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中產階級家庭孩子特點

中產階級家庭孩子特點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產階級家庭孩子特點。中產階級在我們國家已經算是非常富裕的一種家庭的,這樣的家庭培養出的孩子也具有一定的特點。下面爲大家分享中產階級家庭孩子特點的相關內容。

中產階級家庭孩子特點1

中產階級家裏的孩子一般行爲處事低調,但是穿戴是名牌。

中產階級家庭子女如何繼續保持優勢

中產階級有三個維度:

①收入情況。中產當然是指在這個社會上總體財富水平和收入水平處於社會的中間階層,比富人階層有明顯差距,但是比社會底層的生活又要好很多。而收入的組成又可分爲:勞動性收入與資本性收入。例如一個人一個月工資1萬元,可是沒有存款。另外一個人同樣是月工資1萬,但是有存款100萬,如果投資年化收益率是8個點,那麼很明顯前者的收入是12萬元,後者是20萬元。此外,中國與歐美國家最大的不同還有一點,那就是財富的最主要組成方式,房產。

②所在城市及房產情況。美國中產家庭房產佔比基本上只有30%-40%,但是在中國這個比例是超過70%,也就是房產是中國家庭最主要的財富儲藏方式。房產的價格是在變動的,而這種變動未來跟所在城市的關係會越來越明顯。從目前來看房產,尤其是一二線強勢城市的發展,恐怕房產依然也是最主要的財產組成方式。什麼意思呢?你在武漢有三套房產,可能達到了武漢的中產標準,但是很明顯這三套房子未必抵得過上海一套房子,所以你所處的城市和你的房產都應該是中產階級的重要標準。

中產階級家庭孩子特點

③繼承與建立的社會關係。都說培養一個貴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人活着錢只是社會地位的一個組成部分。

這裏我舉一個例子,我哥們的親叔叔主要是承接一些與XX相關的工程,所以打關係很重要。因爲是縣市的原因,人際關係比較固定,流動性並不大,他的叔叔經營多年也比較成熟。可是爲了給他的兒子未來打基礎,他每年寒暑假會花50萬-70萬左右組織自己的兒子與老婆與XX的子女與老婆一起出去旅行。他叔叔的原話是:“老子已經做到這一步了,以後就看他自己了。”這明顯說明一個問題,中國人際關係與特權階層固化程度正在加深,未來想要從中產突破超越父輩難度是很大的。

我們可以通過這三個維度看看自己是否屬於中產階級。中國社會經濟的現狀,決定了除非你確實牛B,否則我們的起點只能是建立在我們的家庭之上。既然我們繼承上一輩的這三點,想要超越自然當然也得從這三方面着手。

上文也說過了,一個人的收入是由兩方面組成,勞動性收入+資本性收入。勞動性收入是個人的努力與能力佔主要因素,在這裏我們往往面臨兩個選擇,走自己的路還是父輩的路。我個人經歷,我父親是做樁機方面的工程事務,很早就希望我接班,但是我個人完全沒有興趣,因爲我覺得好不容易讀這多書,不想跟流氓打交道。(工程類,大家都懂,上有權流,下有地流)。當然也有我認爲一生還長,希望做我看好的行業與特長的原因在裏面。中產階級家庭最麻煩的事就是父母有一定社會地位與關係,往往對於子女的要求反而會低一點,只要求一個所謂的穩定。這也就出現了一個月拿4000左右的工資,卻開着40萬左右的車的情況。

資本性收入,在一個人過了四十歲後,其資本性收入一般會遠遠大於勞動性收入,而部分二十歲左右的人,在過去幾年房價瘋漲期間,其資本性收入就遠遠高於其勞動性收入了。在正常情況下,一箇中產階級家庭,至少以多種投資方式積存了十年以上的家庭年收入。

假設一個家庭年收入是五十萬,家庭資產總計500萬,如果過去一年年化收益率是10%,那麼一年淨資本的理論增長是50萬。所以做好理財,重在積累,資本性收入最終有一天會大於你的勞動收入。

城市及未來財富的主分配方式。前文我說過,目前房產是中國最主要的財富儲備方式,那麼未來想要超越父輩,以更好的方式儲存財富就變得非常關鍵了。以我個人的判斷看,未來一二線城市房產、優質股權投資、優質信託投資是最主要的選擇範圍。

