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服飾搭配 > 服裝搭配 > 第七天讀後感1000字

第七天讀後感1000字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9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第七天讀後感1000字,書籍中的感悟和哲理都需要細細品味,閱讀可以提高一個人的寫作水平,書籍對我們空虛的靈魂進行了填補,文字的表達是人類文明的一顆明珠,書中自有黃金屋,第七天讀後感1000字。

第七天讀後感1000字1

餘華作品不是晦澀難懂,而是在現實的敘述中注入適度的現代意識,以簡潔的筆觸和飽滿的情感儘可能地獲得讀者最廣泛的共鳴。與語言優美詞藻華麗的其他作家相比,我更鐘愛的是文字中透露着黑暗的餘華。

童話是留給小孩子看的,成熟的人或許更適合風雨後的返璞歸真。於筆者而言,這社會上的荒謬事件數不勝數,每每看到手機上的推送,都不忍打開。這大概是源於內心那顆最純正的心,封存已久。我一直小心翼翼地捧着它。直至如今,這社會的真面目在一個又一個荒謬後被揭露被戳穿,渾渾噩噩過了十六年,如今頂着“中國青年”的稱號,被迫接受現實。

第七天讀後感1000字

我問她:“這是什麼地方?”

她說:“這裏叫死無葬身之地。”

在這裏,墓地可有可無,自由最重要;在塵世,尊嚴可有可無,利益最重要。活時將自由禁錮,死後盡全力挽回,爲何要這樣欺瞞自己?難道你想過這樣行屍走肉般的生活嗎?

餘華曾坦言:“我覺得我所有的創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實。我的這個真實,不是生活裏的那種真實。我覺得生活實際上是不真實的,生活是一種真假參半、魚目混珠的事物。”

此書集荒唐、暗黑、腐朽於一體。社會上怎麼會有這樣的事情呢?大多數讀者都會對此感到質疑。興許是在社會上大肆宣揚正義的大背景下,人們對黑暗的理解已模糊不清,但筆者想表達的是,一個社會是否真正和諧美好,看得不僅僅是治安不僅僅是宣傳工作是否到位,還要看人們的內心。

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社會上“在外女學生被奸 殺”“北大學子弒母”等事件層出不窮,面對諸如此類的新聞,相信大部分人都是輕輕劃過罷了,可是又有誰真正的關心在乎過呢?想必都是人類的內心在作秀。

“我想塗去一切不幸/我想在大地上/畫滿窗子/讓所有習慣黑暗的眼睛/都習慣光明。”顧城的短短几句詩,訴說出許多人的心聲,我想,我們都是任性的孩子。

我們都是第一次來到這世上,沒有人知道死後的世界會是怎樣,也鮮有人爲自由而活發聲。都說人生而平等,我們力所能及的便是善良與真心。“有時候,人類的美德可以終結悲劇”在這喧囂的塵世間,若人人都能對其抱以真心,太陽的力量或許會更大些。

第七天讀後感1000字 第2張

董卿說:“其實當我們有一天,在回憶過往遇到的這些萍水相逢的人,如果我們能夠想起來的更多的是一份單純、友好和善良,這就是我們的幸運。”黑暗中的曙光,是由千千萬萬個我們,發自內心的善良組成的,每個人都在經歷着他人不知的戰鬥,請心存善意,直至永遠。

第七天讀後感1000字2

《第七天》是七天的故事,由大大小小環環相扣的故事拼湊的,是以另一個世界的角度對於現世的折射。主角楊飛更像是一條主線,從他身上延伸的婚姻、身世和現實故事纔是真正的主角。

我坐在225頁紙上,搖搖欲墜。

下筆前最後悔的一件事就是去豆瓣搜索了一下書評,謾罵和抨擊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立刻關掉,我不知道這會有多大程度的影響我,可我想說的都是我感受到的。

對於很多像我一樣淺薄的讀者,讀書,尤其是名家名作,是不會質疑的,尤其是在它還打動了你的情況下。

餘華的文字真的悲,或者說作者真的很會講感情,讀到第二篇我就開始泣不成聲了,接下來的幾章就像是幾大碗烈酒,幹了之後,你一邊流淚,一邊發着酒瘋,可還是難受,還是醉。

“所以你來了。”

“是的,我走了很遠的路。”

這是楊飛和前妻李青在另一個世界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見面時的情景,前世的怨並沒有越過生與死的邊境線。不知怎麼“我走了很遠的路”突然變得浪漫起來,李青說她有些後悔,楊飛也沒再見過李青這般女人。相似的是,兩世相遇的最後的對話都是:

“我依然愛你。”

“我永遠愛你。”

楊飛真的有一個很偉大的父親,當然我指的是他的養父楊金彪。

第七天讀後感1000字 第3張

他撿到他時才二十一歲,這是這般大的我們想都不敢想的責任。楊金彪在心儀的大辮子姑娘和來歷不明的孩子的取捨間痛苦萬分,毫無疑問,最後還是選擇了楊飛,而原本打算丟下他的小樹林的青石,卻成了這位父親至死的絆。

