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時尚熱點 > 中國航天局宣佈將着手組建近地小行星防禦系統

中國航天局宣佈將着手組建近地小行星防禦系統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航天局宣佈將着手組建近地小行星防禦系統,國內航天專家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國已經開始組建自己的近地小行星防禦系統,這立即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中國航天局宣佈將着手組建近地小行星防禦系統。

中國航天局宣佈將着手組建近地小行星防禦系統1

4月24日是中國航天日。1970年4月24日,我國首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升空,中國從此進入了太空時代。52年來,中國航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隨着航天技術的發展,中國太空探索目標指向更遠的星辰宇宙。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日前表示,我國將着手組建近地小行星防禦系統,以應對近地小行星撞擊的威脅,爲保護地球和人類安全貢獻中國力量。對此,多名航天專家24日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如果該計劃能實現,我國將處於世界小行星防禦技術的前沿。

中國航天局宣佈將着手組建近地小行星防禦系統

“保衛地球”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國家已經批覆了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圓滿完成後,行星探測工程下一步就將開始小行星的探測,包括取樣返回的探測任務等。行星探測工程計劃在未來10到15年內完成。

吳豔華強調,中國將着手組建近地小行星防禦系統。我們爭取在“十四五”末期或者2025年、2026年實施一次對某一顆有威脅的小行星,既進行抵近觀測,又實施就近撞擊,就改變它軌道進行技術實驗。這樣爲未來人類真正應對小行星對地球家園的威脅,作出中國新的貢獻。

這一消息立即吸引了國際媒體的關注。“中國正準備新的太空計劃,以保衛地球免遭小行星危害”,俄塔斯社24日稱,該項目的細節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可以明確的是,中國首先需要完善建立地基天基對小行星的監測預警系統。

更關鍵的是,中國還將開發出一種技術或方法來防止和解除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威脅。他們可能用“動能撞擊”的方法,使得可能對地球構成威脅的小行星從原軌道上偏離。

中國航天局宣佈將着手組建近地小行星防禦系統 第2張

防小行星撞擊考驗太空技術

對於“我國將着手組建近地小行星防禦系統”一事,空氣動力學家、航天技術專家黃志澄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爲了達成這一目標,首先要對小行星進行探測,建立其編目,“這是一個基礎性的工作,研發週期很長,我們要着重發現對地球有威脅的小行星,並及時和精準地做出預報”。

中科院複雜航天系統電子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李明濤研究員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小行星防禦一般是通過主動手段,包括核爆、動能撞擊、激光燒蝕、離子束牽引、引力拖曳、質量驅動等,破壞小行星的結構或者偏轉小行星的軌道。

有航天專家對《環球時報》稱,其中一些手段,比如核爆可能使小行星被炸成碎塊,會繼續飛向地球或危害太空中的航天器。相對來說,理論上最可行的手段是動能撞擊,即利用飛行器撞擊小行星。不過,所有這些方案目前都只有“理論可行性”,是否切實可行可靠,要靠將來的實踐來檢驗。

中國航天局宣佈將着手組建近地小行星防禦系統 第3張

對於中國未來可能“對某一顆有威脅的小行星,既進行抵近觀測,又實施就近撞擊”的計劃,黃志澄稱,該技術挑戰性非常大,因爲要改變較大小行星的軌道需要很大的能量,必須有大推力的運載火箭。如果能實現,我國將處於世界小行星防禦技術的前沿。

黃志澄強調,當前國際航天界對小行星的探測是一個熱點,總的來說有三個目的,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對小行星的防禦,防止其對地球造成損害。“較大的小行星一旦撞擊到地球,其釋放出的能量相當於幾十枚核彈,不僅會對地球造成巨大損失,甚至會毀滅人類。因此當前對小行星的防禦已經提到國際航天界的日程上來”。

第二個目的是開發小行星,對小行星上有用的礦產資源加以利用,“小行星上有很多重要的礦產,如果將小行星上的礦產開發並取回來,可以爲人類社會的發展服務”。第三個目的是學術研究,在對小行星的探測過程中,可以對天體形成的過程,以及人類生命的起源等進行基礎研究工作。

中國航天局宣佈將着手組建近地小行星防禦系統2

據新華社最新報道,在“中國航天日”活動期間,國內航天專家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國已經開始組建自己的近地小行星防禦系統,這立即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據介紹,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表示,我國要力爭在2025年前後,實施一次模擬摧毀近地小行星的技術試驗。

