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寶寶愛哭怎麼辦 家長要聽懂寶寶哭聲

寶寶愛哭怎麼辦 家長要聽懂寶寶哭聲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親親袋鼠資深早教專家符欣指出,哭泣是孩子表達訴求的一種方式。嬰兒時期的寶寶,不能用說話準確地表達自己的需要,只能用哭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

寶寶愛哭怎麼辦 家長要聽懂寶寶哭聲

  孩子爲什麼愛哭鬧?

親親袋鼠資深早教專家符欣指出,哭泣是孩子表達訴求的一種方式。嬰兒時期的寶寶,不能用說話準確地表達自己的需要,只能用哭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比如飢餓,或者身體不適,抑或是情緒不好感到寂寞等,都會用哭來吸引家長的注意和陪伴。此時,家長面對寶寶的哭聲,應該多些耐心去了解寶寶真正的需求,並且熟悉各種不同需求的不同哭聲,才能準確解讀寶寶的“哭的語言”,及時滿足孩子的需求,以免哭鬧無休止。

心理學博士、親子教育專家張賽指出,當孩子掌握了一定的語言能力,愛哭往往也是孩子表達能力不足造成的。拋開表達能力不足,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哭鬧,往往也伴有其他目的性,比如說挑戰父母的底線或者表達自己的不滿。如果家長在與孩子的溝通和互動上做得不夠,孩子的需求不能被很好地表達和滿足,哭鬧往往是爲了表達不滿。還有一些孩子愛哭是因爲缺乏家長的陪伴。當孩子發現他的其他動作都不能有效吸引家長的注意,但是一旦哭泣就能引來關注,於是哭鬧成了獲得關注的有效途徑。久而久之,便會養成動不動哭鬧的習慣。

在張賽看來,小孩子也許沒有大人的複雜情感,但是感情其實很細膩,有的孩子甚至會很敏感。當敏感的孩子在情緒上長期得不到照顧,便會缺乏信心或安全感。對於敏感的孩子而言,當有情緒需要宣泄的時候,哭鬧是很正常且健康的。作爲家長,要了解孩子哭鬧的背景,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哭鬧的背景是不一樣的。如果是爲了宣泄情緒或者表達訴求,家長要給予積極的關注;如果是有特定目的性的哭鬧,父母要堅定自己的立場,不可一味妥協。

寶寶愛哭怎麼辦 家長要聽懂寶寶哭聲 第2張

  實用支招

  孩子愛哭,你可以這樣做

  1積極引導孩子合理溝通,給予足夠的尊重理解

張賽強調,面對孩子的哭鬧,要遵循先處理情緒問題再處理事件問題的溝通原則。首先溝通尤爲重要。現在的孩子很多爲獨生子女,與同齡孩子相處時間少、家長的有效陪伴與溝通少都使得很多孩子不會用語言表達出自己的需求和情感,往往藉助除語言以外的其他形式來吸引家長注意以得到關注和愛護,這是家長沒有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讓孩子意識到語言的有效性造成的。例如玩具的損壞,家長可能覺得沒有值得哭鬧的地方而感到厭煩,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可能就是天大的事。家長要學會接納孩子的情緒,儘量用平和的語氣和語調來和孩子交流,要讓孩子看到理性溝通的可行性,學着用語言表達需求、用溝通解決問題。“孩子發生情緒問題時,家長不必立刻進行處理,反而冷靜下來,想清楚以後再與孩子溝通會更有效果。”張賽對我們說。

溝通是雙向的,父母在與孩子的溝通時姿態要放低,更要主動。尊重的“尊”就是“蹲”去掉足字旁。比如媽媽模仿孩子哭鬧,爸爸表現出完全不明白的樣子,模仿哭鬧的媽媽再用語言表達需求,說讓爸爸幫忙拿一樣東西,爸爸立馬行動。家長要讓孩子看到、意識到語言表達比哭鬧更有效果,這樣做一個示範,讓他意識到語言是有效的,之後便不會再訴諸哭鬧這些無效的方式。剛開始時也許孩子不會很快學會溝通,家長應該多引導,比如自說自話表達需求,模仿哭泣後表達自己的需求,然後反問孩子“是不是也想要?對不對?”之後再引導他向除了哭泣以外的方式解決問題,說“那我們想個辦法來讓爸爸幫忙好不好?”之類的話,引導孩子準確表達需求。這樣平等姿態的交流,不僅能讓孩子知道你瞭解他,還能讓他感受到尊重和包容,更有力於事件的解決。

寶寶愛哭怎麼辦 家長要聽懂寶寶哭聲 第3張

  2找到孩子哭鬧的原因,孩子需要多陪伴

除了是因爲物質上的需求,哭鬧可能是情感上的缺乏導致。所以找到孩子哭鬧的真正原因,在物質上都滿足了之後發現還是愛哭,可能孩子只是需要家長多一點時間的陪伴。“當孩子受委屈了,家長最好的陪伴方式就是給予擁抱,讓孩子知道你瞭解他的情緒。”張賽介紹說。當孩子知道你瞭解他的情緒,那麼他的情緒就容易平穩下來,並停止哭鬧。如果孩子只是單純的情緒宣泄,不願意完全暴露自己的情感,家長這時只要坐在旁邊,表示出自己在陪伴着孩子,用平靜的心態面對孩子的哭泣,這樣帶給孩子情感上的慰藉和安全感,讓孩子意識到家長的愛。也可以用好玩的東西轉移孩子注意力,使孩子不會過分專注於壞情緒,及時轉好。張賽指出,“如果在孩子小的時候哭鬧情緒沒有得到相應的關注,缺失了安全感,當他長大了就容易養成冷漠、不善表達的性格。”

寶寶愛哭怎麼辦 家長要聽懂寶寶哭聲 第4張

  3不能過度寵溺、過分代勞

因爲獨生子的關係,很多孩子在家裏是“小皇帝”、“小公主”,一有需求只會哭,孩子一哭家長就立刻知道要什麼、立刻滿足。家長這樣過分代勞,使孩子出現自理能力差、跟大人經常鬧脾氣、不懂禮貌等問題,寵溺過分導致孩子太愛哭鬧,而且有些孩子簡直養成了要挾的習慣,可能會對以後的社交造成困難。家長不要在孩子一出聲要哭就主動滿足,應該堅持一定的原則性,保持自己的立場和底線,在他哭的時候告訴他“哭是沒有用的”,要等他哭停下之後,告訴他用語言表達需要,當他表達出來的時候才幫忙滿足,讓他意識到一味哭鬧是不一定都有用的。當孩子意識到哭鬧並不能滿足自己的要求的時候,他們會尋求另外的方式,如與家長談判。“孩子的行爲就是家長的映射”,張賽提醒現在的年輕家長,要先加強自身的修養和情緒管理,多汲取有關的育兒知識,瞭解孩子不同時期的情緒狀態,在處理孩子哭鬧問題上才能事半功倍。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