不得不說,楊飛和楊金彪的父子感情是這本書最大的催淚點,從開頭就埋下伏筆,到結尾的呼應,不過是平凡且“死腦筋”的父親,卻好的那麼不造作,那麼真實。

“我不怕死,一點也不怕,我怕的是再也見不到你。”

【關於用詞】

讀書讀得越多,就越不喜歡堆砌着的華麗的辭藻,顯得用力過猛,但直白往往成了許多人詬病餘華的理由。讀後感·文字本身就是一種藝術,結束了應試教育,我便不會再去大段大段地背誦名家名句,更多的時候,我想體會的的是作者用字的邏輯,和字本身帶給我的感情。

【關於現象】

如果你看過餘華的另一本書《我們生活在巨大的差距裏》,你就會發覺作家比想象的更食人間煙火。這本書從頭至尾,明着的,暗着的,敘述了太多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包括墓地價格昂貴、強拆、女性職場歧視等等。

很多人抨擊藝術和現實脫節,但心裏卻比其他人把藝術看得更飄渺,等到真正貼近生活的文學作品出現,他們又失望了。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對於讀者如此,對於作家也是如此。作家選擇寫或者不寫,你可以選擇看或者不看。

人生而孤獨,死後亦是孑孓。

平淡最好,無須經歷這些荒誕的故事;珍惜身邊人,來世要走很多路才能見到;生而不平等,走吧,去死無葬身之地。

第七天讀後感1000字3

閱讀《第七天》的時候,有一種很好的閱讀感受:就是裏面所有的人說的話都是真實的,沒有虛僞,沒有做作。這些人已經死了,它們是靈魂,這種沒有做作的對話,讓人閱讀起來不累,不善言辭的我很嚮往這樣來互相交流。有些話,則給人以想象,更讓人看清虛無和浮誇。

比如李青說的一句話,"我的朋友們在等我,他們給我準備了盛大的.葬禮。",看到這句話時,心靈爲之一振:都已經死了,盛大的葬禮能用來幹什麼?對於已經死去的李青的靈魂又有何用?

許多現實的畫面:假意的微笑;須臾的奉承;同一桌酒但關係並不好的各種身軀;火急火燎地趕一個聚會;拿到一張獎狀或一個頭銜時的忘乎所以……

這些都是虛假的,如同李青說的“他們給我準備了盛大的葬禮”一樣,對於一個靈魂來說,毫無意義。

第七天讀後感1000字 第4張

《第七天》寫的是一個人死去之後,所見所聞。是以一個死去的人看人間事物的角度,來描寫現實生活。人間的人常說,生死事大。是的,生死事大,如果都已經死了,也就放下了所有的包袱,說一些真實的話了。

裏面一個靈魂說,“他們說的話,我連標點符號都不信。”,這麼簡單的文字,描述了真實的人間事情。及其豐富的語言,卻在活人之間傳遞不了真實情感。說者有所掩蓋地說,聽者有過濾並猜測地聽。豐富的語言又如何?在活人之間也不能完成真正的信息傳遞。如果彼此信任無我無他,幾個字足矣傳遞。

比如,甲:你有騙我嗎?乙:沒有。很明確地傳遞了信息。但在人間,甲會信你個大頭鬼。

裏面有一句:“寬廣的沉默裏暗暗涌動着千言萬語,那是很多的卑微人生在自我訴說”。很多時候的沉默,並不是我們很智慧。很智慧的沉默纔是真正的徹底的沉默,大多數人選擇的沉默,只是人微言輕或是沒機會發聲的沉默。

活着的時候,有太多的束縛,太多的放不下放不開,把人活的像個奴隸似的。“如果你的世界沒有痛苦的害怕,沒有尊嚴的擔憂,沒有富貴和貧賤,沒有暖寒的交替,沒有外貌的困擾,沒有男女的區分,沒有你我之分,沒有生死顧慮,你纔會離"真正的活着"越來越近。”

裏面的一段:“走過去吧,那裏的樹葉會向你招手,石頭會向你微笑,河水會向你問候。那裏沒有貧賤也沒有富貴,沒有悲傷也沒有疼痛,沒有仇也沒有恨……那裏人人死而平等。他問,那是什麼地方,我說,死無葬身之地。”

上面這一段話和釋迦牟尼佛描述的西方極樂世界一樣:

『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三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衆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唸佛、念法、念僧之心。』

第七天讀後感1000字 第5張

所有的鳥,所有的樹都會發出微妙的法音,連惡的名稱都聽不到,哪還有惡的行動。

古代文人陶淵明描繪了世外桃源,看起來沒心沒肺的李誕說了人間不值得,怎麼看都像認真生活的餘華講了死無葬身之地。

這些人,有古有今。

只要不死就得活着,好過賴過都是要過,既然都過不好,那就好好過,像《第七天》裏的靈魂,放下包袱,真實地過,不猜忌,不做作。

服裝搭配
服裝單品
明星裝扮
時尚街拍
奢華品質
秀場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