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知識 > 五十六個民族的特色活動

五十六個民族的特色活動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4.1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五十六個民族的特色活動,衆所周知,中國地域遼闊,歷史悠久,是一個由56個族組成的統一的多族國家。在我國一共有56個民族,其中55個是少數民族,每個民族的傳統節日都有所差異,具體來看看五十六個民族的特色活動。

五十六個民族的特色活動1

1、蒙古族 (měng gǔ zú)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過着“逐水草而遷徙”的遊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譽爲“草原驕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這是人們爲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讚賞的射箭,有爭強鬥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顯示出草原民族獨有的特色。

2、回族 (huí zú)

回族是回民族的簡稱。十三世紀,大批穆斯林從中亞遷入中國,並同當地的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長期歷史過程中通過通婚等多種因素,逐漸形成了回族。

回族民間節日開齋節(也叫肉孜節),又稱大開齋。每年希吉來歷即伊斯蘭曆9月爲齋月。凡回族男12歲、女9歲以上身體健康者都應封齋。解放後,國務院把開齋節定爲回族的法定假日

3、苗族 (miáo zú)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挑花、刺繡、織錦、蠟染、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

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節日較多,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苗族有很多節日,但各地區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傳統節日以苗年最爲隆重。

4、傣族 (dǎi zú)

傣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遠在公元1世紀,漢文史籍已有關於傣族的記載。1949年後,按照傣族人民的意願,定名爲“傣族”。傣族自稱“傣仂”、“傣雅”等。

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節日與佛教活動有關。在每年傣歷六月舉行的潑水節是最盛大的節日,這一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

屆時要賧佛,並大擺筵席,宴請僧侶和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致祝賀。現在,因潑水活動是傣歷新年節慶活動的主要內容,這一活動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

五十六個民族的特色活動
  

5、傈僳族 (lì sù zú)

傈僳族在唐代稱爲“慄粟”。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雲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帶,後因戰爭等原因,逐步遷到滇西怒江地區定居下來。1985年6月11日,建立雲南維西傈僳族自治縣。

節日:主要節日有闊時節(12月20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火把節、收穫節、中秋節、澡塘會、刀杆節等。每年農曆二月初八舉行的“刀杆節”扣人心絃,據說上刀杆是爲了使傈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精神而設立的。

6、藏族 (zàng zú)

藏族是漢語的稱謂。西藏在藏語中稱爲“博”,生活在這裏的藏族自稱“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美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現有130多萬人口中,藏族佔95%,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

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過去許多傳統日均與宗教活動有關。藏族的民間節日有藏曆新年、酥油燈節、浴佛節等。藏族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爲每年藏曆正月初一的藏曆年。

7、壯族 (zhuàng zú)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是嶺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壯”、“布土”、“布儂”、“布雅依”等20餘種自稱。新中國成立後,統稱“僮族”,後來改爲“壯族”。

壯錦與南京的雲錦、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

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春節,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節、清明上墳、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牛魂、送竈等等。

8、朝鮮族 (cháo xiǎn zú)

朝鮮族主要分佈在吉林、黑龍江和遼寧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區。朝鮮族的先民,是從朝鮮半島遷入中國東北的朝鮮族人。朝鮮族民間有五大節日,至今仍然隆重歡度。這五大節日是:元日(春節)、上元(元宵節)、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鮮族敬重老人的傳統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鮮(1392-1910)時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確定爲老人安慰日。

9、高山族 (gāo shān zú)

高山族是臺灣省境內少數民族的統稱,包括十多個族羣。“高山族”這個名稱是1945年**戰爭勝利後,中國對臺灣省民族的總稱。高山族地區森林覆蓋面積大,素有“森林寶庫” 的美譽。

高山族的節日很多。他們的傳統節日大都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豐年祭”又稱“豐收節”、“豐收祭”、“收穫節”等,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是高山族最盛大的節日。

五十六個民族的特色活動2

1、馬奶節

蒙古族傳統節日。以讚頌駿馬和喝馬奶酒爲主要內容,故名。主要流行於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和鄂爾多斯牧區。通常在農曆八月下旬舉行,日期不固定,爲期一兩天。

爲歡慶豐收,彼此祝福,除準備足夠的馬奶酒外,還以全羊席等款待賓客,並舉行賽馬、請民間歌手演唱祝詞、向老懞醫獻禮和烏蘭牧騎文藝演出或放電影等活動。據傳,那達慕盛會即源於此。

2、潑水節

是中國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和中南半島某些民族的新年節日。爲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中國傣族節期在傣歷六七月(清明節後十日左右)。現已固定在公曆4月13至15日。節日期間,人們相互潑水祝福,並舉行拜佛、賽龍舟、放高升、點孔明燈等活動。

五十六個民族的特色活動 第2張
  

3、刀杆節

是雲南邊陲輪馬山一帶傈僳族人民一年一度的傳統體育節日。時間是農曆二月初八。刀杆節由來於一個傳說,紀念明朝時期體察邊民疾苦的兵部尚書王驥。

4、火把節

是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傳統節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被稱爲“東方的狂歡節”。不同的民族舉行火把節的時間也不同,大多是在農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動有鬥牛、鬥羊、鬥雞、賽馬、摔跤、歌舞表演、選美等。

