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經典散文隨筆(15篇)

經典散文隨筆(15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散文的身影吧?散文是一種常見的文學體裁,取材廣泛,藝術表現形式豐富多樣。你知道怎麼才能寫好散文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經典散文隨筆,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經典散文隨筆(15篇)

總愛聽雨,總盼夜裏有雨而至。

夜雨最溫馨,最動情,最有韻致,其靈新之氣,清越之聲,盪滌了紛揚的污穢塵埃,淹沒了功名利祿的喧囂,使躁動不安的都市透出幾許寧靜幾許安謐。這樣的雨夜,你臨窗而坐,看雨在玻璃窗上生動流淌,聽雨在窗臺屋頂上優美叩打,會有一種置身禪宮淨土的感覺,你不忍用一絲半點的惡意邪念玷污這大自然的恩賜,也不忍有一時片刻的惰性辜負這夜雨營造的怡靜氛圍,總想讀點什麼,寫點什麼。若不讀不寫,只靜坐看雨聽雨,那也是一種享受,一種逸緻,你會由那清越的雨聲生髮出種種妙不可言的神思遐想,想筍的破土竹的拔節,想山的蔥蘢溪的窈窕,想成熟的豆棵在五月溫柔的陽光下叭叭炸莢,想揚起的穀粒在絢麗的夕陽斜照中沙沙落地——你會愉悅不已,興奮不已,不知不覺地忘了窗外燈紅酒綠的誘惑,寸利得失的紛爭,而陶醉其間,思緒安然,這便是聽雨之樂。

而聽雨之妙,則在於心平氣靜。人在鬧處,是聽不見雨的,即使身在靜處,而心在鬧處,亦是聽不見雨的,或日聽不進雨的。聽雨如品詩賞畫,身臨其境,心融其情,才能領略其高屋建瓴之勢,小橋流水之幽,並由此回想流年往事,憧憬人生之旅,抒發已之品行情操喜怒哀樂。你看宋人陸游心中的雨聲:“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其聲動人,其容也動人!你看唐人白居易眼中的雨:“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帶春雨。”其雨動情,其淚亦動情!

品味聽雨,也就是品味生活,品味人生。如果你的心胸清純如雨,那末你的思想之翼便能從雨聲中昇華到一種更高的境界。年輕時曾在一本書上看到一副楹聯,過目能誦,經年不忘:“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那種由雨聲引發的所思所想,可敬可佩,其情其志,可歌可頌,我雖不能爲之心嚮往之。

肥皂和香皂這兩個名字,在我的記憶中,啓用於上世紀中葉。之前,故鄉人把肥皂和香皂分別稱爲洋梘,洋香梘。一個洋字,標明它們是外國貨。在外國貨出現之前,農戶人家日常洗滌用的是皁角。

皁角是皁角樹的果實,狀如荷蘭豆,但比荷蘭豆大得多,寬約寸餘,長約一拃。成熟的皁角呈黑紅色。我家後院就有一棵皁角樹。母親拆洗被褥或洗衣服時,就用一根長木棍打些皁角下來,用斧背砸爛,直接放在衣物上揉搓。或者用開水浸泡,把浸泡液撩到衣物上揉搓。

祖母則在每年秋冬季節,以皁角和豬胰臟爲原料,製作胰子,又稱豬胰子。她先把皁角砸爛砸面,再將豬胰臟摻和其中,再砸均勻,最後,手工團成圓形或扁圓形的成品,以備盥洗。

祖母心細,對皁角和胰臟的比例搭配得很恰當,使胰子既不幹燥,也不油膩。如果皁角太多,則乾燥傷手,如果胰臟太多,則油膩,而且去污效果差。二者各佔多少比例,全靠祖母的經驗。用祖母製作的胰子,可護膚,可潤面。洗手,手不太綻(方言讀zan)裂子(皸裂);洗臉,臉不太皴。祖母做的胰子,除自家使用外,還送人。

故鄉的街鎮上有兩家肉鋪。胰臟是生豬屠宰的廢棄之物。因此,主人樂於送人。皁角樹是自家的。年年歲歲結皁角。這樣,製作胰子的原料,從未短缺過。

我想,在故鄉關中農村製作胰子者,絕非我的祖母一人,肯定還有你的,以及他的祖母、太祖母們。

不知道是我變成了魚,還是魚變成了我,反正我在水裏遊得很嗨皮。太陽像煮了6分熟的蛋黃一樣,斜斜的掛在天邊,暖暖的陽光隨着水波的晃動搖曳着,忽明忽暗。輕輕地從水草上游過,軟綿綿的,蹭的肚皮癢癢的,很愜意。幾隻很醜的小蝌蚪遊了過來,圍着我轉圈圈。我瞪大了凸起的眼睛,怒視着它們(心裏暗吼“死開!死開!死開......我不是你們的媽媽,別煩我!!!!!”)估計它們被 嚇着了,連隊都沒排,呼啦啦的甩着小尾巴全遊跑了(就算它們變成了青蛙,我覺得它們也是很醜很醜的生物......)。水波晃動的厲害,估計是起風了,似乎有沙子掉進了我的眼睛裏,這就是沒眼皮的壞處吧,我拼命的鼓動着腮,想把沙子擠出來(好像在哪本書上看到過,魚就是這麼排泄廢物的,有知識真好,我再次嗨皮了......天上飛過來一羣鳥,我潛伏到了水底(不知道它們吃不吃魚,反正我也估算不出自己有幾斤幾兩,安全第一唄。)它們喝水跟小雞啄食一樣.....沒良德的傢伙,飛走時竟然拉了幾坨便便在水裏!!!!更驚奇的是我優雅的游過去,把那些便便給吞了(太太太噁心了!!!或許是本能吧,還想着有個電腦啥的上百度搜一下。)岸邊爬過來一隻不知道是蜥蜴還是壁虎(我分不清楚那2種動物),在水下看,它們是很巨大的(我是人的時候就怕類似耗子,蛇一類的東西),正當我努力的在想這種東西吃不吃魚的時候,水面上伸下來一根鐵棍子一樣的東西,秒瞬間感覺自己被閃電啥的擊中了,腦子裏一片驚悚的空白......等再有意識,我已經靜靜的躺在一個不鏽鋼的鐵盆裏了,刺鼻的油腥味讓人家很不舒服!!!!

