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服飾搭配 > 服裝搭配 > 傣族的服飾和住所

傣族的服飾和住所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3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傣族的服飾和住所,少數民族的存在一直以來都是我們比較關注的一個話題,民族特色是非常吸引人的一個主要飲食,下面介紹傣族的服飾和住所。

傣族的服飾和住所1

服飾:

女性:婦女傳統着窄袖短衣和筒裙。白色或緋色內衣,腰身細小,下襬寬,下着各色筒裙。

男性:傣族男子着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長管褲,冷天披毛氈,

飲食:

傣族主食以大米爲主。德宏地區吃粳米,西雙版納等地愛吃糯米,通常是現舂現吃。

傣族著名的香竹飯又稱竹筒飯,即把糯米放在香竹筒裏,用水浸泡15分鐘後,用火烘烤而成的。吃時,捶打竹筒使之變軟,竹筒內壁的竹膜便貼在飯上,用刀一剖兩半,香竹飯便脫竹而出,香氣濃郁,飯軟而細膩。

傣族的服飾和住所
  

還有獨具特色的菠蘿紫米飯,其味清甜可口,並有補血潤肺之功效。外出勞動者常在野外就餐,用芭蕉葉盛一團糯米飯,隨帶鹽巴、辣子、酸肉、燒雞、喃咪、青苔鬆即可進食。

肉類有豬、牛、雞、鴨,不食或少食羊肉,善作烤雞、燒雞,喜歡吃魚、蝦、蟹、螺螄、青苔等水產品。常吃的蔬菜有白菜、蘿蔔、筍和豆類。

節日:

多與宗教活動有關。主要節日有關門節、開門節、潑水節等。

擴展資料:

傣族(羅馬字母:Dai),又稱泰族(泰文:,羅馬字母:Thai)、撣族(羅馬字母:Shan)等,民族語言爲傣語(泰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

傣族視孔雀、大象爲吉祥物,民間故事豐富多彩,傣族人民喜歡依水而居,愛潔淨、常沐浴、婦女愛洗髮,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稱,過去傣族普遍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

傣族是泰國、老撾的主體民族,佔泰國總人口的40%,傣族還是緬甸的第二大民族,中國、印度、越南、柬埔寨等國的少數民族。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傣族在中國境內共有126萬餘人

傣族的服飾和住所2

(一)、服飾特點 女性服飾 傣族婦女的穿着打扮,五彩繽紛,美不勝收。傣族婦女一般都長得身材苗條,面目清純嬌美,看上去亭亭玉立,儀態萬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稱。她們不僅長得美,而且還善於打扮,一個個用獨具特色的服飾把自己裝扮得如花似玉。

傣族婦女一般喜歡穿窄袖短衣和筒裙,把她們那修長苗條的身材充分展示出來。上面穿一件白色或緋色內衣,外面是緊身短上衣,圓領窄袖,有大襟,也有對襟,有水紅、嫩粉、淡黃、淺綠、雪白、天藍等多種色彩。多是用喬其紗、絲綢、的確涼等料子縫製。

窄袖短衫緊緊地套着胳膊,幾乎沒有一點空隙,有不少人還喜歡用肉色衣料縫製,若不仔細看,還看不出袖管,前後衣襟剛好齊腰,緊緊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銀腰帶繫着短袖衫和統裙口,下着長至腳踝的統裙,腰身纖巧細小,下襬寬大。

傣族婦女的這種裝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圍”之美,加上所採用的布料輕柔,色彩鮮豔明快,無論走路或做事,都給人一種婀娜多姿、瀟灑飄逸的感覺。 男性服飾 傣族男子一般都穿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衫,下穿長管褲,用白布、青布或緋布包頭,有的戴禮帽,顯得瀟灑大方。

傣族無論男女,出門總喜歡在肩上挎一個用織綿做成的挎包(筒帕)。挎包色調鮮豔,風格淳樸,具有濃厚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圖案有珍禽異獸,樹木花卉或幾何圖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一種圖案都含有具體的內容,如:紅、綠色是爲了紀念祖先;孔雀圖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圖案象徵着五穀豐登,生活美好,充分表現了傣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男女老幼均喜歡赤腳穿拖鞋。

(二)、主要節日 浴佛節 浴佛節(傣語“栓蘭”),又名“潑水節”,源於古印度婆羅門教的一種儀式,後爲佛教所吸收,約在公元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隨佛教傳入傣族地區。隨着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加深,浴佛節成爲傣族的一種習俗流傳下來,至今已數百年。浴佛節一般在大傣歷六月舉行,相當於公曆四月中旬。

