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美文 > 若有色若無色

若有色若無色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3.4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若有色若無色,此句出自《金剛經》語,此經也是禪宗頓教的佛經之一,分爲三十二品,有色是指有物質實體、有形象的衆生,無色相對於有色而言,就是沒有物質實體,下面分享一下若有色若無色。

若有色若無色1

現在看第二個強化性的註腳:“若有色,若無色”。“色”是佛教的高頻詞。狹義上講,六塵之色——“色、聲、香、味、觸、法”的“色”,對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色對應眼根,對應眼識,所以六塵之色,可以理解爲眼睛能看見的顏色,這是對色的狹義理解。佛教還講“五蘊”——“色、受、想、行、識”;

五蘊之色,比六塵之色的概念寬泛些。五蘊之色,梵文是“rūpa”,不單單指有沒有顏色的問題,還指存在形態有沒有“質礙”,通俗地講就是,這樣一種物質的存在狀態,有沒有相當的密度,當它們碰撞時,會不會產生強烈的相互作用;

碰撞時能夠產生強烈相互作用的,就稱爲色法。這指的是廣義的`色,也就是印度人認爲六道衆生從存在形態上劃分,只此兩種,絕沒有第三種。哪兩種?要麼是有色的,要麼是無色的,人就是有色的。

比如說,昨晚大樓停電,我在樓道里跟老王撞個滿懷,你看我倆腦袋撞起了大包。我跟老王撞到一起,腦袋上爲什麼會撞起包?因爲我倆是色法,碰撞時會產生強烈的相互作用。

印度人認爲,天道有些衆生是無色的,這個無色不只是沒有顏色,而是沒有質礙,即相互碰撞時產生不了強烈的相互作用。中國人不好理解這種生命狀態。其實也好理解,中國民間認爲的一種生命形態,大概是無色的,什麼?對的,鬼是無色。

說昨晚花園散步,跟一鬼撞一滿懷,看給我腦袋撞的這個包——如果腦袋依然撞起包了,那撞的肯定不是鬼,還是人。跟鬼撞一滿懷的結果是什麼?鬼就從身體透過去了,產生不了相互作用,這種生命狀態就叫“無色”。

印度人認爲,六道衆生要麼有色、要麼無色。“若有色若無色”什麼意思呢?釋迦牟尼老師跟須菩提說,須菩提啊,我可說的是“所有一切”衆生之類,既包括有色的也包括無色的,千萬別遺漏。這是第二個強化性的註腳。

若有色若無色
  

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

第三個強化性的註腳:“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想”,通俗講是有情衆生頭腦裏的思維活動。印度人認爲,從頭腦的思維活動形態的不同來劃分的話,六道衆生只此三類,絕沒有第四類。 要麼有想,要麼無想,要麼非有想非無想。

人是有想,我們一生這腦殼裏的想就沒斷過。印度人認爲,天道衆生裏有一重天,叫“無想天”,生到那兒的衆生一生頭腦裏無想。

有人修習禪定,誤以爲是修什麼都不想;當然能修到什麼都不想,也是相當難的,但是一旦真修成就了,無想了,那感得的結果是來生生到無想天。

印度一些教派專修無想,他們誤以爲生無想天就是涅槃,而佛教認爲無想天是天道,福盡還要輪迴。印度人認爲還有第三類衆生,也就是天道的最高一重天,叫“非想非非想天”,生到那裏的衆生,頭腦中的思維狀態,既不是想,也不是不想。

你說他想,他沒有所謂有想衆生的粗想,所以只能說“非有想”;但是他也不是完全的無想,還有細微的想,所以還得說“非無想”;“非有想非無想”是生到“非想非非想天”衆生的頭腦中的思維活動狀態。

印度人認爲,從頭腦中思維狀態的不同來劃分,六道衆生只此三類,絕沒有第四類。意思是什麼?老師跟須菩提說,須菩提啊,我可說的是“所有一切”衆生之類,可千萬別遺漏一些,既包括有想的,還包括無想的,也包括非有想非無想的。

若有色若無色2

此句出自《金剛經》語,此經也是禪宗頓教的佛經之一,分爲三十二品,由鳩摩羅什第一次翻譯,屬於《大般若經》的第九會,是宣說般若空義的代表作之一,裏面很多都是須菩提(佛陀十弟子之一,被譽爲“解空第一”)給衆善男、善女講解佛經空性的,之前也說過,六祖以前,禪宗以《楞伽經》印心,此後《金剛經》即代替了楞伽。宋代出家人的考試,設有《金剛經》一科,可見其弘通之盛。