有2個人在說話..

“這麼小個鍋,能放的了這麼大的魚嗎?”

“那就剁開了在下鍋油炸......“

剁開油炸!!!!我慌亂了,大吼“我不要下鍋,我不要下鍋!不許油炸!我不要下鍋......”可是發不出一點聲音來!我批命的扭動着身軀,用盡力氣想跳起來,讓他們知道我還活着!吃活物沒人道!!!!!!

突然就驚醒了。沒有油鍋,沒有不鏽鋼盆,沒有菜刀....

原來做人挺好,至少可以大聲say “NO”!!!

好吧,我以後再也不會妄想着學游泳了,反正新疆不會發洪水啥的,至少不會被淹死,更不用下油鍋!!(據說下了十八層地獄,有一種酷刑就是下油鍋。以後還是多行善積德吧,阿彌陀佛,上帝保佑.......)

一時之間,就感覺自己好是疲憊.好多時候吧.眼一閉,彷佛過了一季.在睜開的時候.剩下的猶似回憶.就想把他泡在水裏.然後 發酵 發酵

今天又是明媚豔陽.可每個人的晴雨,又怎麼能一一說的清,道的盡.我恨不得這是一場雨.把我身上的點點滴滴都沖刷的乾乾淨淨.然後不與別人說.讓別人看着我.瞧:那人多美麗

我甚是不喜歡回憶,因爲把時間放在一個過去的旋律裏.然後看着 自己所走過的點滴,除了傷情,還有傷心.沒有人在回憶的時候不發出一聲嘆息.看 那時候的我們多麼青春,那時候的我們多麼純潔.可現實把我們磨了個邊,刷了一層層的漆.之後讓別人看着我們.多美,多圓滑,做事多麼的成功,殊不知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用我們的曾經換來的.我們用清純換來了嫵媚,用開心換來了成功,用世故換來了單純,用人性叵測換來了人之初 性本善,用豔陽青春換來了現在的功德名利.當時間在我身邊劃了一條線的時候.我知道:我回不去了.我知道:我沒有什麼還能用來交換的了.

或許這就是成熟,當自己把身邊的一切都用利益來看待的時候.自己也就剩下了利益.當自己把功名當做追求的時候.眼裏也就只有功名.當我們把時間放在了這身上,那麼他們也就掛在了我身上.

真的想寫一本回憶錄吧,回憶一些我們以前的美麗.回憶下我們曾經的校園,回憶下我們走過卻又未曾圓滿的曾經.或許回憶的時候我們都會想着自己總還有一些事情都未完成.這裏 或許那裏都會有些缺憾,但我總覺得吧:有些缺陷畢竟是好的,這樣纔有的回憶.要是自己把身邊的一切都弄得完美無缺,那麼生活或許失去了本意,如果人真的沒有缺點,那麼這個人就少了一些煙火味兒.終究不像是個人了吧.所以讓它缺一點吧,缺了纔好補.圓了反不全.

遠處傳來的犬吠夾雜着夏夜的蟲鳴更顯出夜的空曠。偶爾閃過的光光點點也不過襯托出夜的深邃而已。

起身,點一支香菸,就着這黑夜將這寂寞一起吞下,在一明一暗的火光中,一切灰飛煙滅——如同我們的生命!

是了是了,這就是人生吧。時間的河流將我們侵蝕成匆匆的過客,而生活的歲月將我們雕琢成憂鬱的哲人。

這樣漆黑的夜晚,適合自己冷靜的思索。伸出手,什麼都看不見,抑或本身什麼都沒有,這正如我們的生活。曾經天真的以爲自己擁有很多,譬如財富,譬如經驗,譬如朋友——然而當我靜下心來才明白,其實我從不曾真正擁有過!此刻你會頓悟,友情不在於你認識了多少朋友,而在於患難時候有多少朋友還認識你。是的,正如人們常說的,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她來尋找光明。只有這墨一般的黑夜,讓我開始成長。

這樣失眠的夜晚,適合反省。每個人赤裸裸的來到世間,都只握有一張單程車票。過去的已經永遠過去,離開的也不會回來。更可悲的是,我們無法確知自己到底在哪一站是終點。所以,愛了就是愛了,而一旦不愛了,也就自然是不愛了。我所能做到的,不是如何去歇斯底里地挽回曾經的愛,而應該是竭盡所能地保有我的自尊。同愛一樣,我們的幸福,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希望都同樣不可逆轉,失去註定是失去,錯過也必定是錯過。因此我們的人生軌跡必然也必須是:向前!向前!

