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一個人的格局越大心胸就越寬廣

一個人的格局越大心胸就越寬廣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2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個人的格局越大心胸就越寬廣,生活中很多人都是因爲雞毛蒜皮的事情感到十分的煩惱,其實我們的格局是需要大一點的,小編爲大家整理好了一個人的格局越大心胸就越寬廣

一個人的格局越大心胸就越寬廣1

說到底,格局的大小,可以決定這個人的命運。人的格局主要體現在眼光、膽量、胸懷等方面。

人生在世沒有彩排,每天都是實況轉播,只有走好每一步,演好每一場戲,才能真正主宰自己的人生。

這就像一盤棋,所謂一步錯,就是一敗塗地。所以,要想在這場棋賽中獲勝,就必須考慮好每一步應該怎麼走,什麼時候該“舍卒保車”,這樣纔能有條不紊。

常言道:烙餅再大,也不能出鍋給它烙。

每一個人的未來就像一塊烙餅,常常被限制在一個“鍋”裏,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格局。

一 、胸懷寬廣,肚量如海。

看看一個人的格局,首先要看他的心態。一個人的格局越大,心胸就越寬廣,他不會爲瑣事而煩惱,更不會爲外界環境所影響。

人與人之間的區別,往往在於模式上。小人兒心胸狹窄,凡事都斤斤計較,稍有不順心還會在背後做些小動作來解自己心中的恨,這樣的人太可怕了,一定要遠離。

清康熙時期,有一個官員叫張英,他的家人因宅基地的事和鄰居發生了很大的矛盾。

家人寫信告訴張英這件事後,他立即開到了自己的家人,俗話說得好“遠不如近”,有什麼事,能方便地在鄰里間幫忙,萬萬不可鬧僵。還有,因爲幾尺地就會把好鄰居給丟了,讓他三尺又有什麼用呢?

家裏人聽了張英的意見,不再和鄰居爭辯,鄰居那家人也知道自己錯了,同樣讓出三尺,就這樣兩家人又重新和好了。

清末曾國藩、左宗棠亦是如此。他倆一起工作時,由於性格不合,經常爭風吃醋,左宗棠還經常說曾國藩的壞話,不過,當左宗棠出兵北伐時,曾國藩也竭盡全力幫助他,左宗棠因此深受感動,深感欽佩。

有道“有肚能撐船”,所以格局越大,越能成大事!

一個人的格局越大心胸就越寬廣

二 、知道你想要什麼。

一個人無論何時,無論何時,心中都非常清楚自己的思想和目標,自始至終矢志不渝,矢志不渝。

一個人的格局大,不受外界干擾,一心一意地爲自己的目標奮鬥,其他的都不重要。

就是所謂的“大有作爲,不拘一格”。這一小部分,是指不重要的東西。

王陽明曾說過“持志如心痛”,那些擁有遠大抱負的人,就像心痛,一心都在痛上,哪有時間和心思去管其他?

曾國藩在而立之年,深刻認識到自己應該做一個聖人,於是立下大志。

在做官過程中,幾經波折,當他遇到人生最低谷時,不少朝中大臣都因爲曾經小事謾罵曾國藩。曾國藩官復原職之後,這些人都畏懼害怕,擔心曾國藩會報仇。然而曾國藩從來沒有報復過,既然決心要做一個聖人,就要不爲此所動。自己想要的,他人無法改變。與自己遠大志向無關的,自然就不必理會。

士有三不鬥:勿與君子鬥名,勿與小人鬥利,勿與天地鬥巧。——曾國藩

世間萬物,強求無用。是自己的跑不了,不是自己的怎麼爭搶也沒有用。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好自己,修煉自己,將時間都用在提升自己上。

三 、有想法 有主見

很多人最終無法成大事,歸其原因還是格局太小,主要表現爲做事猶豫、沒有決斷。項羽設下鴻門宴,范增在席間多次示意項羽,劉邦此次志向遠大,如果今日不除後患必定無窮,然而項羽猶豫不決,拖延此事。范增無奈,找項莊舞劍意圖殺死沛公,即使如此,項羽還是沒有決斷,最終使得劉邦尋機會逃走,自己落得個自刎烏江的局面。

凡事都要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避免因猶豫而錯失良機。除此之外,還要學會未雨綢繆。

古語有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凡事都要提前思考清楚,考慮好因果關係,看清事物之間的種種關聯。等到做決斷的時候,纔不會猶豫。

若你能做到以上所說三點,那你的格局自然天成,命運將發生改變。

一個人的格局越大心胸就越寬廣2

你的胸襟決定你的人生高度,也決定你的人生格局。

你的胸襟有多寬闊,你的人生高度就有多高,你的人生格局就有多大。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有一則故事說,一個大師指着遠方的高山問弟子:“那大山爲什麼能與天相連?”