浴佛節這一天要用清水爲佛洗塵,然後彼此潑水嬉戲,相互祝願,後來逐步發展到用盆和桶,邊潑邊歌,越潑越激烈,鼓聲、鑼聲、潑水聲、歡呼聲響成一片。在西雙版納地區,浴佛節被政府宣傳爲“潑水節”,每年都舉行賽龍船、放高升、放飛燈等傳統娛樂活動和各種歌舞晚會,吸引了來自中國及世界各地的遊客。在德宏地區,浴佛節仍然只是一個宗教節日。

(三)、建築風格傣族的建築受氣候、海拔、地形、建築材料等自然環境和人口、經濟、宗教、政治、科技、思想意識等社會環境的影響,主要有以西雙版納傣族民居爲代表的優美靈巧的幹欄式建築,以元江、紅河一線傣族民居爲代表的厚重結實的平頂土掌房,以及典雅富麗的佛寺建築。

民居 在濱水而居的河谷壩區,因受炎熱、潮溼、多雨、竹木繁茂等生態環境的影響,傣族的居民建築以“幹欄”(俗稱竹樓)爲主。上下兩層,以木、竹做樁;樓板、牆壁、房頂覆以茅草、瓦塊。上層棲人,下養家畜、堆放農作物。整座建築空間間架高大,且以竹或木做牆壁和樓板,利於保持居室乾燥涼爽。如今,隨着生態保護的加強和經濟的發展,一些地方開始以混凝土磚瓦結構代替竹木結構,但還保留“幹欄”的形式或人字形屋帽的外形,因而仍習慣稱呼它爲“竹樓”。

竹樓周圍的寬闊庭院裏都要種植瓜果林木或開挖小魚塘,既可蔽陽遮蔭,又是一道不設防的天然綠色“圍牆”,外圍隨意搭上的竹籬,不爲防人,只起到阻止牲畜闖入的作用。 佛寺 佛寺建築是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傣族的特色建築,以落地重檐多坡面平瓦建築爲主。

由大殿、僧舍和鼓房組成,中心佛寺外加一座戒堂、一座藏經樓、一座佛塔。主殿外觀一般是單檐或重檐歇山式屋頂,或懸山式頂、多角或亞字形重檐歇山式頂。坡面進行一至二次跌落後有兩層或上中下三層的單面坡或三面坡、五面坡,坡面的多少和佛寺的級別有關。屋面按縱向分爲兩段式或三段式或五段式,以中間最高,使龐大威嚴的屋面呈現出優美起伏的曲線。

入夏節 入夏節(傣語“豪窪”),又稱“關門節”,源於古印度佛教徒的雨季安居習俗,隨南傳佛教傳入傣族地區。

入夏也是雨季的開始,也就是稻作農業社會進入農事繁忙的季節,古代佛教僧侶們爲配合信徒們的農事生產活動,停止了到處傳教擾民的活動,集中到寺廟或某處修行,逐漸形成慣例。而佛教信徒們也在僧侶集中修行期間,停止了到寺廟佛屋的一切活動,集中精力搞農事生產,並形成一種習慣。

後來,僧侶和信徒形成的這種默契關係被上部座佛教作爲一種宗教形式固定下來,這種宗教形式隨上部座佛教傳入傣族地區。

信仰南傳上部座佛教的傣族一般在大傣歷9月15日(農曆6月中旬)舉行入夏儀式,入夏儀式這天就是“入夏節”,傣族村寨的佛寺都要擊鼓爲號,告訴人們節日已到,佛爺們集中到佛寺唸經,信衆們準備食物、鮮花、紙幣等到寺廟“賧佛”。

而後,便進入爲期三個月的“結夏”。結夏期間,禁止僧侶外出講經,禁止信衆遠行不歸,禁止男女談情娶嫁,禁止大型慶祝活動,僧侶要安心誦經、民衆要專心生產。 出夏節 出夏節(傣語“昂窪”),又稱“開門節”,與“入夏節”相對應。“出夏節”一般在大傣歷12月15日(農曆9月中旬)舉行,象徵着三個月的“結夏”期結束,可以解除“入夏節”以來的一切忌禁,僧侶可以出寺傳教募化,男女也可以談情娶嫁。

出夏節這天,傣族民衆們都會身着盛裝,帶着食物、鮮花、臘條、錢幣等到佛寺拜佛聽經,並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舞着各種鳥、獸、魚、蟲等形狀的燈籠環遊村寨,燃放煙花、點孔明燈、跳象腳鼓舞等各種娛樂活動。

(四)、飲食習慣日常食俗 傣族大多有日食兩餐的習慣,以大米和糯米爲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雙版納的傣族則主食糯米。通常是現舂現吃,民間認爲:粳米和糯米只有現吃現舂,纔不失其原有的色澤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習慣用手捏飯吃。