這樣孤獨的夜晚,當然是適合冥想的。我既不願意扼腕於人生苦短,卻也絕不寄託於來日方長。珍惜今天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吧!諸如財富,幸福和朋友。昨天我不曾擁有,而明天也許不再是我所有。所以,唯有珍惜。這黑夜,這孤獨,甚至這苦難,都同樣值得我們珍惜。相信我的人,無需解釋;不信我的人,何須解釋?用我平凡但感恩的心,對大自然的所有恩澤永葆敬畏,對這無可重複的生命永存感激。我不想去追究是黑夜讓我孤獨,或是因着孤獨才讓我融入黑夜。在黑夜中品味這份孤獨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的擁有呢?我們常常迷惘於追尋明天的幸福,常常執着於期待下一站的快樂。於是,幸福和快樂便在不經意間從我們眼前,從我們手中悄悄地溜走。可是親愛的,你可曾懂得,人生只是減法——過一日,便少一天!

這樣睿智的黑夜,讓我明白——活在當下。我們的生命時時刻刻在被齧噬,被蠶食,被侵蝕。或者是寂寞,或者是痛苦,或者是悲傷,又或者是疾病。如果生命本就是一次煎熬,那我們也應該在苦難中涅槃;如果人生本就是一場旅行,那我們有什麼理由錯過沿途的風景?我們用什麼樣的態度對待生活,生活比較會賦予我們同樣的色彩。尊重生活,尊重生命,就是尊重我們自己。我們常常在年輕的時候嘔心瀝血,夜以繼日地拼搏奮鬥,爲權勢。爲名利。甚至習慣於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直到筋疲力盡,兩鬢斑白,才發現,只有健康,只有平淡,便是人生最大的坦然。

就是這樣無聲無息的黑夜,靜靜感受自己的呼吸,默默跟隨自己的心跳,我會突然體驗到大自然的律動。這顆美麗星球上無數與我同在的生靈,都在這同樣的夜色裏如我此刻般沉默。但這沉默絕不同於沉寂!因爲這沉默必將在黑夜裏孕育出空前絕後的偉大力量,這力量如閃電般足以撕破這無邊的黑夜並終將賜予我們

——一個金光燦燦的黎明!

古橋

彎月形的,那麼美。小時候我望着它,常想:它是不是古時的一彎月牙,不小心掉進河裏,再也回不到天上,翻了個身,就索性做了河上的橋。

古橋弓着腰,把路背到對岸去。

塵埃、重量、馬蹄、車輪……

此岸和彼岸,交換着行走的方向和匆忙的背影。所有的行人都去了遠方。噠噠的馬蹄聲,也化作遠山的腐殖土。古橋依舊弓着腰,像我祖先的雕塑。

千年前的流水,返回來看望它,仍是那彎初月,從記憶裏緩緩升起……

板橋

在幽澗,在溪流,一塊躺倒的木板或石板,托起受驚的道路。

自渡渡人,它們是有佛性的木石。比起大河激流上的橋,它們的功德是微小的。

小小的深淵也是深淵,小小的苦難也是苦難。板橋橫臥水上,成全了小小的圓滿。

這小小板橋,讓衆生們都有了自己可以抵達的彼岸。

淺淺的銀河,大約是少了這小小板橋,遂成了萬古深淵。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詩人的背影漸去漸遠,板橋上,依稀是古時候的霜……

五月長沙的天氣,就是你不知道何時大雨傾盆何時細雨連連。我的心情可能是受天氣影響,陰晴不定。倒不是遇上特別煩心的事,只是一個人在外漂泊內心難免會有一陣陣的孤寂。

泡上一杯普洱,滾燙的水打的'茶葉旋轉起來,然後慢慢沉澱,最後慢慢浸出茶色。普洱茶清淡,湯色卻很濃烈,入口談不上清香卻也不苦澀。

日常的生活過得像平淡的普洱茶,雖不至於無味卻也沒有過多的激情令人嚮往。人心一旦閒的慌,必定是坐立不安,心緒不寧。

羅曼-羅蘭,曾經寫道:“有些人二十歲就死了,等到八十歲才被埋葬”當我看見這句話時,那種內心被“”震撼的疼痛泛遍了我的全身,從髮梢直到腳踝。先是回憶過去的生活,不斷痛苦、自責;然後精神不振,周邊的人與事時常處理不得當,麻煩不斷;最後假以時日,變得麻痹不知疼痛再回到死亡。最大的痛苦與不幸也就恰恰是這種對痛苦產生抗體的情況,因爲即使再多的人想挽救也無能爲力於自身靈魂的孱弱。

A有一發小兒B,小學初中兩人都是同班同學,當時住的也不遠。這樣好幾年一起上學放學,也能稱的上一聲哥麼。他兩在學校也對的起那一聲哥麼,兩人雖然不至於一起欺負別人,但也沒有讓人欺負他們。

小學時,他們還都是成優異的尖子生,當時進入了當地的重點初中。只是上了初中以後,不知是競爭大了還是進入叛逆期。他倆時不時翹課,網吧、遊戲廳成了他們的根據地,功課自然也就一落千丈。每次同級聯考,兩人都位居末位,兩人成了名副其實的難兄難弟了。

那時他倆還不知到什麼是社會,卻總以社會人標榜自己。同學們這見到這倆人有幾分畏懼和嫌棄,老師們見到這倆人有幾分嫌棄和惋惜。直到學校裏已經無人待見時,兩人覺得學校已經索然無味,便紛紛輟學。

輟學以後,兩個失足的少年的命運開始發生了不同。

A去了南方,他的父親在南方從事建築行業。A很少見到父親,卻極其渴望父愛,當父親給他重新安排學業時,A竟也欣然接受。這一年,A的父母離異了,而A因爲有了滿滿的父愛,在期中考試時發揮超常博得了同級第一的好成績。