弟子回答說,“因爲大山高唄!”

大師又帶着弟子來到海邊。大師指着遠處與天相連的海面問弟子:“海在低處,沒有山的高度,天在高處,爲什麼大海能與天相連?”

弟子無言以對 。

一個人的格局越大心胸就越寬廣 第2張

大師說:“那是因爲大海的胸襟寬闊, 它寬闊的胸襟能容納一切。它與天相連、與地等高。”

大師接着說:“胸襟,可以成就一個人的高度,也可以決定一個人的人生格局。”

一個人的人生目標,人生追求,就是你心中的天,你能否與“天”相連,就看你胸襟的寬闊與否,胸襟寬闊了,你就能夠與“天”相連,你的人生就有高度,格局就大。

一個人的格局越大心胸就越寬廣3

01 、格局越大,越不糾纏

真正有大格局的人,非常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麼,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改正自己的錯誤,昇華自己身上,心無旁騖地朝着目標前進。

越是這樣的人,越不會和爛人爛事、小人小事糾纏,不因旁人的看法患得患失,不因現實的流言蜚語糾結。

這正如王陽明在《傳習錄》中說,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工夫說閒話、管閒事?

真正大格局的人,始終會堅守自己的志向,念念之間,一心都專注在事業之上,哪裏還有時間和精力去說閒話,管閒事呢?

曾國藩剛在翰林院任職時,上司趙楫的父親進京,下帖子請同事赴宴。當時曾國藩剛做官不久,俸祿也很少,日子很拮据。

再者,他對這種斂財的事也深爲不齒,所以不顧同事們的勸告,沒有去捧場,因此得罪了上司。幸好當時曾國藩緊接着連升幾級,官職大過趙楫,趙楫縱使有千萬個不滿,也只能壓在心裏。

可惜好景不長,後來曾國藩遭彈劾,連降數級,再次在趙楫手下做事。當時曾國藩皮癬發作,嚴重到不能久坐,便去向趙楫請假在家修養。

趙楫好不容易等到報仇的機會,他板起臉來,沒好氣地訓斥:“你才被降職,就要請假,是看不起本官嗎?你的假,我不準!”曾國藩只得繼續帶病工作。

平日裏,只要逮着機會,趙楫就要訓斥他一番,還到處說他壞話,處處壓制他,連同事們都看不過去。而曾國藩卻當作沒事一樣,只管做好手上的工作,後來他立下豐功偉業,始終沒有伺機報復趙楫。

這就是格局越大的人,越不愛糾纏。

一個人的格局越大心胸就越寬廣 第3張

曾國藩說:“士有三不鬥:勿與君子鬥名,勿與小人鬥利,勿與天地鬥巧。”對於小人小事,爛人爛事,與他們計較就是浪費生命,白白給自己找氣生。最好的辦法就是不糾纏、不計較。

不糾纏、不計較,就不會樹立太多的敵人,不會時時遭人陷害;不糾纏、不計較,就能節省大量的時間,精力充沛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正是因爲不與爛人爛事、小人小事糾纏,曾國藩創下了九年內連升十級的官場奇蹟,終於成爲一代名臣。

02 、智慧越高,越不貪婪

古書上記載,從前有一個很窮的農民救了一條蛇的命,蛇爲了報答他的救命之恩,於是就讓這個農民提出要求,滿足他的願望。

這個人一開始只求衣食,蛇都滿足了他的願望。後來慢慢的貪慾生起,要求做官,蛇也滿足了他。

直到做了宰相,還要求做皇帝。

蛇此時終於明瞭,人的貪心是無底線的,於是一口就把這個人吞吃掉了。蛇吞掉的是宰相,而不是大象,留下了“人心不足蛇吞相”的典故。

其實真正貪心大的是人的心,而非蛇。

《莊子》中說,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鳥在林子裏安家,所佔用的不過無數顆樹的一個樹枝。偃鼠在合力喝水,最多不過喝到滿腹爲止。

這就是告訴我們做人不要貪婪,因爲貪婪是許多禍事的根源。

貪吃蜂蜜的蒼蠅,會溺死在蜜漿裏,有些人因爲貪婪,想得到更多的東西,卻把現在所有的也失掉了。

有人說,貪婪是一種精神病態,就像先天殘疾一樣,它是一種後天的殘疾;就像肢體殘疾一樣,它是一種精神的殘疾。渴求那些自己並不真正需要的東西,難道不是病態嗎?

