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大聲訓斥2歲寶寶的後果對身體有什麼 影響

大聲訓斥2歲寶寶的後果對身體有什麼 影響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8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聲訓斥2歲寶寶的後果對身體有什麼 影響,寶寶犯錯一時氣急不小心就大聲訓斥了才兩歲的孩子,事後想象很後悔,瞭解大聲訓斥2歲寶寶的後果對身體有什麼 影響,正確對待情緒

大聲訓斥2歲寶寶的後果對身體有什麼 影響1

大聲訓斥2歲寶寶的後果有哪些?

小寶寶心智尚未健全,而且還活潑好動,會犯下很多錯誤。作爲一個母親,打罵孩子實在是太常見了,出去玩罵,吃飯的時候也罵,不好好寫作業也一樣,看電視看久了更是捱罵,這或許是母親最有效的一個手段了,基本上是立竿見影。罵完吼完後,幾乎所有的寶寶都會乖乖聽話。其實大部分母親事後還是很後悔自己太兇,但是下次調皮了照樣吼。

其實這樣子對孩子的傷害蠻大的,久而久之肯定會造成很嚴重的心理影響,我們可以來看看對孩子會產生哪些影響。

長時間的吼叫式訓斥會讓孩子形成習慣性驚嚇,我們一個成年人都會被一個突然出現的聲音嚇到,更別說一個小孩子了。你長時間吼他們,每吼一次,打一個激靈。慢慢的會讓他們對聲音極其敏感,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膽小,性格變得內向以及自卑,不敢與人交流。

大聲訓斥2歲寶寶的後果對身體有什麼 影響

還有一個,如果我們看看其他的親子家庭,父母雙方動不動就打罵孩子的,吼叫孩子,他們約強勢,孩子就越懦弱。孩子會在惡劣的成長環境中變得膽小怕事,沒有自己的主意,任何事情都要請教長輩朋友,甚至不敢有自己的看法,日後對生活工作會有極大地影響。

如果一個孩子處在叛逆期,父母長期且經常吼叫他,指責他。這樣慢慢的你的孩子會變得不會認同你,有什麼事不會跟你交流,跟你也沒什麼話說,內心是十分抗拒家長的。年齡越大越不會跟你們交流,任何事情都是自己決定,最後矛盾愈演愈烈,孩子很有可能會走上一條歪路,那時候可真是後悔莫及。

再一個,等孩子長大有了自己的家庭,你當初所有的言行舉止都銘記在他們心裏,教育方式也是如此。而且還會“發揚光大”,他當初遭受的東西必然拿來對待周圍的人,孩子、朋友、家人,當然還有你。

所以對於孩子的教育不能一味圖快,必須選擇正確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快樂的長大。

大聲訓斥2歲寶寶的後果對身體有什麼 影響2

打罵的孩子&受關愛的孩子,在建立概念上有什麼不同?

打罵孩子會給孩子造成壓力和恐懼。這種壓力會過分強化兒童對某一事物的感覺,刺激了孩子對某一事物某一方面的認識而忽視了全部。

被打罵的兒童在建立某一概念時,他的眼睛看到的不是一個客觀的現實,而是受刺激後的事物,世界就不是原本的世界,而是經過他加工的世界,壓力使得孩子在把握事物時產生偏差,不能高度理解本質問題。苦難降臨到了孩子頭上。

那些得到愛和寬容的孩子在組織自我的過程中,因爲區分能力沒有受到傷害,他對事物的把握清晰、準確,並能很好地確定下來。

我的一位朋友,她的丈夫因爲童年發展不好,成家後情緒變幻不定,對孩子也是時好時壞。孩子4歲時,我的這位朋友與丈夫離婚了。有時一些大人見到這孩子,會開玩笑地說:“叫我爸爸,給買好吃的!”剛開始孩子會躲在媽媽身後,感到屈辱和憤怒。

到後來習慣了,無論任何人怎樣哄騙,這孩子絕不開口。這一切給孩子的.感覺到底是什麼我們無從知道,要到他成人自己成爲爸爸後,他心靈上受到的影響才能看出來。對“爸爸”這一概念,他肯定會有與衆不同的理解。

