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天宮課堂開課時間

天宮課堂開課時間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天宮課堂開課時間,爲提高我國太空空間站的綜合效益,我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近日發出消息,將會推出一個全新的天空科普教育項目“天宮課堂”,天宮課堂開課時間。

天宮課堂開課時間1

“天宮課堂”第一課定於12月9日下午在中國空間站開講,這是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直播。站在400公里天外“最高”講臺授課有何講究?“天宮課堂”第一講有何特別?人們對未來的太空課堂可以有哪些期待?國際宇航聯空間運輸委員會副主席楊宇光接受記者專訪,解讀上述問題。

以下爲訪談實錄摘編:

太空授課教具需經特殊設計和考慮

問:中國空間站即將進行首次太空授課活動。對於太空授課,航天員與地面工作人員分別需要做哪些準備?與地面授課相比,太空授課有何特殊之處,空間站環境對授課提出哪些要求?

楊宇光:太空授課需要精細準備。從工程技術方面來講,最大挑戰是通暢的通信鏈路,要保障視頻清晰不卡頓,需要“天鏈”中繼衛星、空間站、地面測控站密切配合。另外,太空授課用的輔助教具需要通過天舟貨運飛船或隨神舟飛船乘組送上空間站。儘管天舟飛船能搭載6噸多的物資,但大多數是航天員生活所需消耗品、科研用品等,留給教具的空間不多,這就需要精打細算。

天和一號核心艙容積約50立方米,比天宮一號大多了,但這一空間大部分是被航天員的科研、生活用品和空間站運行設備所佔用,因此和地面授課相比,教具重量、體積都有限制,需經特殊設計和考慮。教具在運送過程中,還會經歷超重和劇烈振動的惡劣環境,因此要事先對教具進行振動實驗等考覈。

此外,太空授課必須考慮失重環境的影響,比如必須保證教具能在失重條件下使用,航天員在失重條件下攝像如何保持穩定,都需要練習。

天宮課堂開課時間

視頻截圖

問:2013年,航天員王亞平在聶海勝、張曉光協助下進行了首次太空授課,演示了質量測試、單擺運動、陀螺運動、製作水膜與水球等實驗。太空授課中的實驗選擇有何講究?有哪些類別的課程更適用於太空授課?

楊宇光:除了對教具的約束條件,在課程遴選方面,天地之間有差別的現象更適合作爲授課內容,比如微重力條件下的物理、化學現象等。

航天員在空間站進行的研究包括科學研究和工程研究兩大類。前者是對自然現象進行研究,如微重力條件下的流體流動、物體燃燒等物理化學現象,後者包括工程實踐,如水淨化系統、尿處理系統等。事實上,“神十二”航天員乘組劉伯明之前已經簡單介紹了太空飲用水從何而來。我認爲未來這些都可以作爲教學的重要內容,由航天員現場進行更細緻深入的演示。

天宮課堂開課時間 第2張

11月24日,十三乘組的翟志剛與葉光富作爲太空攝影師爲王亞平拍攝了高清美圖

“天宮課堂”可以進行更充分天地互動

問:此次太空授課將面向全球直播,與8年前的太空授課相比,此次太空授課將有何不同?8年前的太空授課積累了哪些經驗?安排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開展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有何意義?

楊宇光:與8年前相比,我認爲很重要的一點在於中國航天受到的世界關注有了極大不同。最近有個“全球拍天宮”的活動,世界各地的人們爭相拍攝中國空間站過境影像。我在很久以前就開始拍攝天宮和國際空間站,過去這樣的活動在國內關注度並不高,但現在中國空間站和航天員備受世界矚目,這在國外社交媒體上已經有所體現。這次面向全球直播,相信將獲得更多世界關注。

第二個不同是中國首次太空授課的社會效益已經逐漸凸顯。8年前6000餘萬中小學生收看了直播,如今有些人已經畢業,甚至成爲了航天人,亞平老師當年的教學已經在開花結果,此次“天宮課堂”開講,是對過去的延續。

另外,相比天宮一號首次太空授課,此次授課時的展示空間更大,通信保障技術更加成熟,可以進行更充分的天地互動。航天員在繁忙的任務期間進行太空授課,體現了國家和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對太空科普教育的重視。

天宮課堂開課時間 第3張

2013年6月20日10時許,我國首次太空授課開始。女航天員王亞平擔任主講,成爲中國首位“太空教師”。圖爲北京人大附中學生認真聽講

問: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近日收到了2013年“太空班”學生寫給王亞平老師的信件,紛紛表示8年前的太空授課給他們種下了航天夢的種子。您認爲,太空授課對中小學生有何啓蒙作用?

楊宇光:美國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不少孩子都曾受阿波羅登月的激勵,對工程和自然科學產生濃厚興趣,這也爲美國90年代的經濟飛躍提供了人才基礎。其實在國內也有類似現象,楊利偉首次飛天、王亞平首次太空授課都極大提升了中小學生對宇宙探索、物理學、數學等方面的興趣,這不僅對中國航天的人才梯隊建設非常重要,對推動國家在工程、自然科學等方面的發展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建立公衆和航天之間的橋樑格外重要

問:2007年,外國宇航員在國際空間站完成了首次太空授課,能否請您介紹一下國外太空教學的歷史?目前國內外太空授課、太空科普工作情況如何?