B輟學以後繼續混跡在小鎮上,終日沉浸在網吧、遊戲廳、溜冰場等場所。平日花銷也是靠剝削同學,小偷小盜所得。B的父母對其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眼睜睜看着自己的兒子掙脫自己的束縛,離家人越來越遠。

日復一日,經此一年之後。A、B倆個難兄難弟通過網絡又聚在了一起,他兩在A所在的南方碰頭,一起在A父的建築行業裏混得一份薪水。建築行業,很辛苦。兩個17歲的少年倒也能憑這一腔熱血堅持了好幾個月,雖然賺的不多但是也自給自足,兩人也是相當的有成就感,畢竟在同齡人還在念書的時候,他們已經在闖蕩江湖了。

兩人之所以又斯混在一起了,全然是因爲A又一次的輟學了。儘管成績不錯,可是他始終渴望校園外的生活,總覺得出了校園便自由自在了。少年啊,無畏的無知將他推上了一條人生的不歸路,在家人多次勸導無效後也就默許了A的輟學,因爲你永遠不知道現在的小孩用什麼樣的方式逃離。

兩人在建築工地拋頭顱撒熱血,賺的錢竟不夠兩人在附近麻將館,兩人每天裝着幾百元去,空溜溜的回。時間一久,本就浮躁的難兄難弟便生出了撂挑子的念頭。A父一切都看在眼裏,他沒有過多的批評,幾番告誡之後便將A安排去了其他城市做實習生。B則留在A父的身邊,沒過多久B也被安排去了另外一個城市做實習生。

A和B不知未來在哪裏,覺得目前的實習工資根本滿足不了自己的需求。所以在幾個月後雙雙的辭職了。這一次他們沒有在一起,A繼續不斷的嘗試各種新工作,B回到了小鎮成爲了職業遊民。

一別便是數載,A、B重逢在長沙。長沙的雨助長了兩人的兄弟情,兩人在站臺回憶過去種種,渾然不知要等的車幾番從眼前駛過。這一次相逢的契機是B因爲小鎮風聲緊,出來避避風頭,於是他想到了A。

AB兩人都覺得彼此變了,兩人的愛好也不相同了。A聽B說他在小鎮的各種事跡,初聽覺得新鮮實際後來A覺得B不應該這樣渾渾噩噩的過下去,可是卻也無法幫助B。A覺得很傷感,他不願見到昔日的好友在未來鋃鐺入獄。 B見A戴着一副眼鏡,文文弱弱的樣子全然一副書呆子氣息,B覺得A和自己已經走在了不同的道路上,分離將是早晚的事,他感嘆世事多變,昔日吃一碗麪的兩個人竟然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

再後來,AB也就沒有過多的聯繫了。而他們的人生便也死在了雙雙輟學的踏出校園的那一刻,將來當他們入葬的時候也許會明白,歲月留給我們的是不可磨滅的教訓,足以用一生去改正也可能無法挽留青春時隨意拋棄的自由。

A後來的生活很平淡,雖然沒有很有成就感的事情發生,但是卻也沒有太大的過錯,就像他在工作中那樣很安靜、很安穩。

B的生命在30歲就戛然而止,他到死都沒有使自己成爲那種很有派頭的人,倒是當他深陷亂刀之中時圍觀的羣衆多過他的小弟。他在離開人世的那一瞬間,依舊是帶着不甘懷着恨意。

當我去參加B的葬禮時,心中濃濃的悲意使我淚下。他的葬禮,比我婚禮時的人要多,可是那些人卻比參加我婚禮時的人開心。

當我在歸途的火車上,我恐懼那死亡來的太快,十五六歲的少年轉眼就年過三十,這種速度讓我恐懼,何須八十歲,我感覺我會葬在五六十歲。因爲我受不了那平庸帶來的煎熬,那種煎熬不瘟不火,根生蒂固。

“”砰”來不及反應,前一秒還在恐懼死亡的我,被動車相撞帶來的衝擊狠狠的拋出窗外,落在了高架橋下,變成了一攤肉醬,包括後期的救援人員也沒有發現我,我輩大雨沖走了,準確的說是肉醬被大雨沖走了。

“嗡”~~~電話鈴聲響起,我從夢中醒來驚出了一身冷汗,忙抓起桌上變涼的普洱茶,一飲而盡。

清晨,手機的信息鈴聲把我從夢中叫醒,我帶着朦朦朧朧迷迷糊糊的睡意打開手機,信息是堂弟和叔叔發來的,看到信息的那一刻我心裏頓時一股寒流直入,一陣刺痛。雙眼也不由控制的泛紅氾濫開來,原本寂靜的心開始躁動不安,不再沉寂。

我也知道堂弟和叔叔是出於好意,所以才發那些圖片和視頻給我,但他們殊不知我並沒有他們眼中所看到的那樣那麼堅強,他們所想的,所要看到的,恰恰是我最想要遺忘的,想要逃開的,不願意去面對的,只要每次想起,每次看到,我都要痛苦萬分,就像是一把千年的枷鎖,牢牢的把我套鎖住,讓我難以呼吸,快要憩息。

路還是那路,各種不知名的野草,貌似和春風早已約定好了的,一到春天就會追隨着春風的腳步如約而來,鬱鬱蔥蔥茂茂密密的把路的兩側覆蓋得毫無空隙,中間只留兩隻腳大小般的空間,讓人足以踏足橫過。