這恰巧同我的孩子在建立這個概念時的表現形成一個明顯的對比。

一次朋友來我家做客,一見到我孩子就說:“叫爸爸,給你買好吃的。”我孩子就說:“爸爸!”這時他不到3歲。下次再見這個朋友孩子又叫“爸爸”。朋友說:“你的孩子太聰明瞭!怎麼一見我就知道叫爸爸,買好吃的?”我說:“不是啦,你把我兒子爸爸的概念弄混了。”這是一次。

還有一次是我的一個朋友來幼兒園,他是我們園委會的一個成員,晚上開完會後就住在幼兒園。第二天早晨,我兒子到幼兒園,一看見他就跑過去。朋友把我兒子抱起來,親了親他,用鬍子紮了一下。

我兒子很鄭重其事地說:“爸爸!”朋友大驚說:“不可以胡叫,我是叔叔不是爸爸。”

我孩子奇怪地問:“那你爲什麼長鬍子呀?”

大聲訓斥2歲寶寶的後果對身體有什麼 影響 第2張

後來他爸爸說,他曾經用鬍子扎過孩子。可能這件事給了他一個記憶,凡是給他買好吃的、用鬍子扎他的人都是爸爸。這個過程是一個分辨的過程。兒童一旦開始分辨,就能分辨一些細節,抓住一些要點,排除另一些細節。這聽上去有些笨,但卻表明他不斷地在思考。

當然我講的只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在以後的大腦運行過程中,孩子面臨的問題會越來越複雜,這種分辨能力會越來越強。這時候,一個人分辨能力的強和弱就明顯地表現出來了。

有一次,我兒子因爲一件事非常惱火,大哭着用小腳踢他爸爸,那時他僅有2歲半。他爸爸說:“你又不是驢,爲什麼踢人?”

兒子突然不哭了,呆呆地站了半分鐘,然後認真地說:“爸爸,魚沒有腿呀!”

他爸爸說:“是驢,不是魚!”兒子站在那兒想着。

我不明白,如此激憤的孩子,會因爲某種思維而停止哭泣開始思索。我常常對別人說,這傢伙的腦子是“286”,不是“586”,運行得太慢。沒過多久,我發現幼兒園許多孩子都是“286”。他們的思維安靜而緩慢,像一條精神的長河在生活的海洋下面緩緩流動,我們常用“渾渾噩噩”來比喻他們。他們整個的思維狀態和認知狀態一直是在思考。你跟他說什麼,他都在這樣思考。

思維對小孩子是快樂的事,思維對小孩子也是新鮮的活動。小孩子的思維表情很明顯,小孩子的思維需要較長的時間。但是有的小孩不用思維,被訓斥、被打罵的孩子是不用思維的。他們的反應較快,好像不經過大腦。

你在生活中觀察一下就會發現,很多孩子,你一說話他就反應。爲什麼呢?除了訓罵以外,那就是大人在生活中不斷地給他強加某種東西,不斷地強加,於是就形成“一吹哨子,狗就吃飯”的條件反射了。很多孩子都是這樣。實際上兒童接受的任何東西應該通過自身的大腦。兒童的大腦運行雖然較慢,但只要讓他思維,給他機會,就會逐漸變快。

通過大腦進行的認知過程,才能夠得到對象,這叫智力。有的孩子小時候被認爲非常聰明,腦子反應快,但長大以後,他的學習和各方面的創造力並不好。這個原因就是他是被教出來的,或者是人爲刺激出來的。

大聲訓斥2歲寶寶的後果對身體有什麼 影響3

怎麼避免無效打罵,讓孩子越來越自律?

