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健康養生 > 養生的方法有哪些

養生的方法有哪些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4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養生的方法有哪些,身體纔是革命的本錢,養生的方法是非常多的。最好的養生是順其自然,不要過分強調外因的作用,而是按照自己本身生命運行的規律,去做好身邊的事情。下面來看看養生的方法有哪些。

養生的方法有哪些1

1、每天喝水不耽誤

人體中水的含量約佔65%,可以說人就是水做的,中醫認爲水能補陰、養陰是滋陰生津的第一天然食材,並將喝水視爲人的第一養生法。

中醫不提倡不渴也喝水,主張順應需求,喝水太多反而可能傷腎。人的年齡、體質、氣候及所處地理位置都會影響對水的需求,比如冬季寒冷,人體所需的水自然少些;夏季炎熱,人需要多喝水。

另外,喝水也要注意方法,提倡小口慢慢喝,儘量喝白開水和淡茶水,少喝飲料等,這樣的話不僅可以補充體液,還可以改善血液循環,預防血液黏稠度等!

2、早睡早起不熬夜

睡眠是調節人體各項機能的保障之一,可以說是生命的“營養品”。

中醫理論認爲,人與大自然是一個整體,應該順應自然的四時變化,合理安排起居休息。當太陽升起時,人體生物鐘就會發出指令,交感神經開始興奮,這就意味着你該起牀了。這個時候,陽氣漸漸恢復,馬上起牀再鍛鍊身體纔是真正的養生之道!

雖然不能保證每天都能早早入睡,但是現如今的很多疾病的根源,大多與睡得晚有很大的關係。長期晚睡,不僅會傷及肝腎,還會引發多個器官的機能失調。

不過看過《黃帝內經》的也可能會指出:古人也並不總是提倡早睡的---在春天和夏天都要晚睡纔有利於養生。其實大家有所不知,古人的作息時間跟我們有很大的不同,他們所謂的“晚睡”其實指的是晚上9點左右,這個時間被稱之爲亥時初,而古人說的“早睡”其實是晚上7點鐘左右。因此在現代社會,我們能在秋冬兩季的晚上10點多入睡,春夏能在10點半以前入睡,就基本符合“早睡”的條件了。

3、每天萬步能保持

最初,“日行萬步”的概念大約是在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上由日本一家研發計步器的公司提出的。在我國,這個口號是由衛生部門提出的,但這個“一萬步”與平時以提高心肺功能、耐力、力量等身體素質爲目的的體育鍛煉還是有所不同的。

每天走一兩萬步,需要保證一定的強度,如果沒有速度和強度,它對健身的作用並不大。在運動訓練學中有個“超量恢復”的概念,不管是心肺功能還是力量的提高,前提都需要先增加負荷,再經過適當休息,並在體質尚未回到原來的水平前,繼續進行鍛鍊,這樣就可以在已經提高的基礎上再提高一步。

走路鍛鍊也是如此,步行時的快慢因人而異,但太慢沒有效果,至少中等強度,即年輕人每分鐘步頻在130到135次左右,中年人每分鐘步頻在120次左右,60歲以上者每分鐘在100步左右,連續走上30分鐘。

養生的方法有哪些
  

4、堅持艾灸不放棄

艾灸又稱爲艾灸療法,是用艾葉製成的.材料產生艾熱,刺激體表穴位,借灸火的溫和熱力及藥物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達到治療疾病、防病保健、養生美容的功效。銀針、艾灸和中藥,並列爲中醫的三大法寶。艾灸在中國已有3000年 的歷史,人於無病者常灸可益壽延年。

長期堅持艾灸調理能夠讓人體臟腑陰陽平衡、氣血正常運行,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長期艾灸,你會發現體能狀態一點不輸年輕人,氣血充足,眼睛清澈明亮、神采奕奕,精氣神十足!此時,你的身材體型、儀表姿態、體能水平、精神狀態較之同齡人更年輕。