中國航天局宣佈將着手組建近地小行星防禦系統 第4張

這次實驗將發射一個多功能探測器,對選定爲目標且具有威脅的小行星實施抵近觀測,並最終實施就近撞擊,通過施加動能的方式改變該小行星的運行軌道,實驗一旦獲得成果,將對我國建立自主研發的小行星綜合防禦系統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在這次實驗的基礎上,未來我國還將建立一整套應對小行星威脅的空天一體防禦系統。

中國航天局宣佈將着手組建近地小行星防禦系統 第5張

據悉,在地球所存在的空間周圍大約有60萬顆小行星和彗星,大多數分佈在火星和木星與太陽之間的軌道帶,所有的小行星並不是都會對地球造成碰撞危險,其中大約1000 顆已知的小行星位於地球軌道附近,稱爲近地行星,這些行星中任何與地球軌道存在交叉的行星都可能與地球發生碰撞,而且發生碰撞的概率遠比想象中的更大。

中國航天局宣佈將着手組建近地小行星防禦系統 第6張

目前,國際上多數天文學家的主流觀點認爲,一顆行星撞擊地球的災難後果,可能會造成數百萬的人員傷亡。所以小行星防禦已是不可忽略的世界性大事,需要全球有能力的國家採取主動防禦措施。

分析人士指出,與其他一些突發性的`自然災害相比,近地小行星的軌道可觀測並且可預測,同時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對小行星碰撞進行防禦。現階段,對小行星的觀測仍主要採用地面上的光學望遠鏡。

雷達和天基觀測同樣也是有成效的小行星觀測手段。我國這次要建立的“空天一體”近地小行星防禦系統,將建立對小行星進行監視和觀測的預報體系,可以對有威脅的小行星進行風險評估,隨時監控其飛行軌道,對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預警。

中國航天局宣佈將着手組建近地小行星防禦系統 第7張

同時,我國還正在發展一些新技術來摧毀有威脅的小行星。例如,使用小型核彈轟炸或者用動能撞擊小行星,使用空間機械臂進行碎片抓取與返回釋放,使用如強激光照射、低推力發動機以及引力拖車等長期作用來慢慢改變小行星的軌道,又或者利用激光主動推移變軌技術實現威脅弱化或消除等等。

總體來說,小行星防禦是爲了全人類生命安全的一件大事,我國發展該項技術是爲了落實人類命名共同體這一基本宗旨,造福全人類的壯舉。同時,該技術也可以用來清理太空垃圾以及報廢衛星,對我國航天工程的安全實施具有重大意義。

中國航天局宣佈將着手組建近地小行星防禦系統3

4月24日是中國航天日,也是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52週年紀念日。1970年4月24日,我國首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升空,一曲《東方紅》響徹寰宇,宣告我國從此進入了太空時代。

近些年,隨着功能不同的各類衛星和航天器數量不斷增多,所產生的空間碎片爲後續發射任務的軌道規劃和運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爲了能夠更好地利用太空空間,我國將建設完善的小行星監測預警系統,確保太空中的航天器安全穩定有序運行。

中國航天局宣佈將着手組建近地小行星防禦系統 第8張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近日在接受總檯央視記者專訪時表示,我國將着手組建近地小行星防禦系統,共同應對近地小行星撞擊的威脅,爲保護地球和人類安全貢獻中國力量。

中國航天局宣佈將着手組建近地小行星防禦系統 第9張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 吳豔華:我們要開始完善建立地基天基對小行星的監測預警系統。這樣我們既要編目,而且關鍵是要分析哪一些是重危型的要進行判斷。第二個我們就是要研究探索相關的技術和工程,有沒有可能解除這些威脅,我們要進行相關的技術研究和攻關。

同時,我國還將着手組建近地小行星防禦系統,組織編制近地小行星防禦發展規劃,開發近地小天體防禦仿真推演軟件並組織開展基本流程推演。

中國航天局宣佈將着手組建近地小行星防禦系統 第10張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 吳豔華:我們爭取在“十四五”末期或者2025年、2026年實施一次對某一顆有威脅的小行星,既進行抵近觀測,又實施就近撞擊,就改變它軌道進行技術實驗,這樣爲我們未來人類真正應對小行星地外天體對地球家園的威脅,真正作出我們中國新的貢獻。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