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家長鬚尊重寶寶生氣的權利

家長鬚尊重寶寶生氣的權利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家長鬚尊重寶寶生氣的權利,“生氣”是寶寶感情生活中的一部分,當寶寶生氣時,家長不要訓斥他,而要耐心地疏導寶寶,讓他們學會控制和表達自己的情緒。來看家長鬚尊重寶寶生氣的權利。

家長鬚尊重寶寶生氣的權利1

1、尊重寶寶“生氣”的權利

寶寶是自己情緒的主人,除了快樂,滿足的積極情緒,當然也會有種種不良情緒,如任性、憤怒、不友好等。你也許不贊成,但必須承認,寶寶有按自己的意願表達情緒的權利。

專家認爲,“生氣”是寶寶感情生活中的一部分,是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有機元素”之一,大人要把寶寶“發泄憤怒”簡單地視爲“有意破壞”,

更不要動不動就嚴詞訓寶寶,指他們“發脾氣”,不要剝奪寶寶自我心理調節的權利,若他們把怨氣積存在心裏,緊張和焦慮情緒就會不斷增加。大原則是,在不致傷害到寶寶自己或別人的前提下,讓他生氣好了,那是被允許的———就像成人自己,不也經常以生氣來宣泄自己的不滿情緒嗎?

家長鬚尊重寶寶生氣的權利

2、耐心疏導寶寶,學會表達情緒

允許寶寶發泄不滿

發現寶寶有不良情緒時,家長要多和他交流,比如,“你怎麼了,有什麼不開心的事嗎,跟媽媽說一說吧。”引導他說出自己的想法。寶寶在傾訴過程中,不但提高了表達情緒的能力,同時也釋放了不良情緒,從中獲得了控制和調節情緒的方法。

讓寶寶適度宣泄

適當的情緒發泄是有效控制和調節情緒的手段之一。哭是寶寶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在他不開心的時候,允許他哭泣,有助於發泄內心的消極情緒。爲寶寶設置“發泄角”,也是一種幫助寶寶學習情緒控制的好方法。例如,寶寶生氣時,可以給他一隻沙袋或一個枕頭,供他宣泄怒氣。

給寶寶樹立好的榜樣

寶寶由於受生活經歷和能力的限制,常常不知道如何表達和平衡自己的情緒。父母要以身作則,給寶寶樹立榜樣,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給寶寶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平時也要用正確的宣泄方式表達憤怒,不要遷怒於人和物。

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利用寶寶的情緒易變特點,把他的注意力從不愉快的情緒轉移到別的事物上來。寶寶發脾氣時,馬上給他玩一些需要動手的玩具,例如搭積木、拼圖、串珠等,也可以和他一起看圖畫書,巧妙轉移他的情緒。

需要注意的是,當寶寶發脾氣的時候,不要責備寶寶小心眼、沒出息,這種做法只會讓寶寶更加沮喪。

創建愉快的生活環境

輕鬆地生活環境對寶寶的成長很重要,哪怕父母遇到難以解決得問題,也儘量不要在寶寶面前表露。生活環境會感染到寶寶的情緒,輕鬆的氛圍可能夠令寶寶隨時自由地、放鬆地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

家長鬚尊重寶寶生氣的權利2

幼兒的隱私有哪些?

1、身體缺陷。如平足、色盲、矮小、過胖、過瘦、眼小、臉醜等生理或身體上的缺陷,儘管是“明擺”着的,但如果大人時不時提及也會使孩子失意。即便說的是很久之前的事,如出生時瘦得皮包骨或樣子像難看的“小老頭”,也會讓孩子不快。

2、某些心理疾患。對於自己正罹患或曾經罹患過的諸如孤獨症、抑鬱症、多動症等與心理有關的`疾患,幼兒往往更爲敏感。如果大人們經常掛在嘴邊,自然不利於疾病的康復。即便疾病已痊癒,當着孩子的面常常提及也等於是“揭短”,同樣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

3、曾經的過失。一些在大人看來微不足道的“曾經的過失”,也會使得某些孩子長期耿耿於懷,只要有人提起,他們便會有“被揭傷疤”之痛。這些“曾經的過失”可能包括:某次遊戲得了最後一名、某次表演砸了鍋、某次郊遊出了洋相,甚至小時候愛哭等等。

4、被體罰的經歷。被打、被罵、被罰站等體罰往往是孩子“沒齒難忘”的痛苦經歷,因爲不僅皮肉受了苦,心靈也可能受到創傷。即使孩子目前已很少遭到體罰,但在旁人面前頻頻提及過去的“受辱史”,仍然會使他陷入極度尷尬之中難以自拔。

5、某些“丟人的毛病”。幼兒往往對諸如尿牀之類的“毛病”十分敏感,因爲他們覺得這些缺陷會使自己在同伴面前“丟面子”。所以無論是家長,還是幼兒園教師,都不應在小夥伴們面前提及,更不宜嘲笑、挖苦。