養生灸的選穴方法:大椎穴、命門穴、關元穴、氣海穴、三陰交穴、足三裏穴、太溪穴、涌泉穴、中脘穴,這幾個穴位都是人的長壽大穴,經常艾灸,可以養生保健、益壽延年。

5、笑顏常開不煩惱

企盼健康,希冀長壽,凡人皆有此願。爲此,有人堅持鍛鍊身體,有人講究飲食營養,有人則不惜高價買補品進補。但是不少人在鍛鍊、營養、進補的同時,忘記“服用”心理養生保健的良藥一處世樂觀,笑口常開。

中醫認爲,人有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七情過度,皆可致病,而其中“怒”尤爲甚。當人處於憤怒狀態時,不暢之氣可致體內各器官發生一系列生理變化: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血壓升高、食慾不振、消化不良,久而久之,必將導致生理功能紊亂,嚴重影響身心健康。

笑能增加心臟血流量、促進血液循環。美國馬里蘭大學醫療中心心臟病研究所研究發現,笑聲對於預防心臟病的發作有極大作用。但是凡事過猶不及,對於有心腦血管健康問題的人羣,笑要適度。如果笑得上氣不接下氣,反而會增加心臟負擔,誘發冠心病、心絞痛等不適。

養生的方法有哪些2

九種體質的不同養生法

一、陽虛體質

體質特徵:全身怕冷、手腳怕涼、不喜冷食。

養生法:溫陽補氣。1、不要熬夜;熬夜傷陽。

2、不要濫用抗生素。

3、可以經常用桃木棍敲打自己的督脈,這有助於,生髮、補充陽氣。

4、食療:適宜多吃----生薑、韭菜(如韭菜炒核桃)。可溫陽補氣。

5、藥療:金匱腎氣丸。(補充陽氣的經典名方)。陽虛體質的人應該舒展心胸,激發活力;多曬太陽,多泡熱水腳。

二、陰虛體質

體質特徵:身體怕熱、陰液不足、身體缺水、特喜冷食。

養生法:滋陰降火。

1、不要熬夜,熬夜傷陰。

2、少吃辛辣食物。

3、食療:適宜多吃---百合、銀耳。可滋陰降火。

4、練液吞津:赤龍繞海----練津,徐徐吞下。

5、藥療:六味地黃丸。陰虛的.人應該保持心情寧靜。

三、氣虛體質

體質特徵:身體極易疲勞、氣短無力。

養生法:補中益氣

1、避免過勞、過累。

2、食療:適宜多吃---大棗、山藥。可健脾補氣(陰虛的人少吃大棗)。

3、穴位治療:按摩、艾灸足三裏。

4、藥療:補中益氣丸。氣虛體質的人要樹立自信心,充滿信念,要有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態。

養生的方法有哪些 第2張
  

四、痰溼體質

體質特徵:身體肥胖、肚大腰圓、額頭油脂分泌多、鼾聲如雷。

肥胖有三種類型:肉人:肌肉型;脂人:脂肪豐滿但均勻;膏人:肥胖、肚大腰圓、額頭油脂多,鼾聲如雷。痰溼體質的人就是指這類人------膏人。養生法:化痰利溼。

1、食療:適宜多吃白蘿蔔、荷葉。

2、摩腹:兩手掌摩擦熱後,用掌心的勞工穴及後手掌先順時針後逆時針按摩腹部。

3、藥療:化痰利溼方(王奇教授自己的藥方)藥方構成:生黃芪、蒼朮、茯苓、橘紅、荷葉、冬瓜皮

五、溼熱體質

體質特徵:臉上長痘、皮膚瘙癢、口舌生瘡、大便粘滯不爽解不盡 。

養生法:清熱利溼

1、少吃辛辣、燒烤食物。

2、居住環境要乾燥。

3、夏季空調溫度不要調的太低。

4、儘量少喝酒,一次量不能太多。

5、食療:適宜多吃薏米仁、多喝苦丁茶(苦的食物清熱祛火)。口有異味的可以咀嚼佩蘭葉、藿香(不要吞下去);皮膚瘙癢的可用馬齒莧熬水擦洗皮膚。

6、藥療:三仁湯 藥方 構成:薏仁、杏仁、蔻仁、厚朴、通草、滑石、淡竹葉、半夏。

溼熱體質的人要注意調整自己的情緒,使之能夠淡定、悠閒,多聽一些悠閒的音樂。

養生的方法有哪些3

1、飲食養生

合理飲食可以調養精氣,糾正臟腑陰陽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壽。中醫養生理論認爲,飲食要以“五穀爲養,五果爲助,無蓄爲益,五菜爲充”,還要重視五味調和,否則,會因營養失衡、體質偏頗、五臟六俯功能失調而致病。

