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知識 > 爲什麼很多家庭都是姐弟

爲什麼很多家庭都是姐弟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造成姐弟組合多的原因不是重男輕女,而是“只生一個好”的觀念深入人心。

爲什麼很多家庭都是姐弟1

"姐姐要讓着弟弟"的教育方式,看似是在保護弟弟,偏愛弟弟,其實傷害了兩個孩子。

你比弟弟大,你要讓着他,這句話相信很多家長都說過吧這樣的教育方式看似好,但是會形成討還型的性格。

這種行爲看似是爲了家庭和諧,但是卻會滋生很多的問題。如果家長在教育女兒時,一直強調"血濃於水",當這種教育到達極限,就很容易成爲一種嚴重的道德綁架。其中最可怕的結果就是,將女兒培養成"扶弟魔"。

"扶弟魔"是最新流行起來的一個詞,卻有着和"媽寶男"一樣的威力,讓很多人避而遠之。

顧名思義,扶弟魔就是指受重男輕女觀念影響的多子家庭中的年長女兒,通常因受到家庭觀念的影響,會對自己的弟弟不計成本地奉獻,相當於弟弟的第二個媽。

這樣的年長女兒,從小到大,就被父母強行洗腦:

"你就這麼一個弟弟,將來一定要對他好,好好照顧他。"

因爲這種重男輕女的家庭觀念深入了姐姐的思想中,所以姐姐爲了愛,卑躬屈膝,做很多事都不是發自內心真實情願的,洞察父母的需求,知道讓她們怎麼高興。

爲什麼很多家庭都是姐弟
  

讓自己得到很少的關愛,不相信有無條件地愛,自己有能力愛別人;

但是別人愛自己就會誠惶誠恐,會想方設法回報幾倍的愛,然後很理所當然地嚇跑對方。

如果一個孩子生長在一個偏心的家庭,並且是被父母虧待的那一個,那麼他就很容易養成懦弱、步步忍讓的性格,就算將來成年了,如果沒有特殊的干預,他也很容易出現事事遷就他人的心理

而這個恰恰也是助長[扶弟魔]的心理,讓他會不自覺的在父母或弟弟們的壓迫下,養成要毫無底線的幫助他們的行爲。

也許很多家長看到這裏都會有一個疑問,爲什麼只有"扶弟魔"呢?爲什麼這樣的情況都是出現在姐弟家庭呢?

其實這就是因爲大部分的女孩都比男孩子成熟,對於兄妹家庭來說,大部分的.妹妹都能意識到哥哥的付出。但是姐弟關係不一樣,弟弟不僅可能會因此依賴上姐姐,而且在家庭的影響下,感激之心也會慢慢消失,最後不斷地索取而不知感恩。

而女性天生都有付出精神,爲弟弟付出,尤其的爲幼弟付出,成爲了她思維中的一部分。漸漸地,她會意識不到,自己是被原生家庭給"道德綁架"了。

所以,家長一定不要讓自己的孩子去成爲一個這樣的人。

以上就是關於爲什麼很多家庭都是姐弟,爲什麼姐弟家庭容易出現"扶弟魔"呢的知識,後面我們會繼續爲大家整理關於爲什麼很多家庭都是姐弟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爲什麼很多家庭都是姐弟2

姐弟的家庭爲什麼這麼多

前段時間網絡上流行一個話題,如何修復原生家庭的傷害?甚至有一種說法,很多人的一生都是在修復童年造成的創傷。

我還是比較認同這種說法的,因爲人大部分的性格會在童年時期塑造完成。童年時期,孩子每天的所作所爲,父母通常都會給到及時的反饋,通過與父母姐弟等家庭成員的相處,孩子形成了最基礎的相處之道。最簡單的,比如聽話就有糖吃,不聽話就要捱打等。

所以,孩子的很多性格在童年時期會在家庭中塑造完成,而且,孩子長大後,孩子會將社會關係映射到家庭關係當中,比如將嚴格的領導比作爲嚴肅的父親,將可愛的女朋友比作爲淘氣的妹妹,將慈祥的老師比作溫柔的母親等。

我想幾乎沒有人會否認家庭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但是很多家長並不知道該如何正面影響孩子,甚至很多舉動對孩子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傷害卻不自知。今天帶大家來讀《爲什麼家庭會生病》這本書,通過這本書,我們可以知道如何避免家庭“生病”。

爲什麼很多家庭都是姐弟 第2張
  

爲什麼家庭會生病

第一部分,本書從專業心理學的角度看,家庭是如何塑造和影響家庭中的各成員。

作者否定了傳統意義上的幸福家庭的定義,一種認爲沒有家庭症狀和問題的就是正常的家庭,一種認爲相同社會文化背景之下大多數家庭的運行模式,就是正常的家庭。

作者從專業心理學的角度結合多年的臨牀診斷治療經驗,定義家庭是否健康要看家庭成員之間是如何交流和溝通的,能否達成家庭目標,完成家庭任務。

其中有一個觀點,讓我印象深刻,他認爲家庭需要有適應性。也就是說隨着家庭各成員年齡,狀態的變化,家庭之間的互動和溝通也要隨着變化。

比如,孩子孩童時期,父母對孩子往往是全面呵護和約束,這時父母的做法是正確的,因爲此時父母要確保孩子的安全,健康成長。等孩子長大成人,如果父母依然跟小時候一樣嚴加管束孩子 ,那家庭之間就不可避免會造成不小的衝突。道理有時候大家都知道,但很多細微的習慣和態度,卻往往被忽視而繼續留存。

