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發生火災時正確的逃生方法

發生火災時正確的逃生方法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發生火災時正確的逃生方法,火災逃生其實是一件複雜的事,因爲你會處在不同的地點和麪臨不同的火災。正確的火災逃生方法 可以讓人獲得更多的生存機會,以下分享發生火災時正確的逃生方法

發生火災時正確的逃生方法1

捂住口鼻不能忘

火場中很多被燒死的人,其實是先煙氣中毒窒息死亡後又被燒的,究其原因是他們在發現着火後慌亂逃生,既沒有判斷火勢大小,又沒有采取防護措施。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發生火災後留在室內的人員可先用溼毛巾堵住門,防止煙氣進入。一旦逃生時,要用溼毛巾捂住口鼻,打手電等照明設備彎腰下樓。

原路逃生行不通

人們都有慣性思維,一旦發生火災,總是習慣性往自己進來的出口跑,發現此路不通時,纔去尋找其他出口,但此時也許會喪失掉逃生的最佳時機。

消防部門建議大家要改掉這種原路逃生的慣性思維,無論是在自己生活工作或者臨時入住的賓館內都要事先了解自己所處的位置,疏散通道、疏散樓梯的數量和方位,這樣在發生火災時可以迅速選擇離自己最近、最方便的路線逃生。

朝光亮走有危險

發生火災時,人們會比較慌亂,着急逃生而誤以爲有光亮的地方就是出口,就習慣性地朝着有光的方向跑。

但是有光的方向可能恰恰是危險的所在,因爲無論在居民樓還是辦公樓,一旦發生火災,火場中的電源多半已經被切斷或者短路跳閘,有光的地方正是被火焰吞噬的地方。

冒險跳樓不可取

在發生火災時,人們常常會失去理智,出現被困居民跳樓逃生的現象,但這種方法並不可取,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輕易採用。跳樓逃生一般只適用於居住在低樓層的居民,還要在有消防隊員準備好救生氣墊時才更穩妥。

火災正確疏散逃生技巧

1、從建築物中疏散

首先要記得儘量向下而不是向上逃生,向上逃生那可不叫逃生叫走上絕路呢。

其次不要乘坐電梯,學會利用室內步行樓梯或者消防電梯。

最後消防蜀黎告訴你,最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慌張,心態決定一切,要將自己充分暴露在容易被發現的地方,可不要隱藏自己玩失蹤,如果救援人員看不見那最後可不是自尋絕路。

2、防止火勢蔓延

消防蜀黎還告訴大家一個小訣竅哦!在火勢沒有發展的特別大的情況下,可以先把門關上,防止火勢蔓延。再如果有可能有條件的話,將門淋水,做一些防護隔熱的措施。

3、關閉煤氣並致電求助

對於火災,消防蜀黎給大家普及個常識哦,火災是特別容易引起煤氣爆炸,所以,在發生火災時,應該立即切斷煤氣總開關,並打電話相關部門。如果你家是液化氣罐,應該關閉總閥門,並儘可能的遠離火源、火場,做好措施等待救援人員的到來。

4、嘗試滅火

當火勢較小時,消防蜀黎告訴你自救的方式喲,這個時候可以用水或者其他的滅火劑用正確的滅火方法及時控制和撲滅火。記住哦,是在不危及自己的情況下,可以嘗試滅火工作,如果火勢偏大,還是聽消防蜀黎的話吧,按照上面的方法等待救援。

火災正確疏散逃生攻略

熟悉環境,暗記出口

當你處在陌生的環境時,爲了自身安全,務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樓梯方位等,以便關鍵時候能儘快逃離現場。請記住:在安全無事時,一定要居安思危,給自己預留一條通路。