保持冷靜,不要被情緒衝昏頭腦

拿破崙曾說過,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控制情緒,保持平和,對孩子很重要。

父母若長期處於焦躁的狀態,那麼對待孩子便是簡單粗暴,或打或罵。

孩子在打罵裏,感覺不到父母的愛,開始傷心難過,與父母的關係逐漸疏遠。長此以往,孩子對父母的教育,要麼產生牴觸心理,要麼就是無所謂的態度,孩子便處於失管狀態。

爲父母者,不管工作生活壓力多大,都要剋制情緒。更不要打着一切爲了你的口號,對孩子做惡。

當孩子磨磨蹭蹭時,先不要發火,和孩子進行溝通,再根據情況對孩子進行教育。

尊重孩子的意願,制定相應規矩

《拖延心理學》中,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津巴多提出,人們是參照基於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不同座標來感知時間的。如果時間感失衡,就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麻煩。

幼年期,孩子們逐漸理解了過去、現在和未來。雖然他們主要還是生活在主觀時間裏,但他們也逐步適應了父母的時間。

兒童期,兒童開始學習如何辨認時鐘上的數字時間,不過外界的時間規則和他們的自我期待起了不少衝突。

孩子的時間感是失衡的,這就要求家長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讓習慣進行約束,規定的時間內有具體的活動。

丸子就不喜歡放學後馬上寫作業,因爲上學一天的確很累。在同丸子商量後,丸子可以先玩半個小時,再寫作業,前提是玩不包括看電視。自從這麼調整後,丸子很是自覺,做作業也沒讓我催過。

尊重孩子意願,不是讓孩子全盤做主,是給孩子一個選擇的權利。你可以允許孩子發表看法,但不是無原則的縱容。

回家先休息是丸子提出來的,但是玩多久,怎麼玩卻是我和丸子爸定的。考慮孩子玩太久,會延誤上牀休息時間,便規定只能玩半小時。而看電視,會分散孩子注意力,半個小時看下去,肯定不好收心寫作業,因此規定不允許看電視。

大聲訓斥2歲寶寶的後果對身體有什麼 影響 第3張

打罵用在刀刃上

塞繆爾曾說過:“世界如一面鏡子:皺眉視之,它也皺眉看你;笑着對它,它也笑着看你。”孩子亦是如此。

若是一味用打罵解決問題,孩子將來也是你的翻版,不會對你動手,說話肯定也是疾言厲色。

芒果臺播出的《媽媽是超人》中,胡可就是典型的例子。她不輕易發脾氣,但是如果孩子真的很過分,就適當地教訓。

第二集裏包餃子,安吉和小魚兒兄弟倆因爲肉餡掐了起來,胡可開始也是耐心勸導,但倆孩子實在太鬧騰,胡可也忍無可忍,怒拍擀麪杖,大吼,怎麼回事啊,沒完沒了是吧?

小魚兒嚎啕大哭,胡可強調哭沒有用,看到孩子有知錯的樣子,一邊安慰孩子,一邊指出孩子的錯誤,有問題解決問題,發脾氣沒有用。

胡可的高明之處在於,適時地發怒,而發怒只是手段,後面的教育才是目的。這樣孩子不會感覺到無愛,也能明白錯誤在哪裏。

平時,孩子若是慢慢吞吞時,可以同孩子進行溝通。

先描述性地指出孩子的錯誤,就是指出孩子的什麼行爲是錯誤的,再發表你的感受。丸子吃飯前,總是慢吞吞地挪到飯桌。我就對丸子說,丸子,媽媽喊你吃飯,你老是慢悠悠的,媽媽很生氣。

孩子都很疼愛父母,也有羞恥心。一般在聽到你生氣後,都會有所收斂,還會問爲什麼。這時候,你再告訴她原因,孩子一般都會積極改正錯誤。

賞罰分明,避免過度

人都有趨利避害的心理,孩子也是。做的又快又好,該表揚表揚。有一次,丸子主動在睡前把玩具收拾得整整齊齊。丸子爸獎她一個她最喜歡的芭比娃娃,沒想到丸子竟然養成睡前收拾玩具的習慣。

當然,獎勵以口頭獎勵和替代性獎勵爲主,孩子表現好,可以誇一誇孩子,你真棒!或是用棒棒貼類代替物質獎勵。

如果一直對孩子進行物質獎勵,一旦形成習慣,孩子對物質獎勵的要求會越來越高,而且會爲獎勵做出虛假之事。

處罰不是打罵,可以沒收喜歡的玩具,禁止做孩子喜歡的事,或者已經承諾的遊樂場之行取消等等。

孩子是棵幼苗,需要父母悉心澆灌。願父母多點耐心,少點急躁。多點溝通,少點打罵。讓我們的孩子越來越自律,越來越好!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