第一品 法會因由分 :主要講的是佛陀在何地講述佛法,記述一下因由;

第二品 善現啓請分 :須菩提對佛祖說,衆弟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阿耨多羅是"無上"之意(阿爲無,耨多羅爲上),三藐是"上而正"之意,三菩提是"普遍的智慧和覺悟",此處是說衆弟子想得識佛法),想知道其心何所住?其心如何被降服,望菩薩開示;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好吧,我告訴大家諸菩薩是如何降服其心的,所有一切衆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原文)假如菩薩佛法讓世間的人都涅槃了,那世間還有我相、衆生相嗎?大家都是菩薩了,如果有哪一個菩薩告訴你還分“我相”、“衆生相”、“壽者相”(這裏是區別對待法,我是佛,衆生或許是或許不是),這不是菩薩心,也不是菩薩。(菩薩是渡人的,還把世間分各種相加以區別,那他不是菩薩,這句話就是如果得道的人有菩薩心,對於他而言任何一個人都是菩薩,衆生皆是佛,看完我前文的小乘大家應該清楚)

第四品 妙行無住分: 須菩提,還有你剛纔不是說怎麼降服其心嗎?我給你解釋下 :應無所住行於佈施。所謂不住色佈施。不住聲香味觸法佈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佈施。不住於相(實在說的太好,翻譯不出這個味道)。 爲什麼這麼說呢?菩薩度化四方是福德無量啊!心理根本就沒有“相”一說(承接第三品),菩薩就是這樣教導大衆的`(心無所住)

第五品 如理實見分: 須菩提問佛祖(釋迦摩尼佛),我們可以見到 佛 嗎?(原文“身相見佛”),釋迦摩尼說;不行,如來說的身相不是你們說的身相,它是虛妄的,如果你們能意識到這裏就是“見 佛 ”

若有色若無色 第2張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須菩提提問:師尊,聽你說這些,以後會有人我們說的嗎(佛在還是不在,你說佛都不能見到),釋迦摩尼佛說:不要這麼講,以後有人按照我說的持戒修福,必定會聽信,能增加自己信心,後世必定會種得善根

那不是一兩個佛,而是千千萬萬的佛啊,到時候誰還有我相(釋迦摩尼佛是佛,是因爲我們從相認爲他是佛,假如大家都是佛了,哪裏還有我釋迦摩尼佛這個佛相呢),相是因爲法定義的,無相即無法,爲何?如果你按照佛法取相,那麼你從心依法取相還是得不到法相(法相是空,你用心、法兩層最後的得到的還是無法相),更不要取非法,所以 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第七品 無得無說分: 須菩提,我解釋給你聽,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正覺),我剛纔有告訴你佛法嗎?須菩提疑問道:按照你剛纔所說,沒有什麼具體的定法,只是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不應該取這麼個叫法啊,請師尊開示。我剛纔告訴你的法都不可取,也不能表示出來,不是法但也是法。爲何這麼說?一切聖賢,都是證得無法但是殊途同歸。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須菩提,這個話是什麼意思呢,假如有一個人有無窮盡的地方,裏面都是珠寶,把這些金銀財寶佈施給他人。是不是積滿了福德?須菩提說:是啊,爲何這樣呢?這裏說的佛德不是指佛德性,佛祖解釋福德是這麼說。假如有人,根據佛經受持,給他人講解佛法,那麼他的福德是比被佈施的人多的。

爲何這樣呢?須菩提我在告訴你。因爲所有的佛具有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都是根據這個佛經出來的,所以啊,佛法也是不是佛法(根據佛法識得佛法非佛法,是根據佛法而來,最後發現非佛法,也叫非非佛法)

第九品 一相無相分: 須菩提,我再解釋給你聽, 須陀洹我們可以說出來,但是我入了 須陀洹 嗎(佛教第一果,叫入流,簡單來說就是混進了佛家圈子,不入三惡道:餓鬼道、地獄道、畜生道,只會在三善道:天道、阿修羅到和人道之間輪迴)?