小時候母親怕我走路不是很穩,怕我磕着碰着,每次要下地幹活總會把我放在她背在身後的竹筐揹簍裏,沿着那條路一步一步的把我背到地裏,要是在路上看到什麼野梅子,野葡萄什麼的,母親都會氣喘吁吁很是吃力的彎下腰去挑選又大又甜的野果子摘給我吃,吃到野果子的我則開心的不亦樂乎。

到了地裏,母親把我放下來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趕緊去周圍的樹上扯下幾片又大又圓的樹葉,再用幾根木棍和玉米杆爲我搭建起一座城堡,一座可以爲我遮風擋陽避雨的城堡,一座屬於我自己僅有的城堡。每次母親把我哄進她用自己的雙手爲我築起的城堡後,總會露出那時年幼時的我覺得那是世界上最充滿魔力的微笑,然後纔會安心的開始去忙碌着她當天的勞動。

每次我在母親爲我一手創造的城堡裏一個人玩累了就倒頭大睡,醒來時睜開眼睛後我總會躺在母親的懷裏,每次母親的手裏也總會有不同的扇子,爲我扇風去熱清涼趕蚊蟲,而我有時也會像只小貓一樣繼續把頭鑽進母親的懷裏,繼續開始王子在城堡裏生活的奇妙美夢之旅,等我再次醒來,我已經躺在家裏的那張又大又軟的大牀上了,甚至有時心裏還會冒出我是怎麼回到的家裏的奇怪而幼稚天真的疑惑。

每次,只要母親一說要帶我到地裏,我都會開心的碰碰跳跳的鑽進那個揹簍,等着母親把我背起,我就像位皇帝一樣,凌駕着母親的背上而去。

長大後,母親不再把我放在她身後的竹筐揹簍裏揹着我,而是選擇另一種方式陪伴着我,走在我的身後和我一起走過那崎嶇的小路,默默的守護着我,身後總是傳來母親那一輩才聽的懂的古老山歌曲調,有時我總會嘲笑母親說:都什麼年代了還唱這種老掉牙的東西。母親應和着說:你懂什麼。

是的,那時的我真的不懂。

母親是文盲,一生沒有念過書,不識一個大字,就連自己的名字也不會寫,母親在家裏排行第二,上面有一個哥哥,下面還有三個妹妹和兩個弟弟,那時的傳統思想重男輕女,自然而然的,母親爲了哥哥和弟弟妹妹甘願肩負着原本不屬於她的重責,除了傳承那一輩子的山歌,母親真的不會唱我們這輩人的歌兒。現在回憶起來,我懂了,不僅懂得了母親爲何總是輕哼着那我這輩子永遠無法聽懂的歌兒,也懂得了我的母親是多麼的偉大的一個人。

後來我上了高中,讀了大學,就很少和母親一起走過那條路了,有時打電話回家偶爾聽母親說着關於那條路上所發生的事:野梅子熟了,野葡萄也熟了,沒人吃。有時還問我什麼時候放假回家,她去摘點回來留着等我回家。其實母親也知道我現在已經不再喜歡吃那條路上的那些野果子,在母親的心裏,自己的孩子讀過書,知道的東西和追求的東西也慢慢的在改變,不再像小時候那樣會爲了她的那幾顆野果子而開心一整天,只是她沒有讀過書,在與我的溝通之間也在漸漸的拉開距離,除了把小時候的東西反反覆覆拿出來說,哪怕有時我說一些關於文化知識的話題,即使她聽不懂是什麼,她還是再那裏認真似懂非懂的聽着,因爲這樣,她真的已經不知道該怎麼與自己的孩子進行聊天,這樣的姿態是她能夠與我真正坐下來面對面的呆在一起最好的方式。這就是我的母親,一個簡單平凡的婦女,即使簡單平凡,卻在有些時候讓我感到她是那樣的偉大。

和母親走過的那條路,我從沒有想過有一天我會親自把母親從那條路送走。那條路不僅僅見證了我成長,也承載了我和母親的所有記憶。母親的離開,讓我頓時失去了人生的所有動力和方向,只要走過那條路時總會想念起母親,想到母親已經永遠的離開我,我就悲痛萬分。

我不想,不願意去面對這個事實,在我的心裏母親不曾離開過我,我選擇去避開有關母親已經離開了我的所有事和物,每個夜深人靜的時候偶爾泛起那麼一點記憶我也會很快的想盡一切辦法把它扼殺在搖籃裏。母親還活着,我並沒有失去過她。

於是清明節我選擇在深城,選擇繼續我口中所謂的工作也不願回到家。我害怕,我惶恐。

我不想我的雙手面對母親的墓碑而無處安放,我不願我的眼睛看着母親的墳頭而尋覓不見母親的身影,我不想依靠在母親的墳邊卻無法依偎在她懷裏,再一次的感受到她的溫暖懷抱,我不願站在母親的墳前嚎啕大哭而聽不見母親的安慰切語,更不願面對母親沉眠於那座孤墳下,而我傾盡所有的吶喊聲卻始終無法喚醒她,讓我此生還能夠開口再喊一聲:媽。

也許,我將不會再一次的足底將永遠不會再掠過那條路。沒有母親,那條路或許將只會成爲一種記憶,一種能夠連接着我和母親之間的記憶。

也許,有一天我會一個人獨自走過,但卻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再一次跨過那條路,也只是爲了尋回我的母親。

