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知識 > 上海海洋災害主要是赤潮嗎

上海海洋災害主要是赤潮嗎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9.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是的。

上海海洋災害主要是赤潮嗎1

上海海洋災害主要是赤潮是對的。源於海洋的災害稱爲海洋災害,海洋災害主要有風暴潮、災害海浪、海冰、赤潮和海嘯五種,它們主要威脅海上及海岸帶,有些還危及自岸向陸廣大縱深地區的城鄉經濟及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上海海洋災害主要是赤潮嗎
  

赤潮

赤潮是指海洋浮游生物在一定條件下暴發性繁殖引起海水變色的現象,它也是一種海洋污染現象,赤潮大多數發生在內海、河口、港灣或有升流的水域。

風暴潮是由於海上風暴和氣壓變化而引起的一種海洋災害,發生的地帶主要在近岸,它的`表現形態,主要是海水異常升高,漫溢於陸地,沖垮建築物。

災害性海浪是海洋中由風產生的具有災害性破壞的波浪,其作用力每平方米可達30-40噸,海冰指海洋上的一切冰,包括鹹水冰、河冰和冰山等。

上海海洋災害主要是赤潮嗎2

什麼是赤潮?

赤潮是水體中的藻類等浮游生物在特定環境條件下驟然增殖高度聚集,引起水體變色的現象。通常每年的5-7月份是赤潮高發期,而此次爆發赤潮的福建海域則是我國赤潮發生頻率較高的區域之一。

某海域一旦發生赤潮,會對水體生態環境產生極爲不利的影響,造成魚類缺氧,甚至窒息死亡。更爲重要的是,赤潮海域大量增殖的藻類中還可能伴生有毒藻類。這些有毒藻類會產生毒素,污染該海域的海產品。

赤潮對哪些海產品的影響最大?

海產品中最容易被赤潮影響的當屬貝類。因爲貝類是濾食性動物,這種攝食方式導致其非常容易富集有毒藻類產生的毒素。

所以這類毒素雖然是藻類產生的,卻被稱爲"貝類毒素"。常見的可能含有貝類毒素的海產品有扇貝、貽貝(又叫海虹、青口)、牡蠣、毛蚶(毛蛤蜊)、雜色蛤(花蛤)等。

什麼是貝類毒素?有啥危害?

貝類毒素並非一種物質,而是很多種結構不同、毒性各異的.毒素的統稱。按照引起人體中毒表現的不同,通常將貝類毒素分爲麻痹性、腹瀉性、失憶性等幾大類

·麻痹性貝類毒素,顧名思義,可引起神經麻痹的表現,主要發生在口周、面部、四肢等部位,輕者表現爲口脣和手腳麻木,後期可能伴有噁心、嘔吐、頭暈等症狀,重症患者可發展至呼吸困難、四肢無力甚至昏迷。

·腹瀉性貝類毒素則主要引起消化道表現,引起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

·失憶性貝類毒素毒性很強,可導致記憶功能的長久性損害,好在這類毒素在我國海域非常少見。

上海海洋災害主要是赤潮嗎 第2張
  

赤潮=貝類毒素?

不過,並不是發生赤潮就一定有貝類毒素,能引起赤潮的藻類很多,其中只有小部分能產生毒素。同樣的,也並非只有赤潮海域出產的貝類纔可能有毒素,即使不發生赤潮,海水中也存在有毒藻類,其產生的毒素也可能在該海域的貝類體內富集。

但某個海域一旦發生赤潮,那麼有毒藻類增加的概率大大提高,海產品被貝類毒素污染的風險也大大增加。據監測,此次福建多數赤潮海域存在有毒藻類,因此建議消費者謹慎食用該海域出產的海產品,特別是貝類。

實際上,福建歷來是我國赤潮高發地區,且該海域廣泛分佈着有毒藻類,監測數據表明,數十年來,該地區已發生過多起貝類毒素中毒事件。

除福建海域外,河北秦皇島地區是我國另一個赤潮高發區域,此前也發生過赤潮,並且據報道有消費者一次性吃了大量該海域出產的貝類後發生了中毒。

怎樣預防中毒?

貝類毒素比較耐熱,一般的烹調加工過程不易將其破壞。消費者要想預防貝類毒素中毒,應做到以下幾點:

·儘量避免食用赤潮海域出產的貝類產品。

·不要一次性大量食用貝類產品。

·扇貝對貝類毒素的富集能力很強,吃扇貝時應該去除內臟再進行烹調。

上海海洋災害主要是赤潮嗎3

海洋災害的特點:

一是種類多,分佈範圍廣。

二是頻率高,破壞性大。

三是海洋災害造成的損失急劇增長。

由於海岸線漫長,跨越幾個不同的氣候帶,可能發生的海洋災害種類也較多。

上海海洋災害主要是赤潮嗎 第3張
  

中國海區大體分爲三個海洋災害區,渤海和黃海區域,東海區域和南海區域。其中,東海區域災害最嚴重,風暴潮、赤潮、海浪、海嘯災害佔全海區的54%;渤海和黃海區域海洋災害種類最多,除颱風風暴潮、赤潮、海浪、海嘯外,還有溫帶風暴潮和海冰災害,各種災害約佔全部海區的18%;南海區域最遼闊,各種海洋災害約佔全部海區的28%,主要分佈在北緯12度以北海區,以南地區較少。

海洋災害之赤潮是指海洋浮游生物在一定條件下暴發性繁殖引起海水變色的現象,它也是一種海洋污染現象。赤潮大多數發生在內海、河口、港灣或有升流的水域,尤其是暖流內灣水域。赤潮的顏色是由形成赤潮的.優勢和不浮游生物種類的色素決定的。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