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怎麼引導寶寶不咬人

怎麼引導寶寶不咬人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7.7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怎麼引導寶寶不咬人,一般來說,孩子出現咬人的情況基本上屬於生理和心理髮展上的階段性問題,這樣的不良習慣,極易給被咬小夥伴造成傷害,那麼,怎麼引導寶寶不咬人。

怎麼引導寶寶不咬人1

如果孩子處於長牙期,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可以滿足咬的替代品,比如牙膠、磨牙棒、餅乾、毛巾等物品,緩解孩子的特殊需要。

如果孩子是因爲語言貧乏造成交往中喜歡以肢體語言來表達的話,就要加強交往訓練和交往時的語言訓練,引導孩子多使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願。

如果孩子咬人是因爲遭遇了某些特殊的事件而產生了心理壓力,或者爲了緩解不良情緒而出現的,父母更要多關注孩子。比如,增加親子游戲的時間,多使用肢體語言增加孩子的安全感,比如擁抱孩子,撫摸孩子,親親孩子的臉等。

對於咬人的孩子,不要過於責罵,以免產生強化效果。保證孩子的充足睡眠,給孩子營造一個平靜的家庭環境,多使用講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來引導。孩子從思想轉化爲行爲需要一個比較長的過程,父母要有寬容的心理。

怎麼引導寶寶不咬人

怎樣引導寶寶改掉咬人的壞習慣

找出導火索

注意觀察什麼樣的情形容易導致寶寶會有這種攻擊性行爲,是餓了,累了,周圍的空間太擁擠,其他孩子太多,還是感覺自己的東西被侵佔?試着站在孩子的角度看是什麼事讓他想咬人。以便以後出現同樣徵兆的時候能提早介入,在小火山爆發前及時幫忙降溫,從而杜絕攻擊性行爲的出現。

保持冷靜溫和

家長要做一個溫和平靜的好榜樣,因爲寶寶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如果你一向脾氣火爆,甚至有動不動對別人動手的習慣,孩子就會誤以爲對他人發脾氣和攻擊是種正常的行爲模式,就不會意識到咬人是不對的。

玩溫和的遊戲

如果你的寶寶動不動就摔玩具,撕壞洋娃娃,說明他有一點暴力傾向,雖然這些行爲也是正常的,但我們還是應該用溫和的遊戲去引導寶寶學會用適當的動作和語言來表達自己,比如抱抱玩具熊,撫摸小動物,親親洋娃娃,等等。

積極監督

在寶寶與別的孩子玩耍時,要看牢他,一旦出現咬人行爲,立即把他們分開,讓咬人的小傢伙單獨待一會兒,並適當的對他有所警告,有一定年齡的寶寶,還要鼓勵他主動去說“對不起”,總之,要讓他意識到不好的行爲會導致不好的結果。

邊講邊示範

如果寶寶聽不進去你的教導,可以讓他把手臂貼在牙上,就像他要咬自己,然後讓他看看留下的印記,讓他意識到咬人會疼,會對別人造成傷害,所以是不對的。

父母不要過度自責

寶寶咬人的行爲會很容易讓你感到煩躁,其實,這種情況並不代表你是不稱職的父母,而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階段,一旦他語言能力進步了,就能管住自己的嘴,咬人的行爲也會自然減少,所以,父母不要過度自責失去信心,要保持耐心去積極引導。

怎麼引導寶寶不咬人2

一、首先要了解,寶寶爲什麼喜歡咬人?

孩子感知覺發展過程中,有個“咬”世界的階段

相當多的資料中講到口腔敏感期,這個說法是指孩子在此階段以口腔感知發育爲顯著特點,在所有感知功能發展中,首先是口腔接受最多的刺激,優先得到發展。但並不代表時間過了就成熟。

孩子呱呱落地開始就楚楚動人惹得寶媽們滿心憐愛,而寶寶最開始最主要的心願是張着嘴把自己的肚子填飽,當然還有許多體驗到的不舒服期待着寶媽們的安撫與精心的照顧。得不到精心的照顧,這個時期將會延長。

例如:媽媽一邊餵奶一邊製造讓孩子不安的刺激,孩子形成了條件反射“吃奶並不是件開心的事情。”

孩子咬人不是缺鈣,而是缺愛

很多媽媽會疑惑孩子“咬人”和是不是缺鈣有關。缺鈣這種說法是人們將孩子長牙的聯想起來了。

長牙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不愉快的經歷,在長牙期很多孩子會有無端端的哭鬧、發燒等現象。有意思的是孩子在這個不愉快經歷中的哭鬧、發燒具有了更多引起家長關注的功能,讓寶媽們有更多的機會表達愛。

有了爸媽的安撫,孩子不再去體驗長牙帶來的不舒服。

但往往許多家長會不耐煩、帶着孩子去打針、吃藥,沒有體會孩子的心理需求。在孩子長牙的時候,如果沒有太多時間關照孩子的不舒服體驗,可以讓孩子使用“安撫”奶嘴,幫助孩子自己尋找成長的快樂。所以孩子咬人與缺鈣沒有關係,與缺愛有關係!

