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天下最難的事是好好吃飯經典美文

天下最難的事是好好吃飯經典美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天下最難的事是好好吃飯經典美文,只需要十分鐘就能完成,這些材料份量很足,清爽的口感實在是讓人慾罷不能,真是讓人垂涎三尺,下面是天下最難的事是好好吃飯經典美文,僅讓大家參考。

天下最難的事是好好吃飯經典美文1

前晚和一個朋友去吃燒烤,一頓燒烤下來,嗜酒的哥們滴酒未沾。這次,他竟喝起了涼茶,一根串一口涼茶。

他說:“夜深了還吃燒烤,喝點涼茶敗敗火。還有,下次這麼夜,不要叫我出來吃燒烤了,我最近養生。”

說完,扒拉地又風捲殘雲般吃了一根油光閃閃羊肉串,一臉滿足相。

跟我朋友一樣的人有很多,他們在威士忌里加黨蔘,啤酒裏泡枸杞;只吃紅棗口味的雪糕和黃瓜味的薯片;抽完煙來一顆西瓜霜含片。

抗拒爸媽轉發的養生文,身體卻誠實地點開:《喝水時加上它,能讓你多活20年》《震驚!女人吃了這種東西,50歲像少女!》。

他們該吃的吃,該玩的玩,想起要養生了就做,反正都行,可以,沒關係。

其實養生無非是養身養心。從來就在生活中,在一粥一飯裏,在一行一動裏。

而最高級的養生,是回家吃飯。

天下最難的事是好好吃飯經典美文

家裏永遠有最可口健康的飯菜,能隨節氣而吃,擇良茶而飲,可以養身;

家裏永遠有家人的陪伴,歡聲笑語能驅逐焦慮,可以養心。

選擇什麼樣的食材

就有什麼樣的生活

記得以前看過一句話:“選擇什麼樣的食材,就有什麼樣的生活。”

人如其食,愛吃辣的人往往熱情,愛吃甜的人大多溫和。病從口入是至理,中國飲食是“不時不食”,講究的是時令食材的.鮮。

養生要講究的是吃什麼,然後活成什麼樣。家裏食材,遠比外面的健康,即便是粗茶淡飯,也能吃出一肚子的滿足。

文中開頭的朋友,最近體檢說他尿酸高。他之前盡日奔波,沒一頓飯能在家吃的,三餐除了外賣就是應酬,酒肉從沒少過,啤酒、燒烤、牛雜、豬雜都是他的最愛。他說:“大酒大肉,那是對待生活的態度”,我覺得那不僅是態度,也是他的生活方式。

長此以往,他慢慢地關節開始疼痛,走路都有點難受,有點痛風的跡象。上衣的鈕釦已快扣不上發福的肚子,誰能想到他曾經在校運會的時候拿過男子400米冠軍呢?

現在他開始養生,吃頓燒烤也會堅持喝着涼茶,慢慢學着做菜,買了一頓鍋碗瓢盆回家搗鼓。最近他還說:“最近新學了網紅菜一顆番茄飯,過來幫我嚐嚐。”

養生,從來就需要親力親爲。去一趟菜市場,在滿目琳琅的食材中,在菜販吆喝聲中,挑幾根排骨,買兩條魚,再讓老闆送兩根蔥,告訴他:你要做清蒸魚。

這纔是真正的煙火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當你一直吃着山珍海味、精美小炒,快餐外賣,味蕾慢慢會失去感受煙火的知覺,只有家中那一口粗茶淡飯,能讓它再度活躍。

山珍海味,也許是一種精緻的生活,但家常菜,纔是健康生活的本真。

人生不過一句心安

記得小時候,臨近日暮,空氣瀰漫着柴火味,飯菜香;炊煙裊裊,母喊兒歸。萬家燈火,一家人一起吃飯,是人間煙火最美的場景。

外面條條框框,家是放鬆的地方,不需要迎合奉承。外面多紛復,家裏很簡單,沒有觥籌交錯。當我們奔波一天回到家後,坐到飯桌上,看到家人的笑臉,心便安下來了。

最極致的養生是養心,當一個人心安時,容顏也往往發生變化,相由心生。

我認識一個師姐跟朋友合作創業,她負責推廣,項目最近有個線下活動,各方的意見與不配合讓她焦慮萬分,爲此,單是趕方案就連續熬了2個通宵。

後來她說,當時身體差到只有坐在電腦前,地上纔是穩的。一站起來,天旋地轉。

她媽媽察覺到不對,給她打了個電話:"給你做了紅燒獅子頭,今晚回來吃飯吧"。

回到家後,師姐腦子都是工作,一言不發,只是急匆匆地扒飯。她媽媽看到後,輕輕敲了她的碗:“吃那麼快乾嘛,又不是趕着去投胎。”