繼承與建立社會關係。一個人的社會關係包括三個方面:親人、愛人、朋友。其實這三者都有繼承的關係,親人自不必多說。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的另一半或是自己的高中同學、或是父母介紹安排,更爲重要的是現今的中國依然存在着“門當戶對”。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是二十來歲的人去相親時,對方和對方父母最關心的是你的父母是做什麼的。因爲二十來歲,你很難買得起房,不同家庭出生的子女也意味着不同的財富與修養等級。至於朋友在前文我舉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來,中國社會等級正在以各種方式板結,可以說寒門出貴子的難度越來越大。

說到這裏,可能更多的講解的是我對於社會階層的理解。從這些理解中出簡化觀點。

1.去更有發展潛力的城市竟爭,讓自己不會被淘汰,城市本身就是未來社會等級的一個劃分標準。

2.重視財富的積累,積少成多,最終有一天資本性收入大於勞動性收入纔會事半功倍。

3.以更加合理的方式儲備財富。借用任志強的一句話:過去二十年,中國老百姓分享財富最好的方式就是買房。未來房產是不是依然是最好的財富分享方式,我不敢肯定,但是找到更好的投資理財方式非常重要,一二線城市房產、優質股權投資、教育投資、信託等等都可以考慮。

4.社會結構在板結。我們不努力,子女就會輸在起跑線上。最終能不能超越父母,可以比較的方式有兩點:縱向比較,沒有理由不超越父母,因爲他們的終點是我們的起點。橫向比較是我們與同時代的人,誰積累得更多,誰更努力。

中產階級家庭孩子特點2

中產家庭和普通家庭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對於這個問題,大部分的人都犯了一個根本性錯誤,就是覺得中產家庭的子女基本都能超越父輩的財富和社會地位,最不濟也能保持住原有的階級優勢。但其實,這種觀念是錯的。

先上結論:在階層逐漸固化的現狀下,中產家庭出身的人基本無法實現階層跨越,進入上層的資產階級,除非天資卓越或叨天之幸,否則這層厚厚的天花板是永遠打不破的。

這種看似“理所應當”的觀念違背了“均值迴歸”原理。

均值迴歸:是指股票價格、房產價格等社會現象、自然現象(氣溫、降水),無論高於或低於價值中樞(或均值)都會以很高的概率向價值中樞迴歸的趨勢。根據這個理論,一種上漲或者下跌的趨勢不管其延續的時間多長都不能永遠持續下去,最終均值迴歸的規律一定會出現。

講明白點,科學家的'子女平均智商會高於社會平均值,但是大部分低於自己的父母。如諾貝爾獎獲得者們:在總共近千名獲獎者中只有6對父子,但對比世界人口總數,又顯然遠超平均水平。同理,身高、相貌、財富、地位等,莫不如此。

中產階級是一個很大的概念。從收入看,月薪幾萬元到十幾萬元都算中產階級,年流水幾百萬、幾千萬的小老闆也屬於中產階級。在這裏,只討論“核心中產階級”,距離上層資產階級只差一步的部分人羣。

如果真正瞭解中國社會的實際情況,就知道這部分人數量少得驚人,不會超過10%,甚至可能低至5%,那麼其下一代的階層狀況自然要由“均值迴歸”定律來決定——大多數人會明顯高於平均線,但又遠遠達不到5%~10%的父輩階層,少數秉賦出衆者例外。

那麼問題來了!

NO.1中產家庭的子女們普遍過得不差?

相信有不少人都會有疑問,自己認識的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父輩們,他們的子女普遍過得不錯,出國鍍金、體面工作、有房有車、自主創業,加上父輩的人脈和財富扶持,別說超越父輩,起碼保持住也是沒問題的,階層滑落在哪呢?

其實這是一個典型的混淆“相對值”與“絕對值”的錯誤。作爲父輩的他們,大多在七八十年代趕上高考,大學畢業後就職於國家機關、國有企業以及醫院、學校等事業單位。

也有不少父輩下海經商,趁着改革開放的潮流,發家立業,他們深受國家政策的福利,所以他們的子女們大部分會聽從他們的意志也去考公務員,去應聘國企外企。

中產階級家庭孩子特點 第2張

而隨着中國經濟的迅速膨脹,徹底打開與世界各國交易往來的大門,各類民企、外企高薪職位多不勝數,由於中產家庭的子女受父輩影響,接受教育程度較高,更加容易應聘成功。

同理,教育的改革,大學招生數量增長几十倍,各類政府機構的不斷分支、不斷完善,公務員的職位每年都在擴招,省考、國考熱度逐年遞增,考試製度的公平與公開性,杜絕了一切走後門及人情的關係,所以考上公務員跟父輩的關係不大。

再講明白點,今天的一個農家子弟,可以進城找到一份出賣體力的工作,如外賣員、快遞員、送水工、搬運工,別說買房買車,至少吃喝不愁,還能攢點錢回老家蓋房子,但是他們的父輩呢?

