,老師教得很苦很累。過去漁坪小學在器樂課教學上是有一定的基礎的,1997年我在漁坪小學工作時學校就組織了豎笛隊,主要是各班有興趣的同學參加,利用課外活動時間對學生進行輔導訓練。後來因爲調到中學,這一興趣活動停止。20xx年,我回到了漁坪小學,我又拿起心愛的豎笛,加入到全縣器樂教學這個實驗課題中來。

在上豎笛課之初,學生不會吹,覺得學起來很難,有放棄情緒。我在上課時就請吹得好的同學來表演,平時很調皮的一個小男生一曲《龍的傳人》征服了不少聽衆,文靜秀氣的小蔓吹了一首《希望》讓其它女同學羨慕不已。雖然是幾首簡單的曲子,也激起了學生學習豎笛的慾望。以致於上課時,其它同學經常會要求讓他們來示範。“豎笛小師傅”的頭銜讓他們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通過以點帶面,樹立典型的方法讓實驗班的學生對學好豎笛這個小樂器有了信心和動力。

雖然在漁坪小學開展器樂教學實驗研究的時間不長,但通過這一年多來的教學實踐,我從中感受到了許多有價值的東西:

一是通過器樂進課堂的活動,轉變了教和學的方式。過去的唱歌課,學生不會識譜,老師從頭教到尾口乾舌燥,而現在學生認識了簡單的節奏型,就可以通過吹奏的方式來識譜唱譜,減少了老師的工作量。我們常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通過豎笛這個工具幫助學生學習音樂,是學習方式的轉變,更是教師教學行爲的變革,這對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也極爲有利,工作總結《音樂課“器樂進課堂”實施小結》。

二是對於農村學生來說豎笛價廉物美,簡單易學,同時它有固定音高、有助於學生掌握時值、節奏、視唱及樂理知識,有助於解決學生唱歌的音準問題,有助於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和欣賞能力,使其能夠進入音樂之門。在剛把豎笛引進課堂時,很多家長都覺得這對孩子很有好處,至少可以學會一門簡單的樂器,甚至有會吹笛子的家長還給我打來電話,詢問豎笛和橫笛的區別。也有家長因爲孩子吹出來的聲音不成曲調對豎笛表示質疑,對這些,我都一一給家長解釋,我想只有孩子們學到了一定的程度,家長們看到了孩子的進步就會更加支持我們的工作。

三是通過器樂教學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音樂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引導學生學會運用組織、設計、分工、合作、討論、協商的方式開展音樂學習與實踐活動,是音樂教學利用學生資源進行教學的好方法。在教學時,我常採用分組訓練再合作表演的形式,剛開始有的同學自顧自的吹,不管別人,結果導致小組成績欠佳,有的同學相互埋怨指責。我及時指出了他們存在的問題就是缺乏合作精神,再美的曲子有了不和諧的音符自然就聽起來刺耳,所以我們必須要互幫互助,共同提高才行。

在我的帶動下,我校其它兩位兼職音樂老師也行動起來,二年級音樂老師把豎笛引進了課堂,音樂課上笛聲悠揚。而一年級則主要以自制的樂器爲主,如用礦泉水瓶製作的沙錘,還有用樹葉卷出的笛哨等開展音樂教學,這些小玩意兒既讓低年級的小朋友感受到童趣,又有了學習音樂的濃厚興趣,體會到原來音樂就在我們的身邊。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通過縣文聯陳哈林主席和縣研訓中心田玉紅老師的牽線搭橋,在全國音樂教育界享有盛名的洪嘯音樂教育工作站組織了全國來自各地二十多名音樂教師暑假在我校免費支教,爲我們學校捐贈了大量的樂器,並表示要長期關注我校器樂教學工作的開展,這一活動的開展無疑給我校的音樂教學工作打了一支強心劑。

雖然《山區中小學器樂教學的教育價值研究》這一課題的研究已經結題,但教育的道路是漫長的。通過實踐也證明了器樂進課堂對學生學習音樂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有價值的東西自然要爲我所用,所以我們會沿着“豎笛進課堂”這條路繼續走下去。“人貴有志,學貴有恆”,只要我們堅持不放棄,一定會讓藝術之花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課堂小結範文7

這次課堂觀察我們組觀察的老師是方潔老師,方老師上的課是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幸福的收藏》,我的觀察點是課堂上學生的參與度。雖說這節是語文實踐活動課,但其中也蘊含了口語交際的特點,《語文課程標準》指出5—6年級的學生口語交際的要求其中一條是:學生樂於參與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

根據課堂上我的觀察統計,這節課聽課學生共有29人,參與人次是34人,參與人數20人,佔69%;主動參與20人,佔69%,被動參與9人,佔31%。其中程度好的12人,參與8人,佔67%;表現一般的13人,參與9人,佔70%;學困生4人,參與2人,佔50%。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一、課堂上學生的發言面較寬。方老師上的是六年級的課,我們都知道,一般學生到了五六年級,都是越來越不願意發言,發言權總是掌握在個別學生的手中。在這節課上,我們看到,學生的發言面還是挺廣的,大部分學生還是比較樂於參與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可見,這與方老師平時的訓練是密不可分的。

二、老師能夠廣泛地利用好語文學習的資源,珍視體驗,使學生能全身心地參與整個教學過程。比如導入部分從一組童年的照片入手,勾起學生童年的回憶;接着又用一個心理測試小遊戲,使學生暢所欲言地說幸福、品幸福;第二部分老師又利用了一個催人淚下的公益廣告,找到幸福不僅是享受的過程,更是給予;最後,又以遊戲和一組照片結束課程。

三、學生在課堂上學得是否自在,關鍵是自己是否被關注,整節課方老師不僅珍視優秀生的體驗,還珍視表現一般和學困生,提高了課堂上學生的參與度。

建議:

1、語文老師要在具有教學廣博的文化知識和豐富的生活閱歷的基礎上,塑造自己富有人文精神和文學色彩的教學形象,但本節課課堂氣氛過於低沉,建議老師用自己的優勢吸引學生,提高課堂學生的參與度。

2、參與的基礎不是服從,而是平等。這節課上,小組討論時,學生七嘴八舌發言,但是,老師對他們正討論的內提了一個問題,結果課堂馬上變得安靜,與先前判若兩人。原因在於老師在確定提什麼問題時,沒有考慮學生會提什麼問題,學生對什麼問題感興趣。學生的參與不是他們自發的要求,而是對教師的服從。

華東師大的葉瀾教授曾經說過:課堂教學是“師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經歷,是他們生命的、有意義的構成部分。”當然,在實踐教學中,由於存在着個體、文本內容、教學環境、教師心理差異因素,很難在每一堂課讓學生以飽滿的狀態投入學習,可能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準參與度。”但教學是充滿希望的藝術,只有憧憬,纔有更高的追求。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