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除夕都是三十嗎

除夕都是三十嗎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除夕都是三十嗎, 除夕是我們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又稱大年夜、除夕夜、歲除等等,除夕是農曆歲末的最後一晚,與歲首正月初一相連。以下了解除夕都是三十嗎?

除夕都是三十嗎1

不是大年三十。因爲按照農曆年的算法,一年中有大月和小月之分,如果臘月適逢小月,就沒有年三十了。如果最後一個月是大月,那麼大年三十肯定就是除夕夜。

我國現同時用兩種曆法,一種是西方通用的公曆,大月31天,小月30天;還有一種是陰曆或稱農曆,是我國古時按月亮盈虧圓缺變化的週期安排的,稱之爲“朔望月”。

在月亮圓的時候爲“望”是十五,看不到月亮時稱“朔”爲初一。但是,一個朔望月的平均長度約爲29.5天,並非整數,而一個月的天數必須要用整數表示,因此有時是小月29天;有時是大月30天。沒“年三十”也很正常的。

“從農曆看,雖然大多時候都是年三十過春節,但沒大年三十、到年廿九其實是也很正常的。”王思潮對記者表示。據瞭解,2000年、2001年、2003年、2006年春節前都沒有年三十。

據瞭解,不單2012年(龍年)春節,2013年(蛇年)春節前也沒有年三十。還有專家認爲,過年有沒有“三十”都沒有關係。“人們常把‘除夕’和‘大年三十’當成同一天,其實除夕的準確含義是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從天文曆法上來講,除夕既可能是臘月廿九,也可能是臘月三十。

除夕都是三十嗎

除夕和春節哪個重要?

除夕和春節並無主次之分,因爲現今兩個節日已經合二爲一了。

除夕是農曆年的最後一天晚上,通常設在臘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稱爲大年三十。這一天在古時候稱爲“歲除”,又叫“除夕”。除夕這一天,家裏家外不但要打掃得乾乾淨淨,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門籠,人們則換上帶喜慶色彩和帶圖案的新衣,往往通宵不眠,俗稱守歲。

春節俗稱“年節”,古稱“元旦”。自漢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農曆)正月初一爲“歲首”(即“年”),年節的日期由此固定下來。民國開始採用公曆(陽曆)計年,遂稱公曆1月1日爲“元旦”,稱農曆正月初一爲“春節”。

傳統的、民俗的、真正的“年”,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竈,一直到正月十五,在“二月二龍擡頭”爲收尾,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爲高潮。由於春節與大年緊密連接在一起,再加上時代的需求,所以,慢慢地人們將這兩個傳統節日合二爲一了。

除夕都是三十嗎 第2張

過年有什麼傳統文化?

(1)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期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含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2)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寸、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

(3)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爲“饋歲”;酒食相邀,稱爲“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爲“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爲“守歲”。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爲“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爲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爲夜半時分。

除夕都是三十嗎2

除夕有哪些習俗呢?

1、年夜飯

說到除夕,首先要提到的就是年夜飯了,很多外地朋友,千方百計過年回家,就是爲了能在三十晚上和家人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年夜飯是一頓團圓飯,南北地稍有區別,不過大部分都會有餃子(團圓),雞(吉利),魚(年年有餘),有些地方吃麪條(長長久久),有的吃年糕(年年高升)。

年夜飯時,全家人歡聚一堂,敘家常,談發展,子女也借節日,表達對父母的孝敬,現在很多人一年大部分時間都在外務工,一年也就春節這幾天能和老人,孩子在一起,所以一定要珍惜這個機會,說說心裏話,拉拉家常。(建議:少看手機,少刷紅包)

2、祭祖

除夕與清明節、中元節、重陽節一樣,都是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每個地方祭祖形式略有不同,比較簡單就是在十字路口燒紙,大部分地方的做法是晚輩拿上元寶蠟燭,冥幣等,去墳地請祖宗回家過年。