父輩們在農村臉朝黃土背朝天,終日勞作,這樣稱得上是階層跨越嗎?

同樣,城市裏一箇中產家庭的孩子像父母當年一樣考上大學,畢業考到公務員,按部就班,隨年齡一步步晉升,也會誤以爲與父母的階層相當,卻未意識到,如果父母當年做到這一點需要百裏挑一的話,今天只需要十里挑一。

這種階層錯覺的產生,歸功於整體社會進步而帶來的紅利。

NO.2中產家庭能給子女什麼幫助?

事實上,這些中產家庭的資源人脈看似很多,其實有用的很少,足以維持目前的社會地位,但是想幫助子女再進一步幾乎不可能。最主要但是,這部分中產家庭的父輩們往往高估了自己的社會資源和影響力。

但是,中國大部分中產階級只在自己工作生活的小圈子裏有影響力,離開小圈子就寸步難行。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一個科長想讓子女就讀一線城市的區重點中學,不怎麼現實。這也說明了越是在大城市、大圈子,中產階級家庭的社會影響力越是遞減。

除此之外,由於中產階層的視野狹窄、沉浸在日常工作中、社交圈太小,對互聯網發展及整個對社會趨勢的認識很不到位,再加上父輩的思想較爲守舊。

在子女遇到重大抉擇的時刻,例如高考填志願、申請出國、求職投簡歷、職業規劃選擇婚姻對象等情況下,他們很難給出合適合理的意見。

如果子女缺乏主見,很容易被父輩們牽着鼻子走,選擇不喜歡的專業,應聘不感興趣的職位,跟着不認識的同階層的後輩相親,一輩子跟着父輩的安排生活。

NO.3中產家庭最重視子女的哪方面?

教育。坦白說,中國的中產家庭對子女的希望是最大的,給予他們的壓力也是最大的。上文也有提到,中產家庭的特點是趕上高考恢復,改革開放等社會福利,跑贏當時90%的同齡人。但由於自身條件及外部因素影響,離上層資產階級只差一步。

所以他們把自己未實現的理想都投射到子女身上,對子女的教育毫不吝惜,對子女寄予厚望,希望他們能再進一步,成爲上層資產階級的一員。

中國的85後到95前羣體,大概從小就被父母灌輸“好好讀書就能買房買車,考試好成績就能賺大錢”的理念吧,非常功利、簡單、直接。所以,中產家庭的子女很少有無拘無束的童年,自己喜歡的愛好也很少得到父母的支持,反而是在父輩的意願下學習鋼琴、大提琴之類的能讓他們臉上有光的愛好。

而且,由於父母一輩年輕時的見識有限,在步入中年之後基本沒有去適應新時代發展,與互聯網脫節嚴重,與子女的代溝越拉越大,無法理解新時代子女的核心需求和價值觀。

再次總結下:除了少數天之驕子之外,一般中產家庭的子女要實現階層跨越,幾乎是不可能的。家庭背景、教育、視野和認知已經決定了一切,甚至還輪不到拼資源的地步。

中產階級家庭孩子特點3

中產家庭是什麼家庭

不同的城市對於中產階層的標準定義不一樣,一般情況下:

1,一線城市,家庭年收入50w以上,算是中產,還房貸,吃穿住行以及孩子讀書等,花費至少都在30W以上,所以50w以上在北京上海才能算中產階級。(代表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

2,二線城市,家庭年收入30w以上,算是中產,還房貸,吃穿住行以及孩子讀書等,花費至少在15W以上,但是壓力沒一線城市那麼大。(代表城市:武漢,成都,杭州,南京,重慶,天津,西安,長沙)

中產階級家庭孩子特點 第3張

3,三四線城市,家庭年收入20W以上,算是中產,還房貸,吃穿住行以及孩子讀書等,花費每年10w以上是有的,但生活壓力相比一二線城市好多了。(代表城市:煙臺,洛陽,貴陽,蘭州,包頭,揚州)

4,五線縣城,家庭年收入15W以上,算是中產,還房貸,吃穿住行以及孩子讀書等,花費每年7,8w是有的。

總的而言,中國由於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所以相對而言,不同地方的房價,物價等消費水平都不一樣,所以各個不同類型的城市對中產階級的定位不一樣。

千萬不要覺得中產階級非要年收入80w以上,這是不可能的,在我們國家,收入低的人非常多,個人年收入上15w的都不是主流。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