師姐突然楞了一下,她媽媽夾了個獅子頭放到她碗裏,說:“吃飯就好好吃,一頓飯有一頓飯的滋味,既然已經坐下了,就慢慢品嚐它的滋味。”

她覺得心中好像有什麼東西融化了一下,多日積攢的壓力和焦慮一下子釋放了出來,便哭了出來。

後來她告訴我,那頓飯整整吃了快兩個小時,她吐槽完了那段時間所有糟心的人和事。

慾望釀造了煩惱,七情六慾總是傷身。所謂的養生,是情緒能及時宣泄,能感受到愛與被愛。有些話不方便在外面講,但在家裏的飯桌可以。那裏沒有虛情假意,只有溫暖和心安。

人活半輩子,才明白:人生不過一句心安。

偌大的城市中,家裏飯桌那盞燈永遠爲我們所亮。那是我們的歸途,是我們休養生息之處,也是我們生命活力的導歸之地。

養生不止自己杯中的枸杞

還有爲爸媽做的一頓飯

中國有句古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人,最怕突然聽懂這句話。因爲,所有人世間所有的遺憾,都是歸因於自己的忽視。

養生,從來也不是自己的事,也是父母的大事。我們降臨人世,第一頓飯,就是母親給予的;家裏飯菜,也是我們的味蕾基因。年邁的父母們,都在等着當一回孩子,吃上一頓我們做的飯。

網上曾報道過一個寧波男子,連續700多天裏,每天給88歲的母親做飯,不重樣。

在把母親接來寧波之前,他是一個沒動過廚具的人。後來,每天晚上下班後,洗菜,切菜,做飯無比熟練,黑胡椒牛排、牛肉蝦皮蒸鴨蛋、清蒸鰻魚、油爆蝦之類的,更是手到擒來。

他說:“當年父親去世,沒來及見一面,現在想把母親接過來,不留遺憾。老人家怕她水土不服,只能自己下廚做飯,有家鄉的味道,吃得又健康。”

這兩年裏,老人家基本沒有感冒過,甚至返老還童,銀絲中長出了些黑髮。

一次,他給母親盛飯時,老人突然鄭重地拱手說:“謝謝你啊。”

他有些心酸:“老孃,我是你兒子,謝什麼啊!”

對於他來說,父親已經走了,母親在,還有來處;哪一天母親也走了,就只有歸途了。

所以,“盡孝要趁早,像養我長大一樣陪她漸老”。

爸媽最好的養生,並非保健品,而是陪他們吃頓飯,爲他們下個廚。一家人,一頓飯,一盞燈,就是一生。

所以,不妨走進廚房,爲自己做頓飯,爲家人做頓飯。

小時候,爸媽熬一碗熱湯能溫暖整個冬天;現在,換我們用電砂鍋慢燉一份愛,溫暖他們辛勞半輩子的心。

想閱讀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748219美文網

天下最難的事是好好吃飯經典美文2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不少地方都舉辦了各式各樣的閱讀活動,尤其是一些學校組織學生參加讀書活動,讓孩子們感受閱讀的快樂。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五千年的歷史給我們留下了數不清的文化瑰寶,而其中的經典詩篇更可謂燦爛的明珠。讀一讀這些經典美文不僅能對孩子起到弘揚傳統文化的作用,而且對孩子的個人修養和人格發育也能起到良好作用。

在學生中開展中華經典美文誦讀,讓他們從小就瞭解中華文明,知曉華夏文化,紮根於祖國的悠久傳統美德之中,不但有助於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而且能在傳統文化與價值觀方面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培養他們美好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文學藝術素養。

毫無疑問,現在的學生對祖國與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不是瞭解很多,而是知之甚少,甚至可以說是古文化常識嚴重不足。流傳千古的詩詞是我國優秀文化中的奇葩,可如果僅僅讓孩子們讀一讀語文課本上的幾首古詩就認爲是在學習古文化,那麼無疑是自欺欺人。

當孩子們把誦讀《弟子規》《大學》《論語》《中庸》等國學經典當成日常習慣時,他們的文化修養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提高。通過誦讀,讓學生體會到我國中華經典詩文獨有的韻味美和意境美,陶冶學生的美好情操,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

可惜我們現在的教育卻往往忽視這一點,教育專家早就提出素質教育的說法,力求讓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受教育者的多方面素質。可是多數學校迫於升學率的壓力,往往只關心考試結果,忽視孩子們的綜合教育。誦讀經典美文無疑是發展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如果每名學生都能從小學就開始誦讀經典美文,那麼素質教育的發展也就不再是紙上談兵了。有了良好的讀書習慣,相信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也會越來越濃,學校的教學質量就會在無形中提高,這對學校而言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