2、動形養生

中醫認爲,“人慾勞於形,百病不能成”。因此,古人在醫療及生活實踐中摸索形成了諸如按摩、氣功、太極拳、八卦掌、五禽戲等動形方式,以強身延年。當然,人若勞累過度,則容易引起“勞傷”,也稱“五勞所傷”,即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3、靜神養生

靜神養生在傳統中醫養生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古人認爲,神是生命活動的主宰,保持神氣清靜,心理平衡,可以保養天真元氣,使五臟安和,有助於預防疾病、增進健康和延年益壽。反之,則會導致情志內傷,如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以至誘發種種身心疾患。

養生的方法有哪些 第3張
  

4、修身養生

中醫養生理論認爲,凡追求健康長壽者首先應從修身養性做起,如平日應排除各種妄念,多說好話、多行善事,可使自己心胸開闊、情緒安定,從而維持身心健康。

5、調氣養生

人體元氣有化生、推動與固攝血液、溫養全身組織、抗拒病邪、增強臟腑機能的作用。營養失衡、勞逸失當、情志失調、病邪夾擊等諸多因素,可致元氣虛、陷、滯、逆,進而使機體發生病理變化。中醫調氣養生法主張通過慎起居、順四時、戒過勞、防過逸、調飲食、和五味、調七情、省言語、習吐納等一系列措施來調養元氣、祛病延年。

6、調神養生

精神樂觀,則氣舒神旺;精神抑鬱,則氣結神頹;喜怒不節,則氣耗神消。故清心寡慾可使心氣平和、血脈流暢、精神安定,雖有大驚猝恐而不能爲害。調神之法,參禪入定,或心有所恃,或絃歌自娛,或山林探幽,以氣度從容,心思安定,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則神調。

7、吐納養生

即今之氣功。氣功之要,一是靜心,靜而不思,若能無外無我,可以養神而致長壽。二是以意引氣,以氣行周身,通達經絡,包括通任督、通小週天、通大周天等各種方法,達到養氣養神、經脈流暢,保健強身。

氣功,作爲醫療保健,其歷史源遠流長。它起源於唐堯時期,奠基於春秋戰國,以後歷代有所發展。遠在兩千多年前先秦時期的醫學著作和其他著作中,就有關於氣功的論述。

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一批簡帛醫書中,就有描述氣功的帛書帛畫。《黃帝內經》中亦有不少地方與氣功有關,但這一詞在古代未普遍使用,而是直到現代才盛行起來;在古代,仍稱爲導引、吐納。服氣等。

葛洪在其《抱朴子》中,對氣功養生的經驗和方法作了較詳細的記載。南北朝時代,陶弘景輯錄了六朝以前的氣功養生經驗,編輯成《養性延命錄》,佔該書之半的'《服氣療病》和《導引按摩》兩部分,有些內容與目前在應用的動靜功法極爲相似。

巢元方《諸病源候論》中,於絕大部分證候下都載有導引、吐納的方法,約有260餘種,可說是隋代以前氣功療法的一次總結。孫思邈的《攝養枕中方》一書,其中導引、行氣兩節,專論古代氣功。孫氏特別強調“氣息得理,即百病不生”的呼吸鍛鍊作用。他還介紹了六字訣的具體運用,以及動功“天竺國按摩婆羅門法”計十八勢、“老子按摩法”計四十九個動作。

8、導引養生

又稱爲練形養生。導引吐納,自古即用於描述氣功及形體強身,未有細緻確定的區分。這裏則專指以形體動作爲主導方法的養生,所謂“主導”,是因爲這種方法本身也要求有呼吸動作的配合。這類養生術有五禽戲、八段錦、易筋經、太極拳以及被動的推拿等。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