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時辰對照表口訣

時辰對照表口訣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時辰對照表口訣。古代的人們是以時辰來記錄時間的變化的,不同的時辰對照着我們不同的時間點數。那麼接下來就由小編帶大家詳細的瞭解下時辰對照表口訣的相關內容。

時辰對照表口訣1

1、口訣一:

夜半者子也,雞鳴者醜也。

平旦者寅也,日出者卯也。

食時者辰也,隅中者巳也。

日中者午也,日佚者未也。

哺時者申也,日入者酉也。

黃昏者戌也,人定者亥也。

時辰對照表口訣

2、口訣二:

一二醜未,三四寅申,五六卯酉,七八辰戌,九十巳亥,十一十二子午。

子、醜、寅、卯、辰、巳、是夜裏11點至上午11點前的時間,例如子是指夜裏11點至凌晨1點前的時間;午、未、申、酉、戌、亥是上午11點至夜裏11點前的時間,例如午是上午11點至下午1點前的時間。每隔兩小時爲一個時辰。

時辰對照表口訣2

十二個時辰分別有哪些怎麼讀

子(zǐ) 、醜(chǒu) 、寅(yín) 、卯(mǎo) 、辰(chén) 、巳(sì) 、午(wǔ) 、未(wèi)、申(shēn) 、酉(yǒu) 、戌(xū) 、亥(hài)。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23時至0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爲隅中。(0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爲日昳。(13時至15時)。

【申時】晡時,又名日鋪、夕食等:(15時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爲太陽落山的時候。(17時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21時至23時)。

時辰對照表口訣 第2張

十二時辰的別稱:

1、夜半 【yè bàn】:子夜,夜分,中夜,未旦,宵分。

2、雞鳴 【jī míng】:荒雞。

3、平旦【píng dàn】:平明,旦明,黎明,早旦,日旦,昧旦,早晨,早夜,早朝,昧爽,旦日,旦時。

4、日出 【rì chū】:日上,日生,日始,日晞,旭日,破曉。

5、食時 【shí shí】:早食,宴食,蚤食。

6、隅中【yú zhōng】:日禺,禺中,日禺。

7、日中 【rì zhōng】:日正,日午,日高,正午,亭午,日當午。

8、日昳【rì yì】:日昃,日仄,日側,日跌,日斜。

9、晡時【bu shi】:餺時,日餺,日稷,夕食。

10、日入【rì rù】:日沒,日沉,日西,日落,日逝,日晏,日旴,日晦,傍晚。

11、黃昏 【huáng hūn】:日夕,日末,日暮,日晚,日闇,日墮,日曛,曛黃。

12、人定 【rén dìng】:定昏,夤夜。

時辰對照表口訣3

時辰養生法則

早醒難眠源於膽虛肝火

子時(23點~1點)和丑時(1點~3點)分別是膽經和肝經當令的時間。子時不易入睡,或者丑時易醒且難以再睡,這種情況多半是膽氣虛或肝火過旺導致的睡眠障礙。這類人大多還會有心煩易怒、晨起口苦等症狀。

根據天人相應的理論,中醫有“肝應春”的.說法。因此,春季養肝有助減輕和減緩肝膽病變的發生與發展。此時節宜多吃綠色蔬菜,如菠菜、香椿、春筍、芹菜等;經常出遊踏青,舒緩心情;每晚保證23點之前入睡,有利於肝膽經氣的疏通。

大便失調源於肺和大腸氣虛

寅時(3點~5點)和卯時(5點~7點)分別是肺經和大腸經當令的時間,這個時段肺臟和大腸氣血旺盛,表現爲人體氣機調暢,大腸傳導糟粕的功能正常。如果肺與大腸功能異常,通常就會在這個時段出現氣機失調、大便排泄異常等問題,如“五更瀉”、凌晨咳嗽、哮喘等典型病症。早上醒來以順時針方向摩腹,有利於大腸的傳導功能,從而使大便排泄順暢。按摩太淵穴(位於手腕脈搏的外側凹陷處)則可以調養肺氣。

時辰對照表口訣 第3張

上午睏倦源於脾胃不足

辰時(7點~9點)和巳時(9點~11點)分別是胃經和脾經當令的時間,此時脾胃氣血旺盛,保證消化攝入的飲食和運化水液的功能正常,因此,上午人們通常精神振奮。但如果脾胃功能低下、氣血不足,就容易表現爲上午明顯睏倦感,做事注意力不集中,精神萎靡等。《黃帝內經》有“五穀爲養,五果爲助,五畜爲益,五菜爲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的說法,具體在飲食方面,就是要重視早餐,平衡膳食,搭配合理。

胸悶煩躁上火源於心腹之患

午時(11點~13點)和未時(13點~15點)分別是心經和小腸經當令的時間,此時心和小腸的氣血充盛,心藏神,小腸受盛化物。心與小腸相表裏,兩者中有一個出問題,都會互相影響,表現爲胸悶、心煩不安、喉嚨痛等不適。中 醫養生學主張睡“子午覺”,即“子時大睡,午時小憩”。所以,午睡不宜過長,30分鐘左右即可,以保證心經氣血的充足,平衡陰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作風險。

浮腫尿少源於腎和膀胱氣虛

申時(15點~17點)和酉時(17點~19點)分別是膀胱經和腎經當令的時間,此兩經氣血旺盛,努力排除身體的代謝廢物,水液代謝正常,才能保證人體“內環境”的潔淨。如果腎經虛衰,腎調節體內水液代謝的功能異常,或者膀胱經氣不足,人就會出現下肢浮腫、尿少身重等症狀,下午尤其明顯。《黃帝內經》雲:“腎出於涌泉”,意思是說腎經之氣如涌泉之水,源於足下,灌溉周身。睡前揉按涌泉穴(位於前腳掌中線的凹陷處)100次,可以起到養腎益精的作用,改善水腫症狀。酉時揉按太溪穴(位於足內踝後方與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至酸脹感,可以增強腎臟的生理功能。

胸悶心慌源於心包、三焦不暢

戌時(19點~21點)和亥時(21點~23點)分別是心包經和三焦經當令的時間,此時心包與三焦氣血旺盛,可以保證人體氣機順暢,氣化功能正常。如果心包和三焦氣機不暢,人們就會在這個時段出現胸悶、心慌等不適感。此時敲揉、疏通心包經上的天泉穴(位於肱二頭肌的長、短頭之間)即可緩解症狀。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