我有的時候也挺討人喜歡的。

我是一個急性子的人,雖然這種急常常派不到多大用途,但我就是這麼一個毛毛躁躁性格的人,我有時按捺不住寂寞,有時堅持不了多會兒的等待。

有一次投稿了一篇散文,四千多字,我想散文不像詩歌,編輯得肯定會慢一些,要等發表得等很久。

於是,我想到了一個可以縮短等待的好辦法,睡眠。因爲等待的焦躁不安讓我失去了挪步出去的勇氣,儘管出去轉轉時間會過得相對快一些。足不出戶,還要忍受等待的煎熬,唯有睡眠,睡眠真是一個好辦法,一睡就至少一個小時,兩個小時,相對於始終滴滴答答一分一秒地過去,還真像是過山車了,哈哈,真快。

一覺醒來,我蓬着頭,垢着面,趿拉着鞋,徑直走向電腦。儘管心跳地突突,想以最快的速度撲向電腦,但腳步卻在刻意地拖延時間,萬一沒編輯好呢,腳步慢一秒就有可能在下一秒展現出結果。

我坐在電腦旁,穩了穩神,平復好情緒,心想着:不管是什麼結果,我都要用心去接受,不氣餒,不罷休,愈挫愈勇,只戰不退。

打開網頁,沒有新評論,沒有退稿信,哈哈,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於是,我又展開了新一輪的等待。

晚上做飯的時候,我心不在焉,炒菜的手也在隱隱發抖,我把幫忙查看的任務交給了愛人。

突然,鍋裏的菜還在燒着,我心神不定地走到愛人面前,垂頭喪氣卻又急切想要知道答案。“發表了沒?”我問愛人。

“沒”,再等等,愛人沉穩地說。

“唉,等高考成績我都沒這麼上心過。”

“早上心不就早飛黃騰達了?”

“我也想啊,可問題是——”我也不想去提那陳年舊事,就此扎住。

繼續等待,吃飯。

“這會兒編輯老師們應該吃飯了吧?”我拿着筷子說。

“嗯。”愛人又看了看網頁。

“不會吧,吃這麼久,總有人在網站值班吧。”過了一會,我又接上話茬。

“哦”

“主編請大夥吃飯去了吧?”

“主編喝醉了。”愛人不動聲色地說。

“不能呀,真不能。”

結果,我的文章還是如期發表了,感謝編輯老師們的審閱和推薦。愛人也兌現了自己的諾言,把我抱起來轉了幾圈,慶祝又一次的成功。

記憶中的臘八這個節日,比起其它幾個傳統節日來不算那麼隆重,因此,自己成家過日子後,也是想起來就當節日過過,想不起來也就稀裏糊塗的不經意間的過去了,沒有特別把它像中秋或春節那樣當回事兒的看待過。不過,關於臘八的記憶總還是留下一些的。

北方的冬天,尤其是到了小雪節氣之後,寒冷是最突出的特徵。常言說熱在三伏,冷在三九,而每年的臘八,多是三九的前兩三天,這一天天寒地凍,冷得不想出屋,不願伸手。

小時候的農村取暖條件很差,供給農村的烤火燃料不夠充足甚至說是極其匱乏,因此,從秋末冬初就開始準備過冬取暖用的柴禾是我兒時永遠也不曾忘記的經歷。

冬天的早晨,尤其是夜裏刮過大風的早晨,冷的不願意從被窩裏鑽出來,可每逢這樣的天氣,正是樹葉被大風吹落的時刻,掃樹葉一定要趁早起牀,搶在別人之前出去,否則就會掃不到。因此,我經常是早晨要麼和爺爺一起,要麼就和母親一道,都要掃上一筐樹葉子揹回家,日子久了,院子裏的樹葉子會堆成一個大大的柴禾垛。除了樹葉,還有從地裏拾來的各種各樣的莊稼秸稈,樹枝,柴草等堆積在院子裏用做過冬取暖,把炕頭燒的滾燙滾燙的,屋子裏也暖融融的。

臘月裏的早晨,院子裏的榆樹,冰霜落在每一個細小的枝杈上,形成的“樹掛”可以說是冬天的一道風景。人們有事情要是出去辦事,等回來的時候,眉毛,鬍子上都會變成白色的,頭髮也是白色的,走回屋裏,這些白色的霜雪會很快被融化成小水珠兒,從髮梢,眉毛鬍子的毛尖兒上一滴一滴的滴落下來。等太陽出來了,樹上的“樹掛”也會鬆動,幾個小夥伴兒在樹下玩耍,趁其不備,用力在樹幹上踩上幾腳,“樹掛”就會從樹上落下來,落到小夥伴們的頭上,脖子裏,涼涼的,大家都會開心的哈哈大笑並奮力的逃跑。

母親給絮得棉衣是厚厚的,可還是左囑咐右囑咐的不要出去了,外面很冷,會凍病的。孩子們哪裏會在屋子裏憋得住,總會找出各種各樣的理由在外面瘋跑。小夥伴兒們冬日裏玩耍着“踢房子”“捉迷藏”的遊戲。天雖冷,玩的卻是滿頭大汗。熱了就會摘掉帽子甚至脫掉一些衣服,因此而感冒發燒也就成了少不了的事兒,吃藥打針是那個時候最恐懼的事情。而除了打針吃藥之外,母親還要嘮叨半天,怪罪我不聽話,“怎麼樣,說不讓你亂跑來不?就是不聽話”。嘮叨歸嘮叨,母親給做的那碗打上個荷包蛋的薑湯面,有蔥花香油薑絲,味道那個好喝,記憶是那樣的深刻,此時的感覺做個病號到成了一件幸福的事情了。

