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家庭 > 畢昇發明了什麼

畢昇發明了什麼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4.8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發明膠泥活字印刷技術。

畢昇發明了什麼1

畢昇(約970年-1051年),北宋淮南路蘄州蘄水縣直河鄉(今湖北省英山縣草盤地鎮五桂墩村)人,北宋布衣。我國古代偉大的發明家。其發明活字印刷術,比德國人古騰堡發明金屬活字印刷早四百多年。

宋初爲杭州書肆刻工。宋慶曆年間(1041-1048),他根據實踐經驗,發明膠泥活字印刷技術,即在膠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燒硬後,便成活字。這一技術未及推廣,畢昇就去世了。他的字印爲沈括家人收藏,事蹟見於沈括的《夢溪筆談》。

活字印刷術具有一字多用、重複使用、印刷多且快、省時省力、節約材料等優點,比整版雕刻經濟方便,是印刷技術史上的一次質的飛躍,對後世印刷術乃至世界文明的進步有着巨大而深遠的影響,與指南針、火藥、造紙術並稱爲中國古代四大發明。1990年在湖北英山縣發現畢昇墓碑。

畢昇(約970-1051),出生於北宋淮南路蘄州蘄水縣,在宋仁宗慶曆年間(1041-1048)發明活字印刷術。畢昇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的一次偉大革命,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爲中國文化經濟的發展開闢了廣闊的道路,爲推動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畢昇發明了什麼

從十三世紀到十九世紀,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傳遍全世界。全世界人民稱畢昇是印刷史上的偉大革命家。關於畢昇的生平事蹟,以及他發明活字版的經過,除了沈括在《夢溪筆談》一書中的記載外,還找不到第二個文獻資料。

沈括只說他是個布衣,籍貫及生平一點都沒有交代。所謂布衣,從字面理解就是沒有作過官的普通老百姓。關於畢昇的職業,以前曾有人作過各種推猜,但最爲可靠的說法,畢昇應當是一個從事雕版印刷的工匠。因爲只有熟悉或精通雕版技術的人,纔有可能成爲活字版的發明者。

由於畢昇在長期的雕版工作中,發現了雕版時最大缺點就是每印一本書都要重新雕一次版,不但要用較長時間,而且加大了印刷的`成本。如果改用活字版,只需要雕制一副活字,則可排印任何書籍,活字可以反覆使用。雖然製做活字的工程大一些,但以後排印書籍則十分方便。正是在這種啓示下,畢昇才發明了活字版。

從《夢溪筆談》中我們可以看到,畢昇的活版印刷術不是空穴來風,是基於前人版印書籍的基礎上改進而來。而《夢溪筆談》對於活版印刷的流程的描述,對於後人的研究也是一筆重要的財富。

1990年在湖北英山草盤地五桂村畢家坳發現畢昇墓碑。

畢昇發明了什麼2

主要成就

畢昇創造發明的膠泥活字、木活字排版,是中國印刷術發展中的一個根本性的改革,是對中國勞動人民長期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對中國和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作出偉大貢獻。

在此之前,只有摹印、拓印和雕板印刷,既笨重費力又耗料耗時,不僅存放不便,有錯字又不易更正。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方法既簡單靈活,又方便輕巧。其製作程序爲:先用膠泥做成一個個規格統一的單字,用火燒硬,使其成爲膠泥活字,然後把它們分類放在木格里,一般常用字備用幾個至幾十個,以備排版之需。

排版時,用一塊帶框的鐵板作底託,上面敷一層用松脂、蠟、紙灰混合製成的藥劑,然後把需要的膠泥活字一個個從備用的木格里揀出來,排進框內,排滿就成爲一版,再用火烤。等藥劑稍熔化,用一塊平板把字面壓平,待藥劑冷卻凝固後,就成爲版型。印刷時,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敷上紙,加上一定壓力,就行了。印完後,再用火把藥劑烤化,輕輕一抖,膠泥活字便從鐵板上脫落下來,下次又可再用。

畢昇發明了什麼 第2張

方法:用膠泥做成一個個規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體單字,字劃突起的`高度象銅錢邊緣的厚度一樣,用火燒硬,成爲單個的膠泥活字。爲了適應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備有幾個甚至幾十個,以備同一版內重複的時候使用。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沒有準備,可以隨制隨用。