爲什麼很多家庭都是姐弟 第3張
  

第二部分,詳細闡述家庭系統生病的機制。

作者通過幾種常見的衝突,描述家庭系統常見的問題,以及這種問題是什麼原因產生的,這種問題會對家庭成員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孩子厭學,不吃飯,或許只是孩子爲了反抗父母的過分干預孩子,剝奪他們的私人空間。

家庭需要構建韌性和可塑性,在家庭生命週期的轉變過程中及時調整家庭規則。而唯有家庭成員之間建立良好的互動和溝通渠道,才能構建家庭的韌性和可塑性。

第三部分,通過一些實例來講解因家庭“生病”導致家庭成員命運改變的情況,並深入分析家庭成員中每個角色的作用和使命。

母親塑造孩子的歸屬感,兒童與父母之間的依戀並不是通過餵食來維持的`,而是通過親子之間的互動和溝通來建立並維持的。如果母親的情緒不穩定,對嬰兒的需求迴應遲鈍或缺失,甚至發生暴力和虐待行爲,嬰兒就容易發展出不安全型的依戀關係。

父親則是塑造孩子的分離感,父親是孩子探索母子關係之外的關係的第一站。如果父親很忙或者功能缺失,兒童的分離感發展緩慢,向外拓展和探索的動力就會削弱。此時,母子關係會越來越緊密,分離感越來越弱,越發無法啓動探索的動力,這樣成長就可能受阻。

最後總結一下,這本書確實拓展了我對原生家庭的深入瞭解,作爲一個80後父親,認識到雖然原生家庭有很多原罪,但是這些原罪並不是家庭中的某一個成員造成的。我們只有充分認識到家庭“生病”的機制,和規避方法,主動承擔家庭責任,家庭關係纔會向好的方面發展。

爲什麼很多家庭都是姐弟3

爲什麼願意嫁獨生子家庭

身邊一些朋友但凡是嫁到多子女家庭的,不管是一兒一女還是兩個兒子的家庭,大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婆媳問題,但是那些嫁到獨生子女家庭的朋友反而還是要聽到他們說有婆媳方面的問題,而且大多還都說婆婆的各種好。

爲什麼很多獨生子家庭,婆媳關係都很好呢?以下這幾位寶媽說出大實話。

老了養老全指望這一個兒子,自然要跟兒媳和睦相處

我的好閨蜜嫁給了她的老公,她的老公是一個獨生子,結婚三年了,從來沒有做過一頓飯,而且婆婆從來沒有說過她一句壞話,婆媳關係非常的融洽。

在他看來他和婆婆之所以相處的這麼好,就是因爲他的'老公是獨生子,而很多公婆有養兒防老的思想,經常說就這麼一個兒子,以後養老全指望他了。

所以,閨蜜說:“老兩口愛屋及烏,自然也就對我比較寬容,當然我除了不做飯,對二老也孝順,平時買衣服、過生日買禮物、逢年過節給紅包,一樣沒少。”

確實,如果有一個兒子的話,父母老了就只能靠這一個兒子養老對於兒媳他們自然也會更好,因爲想要晚年過的舒坦,想兒子自由自在的盡孝,肯定是先要過兒媳這一關的。

爲什麼很多家庭都是姐弟 第4張
  

所以很多聰明的婆婆明白這個道理,他們是真心實意的和兒媳婦相處的很好,如果兒媳婦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那麼婆媳關係自然也會相處的很融洽。

就一個兒子,婆婆在錢財上比較大方,兒媳無話可說

有一些寶媽之所以和婆婆有矛盾,一部分原因是在於錢上,如果婆婆偏心,把錢都給了個別的子女,花錢的時候卻又想到了自己一家。但是這種情況在獨生子女家庭是比較少見的,因爲就這麼一個兒子,不管是從傳統還是從法律上來講,父母百年之後,財產都是留給這個兒子的

鄰居家的大姐和婆婆的關係都非常的好,原因是婆婆在錢財方面比較大方,買車買房婆婆都有出錢,而且她生孩子養孩子,婆婆也是能幫就幫。就連平時家裏買一些東西也是婆婆出錢,但是他給婆婆錢,婆婆每次都說不要。

嘴上還總說“我就一個兒子,以後錢都是你們,早花晚花都一樣”,弄得她都不好意思了。所以,婆婆在錢財上大方,她無話可說,沒什麼地方可挑婆婆的理。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