到了臘八這一天,天氣往往是一年當中最冷的時刻。一大早母親就熬好了一鍋“臘八粥”,熱氣騰騰的,喝上一大碗,香香的,甜甜的,就算是過了臘八節了。記得這一天母親還要醃製“臘八蒜”,等到了大年初一吃餃子的時候,就着翠綠翠綠的“臘八蒜”,嘴裏嚼着初一的肉餡兒餃子,可以說這是一年當中最奢侈一頓飯了。

關於小時候臘八節的記憶主要就是這些,雖然那個時候的日子過得很艱辛清貧,但沒有感覺出什麼不好,倒是從中體會出了祖輩父輩的艱難與不易,體會出他們對我深厚的愛,體會到了他們留給我勤勞持家的這種家風傳統。很珍惜童年時代留下的這些記憶。

這些年生活好起來了,過臘八節熬臘八粥的用料比原來講究了許多。臘八前就要到超市買好江米,小米,大米,紅棗,紅豆,蓮子,薏仁等各種用料,用微火慢慢的熬製,添加適量的白砂糖,類似於超市裏賣的八寶粥,好喝而適口。

關於過臘八節的傳說有多種多樣的版本。有人說是元末明初,朱元璋抓去坐牢被監禁起來的時候,臘八這天飢寒難耐,怎麼也找不到食物充飢,最終,要不說朱元璋畢竟是朱元璋,他想到了老鼠洞,裏面有老鼠越冬的各種豆料與米料,果然如此,便熬粥而食,後來朱元璋坐了皇帝,爲了紀念這個日子而有了臘八這個傳統節日。

佛教界非常重視臘八節,其中原因之一是否與臘八粥這種美妙的素食有關?沒有進行過進一步研究與考證,但與裏面孕育着素心革面,清欲寡歡,清新淡泊等諸多文化內涵定然有重要的關聯。

臘八粥是名副其實的素食,然而臘月的“臘”字是一個“月”字旁,而月字是“肉”字的簡寫。說明臘月的臘並不是素食的代表,恰恰相反,“臘”字又是“獵”字的通假字,到了臘月,缺少食物的動物就會在冰天雪地裏四處亂跑,這正是是打獵的好時節,有獲取肉食的含義。到了臘月,人們殺豬宰羊,醃製臘肉也是不少家庭的一個生活習慣。因此臘八節有慶祝獲取很多獵物,祈禱好光景的含義。

如此一來,各種臘八節的傳說出入很大,看似沒有多少關聯,然而其實質卻都是勤勞祥和。

作爲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我們能從中領略到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並把它發揚光大,堅守中華民族的勤勞而儉樸,儒雅且淡定,清欲寡歡不奢靡等各種優秀情操,建設和諧美好的正常社會與國家,是我們紀念這個傳統節日的最重要的東西。

一個窮人,永遠無法和富人成爲好朋友。窮人的痛苦、寂寞,富人永遠無法理解;富人的心境、想法,窮人也永遠猜不着、摸不透。

一個閒人,永遠無法和忙人成爲好朋友。閒人的悠閒、無聊,忙人即使能夠聯想和體會,但心有餘而力不足;忙人或許在心裏說,我要找一個機會和他聊聊,問問他的近況,安慰他不太得意的心情,然而忙人永遠只是在心裏想想,沒有實現的一天。忙人永遠有更重要的事務等着他們去解決,忙人永遠分身乏術,恨自己無法長出三頭六臂,或者一天有七十二小時。

窮人的朋友是窮人,富人的朋友是富人,閒人的朋友是閒人,忙人的朋友是忙人。其中有一個富人窮了,窮人富了,或閒人成了忙人,忙人突然閒了,他們的想法和做法就會不同,他們因此會增加幾個新朋友,但必然也會失去原來的老友。

有人說:“君子之交淡如水。”那是一種自我安慰的話,友情是有親疏的,貧富的距離大了,忙閒的程度差了,環境會使我們疏遠,老友畢竟是那些經常在一起,卻仍然彼此不相輕的人。

不管願不願意、想不想,總會遇到該遇到的人,不管是擦肩而過,還是相伴而行。當微妙的緣分出現時就會遇上該遇到的人,無論是相處一秒、一天、一個月、一年還是一生,“天下沒有不散之筵席”,總有分離之時。

人根據自己所要去的目的地,選擇在某個站點等着公交車,大多數情況都會有很多人在那裏等着,相同目的地的叫“同道中人”,不同下車地點的叫“人各有志”。

當坐上了車以後,車廂內還會有其他的人,緣分會把人們綁在一起,識或不識,最起碼你們會經過一段路程,或遠,或近。有的只是路人,有的成爲朋友,有的甚至成爲彼此一生的摯愛,將共同感受車廂裏溫度的冷暖,一起欣賞車窗外風景的美醜,也許從人情世故談到人生哲理……

公交車裏的報站器會時常發出提醒,就算你們沒有在中途下車,但也總有到達終點的時候,也就是說人們總會分離。

普遍認爲世間最動人的情話莫過於“我愛你”三個字,但這卻不是最深情的告白。

“該下車了”。

“你先下吧,我看着你……”

然後一個依依不捨,一個強顏歡笑!其實,留下來的人才是痛苦的,因爲離開了的人還有外面的白雲清風爲伴,而留下來的卻只能與車廂裏的冰冷孤獨爲伍!