外出勞動者常在野外用餐,用芭蕉葉或衆飯合盛一團糯米飯,隨帶鹽巴、辣子、酸肉、燒雞、喃咪(傣語,意爲醬)、青苔鬆即可進食。所有佐餐菜餚及小吃均以酸味爲主,如酸筍、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喜歡吃幹酸菜,其製法是把青菜曬乾,再用水煮,加入木瓜汁,使味變酸,然後曬乾儲藏。吃時放少許煮菜或放在湯內。這種酸菜有地方的傣族幾乎每天都吃。

據說傣族之所以常食酸味菜餚,是因常吃不易消化的糯米食品,而酸味食品有助於消化。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風味菜餚。傣族食用的青苔是選春季江水裏岩石上的苔蘚,以深綠色爲佳,撈取後撕成薄片,曬乾,用竹篾穿起來待用。做菜時,厚的用油煎,薄的用火烤,酥脆後揉碎入碗,再將滾油倒上,然後加鹽攪拌,用糯米糰或臘肉蘸食,其味美無比。

烹魚,多做成酸魚或烤成香茅草魚,此外還做成魚剁糝(即用魚烤後捶成泥,與大芫荽等調料央而成)、魚凍、火燒魚、白汁黃鱔等。吃螃蟹時,一般都將螃蟹連殼帶肉剁成蟹醬沾飯吃,傣族稱這種螃蟹醬爲“螃蟹喃咪布”。苦瓜是產量最高、食用最多的日常蔬菜。除苦瓜外,西雙版納還有一種苦筍,因此傣族風味中還有一種苦的風味,較有代表性的苦味菜餚是用牛膽汁等配料烹製的牛撒皮涼菜拼盤。

宗教食俗 傣族普遍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不少節日與佛教活動有關。浴佛節(潑水節)期間,除酒、菜要豐盛外,各種傣族風味小吃也很多。還有把糯米飯泥炸後做成的麻脆等。

較重要的節日還有入夏節(傣歷9月15日)、出夏節(傣歷12月15日),均爲南傳上座部佛教節日。新平、元江、景谷、金平等地傣族過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內容與活動大體與當地漢族一樣,較典型的食品有狗肉湯鍋、豬肉乾巴、醃蛋、幹黃鱔等。

節慶食俗 在西雙版納傣族中,一家蓋房,全寨都要來幫助,新房落成要賀新房,先上樓的是小夥子,擡着牛頭,唱祝福歌,壯年男子擡箱子,已婚婦女抱被褥,姑娘們端着飯菜依次而上,然後在火塘上支好三腳架,擺上衆桌,置酒備菜,唱賀新房歌,鄉親們還要給主人送一些象徵吉祥的禮物。

“趕擺黃燜雞”是西雙版納男女青年以食傳言的求戀方式,即姑娘把黃燜的雞拿到市場上出售,如果買者恰恰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會主動拿出凳子,讓其坐在自己身旁,通過交談,如雙方情投意合,兩人就端着雞,拎着凳子到樹林裏互吐衷情;如買者不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會加倍要價;再如“吃小酒”,在男女訂婚時,男方挑着酒菜去女方家請客,當客人散去後,男方由三個男伴陪同和女方及女方的三個女伴,共擺一桌共飯。

“吃小酒”講吃三道菜:第一道是熱的;第二道要鹽多;第三道要有甜食。表示火熱、深厚和甜蜜。婚禮之日雙方家裏都要舉行婚禮,大都先在女家進行。婚宴時,席桌上要鋪上綠色的芭蕉葉,菜餚有象徵吉祥的.血旺(白旺)、年糕及各式菜。

宴前新郎、新娘要做拴線儀式,即由主婚人用一根白線繞過雙方的肩,又用兩白線分別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象徵純潔,然後由高齡老人將糯米飯捏成三角形蘸上鹽,置於火塘上的三腳架的頂點上,任其火燒後自然脫落,象徵愛情像鐵一樣堅實。元江大平鄉新娘過門後要與新郎端坐在長凳上,吃四個雞蛋拌的糯米飯,並喝兩杯酒;元江江邊的傣族新娘過門,由男方分給每個送親者肉4片、排骨4根、丸子4個、酥肉4塊,然後方可吃正餐。

祭祀食俗 傣族還供奉自己村寨的社神,傣族稱“去拉曼”,也稱“披曼”,是保護神,每年要祭祀兩次,栽秧前爲祈求豐收,秋收後爲謝恩,要集體殺牛或豬一頭,各家備貢品送入供奉社神的房內,待唸完祭詞後,大家共食。新加入社的成員,要用雞、酒和臘肉條供奉社神。