貪婪是個無底洞,滿足是個無盡藏。

人應當戒除貪慾,放棄那些多餘的東西、不需要的東西。不但不是幫你得到幸福的,反而是阻礙你得到幸福的。

人生,應該捨棄貪婪之心,追求平靜平和的內心狀態。

03 、 格局越大,智慧越高

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了他的結局:能力決定你能得到什麼,而格局,卻會決定你最終能走多遠。

格是內心的位置,局是外在的局面。格局,就是指一個人的眼界和心胸,體現出來的外在狀態。

大境界纔能有大胸懷,大格局才大有作爲。成功者運氣的背後隱藏着大格局。擁有怎樣的格局,就擁有怎樣的命運!

不可能每個人都是含着金鑰匙出生,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不斷進步,提升自己的格局,改變自己的命運。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而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遇到的.人,這些不僅決定了你的人生視野,也構成了你的人生格局。

改變你的人生格局,你應當做這三件事

一、讀書:變化氣質,沉澱靈魂

曾國藩說:“人之氣質,由於天生,很難改變,唯讀書則可以變其氣質。古之精於相法者,並言讀書可以變換骨相。”

鍛鍊與不鍛鍊的人,隔一天看,沒有任何區別;隔一個月看,差異甚微;但是隔五年十年看,身體和精神狀態上就有了巨大差別。讀書也是一樣的道理,讀書與不讀書的人,日積月累,終成天淵之別。

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爲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實他們仍然潛在的。在氣質裏,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裏。

一個人認真讀過的書其實早已融進他的靈魂,沉澱成智慧和情感,只要一個觸動點,就會噴薄而出。

二、行萬里路:一路風清,且行且惜

如果說讀書,是在字裏行間旅行,江水徐徐行萬里。那旅行,則是從山川湖泊讀書,天地悠悠讀萬卷。讀書,是向內旅行,去往精神世界。旅行,是向外讀書,探索天地蒼穹。

常言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用自己的腳步丈量世界的同時,讓自己的視野更加開闊。視野愈加開闊,你會發現,人生開始變得不一樣。

司馬遷,二十歲遍遊九省,史上最偉大的歷史作品之一《史記》,就是在司馬遷的壯遊後完成。他從十歲開始讀萬卷書,父親司馬談爲他延請當時大儒孔安國、董仲舒爲師。

二十歲那年,司馬談給他一輛馬車,指導他有目的、有計劃的到廣闊社會中實地考察,接觸壯麗河山和四方之民的生活習俗,並搜求歷史傳說與各種史料。

司馬遷圓滿地完成了這次學術旅行,“讀無字之書,稟山川豪氣”,最後終於能“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還有李白、王維等人,都是通過旅行中的積累,不斷增長見識,才能寫出“回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和“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這樣豪邁而有氣度的作品。

足不出書齋的人,僅憑想象,可以做到嗎?

你的格局,在旅途中會被漸漸的放大。

三、遇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戰國策雲:“帝者與師處,王者與友處,霸者與臣處,亡者與役處。”意思是有帝王風範的人,是跟身邊的老師級別多相處的;只想稱王的人,是跟身邊的“友”級別的人相處的,而稱霸的人,則跟聽命於他的“臣”相處,最差等級的人,就是跟身邊的“役”即打雜的人相處的。

所以,你是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誰在一起。

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的大格局會影響你的人生格局。一個有格局的朋友,會在你迷茫時,給你中肯的建議,提高你的人生層次。

如果你想聰明,那你就要和聰明的人在一起,你纔會更加睿智;如果你想優秀,那你就要和優秀的人在一起,你纔會出類拔萃。

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和勤奮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懶惰;和積極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消沉;與智者同行,你會不同凡響;與高人爲伍,你能登上巔峯。

所以孔子曰說:益者三友,損者三友。曾國藩說,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曾國藩還有一個八交九不交的原則,總結起來就是交有德者,遠離小人。

如果你都做到了上面這些,相信:你的格局眼光,一定就會不一樣。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