6、獨處的小天地。幼兒們往往十分看重自己獨處的小天地,並將其視爲自家的“私人領地”。如果家長常常未經孩子同意在其“領地”裏“檢查”一番,在孩子看來也是對自己“隱私”的公然侵犯。

7、保存的“私房錢”。儘管幼兒不懂得理財,但如果家長經常對孩子保存的“私房錢”做“結算”,甚至佔爲己有,孩子會感到自己的隱私沒有受到大人的尊重和保護。

8、家庭變故。比如爸爸媽媽離婚、父母有外遇、失去親人、父母犯罪入獄、爸爸好賭等事情都讓孩子感到無地自容。

家長鬚尊重寶寶生氣的權利 第2張

案例

晚飯後,媽媽問5歲的麗麗:“你愛媽媽多一點,還是愛爸爸多一點?”,麗麗直接說:“我愛爸爸多一點!”爸爸一聽可樂了,立即問道:“你是真的愛爸爸多一點嗎?”

誰知,麗麗竟不高興地說:“你們再問,兩個都不喜歡!”爸媽聽後先是一愣,然後大笑起來,而麗麗紅着臉,默不作聲……

其實,這是家庭中常常出現的情景,殊不知,這無意侵犯了幼兒的隱私。

如何保護幼兒的隱私?

珠海幫達心理機構資深心理諮詢師樑蘭敏認爲,幼兒跟同伴與衆不同的地方都可以認爲是其隱私的範疇,不是大人想當然的隱私,大人覺得無所謂的事情在幼兒的心裏卻是一個天大的祕密。保護孩子的隱私就是尊重和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如果隱私長期被人侵犯,因表達能力有限,其憤怒和委屈的情緒長期壓抑心底後,轉入潛意識,容易產生自卑感,性格變得內向,不利於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相對入園後的孩子而言,年齡越小傷害越大。

如何保護幼兒的隱私?她認爲,一、提高保護幼兒隱私的意識。大人們心中的“隱私”和孩子心中的“隱私”大相徑庭,換句話說就是成人和孩子對“隱私”的“劃分”可能大有出入,大人要清楚哪些事情是幼兒的隱私及其幼兒家庭變故,不能隨便跟人家說,不隨意點評,更不能隨便扣帽子、貼標籤。如果是教師,不得傳播或泄露孩子個人隱私。

二、如果不慎泄露了孩子的隱私,孩子也頗感難堪後,大人就要注意了。比如大人需要老師配合而改正孩子的缺點(隱私包括缺點),那請大人都別當孩子的面談論孩子的事情,除非是讚揚。

我們換位思考:如果我們在單位犯錯誤,領導當着同事的面說你的缺點,你的感覺又會如何呢?

三、培養幼兒隱私意識。“童言無忌”是幼兒沒有隱私意識的表現,不過家長們平時應當和孩子多交流,直接向孩子講明哪些事可以讓別人知道,哪些事只能自己或爸爸媽媽知道,將隱私具體化,不要隨便議論別人的事情,營造保護別人隱私的氛圍及其養成保護隱私的良好習慣。

哪些言行易泄露幼兒隱私

像本文開頭的個案,孩子愛誰多一點,其實就是其個人隱私,家長不要追問爲宜。值得警惕的是,開玩笑、惡作劇或強迫命令等行爲易泄露孩子的隱私,

這可能會讓他心理上感到受了更大的傷害,儘管對大人而言有時完全是出於無意,也可能從來就沒有認識到這些“小事”竟然也會是孩子的“隱私”。如,以嘲笑的口吻說一個3歲的小男孩有了一個“女朋友”可能會使其羞愧難當;強迫孩子在別人面前解開褲子,展示屁股上因頑皮而落下的一塊傷疤也會使他無地自容。

記者手記:

請給孩子私域

快到春節了,想念老家,也想起了那位性格有點內向的堂侄子,每次回去我都盤問他的學習情況和期末成績(打心底說,我是真正關心他的),不過幾個月前看到一篇關於大人不要追問孩子成績的短文時,我就意識到自己犯錯誤了。

回憶起堂侄子每一次的低頭和沉默,我現在很內疚,因爲他的隱私被我侵犯了。

做這個話題的採訪中,我驚訝地發現一些採訪對象居然抱怨這個話題很沒意思,不知道要說什麼,從來沒有意識到有這回事,便匆匆地擱下了電話……我想,保護孩子的隱私並非是可有可無的事情,大人連保護幼兒隱私的意識都沒有,談何保護?那麼,請從細節做起,給孩子一個獨立的私域吧!

小鏈接: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規定:“兒童的隱私、家庭、住宅或通信不受任意或非法干涉,其榮譽和名譽不受非法攻擊。”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也對兒童隱私保護有進一步細化。國內已有爲治療兒童性缺陷、遺尿等病設置專門醫務室和病房的醫院,也出現了在成人試衣間旁單獨爲兒童設置試衣間的商場,上述做法都是爲保護兒童隱私做出的創舉。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