模仿學習大人“咬人”行爲

上面我們講到的`兩點是孩子自身發育的因素,而孩子咬人還會受大人的影響。孩子成長到模仿學習階段,如果大人喜歡假裝咬寶寶,寶寶也會喜歡上與大人互咬。

當孩子被大人通過咬Ta的小身體逗樂的時候,孩子確實是得到了快樂,但也學會了咬人逗樂大人,只不過孩子還沒有區別咬食物與咬人時咀嚼肌力度的差別。所以憐愛自己的寶寶,請您“咬緊牙關”去親寶寶!

怎麼引導寶寶不咬人 第2張

用“咬人”的行爲表達自己

要將寶寶咬人時候的情緒聯繫起來,孩子玩得很開心,開開心心地來咬你一下,這樣的行爲並不必太過擔心。這是孩子用咬的方式來表達開心,就如大人之間也會用力拍一下同事的肩膀來表達鼓勵一樣。

但是如果咬人是用於表達負面情緒,那就要關注孩子的表達是否有攻擊性。

攻擊性行爲分爲兩種:

一種是敵意攻擊,個體行爲的結果是以故意傷害他人,達到傷害目的才停止;

一種是工具性攻擊,爲了達到目的,而採用他們認爲最具有力量“的咬”的方式來達成自己的需求。

孩子在用“咬人”的方式,主動的爭取關注

這類孩子往往內心是沒有存在感,這裏的存在感是指孩子自己覺得在別人的心目中的位置不穩定,糾結自己是否是一個可愛的孩子。

所以我們要密切關心孩子成長過程中,與父母依戀關係的模式,不同的依戀關係會形成孩子一生與他人相處的心理模式,從而需要改善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

二、孩子咬人, 家長常見的3個處理誤區

用嚴厲訓斥來制止孩子的“咬人”行爲

用嚴厲的訓斥來制止孩子,在一段時間內是有效,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咬人的行爲是爸媽不喜歡的方式,甚至引起對自己的訓斥,所以會引起更大的情緒反應。其實我們可以理解到孩子內心的那句話:“誰叫你不跟我玩的(你心裏根本就沒有我)!”如果我們能夠聽懂這句話,就知道應該怎麼做了。

採用“以牙還牙”咬回孩子的方法制止

家長“以牙還牙“確實會有成效,但給孩子心裏埋下了一個種子:爸媽並不是好惹的。所以我們就要思考是做不好惹的爸媽,還是一個值得孩子喜愛的爸媽了。

口頭警告沒有效果,採取打孩子的方式讓他認識到錯誤

就如我們上面講到的依戀類型中抗拒型的孩子最容易出現工具性的咬人事件,打只會讓孩子由吸引爸媽的關注進一步惡化對爸媽的態度。雖然不咬了,但是Ta心裏卻對爸媽要不就是畏懼,要不就是憎恨。

通過以上3點誤區,我們可以知道錯誤的方法,只是暫時的解決了孩子咬人的問題,卻容易給孩子留下更深的心理創傷。那孩子“咬人”家長要怎麼做呢?

三、如何才能正確的糾正孩子愛咬人的行爲

爲了正確的糾正孩子愛咬人的行爲,我們提倡促進安全型依戀關係的撫養方式,具體包括如下六個方面:

1、敏感

對孩子的信號能夠迅速正確的做出反應,不要把孩子自己的事情不當回事,只有這樣孩子纔會覺得父母是值得信任的。

2、積極

對孩子表現積極的關心和愛,父母受到生活各個方面的壓力,包括夫妻關係都會產生情緒,而緊鎖着眉頭、氣鼓鼓照顧孩子,孩子就感覺不到關心,因爲你的心不在Ta那裏。

3、同步

與孩子建立默契、雙向的交往,我們經常說的要陪孩子玩,不是形式上,而是在孩子玩的過程中,讓孩子獲得快樂,你的快樂也會影響孩子,同時孩子會覺自己是有用的,Ta是可以把快樂帶給你。

4、共同

在互動過程中與孩子注意同一事件,即使是看一片樹葉一根草、一隻螞蟻,孩子都會覺得其樂無窮,但是你看手機,他就會無聊來咬你了。共同可以培養孩子的親社會行爲。

5、支持

對孩子的活動給予密切的注意與情感的支持,孩子唱個歌、跳個舞都需要大人拍手掌,只有這樣,孩子才能覺得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認同,形成自我認同。