通道出口,暢通無阻

樓梯、通道、安全出口等是火災發生時最重要的逃生之路,應保證暢通無阻,切不可堆放雜物或設閘上鎖,以便緊急時能安全迅速地通過。請記住:自斷後路,必死無疑。

發生火災時正確的逃生方法

保持鎮靜,明辨方向,迅速撤離

突遇火災,面對濃煙和烈火,首先要強令自己保持鎮靜,迅速判斷危險地點和安全地點,決定逃生的辦法,儘快撤離險地。千萬不要盲目地跟從人流和相互擁擠、亂衝亂竄。撤離時要注意,朝明亮處或外面空曠地方跑,要儘量往樓層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煙火封阻,則應背向煙火方向離開,通過陽臺、氣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 請記住:人只有沉着鎮靜,才能想出好辦法。

撲滅小火,惠及他人

當發生火災時,如果發現火勢並不大,且尚未對人造成很大威脅時,當週圍有足夠的消防器材,如滅火器、消防栓等,應奮力將小火控制、撲滅;千萬不要驚慌失措地亂叫亂竄,置小火於不顧而釀成大災。請記住:爭分奪秒,撲滅“初期火災”。

火災正確疏散逃生要訣

第一訣:逃生預演,臨危不亂:

每個人對自己工作、學習或居住所在的建築物的結構及逃生路徑要做到了然於胸,必要時可集中組織應急逃生預演,使大家熟悉建築物內的消防設施及自救逃生的方法。這樣,火災發生時,就不會覺得走投無路了。

第二訣:不入險地,不貪財:

在火場中,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身處險境,應儘快撤離,不要因害羞或顧及貴重物品,而把寶貴的逃生時間浪費在穿衣或尋找、搬離貴重物品上。已經逃離險境的人員,切莫重返險地,自投羅網。

第三訣:簡易防護,蒙鼻匍匐:

逃生時經過充滿煙霧的路線,要防止煙霧中毒、預防窒息。爲了防止火場濃煙嗆入,可採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離的辦法。煙氣較空氣輕而飄於上部,貼近地面撤離是避免煙氣吸入、濾去毒氣的最佳方法。穿過煙火封鎖區,應配戴防毒面具、頭盔、阻燃隔熱服等護具,如果沒有這些護具,那麼可向頭部、身上澆冷水或用溼毛巾、溼棉被、溼毯子等將頭、身裹好,再衝出去。

第四訣:善用通道,莫入電梯:

按規範標準設計建造的建築物,都會有兩條以上逃生樓梯、通道或安全出口。發生火災時,要根據情況選擇進入相對較爲安全的樓梯通道。除可以利用樓梯外,還可以利用建築物的陽臺、窗臺、天面屋頂等攀到周圍的安全地點沿着落水管、避雷線等建築結構中凸出物滑下樓也可脫險。

在高層建築中,電梯的供電系統在火災時隨時會斷電或因熱的作用電梯變形而使人被困在電梯內同時由於電梯井猶如貫通的煙囪般直通各樓層,何毒的煙霧直接威脅被困人員的生命,因此,千萬不要乘普通的電梯逃生。

發生火災時正確的逃生方法2

1、沉着冷靜

根據火勢實情選擇最佳的自救方案,千成不要慌亂。凡火災倖存者大多方寸,不大呼大叫,而是根據火勢、房型冷靜而又迅速地選擇最佳自救方案,爭取到了最好的結果。

2、防煙堵火

這是非常關鍵的,當火勢尚未蔓延到房間內時,緊閉門窗、堵塞孔隙,防止煙火竄入。若發現門、牆發熱,說明大火逼近,這時千萬不要開窗、開門,可以用浸溼的棉被等堵封,並不斷澆水

同時用折成8層的溼毛巾捂住嘴、鼻,一時找不到溼毛巾可以用其他棉織物替代,其除煙率達60%~100%,可濾去10%~40%一氧化碳。另外,應低首俯身,貼近地面,設法離開火場,以避開處於空氣上方的'毒煙。

