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家長需要這樣做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家長需要這樣做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6.4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家長需要這樣做,很多第一次當爸爸媽媽對於懷孕的一些症狀和孩子出生之後的育兒經驗都不是很瞭解,有很多不知道,不清楚的地方。以下分享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家長需要這樣做。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家長需要這樣做1

1、給孩子動手的機會

很多家長出於對孩子過度保護,看到孩子自己的時候,擔心這擔心那,往往剝奪了孩子獨立性發展的機會。因爲孩子願意動手嘗試新事物,是他自主意識發展的一個外在表現。家長應該給孩子相應的機會,讓孩子自己做一做。

2、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

當孩子具有時,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孩子強調“我”。這並不是孩子開始叛逆了,只是因爲孩子認識到了個體與他人的區別。在與孩子談話時可以孩子的名字,孩子的自主意識,這樣也會促進孩子獨立性的發展。

3、多寬容寬容

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難免會犯錯誤。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應該對孩子保持一個寬容的態度。容忍孩子犯錯並給孩子改正的機會。最重要的是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建議,通過孩子自己的改正錯誤,而不要孩子所有的事情。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家長需要這樣做

4、多與孩子溝通交流

家長平時應該多與孩子聊聊天,交流交流,以一個朋友的身份與孩子溝通,讓孩子認識到父母將自己看作一個大人。並且也可以把自己的一些煩惱和不開心告訴孩子,和孩子一起討論怎樣解決這些麻煩。在這種交流中,孩子可以體會到父母的不易,逐漸起來。

5、注意培養孩子的意志

孩子在獨立的過程中肯定會經受大大小小的挫折。家長也應當利用這些挫折,培養孩子的意志力。這樣即使沒有父母在身邊的時候,孩子也能夠頑強的應對挫折。這樣距離他獨立的時候,也越來越近了。

6、培養孩子積極的心態

有一個積極的心態,也是更有利於培養孩子獨立意識的。首先父母要爲孩子樹立一個積極向上的榜樣形象。孩子從父母這種的態度中受到薰陶,自然而然的形成了積極的心態。在的過程中,即使遇到了不順,也能夠樂觀的面對。

7、生活自理能力

在3~6歲也是孩子養成生活習慣的關鍵期,在這一時期父母一定要培養孩子的一些基本生活能力。例如:自己吃飯自己穿衣。只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形成自理能力,孩子才具有的能力。

孩子最終會脫離父母的`庇護,長大成人離開父母。所以越早孩子的獨立意識,對孩子的終身發展越有益。家長朋友們也要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不要過度的保護自己的孩子,從他自己做自己的事情開始,逐步孩子的獨立意識。

培養孩子的自律習慣,最好是在孩子3-6歲這段時間,此時孩子已經具備了自我意識,具有極強的好奇心和充沛的精力,父母教給自己的東西,都會想要學習,而且吸收知識的能力很強。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家長需要這樣做2

1、培養獨立感

如果父母想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必須首先培養獨立意識。

一些父母不願放手,讓他們的孩子獨立嘗試解決問題,他們總是擔心自己的孩子做得不好,他們不禁要提醒孩子或直接幫助他們。

因此,孩子會慢慢形成一種依賴。如果孩子有很強的獨立感,並且想自己做,父母應該讓孩子應對,例如進食,這在孩子能力範圍之內。

2、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

實際上,說教不如對兒童的進行身體力行的教育。

當孩子形成獨立的意識時,他們會照顧自己的事務,想獨自處理,不想讓父母干預。

作爲父母,您可以使用言行來教育您的孩子,如果孩子看得太多,他們自然會想模仿,父母不得低估孩子的模仿能力。

特別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是鍛鍊孩子獨立動手能力的好機會。從處理小事情逐漸過渡到慢慢解決自己的問題,孩子的動手能力將得到提高。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家長需要這樣做 第2張

3、堅定決心克服困難

在完成一件事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各種困難,父母首先必須增強孩子克服困難的決心。

希望培養子女克服困難的能力的父母可以安排子女通過簡單的家務幫助父母,在做家務時設置小障礙,並鼓勵子女自己克服困難。

即使最終不能完全解決困難,這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種體驗,父母必須忍受。

如果您發現孩子在中間無法解決問題,則可以嘗試指導孩子使用其他解決方案。

父母的不干擾和不幫助可以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讓孩子學會自己解決問題,這對以後的學習和工作很有幫助。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家長需要這樣做3

提高孩子做事效率的幾種方法

方法一 故事引導法

小孩子往往對故事書很着迷,不如找一些有關名人守時的兒童讀物,讓他自己看,或者親自給他講一講;有時也可以講一些因爲不遵守時間而造成重大損失的故事。生動的故事能讓孩子從中受到教育。

方法二 配合“生物鐘”法

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生活規律,也就是“生物鐘”。不妨和孩子商量着一起制定適合他“生物鐘”的作息時間。比如早晨6點到8點,頭腦清醒,體力充沛,是學習的黃金時間;晚上6點到10點,不利於記憶,可安排完成複雜計算的作業。一旦定下來就嚴格執行。

方法三 獎勵促進法

指和孩子約定,如果他在規定時間內按要求完成作業,就獎勵他看動畫片。這是運用學習動機中的強化理論,激發孩子養成按時作業的時間觀念,恰當的獎勵可以強化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

方法四 簽訂“合同”法

籤合同也是一種好辦法,合同由自我訓練項目和每日意志力訓練表兩個部分組成。父母的職責是監督,如果自我訓練項目做得比較好,就打一個鉤,如果做得不好,就按合同懲罰。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家長需要這樣做 第3張

2、孩子愛頂撞家長要冷靜應對

孩子愛頂嘴可能是“有冤情”

小明是一名小學六年級的學生,上學期期末考,語、數、英成績都不太好。上週末,小明爸爸帶着孩子來資訊,並說小明平時做功課時不專心,愛看電視,一說他還頂嘴,打了他也不改。老師發現,父子關係發展到誰也不服誰的狀況。

老師瞭解到,小明爸媽工作忙,從小把小明交給爺爺奶奶帶,老人除了操持家務也沒有什麼愛好,經常和小明一起看電視,小明也跟着愛上了看電視。而小明的爸爸媽媽 每天工作完回家感到疲憊不堪,也常借看電視消除疲勞。到了快期末考時,小明爸爸纔要求小明不能看電視,但小明這時已很難抵住電視的誘惑。

專家提醒,大人的帶動作用,使小明愛上了看電視,小明老愛頂嘴,說明孩子也“有冤”。此時家長不應單向地考慮孩子身上的錯誤,更應反省自己和孩子溝通 時是否有良好心態,要找到溝通的科學方法。

孩子的“叛逆期”是成長必經過程

小念的媽媽爲照顧小念辭去了還不錯的工作。小念乖巧伶俐,小學六年下來成績一直不錯。但初一開始,小念變了,對媽媽很不尊重,對學習也沒什麼 興趣,成績一路下滑,還經常躲在房間裏看小說。媽媽看着孩子很多習慣都不順眼,兩人一說就吵。

專家認爲,11歲後的孩子處於“叛逆期”,對於學習認知處於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家長與孩子溝通的和諧性,也決定了孩子學習成績的發展。首先,家長必須認識到孩子的“反抗”並不是一件壞事,這是他們成長所必須經歷的過程,孩子對不喜歡的事情一律順從,反而會陷入無法自力更生的危險中,變成缺乏自主性的人。

怎樣的“頂嘴”是合理的?如何接受和引導孩子的“反抗”?這是培養孩子成爲一個有自控力和自主能力的關鍵環節。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