6、刺激

常常引導孩子的行爲,在與孩子一起互動的過程中,要學會跟隨孩子的動作。例如孩子在走路,你可以在旁邊跟着孩子走,跟一會兒後,你擡高一條腿,孩子也會跟你學着擡高一條腿,這說明你的行爲可以影響到孩子的行爲。

如果孩子咬人了,你裝着要咬Ta,說:“你把媽媽咬痛了,好傷心,我要咬你一下,但媽媽又好怕怕把乖寶寶咬壞了”然後親一下孩子,下次孩子再來咬的時候,就可以說“寶寶要親媽媽了嗎?”

怎麼引導寶寶不咬人3

寶寶爲什麼咬人?

當你聽說自己的孩子咬了別的孩子,或者當你感覺到他在咬你時,會非常震驚。然而,寶寶的這種行爲一點也不少見:大多數孩子到上幼兒園時至少都曾經咬過人1次,而且自己也會被別人不友好地咬過。雖然隨着寶寶長大,咬人的次數會不那麼頻繁了,但現在這個年齡段,在孩子們扎堆兒的地方,比如在幼兒園或幾個孩子一起玩的時候,寶寶咬人的事仍然時有發生。

寶寶咬人,可能只是因爲他不能處理某種情況,例如當他感到害怕、生氣或沮喪時。或者當別的孩子咬了他時,他也可能會咬人。3~6歲的孩子常常在打架時因被逼得沒有辦法或怕自己要受到傷害而咬人。另外,發生一些重大變化,比如家裏有了新寶寶,或者搬了新家,也會讓孩子心煩意亂,做出攻擊行爲。有時候孩子咬人僅僅是爲了看看這種行爲會有什麼結果,這是因爲他太激動、過度興奮,或者是表達愛的方式錯了。

儘管你知道寶寶咬人很常見,但如果你的孩子咬了別的孩子或被別的孩子咬了,你心裏也不會好受。不單是你發現自己的孩子咬人後可能會心煩,而且別的家長可能也會對這事火冒三丈,另外,你的孩子也許會在幼兒園或孩子堆兒裏不再受歡迎。

注意:你要緊記在心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寶寶並不想攻擊別人,他更喜歡玩耍、探索,也願意和小夥伴在一起。理解孩子咬人的原因是阻止他咬人的第一步。想一下你的孩子發生了什麼事,你的目的並不單是阻止孩子咬人的行爲,更是爲了幫助他成長。以下這些建議會對你有幫助。

怎麼引導寶寶不咬人 第3張

當你的孩子咬了別的孩子時,你該怎麼辦?

保證兩個孩子都安全。首先,把兩個孩子分開,確保他們隔得誰也咬不着誰。

保持鎮靜,不要責備或懲罰他。雖然你可能試圖讓孩子意識到其行爲的嚴重性,但實際上嚴厲的懲罰會讓他更可能再犯。專家猜想這種懲罰會引起孩子的憤怒和怨恨,導致他日後咬人咬得更兇。

兩個孩子都要幫。無論是咬人的孩子,還是被咬的孩子都需要你的幫助。首先,你需要檢查一下被咬孩子的傷處,除了多說一些溫暖關心的話外,可能你還需要給他上點藥。但也別忘了咬人的孩子。他可能會裝作漠不關心,或者假裝不知道他造成的傷害有多疼,畢竟,剛剛傷害了別人的孩子看起來都是最冷漠的。但是他確實知道自己做了什麼。溫和而親切地對待他也會有助於他的心情平和下來,直到寶寶能表達自己的感情,告訴你有關咬人和起初讓他煩惱或發怒的原因。

鼓勵孩子心煩時來找你傾訴。當孩子最難過的時候,你也許不能陪在他身邊,比如他在幼兒園的時候,但他需要知道自己能找你或其他大人尋求幫助。告訴寶寶在情緒不好的時候可以來找你,如果孩子真的來找你了,你一定要認真對待他。等下一次你不在他身邊時,你們倆在一起時的親密時光有助於防止他做出攻擊行爲。

跟他談一下發生的事。當你和孩子都冷靜下來後,找個安靜的時候問問他,“你知道怎麼能不用咬人,就讓別人知道你生氣了嗎?”“當你不喜歡其他孩子對待你的方式時,你該怎麼請大人來幫忙?”跟他玩一些簡單的角色扮演遊戲來處理這些情況(比如,跟孩子說“你扮演明明,你拿走了我的兔子”),他也許從中能學到一些以後能用得着的話(比如說“不,我不願意!”)。很多孩子咬過別人一次,並得到過幫助後,以後就不再咬人了。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