發生火災時正確的逃生方法 第2張

3、設法脫離險境

底層的居民自然應奪門而出。樓上的住戶若樓道火勢不大或沒有坍塌危險時,可裹上浸溼了的毯子、非塑制的雨衣等,快速衝下樓梯。若樓道被大火封住而無法通過,可順牆排水管下滑或利用繩子緣陽臺逐層跳下。

4、儘快顯示求救信號

發生火災,呼叫往往不易被發現,可以用竹竿撐起鮮明衣物,不斷搖晃,紅色最好,黃色、白色也可以,或打手電或不斷向窗外擲不易傷人的衣服等軟物品,或敲擊面盆、鍋、碗等。

5、切不可因貪戀錢財而貽誤脫險時機

遇到火災是每個人生活中都可能出現的事情,火災的時候一定要學會如何逃生才行,不然可能就會命喪火海。火災逃生對每一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特別是居住在樓房內的人更是需要學會如何逃生才行。

發生火災時正確的逃生方法3

針對不同火情選擇逃生路線

1、在房內獲悉起火後

開門前要先用手背觸摸門把手,若溫度很高,或有煙霧從門縫鑽進,千萬別貿然打開房門;若溫度正常或沒有煙霧鑽進,可打開門縫觀察外面通道的情況,再決定是否逃離。若大火和濃煙封閉通道無法逃離時,只能退守房內採取相應對策:用溼布條堵塞門窗縫隙,用水澆在已着火的門窗上等待救援,切不可盲目跳樓。

2、着火點在本樓層時

應就近跑向已知的緊急疏散口,遇有防火門要及時關上。若樓道被煙氣封鎖,可彎腰或匍匐前進逃離火場,最好能利用溼毛巾或溼衣服等捂住口鼻,阻擋有毒煙霧;若必須經過火焰區,切記要將衣服用水澆溼、用溼毯子裹住全身或用溼衣服包住頭部等部位,萬一衣服着火則要用打滾等方式撲滅火苗,不宜帶火奔跑。

3、着火點不在本層時

仍應就近向緊急疏散口撤離,若着火點位於上層,要向樓下逃去;若着火點位於下層,且火和煙霧已封鎖向下逃生的通道,應儘快往樓頂平臺逃生;若向樓頂平臺逃生時發現被火、煙追趕上或向上的通道被封鎖時,要果斷地改變逃生路線,從另一層樓的安全通道逃生。

發生火災時正確的逃生方法 第3張

4、當大火圍困樓層時

若身處被大火包圍的樓層內,所有安全通道和向外聯繫均被切斷,也沒有任何逃生器具或設施的情況下,此時最好退到衛生間暫避。進入衛生間後要將門窗關緊,縫隙堵嚴,擰開水龍頭放水。特別是浴缸中要始終保持在較高水位,便於取水潑澆門窗,危急時還可躺在浴缸中暫時躲避,提高獲救的可能性。

5、低樓層可跳樓逃生

若住在二層樓,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也可以跳樓逃生。在跳樓之前可先向地面扔些棉被、牀墊等柔軟物品,或者用牀單、窗簾等織物撕成能負重的布條連成繩索,系在窗戶或陽臺的構件由上向樓下滑。如果被困在三層以上,千萬不要急於跳樓。

火災發生時逃生的要點和禁忌

1、首要是防止嗆到濃煙,逃生時可把毛巾浸溼,疊起來捂住口鼻,記住要多疊幾層,並將口鼻捂嚴。

2、若身處被大火包圍的樓層內,所有安全通道和向外聯繫均被切斷,也沒有任何逃生器具或設施的情況下,此時最好退到衛生間暫避。進入衛生間後要將門窗關緊,縫隙堵嚴,擰開水龍頭放水。特別是浴缸中的水要始終保持在較高水位,便於取水潑澆門窗,危急時還可躺在浴缸中暫時躲避。

3、火災中千萬不可鑽到牀底下、衣櫥內、閣樓上,這些都是火災現場最危險的地方,又不易被消防人員發現。另外,千萬不要乘電梯。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