須菩提說:沒有,爲何?我們(釋迦摩尼)說 須陀洹 只是名字叫入流,這個入是指不受色聲香味觸法的牽絆叫須陀洹; 斯陀含 (佛家第二果)我們也可以說出來,那我說我得斯陀含果嗎?須菩提說不行,爲何?斯陀含叫一往來,就是沒有斷除來往,還要遊走一遍人間(欲界思惑分爲九品,前六品在 須陀洹, 後三品在 斯陀含 )

同樣的,還有 阿那含(佛家第三果) 是徹底擺脫 斯陀含 的三品,不來欲界來,所以叫不來;最後一果是 阿羅漢果(第四果) 斷盡欲界、色界、無色界一切見惑和思惑,究竟無餘,得不生之聖果,受人天供養。

須菩提還是不懂,如果阿羅漢果能說出來,說我得到了阿羅漢果,那我還是入了我相、衆相的區別相,如若我有‘我得阿羅漢道’的念頭,尊師則不會說須菩提是樂於‘無諍’的修行者”,那麼須菩提的修行在本質上並不是修行,而這個被稱爲須菩提的人是樂阿蘭那修行者

第十品: 莊嚴淨土分,釋迦摩尼 問;當初如來前世在燃燈佛時期(如來是現在的佛,燃燈佛是指釋迦摩尼以前的佛),他得到了佛法嗎?沒有,師傅,爲何這樣呢?那我問你,菩薩莊嚴不?不莊嚴,爲何啊?(徒弟有疑問請師傅解答,又不敢亂說),莊嚴只是一個名詞,叫它莊嚴,大家要是生了清淨心,心理沒有色,內心自然也就不會有聲香味觸法,也就是心理什麼都沒有。

有的人比喻身體像須彌山王,他身體大嗎?師傅這個說法就很大啊,錯了!這個大隻是名字大。(如來是現在的佛,如果前世成爲了燃燈佛,佛家講輪迴,前世如果成了佛,就不會有今生還要求得如來佛了,況且如來和燃燈佛都只是一個名字而已,得到佛法和沒得到佛法也只是一個虛名)

若有色若無色3

佛陀在大乘經典《金剛經》之中,提到衆生的10種形式類別: “所有一切衆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在《楞嚴經》之中,也提到過“十種異生”。

1、卵生

卵生動物是以產卵的方式進行繁殖,其受精卵在母體外獨立發育。常見的如雞鴨鵝這些家禽類,以及鳥類、大部分魚類、爬蟲等,都屬於卵生動物。

2、胎生

胎生動物的雛形,是在胞胎之中形成的。我們通常將哺乳動物稱之爲胎生動物。胚胎所需的營養,是在母體中獲得的.,直到出生爲止。人類就屬於胎生動物。其它常見的胎生動物,如牛、羊、豬、犬、象等。

3、溼生

溼生動物僅僅依靠水分就可以生長出來,屬於藉助因緣而生。如蟋蟀、飛蛾、蚊蟲、蠓蚋、麻生蟲等。

4、化生

化生相對於以上三種情況,是不需要依靠其他物質而出生的生物。例如稻米放久了之後,會生出一些蟲子;這些蟲子不需要依靠母體等因緣,其本質是由業力而生。

以上四種,是有情衆生最常見,也是相對容易理解的四種生命形態。

5、有色

有色是指有物質實體、有形象的衆生,用眼睛可以看得到。從這個角度而言,前面四種生命,可歸於此類。

6、無色

無色相對於有色而言,就是沒有物質實體,無形象的衆生。這類衆生,用肉眼是看不到的,它們屬於陰性物質生命體。

7、有想

“想”,即是思想、意識、感覺。有想生是指人類通過祈禱、憶念所感生的一類生命。這類生命往往也有情、有想,但沒有具體的色身,可以依附於神像、草木、山石等“顯靈”。

若有色若無色 第3張
  

8、無想

這裏的無想及上面提到的有想,並不是指“有想天”和“無想天”。此處的無想生,是指精神所化生出的山河大地、土木金石等物質。這類物質,並非有情有思想的活物,就與夢中的山河大地一般,其本質是幻化所生。

9、非有想

非有想生是一種十分奇特的生命形態,用文字實在不好表述。譬如有一種蟲子,被細腰蜂抓到它的巢裏。細腰蜂會產生一種極其堅定的想法,就是讓抓來的蟲子像自己。細腰蜂每天這樣想,想很多次,往往七天之後,那隻小蟲子就變成細腰蜂了。

10、非無想

非無想生是思想很不正常的一類生命。譬如佛經記載有一種特殊的貓頭鷹,喜歡抱着一種卵形的土塊來孵育。這種貓頭鷹就產生孵出小貓頭鷹的念想,其後真孵出了一種怪鳥,這種怪鳥最後將孵出它的母親吃掉了。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