另外,臘月二十三祭竈節,竈王爺到天庭玉帝處述職,除夕夜會回到人間,所以除夕夜要接竈神,並且要在廚房換上新竈燈並在竈龕前燃香,然後由全家中的最長者在天地桌前主持接神的儀式。

除夕都是三十嗎 第3張

3、貼春聯、貼福字

關於貼春聯、貼福字,在前面兩篇文章有專門介紹,所以這裏就簡單說一下,春聯貼時最好在早上6點,到中午12點之間貼,而且要注意上聯下聯不要貼反,關於如何識別上下聯,這裏不多做解釋。貼福字也有很多講究,比如大門的福字,應該正貼,福字貼單數,最好貼一個。

4、放爆竹

傳統新年有燃放爆竹的習俗,這個源於一個歷史傳說,據說有一種叫年的怪獸,每逢三十,都會禍害百姓,怪獸最怕三樣東西,“紅色”、“火光”、“炸響”,所以在除夕放爆竹,當然敲鼓也可以。

說到放爆竹,這裏特別提醒,一定主要安全燃放,小心火災或者炸傷,最好還是不要燃放,買鞭炮要花錢,放鞭炮有危險,最重要的是污染環境。

5、壓歲錢

通常在吃完年夜飯後,有長輩發給晚輩,鼓勵晚輩上進,努力,也體現了長輩對晚輩的關愛。這裏多說幾句,壓歲錢其實是一種民俗,重在意義,不在形式和金額大小;

但是這幾年的壓歲錢變了味,攀比金額,動輒就500元、1000元,大部分務工人員,我想工資都不會很高,而且掙的都是辛苦錢,回家過年,壓歲錢就好幾萬出去,誰不心疼,過年本身是一件輕鬆愉快的事情,別讓這些事情弄的鬧心,所以壓歲錢給個50元、100元就可以了,沒有必要攀比。

除夕都是三十嗎3

你家鄉除夕有哪些習俗呢?

除夕傳統習俗一:貼福字

春節貼福字,是中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 春節貼“福”字,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

除夕傳統習俗二:貼春聯

春聯,是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它平仄合律、對仗工整,用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以增加節日的喜慶氣氛。

家門口貼上春聯的時候,意味着過春節正式拉開序幕。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屬於楹聯的一種。

除夕傳統習俗三:年夜飯

除夕夜的年夜飯也叫團圓飯,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因爲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飯桌中間設置火鍋,因此也稱圍爐。

除夕都是三十嗎 第4張

除夕傳統習俗四:祭祖

據民俗專家、南京大學民俗藝術研究室主任陳竟介紹,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國很多地方,這一天,民衆都會在家中擺上豐厚的飯菜,點燃香燭,家長率領子孫們叩拜。

北方一些地方的農村還會在家中焚燒紙錢。大年三十傍晚時分,在祖宗像前點上香燭,倒上美酒,擺上菜餚,全家人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表達“慎終追遠”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過年夜飯之後,人們纔開始享用。

除夕傳統習俗五:壓歲錢

壓歲錢,又稱壓祟錢、守歲錢等。 年夜飯之後,長輩會發壓歲錢給晚輩,因爲是用紅色的信封袋(紅包袋裝),故又稱紅包,中國古代也有用紅線將一百個銅錢串成一串外形類似麥穗,表示長命百歲。

其中一個說法是歲與“穗”同音,在一些廟宇,會有不少信衆等待上頭香,插上新年廟宇香爐的第一炷香,據說代表吉利與神明一年的護佑。

除夕傳統習俗六:守歲

守歲的習俗在中國有近兩千年的歷史。晉朝人周處《風土記》中說到蜀地年俗,年末人家相互饋送年節禮物,稱爲“饋歲”;相互宴請,稱爲“別歲”;除夕通宵不眠,稱爲“守歲”。

這是現今看到關於守歲習俗的最早記載。但這時守歲似乎還是地方性年俗,隋唐之後,守歲成爲全國的共同年俗。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