這是最深情的寵溺和愛護,也是當初最美好並最深沉的承諾與約定——你陪我到最後,而留你一人終老。

人的一生都行走在各式各樣的旅途中,不知爲何而奔忙,像下雨天陰沉沉的天空,縱使全世界模糊,心裏也能看見被水墨染過的世界,別樣美麗。告別在車站,踏上動車,不捨的是窗外的風景如畫,像人生,變幻無常,悲喜交集。

每一個車站,都似乎有一股魔力,置身其中,盡是憂傷。眼中的旅客來來往往,嘈雜的聲音隔斷在耳膜,他們行走匆匆,像是趕着赴下一趟征途,他們眉間忐忑,像是對未知的迷茫和憧憬,他們神色喜悅,像是對下一個突破而鬥志昂揚。周圍行人的步伐來了又走,耳邊的聲音模糊掉又清晰,隻身一人的我安靜的望着站臺,看着他們,也只有我,在慢悠悠的奢侈的感受着光陰的流逝,塞上耳機,單曲循環,不用我醞釀,不用我感性,淡淡的憂傷便已侵襲整個車站,潮溼了這個季節。

人生如旅,歲月如歌。我們不斷的得到,卻也頻繁的失去,我們一次次靠近那些所謂的夢想,卻也僅僅只是靠近。當最初懷揣的激情被現實狠狠地打臉,蹉跎的光陰最終看不見,誰也沒有爲誰創造什麼,最後發現自己一如最初,唯一的改變就是時光走了,自己的心境又脆弱了一分。

其實最有安全感的地方,對我而言,不是堅強有力的臂膀,包容一顆沉甸甸的頭顱;不是無言你懂的擁抱,環住整個頹廢的身軀;不是知道自己身後還有人,等着我回頭就衝我笑……我只需要站在車站中,獨自沉醉,從清早到傍晚,目送一波又一波的旅客。只有車站,讓我可以感受到離別,觸動到我的敏感神經,我武裝成一個看客,不發一言,看着自己的戲劇一幕又一幕。

流年無恙,歲月安然,多麼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帶着一顆初心,不懼未來,行走在旅途上,彈奏出世間最動人的樂曲,書寫好人生最華麗的篇章。

家裏院子有棵棗樹,是十年前桃樹死後補種上的。這樹長得很慢,直到去年才高過圍牆並橫生出了很多分枝,葉子也因此一下多了起來。今年開春,這樹開掛似的,突然結了很多的花,嫩綠色,小小的。我當時就想,等秋天到時,應該可以收穫不少果實吧?

到了10月,這棗樹確實不負春光,枝頭上早已碩果累累。去年父親走後,家中的老母親就是這棵樹的守護者。看着這豐收場景,我時常逗母親,今年有大把棗子吃了。而每每這時,母親總是神情淡定,不屑的說:現在說還早着呢!

果然,到了10月底,果子成熟可食時,我試着摘了一顆放在嘴上,竟然無法吃,原來那漂亮飽滿的果實裏面,竟然早已被蟲蛀空,咬開時,還可以看見好幾條驅蟲在動呢。隨手又採了幾顆,發現這棗子好像傳染似的,竟都如此這般,讓人噁心。

接下來,那表裏不一的棗子,在每一場秋雨過後,也許經不起寒冷的考驗,紛紛落下,成了腳下任意踩踏的春泥┅┅

然而,就在自己快要忘記這樹上果實的時候,轉眼到了立冬。那天,天氣出奇的好,我午休回家,剛打開院門,幾縷陽光從所剩不多的棗葉中穿梭下來,一擡頭,喲,樹的最高處,在枯黃樹葉的襯托下,竟然星星點點排列着一顆顆早已變了色被風乾褶皺的紅色果實。哇,紅棗!這意外,讓我忘記了自己年過半百,抓着樹幹就使勁搖晃,頓時,果實紛紛落下,砸在四周的鐵皮啪啪作響,頗有點“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感覺。隨手撿上一顆,小心把肉掰開,試着嘗上一口,哈,與平時吃到的紅棗並無二致了。於是,趕緊從地上挑了幾顆成色好的塞到母親的嘴上,這意外的收成,香甜的味道,讓還在半信半疑的母親直說:好吃、好吃!

看着母親的笑容,我好奇這意外的果實是如何完美保存下來的?透過棗樹灑落下來的冬日暖陽,我似乎明白了,在四周建築的包圍下,只有樹的頂部纔有足夠的陽光照射,或許,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我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崗位、職責,想起了修麥裏的《心境如潮》 :在這幾米見方的小屋裏/我思考生活/所以每天都要讓頭上/照射陽光/以免滋生安逸的蛀蟲/好在我可以尋找/尋找那無處不在的/溫暖地方┅┅

一輩子有多久?

一輩子誰能輕易地出口?

一輩子,人要怎樣纔不會變?要怎樣纔不會失去自我?

人類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或者簡單點:什麼纔是我向往的生活方式?

或許首先要有一定的能力。世上從來沒有絕對的自由,能力意味着自由選擇的權利,能力越高,自由選擇的權利越大。

在某種意義上,能力代表着自由。而自由選擇的權利是人作爲一個個體的最彌足珍貴的權利。

其次要有長久的生命。

人的生命太短暫,所以我們只能隨着人羣一起匆匆忙忙向前奔跑,卻不知終點只有一個——死亡。

人的生命中有太多不得以,因爲我們沒有重來的機會,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只有一種選擇。

只有生命長久,我們纔有選擇的機會,無論是對的還是錯的,只有經歷過纔有意義。

曾經漸漸枯萎的靈魂變得靈動;

曾經慢慢死去的心開始跳動起來;

曾經斷掉的維繫自己跟所處世界的那根紐帶又重新出現。家人,就是那根紐帶。將來,或許還有什麼別的人,我期待着。是的,我活着,活在這一世裏,新的人生,新的紐帶,人生如此美好!我明天。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