5、三月節

是白族盛大的節日或街期。因每年農曆三月十五至二十一左右舉行,故名三月節。

五十六個民族的特色活動3

白族

三月街:三月十四至十六日,習俗:物資交流、賽馬、賽龍舟、歌舞

火把節:六月二十五日,習俗:驅邪求吉、祈求豐收

石寶山歌會:七月末八月初三天,習俗:彈唱白族情歌

納西族

米拉會/棒棒會:五月十五日,習俗:賽馬、農具交易會

騾馬大會:三月七月,習俗:牲畜交易

七月會:七月中旬,習俗:大牲畜交易、對歌

彝族

火把節: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習俗:點火把、摔跤、鬥牛、歌舞

插花/打歌節:二月初八,習俗:採集杜鵑花插於各處密枝節

跳蘆笙舞、賽衣節:三月二十八日習俗:賽衣、三月會

苗族

花山節:一月三日,習俗:對歌、跳蘆笙舞、爬花杆

藏族

成佛日:四月一至四日

跳神法會:藏曆除夕,習俗:跳神節目

成道日:十月二十五日

端陽節:五月初五,習俗:賽馬、跳鍋莊舞、弦子舞、野餐

藏曆新年:藏曆新年是藏族最隆重、熱鬧的民族節日,時間從藏曆元月一日開始,一般持續15天。新年這天,天剛亮,穿着節日服裝的青年男女都要互相拜年,見面要恭祝吉祥如意。

盛裝的藏族人會到附近的寺廟朝佛,或成羣結隊地上街唱歌跳舞,但不能到親友家去做客。

五十六個民族的特色活動 第3張
  

布依族

牛王節:四月八日,習俗:吃牛王粑、給牛散食、歌舞

傣族

潑水節,習俗:歌舞、賽龍舟、潑水、放升高

採花節,習俗:採花獻佛

送龍節:公曆一月,習俗:送祭品給龍神

哈尼族

扎哩作:一月一日,習俗:祭祖、對歌、盪鞦韆、宴請

阿瑪突:二月屬龍日,習俗:祭山、祭祖、祭社林等

十月年:十月,習俗:祭祖、通街宴

姑娘節:二月二日,習俗:野餐、唱歌跳舞

祭母節:三月第一個屬牛日,習俗:祭母、唱思母歌

京族

京族歲時習俗中隆重的民族節日爲“唱哈節”

澫尾、巫頭兩地在農曆6月初十,山心在8月初十,紅坎在正月十五。“

隴端節:三月,習俗:物資交流、青年男女對歌、社交

僳僳族

賽歌會:臘月或正月上旬,習俗:賽歌、沐浴

澡堂會:節春,習俗:沐浴、交友

回族

開齋節:回曆十月一,習俗:禮拜、贈“油香”等

古爾邦節:回十二月,習俗:團拜、宰牛羊等

拉祜族

葫蘆節:十月,習俗:跳蘆笙舞、物資交流、

擴拾節:正月初一,習俗:接新水、跳蘆笙舞、狩獵

祭太陽神:立夏日,習俗:敬獻神靈、祈禱年豐

佤族

拉木鼓節:臘月,習俗:拉木鼓、剽牛、跳舞

瑤族

盤王節:五月二十九日,習俗:祭祖、歌舞

普米族

轉山會:五月五日,習俗:轉山、歌舞、鳴槍

阿昌族

會街:九月十五日,習俗:耍青龍、白象、跳象腳鼓舞

基諾族

祭大:三月,習俗:跳鼓舞、竹杆舞、打陀螺

水族

端節: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習俗:銅鼓舞、對歌尋偶

獨龍族

卡雀哇:臘月,習俗:剽牛、祭天、跳鍋莊、互邀作客

愛伲族

耶苦扎:六月,習俗:打鞦韆、跳舞、聚餐

怒族

鮮花節:三月十五日,習俗:採集鮮花、祭祀仙女

怒族年:臘月二十九日,習俗:射箭、打石頭靶、歌卜(猜唱)、盪鞦韆、舞蹈等。

蒙古族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舊曆新年,蒙古語爲“查幹薩仁”,即白色的月。

朝鮮族

其節日基本上與漢族相同,主要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老人節等。

東鄉族

東鄉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樣,每年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

布朗族

厚南節是布朗族盛大的年節,每逢農曆三月清明節後7日,即陽曆4月13日—15日舉行。

塔塔爾族

塔塔爾語叫“古爾邦艾提”,古爾邦節,是在蘭教教歷12月10日,即“肉孜節”之後70天。古爾邦節、開齋節、聖紀節三大節日。

滿族

滿族受漢文化的影響,節日與漢族相近,重視過農曆新年。正月十五過燈節,正月二十五祈求來年過“添倉節”,農曆二月二是“鎖龍”的日子,還有五月端五,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添倉節等。

五十六個民族的特色活動 第4張
  

黎族

黎族的節日與黎族的歷法有着密切的關係。大多都用農曆,節日與漢族相同,例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就黎族來說,過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節日是春節和三月三。

撒拉族

撒拉族主要有古爾邦節和開齋節聖紀節。

烏孜別克族

烏孜別克族主要有開齋節、古爾邦節,諾魯孜節。

獨龍族

獨龍族的傳統節日只有一個,人們稱“卡雀哇”或“德里哇”,意爲年節,時間在農曆臘月 中,具體時間由各家或家族自己定,節日期間,人們要舉行 祭山神儀式,唱歌跳舞。

侗族

各地侗族大多要過春節,時間也是正月初一。有些地方在10月底或11月初擇日過侗年。4月8日或6月6日爲祭牛節,節日時不準使用牛。

僳僳族

僳僳族的主要節日有澡塘會、收穫節、過年節等。

毛南族

春節放鳥飛、端午找草藥。毛南族也過端午節,還有南瓜節、重陽節。

鄂倫春族

鄂倫春族的主要節日是農曆新年。

維吾爾族

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即開齋節)、庫爾班節(即古爾邦節)和諾魯孜節。

佤族

佤族和漢族一樣過春節。還有插種節、新米節。

柯爾克孜族

柯爾克孜人的節日分傳統節日與宗教節日。

仡佬族

祭山、吃新、過年,是仡佬族普遍過的三大節日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