楊宇光:首次太空授課經歷了曲折的過程。美國曾推出“太空教師計劃”(Teacher in Space Project),並從幾萬份申請中遴選出兩位教師,分別是麥考利夫和芭芭拉·摩根,一主一備。1986年挑戰者號失事,麥考利夫遇難,後來該項計劃取消。芭芭拉·摩根則通過訓練遴選,成爲NASA的職業宇航員,並於2007年在國際空間站上進行了人類首次正規的太空授課。

爲什麼強調“正規”?其實國際上簡單的太空科普活動很頻繁,有利用中繼衛星實時連線的,也有錄播的,形式多樣。比如馬來西亞宇航員舒克爾、韓國首位女宇航員李素妍都曾在太空開展科普活動。這樣的活動在國外非常普遍,並不僅限於航天大國,這也足見各國對太空教育活動的認可度和重視度。

再如,過去曾有業餘無線電愛好者利用國際電聯提供的頻率,自己製作無線電臺。當時和平號空間站設置了專門的電臺,當它經過某地上空時,宇航員就可通過電臺與當地的無線電愛好者直接通話,無需通過中繼衛星或地面站。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國際上這種非正式的太空科普活動很頻繁,但像中國這樣的正式的太空授課仍然很少,所以其意義是非常突出的。

天宮課堂開課時間 第4張

直播截圖

問:隨着中國空間站長期在軌運行,中國首個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宮課堂”將系列化推出,將由中國航天員擔任“太空教師”,採取天地協同互動方式開展。未來中國系列化開展太空科普教育活動有何意義?在航天科普方面,中國空間站還可以發揮哪些作用?

楊宇光:航天事業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公衆的理解和支持。現在航天活動越發成熟,尤其是中國航天事業已從早期的技術積累和驗證,到如今開花結果,爲國民經濟提供回報和助力。但也有一部分航天活動,如載人航天、深空探測和空間科學等,高投入、高門檻、回報週期長。

對此,建立公衆和航天之間的橋樑顯得格外重要,有必要讓公衆瞭解這些特點,理解和支持航天事業。相比衛星等航天器,載人航天更適合進行航天科普教育,而中國也將太空科普教育作爲空間站的重要職能之一,太空授課應當說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未來航天科普教育活動可以從廣度和深度兩個方向發展。一是教學內容範圍更廣泛,不僅限於微重力條件下的物理化學現象,也可以介紹太空科學研究和工程研究;二是可以開展更多有深度、有影響力的活動,中國已經有學生製作的`立方星,隨着航天發射任務搭載進入太空,未來也可以有學生設計的空間科學實驗進入太空,比如美國的航天飛機曾搭載中國學生設計的科學實驗項目飛天,其中一個實驗是研究草履蟲在失重環境下的生長繁殖。

天宮課堂開課時間2

近日國內媒體報道,我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出消息,爲提高我國太空空間站的綜合效益,將會推出一個全新的天空科普教育項目“天宮課堂”,天宮空間站的宇航員將會進行本輪首次太空授課,屆時將會面相全球進行直播。無獨有偶,本次空間站的宇航員王亞平也在2013年在天宮一號上進行過一次太空授課,全國有6000萬中小學生觀看直播造成非常大的社會凡響。

天宮課堂開課時間 第5張

如今天宮空間站建設完成,也將要開展一堂讓人備受期待的空間站課程,立即激發了大家的好奇心,本次課程將會展現出一副怎樣的全新課程呢?有網友說,自己小時候在電視上看到美國航天員在空間站給學生們授課的場景,羨慕死自己了,還想着啥時候也有航天員能給自己也來一趟“天空授課”。沒想到這個夢想如今真正實現了。

天宮授課像是一顆培養青少年愛好科普的種子,短的來講可以擴寬空間站的應用功能,長的來講可能會爲我們未來的航空業埋下很多的青少年種子。爲那些學生們拓展視野、提供一個開放思維的平臺,只要其中有一些能夠萌芽,就能爲我國航天航空業帶來更多的種子人才。

天宮課堂開課時間 第6張

中國在航天業已經開始在教育上多種佈局,比如在很多一線城市設立航天精神的教育基地,設置航天主題的天文科技館,打造航天文化的科學研究基地,以及通過航天基地來與小學開戰勞動教育活動。西安航天基地打算新建10所小學,打造航天科技城,讓西安變成中國的航天“動力之鄉”。

比較中美航天的發展國情,就可以看出美國具有極大的先發科技優勢,中國在航天方面的技術儲備是遠遠不夠的,因此中國想與美國平齊必須要從底子上下功夫。

中國的人口是美國的四倍多,並且基礎教育制度方面領先美國,這也意味着每年的人才產出更多。只有讓更多人知道航天,理解航天,並且以成爲航天方面的人才爲目標,才能夠讓我國的航天事業以極爲茁壯的成長不斷髮展,最終追趕上美國航天科技的人才儲備。

天宮課堂開課時間3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天宮課堂”第一課定於12月9日15:40開始,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將在中國空間站進行太空授課。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將進行全程現場直播。

本次太空授課活動將採取天地互動方式進行,在中國科技館設置地面主課堂,在廣西南寧、四川汶川、香港、澳門設置地面分課堂。屆時3名航天員將在軌介紹展示中國空間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物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現象(授課項目附後),並與地面課堂進行實時交流,傳播載人航天知識,激發廣大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

中國航天員真誠邀請廣大青少年在地面同步嘗試開展相關實驗,從天地差異中感知宇宙的奧祕、體驗探索的樂趣。

天宮課堂開課時間 第7張

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項目

1 航天員在軌工作生活場景展示

2 太空細胞學研究實驗展示

3 太空轉身

4 浮力消失實驗

5 水膜張力實驗

6 水球光學實驗

7 泡騰片實驗

8 天地互動交流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