爲便於揀字,把膠泥活字按韻分類放在木格子裏,貼上紙條標明。排字後把需要的膠泥活字揀出來一個個排進框內。排滿一框就成爲一版,再用火烘烤,等藥劑稍微熔化,用一塊平板把字面壓平,藥劑冷卻凝固後,就成爲版型。

印刷的時候,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覆上紙,加一定的壓力就行了。爲了可以連續印刷,就用兩塊鐵板,一版加刷,另一版排字,兩版交替使用。印完以後,用火把藥劑烤化,用手輕輕一抖,活字就可以從鐵板上脫落下來,再按韻放回原來木格里,以備下次再用。畢昇還試驗過木活字印刷,由於木料紋理疏密不勻,刻制困難,木活字沾水後變形,以及和藥劑粘在一起不容易分開等原因,所以畢昇沒有采用。

畢昇的膠泥活字首先傳到朝鮮,稱爲"陶活字"。唐代,刻板印刷在中國已非常盛行,並先後傳至朝鮮、日本、越南、菲律賓、伊朗等國,十五世紀,活字板傳到歐洲。公元1456年,德國的戈登堡用活字印《戈登堡聖經》,這是歐洲第一部活字印刷品,比中國的活字印刷史晚四百年。

活字印刷術經過德國而迅速傳到其他的十多個國家,促使文藝復興運動的到來。十六世紀,活字印刷術傳到非洲、美洲、俄國的莫斯科,十九世紀傳入澳洲。

畢昇發明了什麼3

人物紀念

墓葬

畢昇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然而,史料對畢昇的唯一記載就是沈括《夢溪筆談》中的那區區四個字:布衣畢昇。千百年來,畢昇的身份一直是個迷。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湖北英山縣的一名基層幹部發現了一塊古代墓碑,關於畢昇籍貫和身世的`謎團,才被逐漸打破。2015年1月10日,以這一故事爲主題的紀錄片《畢昇墓碑之謎》在北京舉行新聞發佈會,影片於2015年1月16日21:59分在央視科教頻道(CCTV10)《探索發現》欄目首播。[3]

活字印刷

1990年秋,湖北省英山縣草盤地鎮五桂墩村睡獅山麓出土了一方墓碑,據考證爲畢昇的墓碑。墓地西3公里處爲畢家鋪,南一公里處的肖家大屋傳爲畢宰相府,東十五公里處有宰相畢翰儒墓。

宋仁宗慶曆年間(1041-1048)發明活字排版印刷術(沈括《夢溪筆談》載:"慶曆中,有布衣畢昇又爲活版"),在當時印刷界反響很大。

畢昇發明了什麼 第3張

英山畢昇森林公園位於溫泉城區。是大別山主峯天堂寨跌巖而來的中支山脈最後一個高峯,也是城區的至高點,公園東臨科技金融貿易開發區,南望紅南經濟長廊,西眺龍頭工業區,北與烏雲山茶葉公園相依,公園距武英高速公路僅有1公里,畢昇森林公園現有森林面積8500畝,新修公園循環公路9.8公里,建設亭閣景點31個,其中畢昇雕像、畢昇紀念館和露天大佛、雞鳴遊樂園已接待遊客。正在發掘畢昇文化內含擴建伽蘭寺,新建活字印刷長廊、仿古小區、動物園、公園賓館、完善服務設施,建設成鄂東名園。

畢昇大道

上個世紀90年代,經過文物考古專家考證,確認畢昇爲英山縣草盤地鎮五桂墩村人。爲了緬懷和紀念畢昇,弘揚畢昇文化,英山縣在國家和湖北省文物部門的支持下,投資500多萬元建造了畢升公園和畢昇紀念館。一批以畢昇命名的道路、大橋、廣場、酒樓、學校、產品、企業等如雨後春筍般興起。畢昇大道(6車道)長約3900米,起自南衝畈,終於畢昇大道,途經畢昇廣場,畢昇中學等。如今的畢昇已成爲英山當地人的驕傲。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