傣族的服飾和住所 第2張
  

在勐海等地屠宰祭牲仍保留着剽牛和魚食牛皮的風俗。西雙版一次部落神,祭品有的須是黑牛、白豬。元江、新平等地的傣族、普遍崇拜龍樹、龍神,元江江邊傣族每年農曆三月祭龍樹時,全村要殺紅牛,殺前在紅牛身上用白灰畫成花紋,還要在牛身上披紅綠布。同月還要殺豬祭“天公地母”以求保佑牲畜平安。在傣族民間,特別是在一些邊遠地區,在炊事上仍然有一些禁忌,如:燒柴要先從根部燒起;不得從火塘上跨過;不能隨便移動火塘上的三腳架等等。酸肉 傣族傳統風味菜餚,用牛肉經過醃製,而後炒制而成。

特點是酸香味濃,可幫助消化。製法是將新鮮的黃牛肉用淘米水洗淨,切成大片放入盆中,加入鮮花椒葉、鹽、米飯拌勻,裝入瓦罐,淋入白酒壓實,上蓋,用草木灰與泥巴合泥密封罐口,醃漬一個月即成。將醃好的黃牛肉切成絲,與青蒜苗炒熟。火燒魚 傣族傳統家常風味菜,特點是軟嫩鮮甜,原汁原味。

製法是將鮮魚去鰓和內臟,洗淨,將蔥花、薑末、蒜末、青椒末、青姜葉末、芫荽末、野花椒葉末、薄荷、茴香葉末、香茅草葉末、草果粉、味精、鹽、料酒拌製成餡,裝入魚腹,頭尾折攏,再用香茅草捆成十字,外麪包以芭蕉葉,埋入木柴燒後的炭或熱灰中燒熟,取出去掉芭蕉葉和香茅草,裝盤即成。醃牛頭 傣族傳統家常風味菜。

其製法是將牛頭、牛腳去毛、去蹄殼,砍成塊煮爛,去骨,切成肉條,入盆加入淘米水浸泡3—4小時,取出改用冷水洗淨,再將野花椒葉、紅辣椒粉、生薑和蒜泥放入牛肉盆內,加鹽、白酒拌勻入味,裝入瓦罐壓實,蓋上蓋密封,半月後即成。食時可蒸、可炒,是佐酒涼菜,脆嫩酸香、麻辣清涼。酸角 冬春兩季,天高雲淡,風清氣爽,走進西雙版納的傣家村寨 ,很容易見到一種當地人們特別喜愛的果樹——酸角,它樹身高大,樹幹粗糙,枝葉扶疏,枝頭掛着一串串、一嘟嚕褐色的彎鉤形莢果。

酸角又稱酸豆、羅望子、羅晃子、酸梅(海南)、“木罕”(傣語)、甜目坎、通血圖,爲蘇木科酸角屬熱帶、亞熱帶常綠大喬木,該屬僅含酸角1種,有兩個類型:甜型和酸型。酸角喜歡炎熱氣候,在年均氣溫18C—24C,年降雨量500—1200毫米的地區都能正常生長。

蟲類食品 傣族地區潮溼炎熱,昆蟲種類繁多,用昆蟲爲原料製作各種風味菜餚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構成的一個重要部分。經常食用的昆蟲有蟬、竹蟲、大蜘蛛、田鱉、螞蟻蛋等。捕蟬是在夏季,每天傍晚,蟬羣落在草叢中時,蟬翼被露水浸溼,不能飛起,婦女們就趕快把蟬揀入竹籮裏,回去後入鍋焙乾制醬。

蟬醬有清熱解毒,去痛化腫的醫療作用。傣族人普遍喜食螞蟻蛋,經常食用的是一種築巢於樹上的黃螞蟻,取螞蟻蛋時,先將螞蟻驅走,然後取蛋,螞蟻蛋大小不一,有的大如綠豆,有的小如米粒,潔白晶亮,洗淨曬乾,與雞蛋一起炒食,其味鮮美可生食又可熟食,生食時制醬,熟食時用雞蛋穿衣套炸,常用的酸果、苦瓜、苦筍、沖天椒,輔以野生的花椒、芫荽、蒜、香茅草,風味十足。特色飲品 傣族人嗜酒,但酒的度數不高,是自家釀製的,味香甜。

茶是當地特產,但傣族只喝不加香料的大葉茶。喝時只在火上略炒至焦,沖泡而飲略帶糊味。嚼食檳榔,拌以菸草、石灰,終日不斷。由於長期嚼食脣齒皆黑,口液如血,人以爲美。燒陶業較發達,大部分飲餐用具多由婦女燒製。

服裝搭配
服裝單品
明星裝扮
時尚街拍
奢華品質
秀場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