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天氣預報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天氣預報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天氣預報1

設計意圖: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天氣預報

現代社會是個信息社會,爲獲取信息,人們的生活自然離不開報紙,因

此,報紙隨處可見。那看過的舊報紙該如何處置,又有哪些用途呢?爲發揮報

紙的作用,進一步提高幼兒的合理消費意識,特設計了此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對報紙製作產生興趣,能用報紙表現出簡單的作品。

2、教育幼兒廢物利用,減少浪費,增強幼兒的合理消費意識。

活動準備:

1、報紙服裝三套服裝2、紙球、紙棒、紙辮子3、舊報紙若干、漿糊、釘書機、剪刀、蛋

活動過程:

一、時裝表演引入:

1、(今天老師要請你們看一段時裝表演,在看的時候你們還要想兩個問題,第一,模特身上的東西是用什麼做的?第二,你能猜出它的製作方法嗎?好時裝表演現在開始)三名幼兒身着報紙服裝,手上拿有紙球、紙棒等進行表演

2、(模特定格)提問:(1)“看出是用什麼做的嗎?”

(2)“能猜出是怎麼做出來的嗎?”(如:將紙揉成紙球、將紙捲成紙棒等)

(3)“如果你有一張報紙,你會用它做什麼呢?”(幼兒討論報紙的多種用途)

(4)“再回想一下,你有沒看到家裏人用舊報紙做些什麼事呢?”(講述報紙的生活用途:包蛋、擦皮鞋、擦玻璃、包書等)

3、小結:“原來報紙看完以後還能做出這麼多有趣的東西。”

二、教育幼兒廢物利用,減少浪費,增強幼兒合理消費意識

1、“那以後看見有人看完了報紙就把它扔掉,我們該告訴他們什麼呢?”

2、小結:報紙的作用很大,如果我們合理地利用報紙,,做出很多好玩的玩具,幫助解決生活上的小麻煩,這樣就能夠減少垃圾,廢物利用,這還算是節約了錢呢。

三、幼兒分區操作,用報紙製成各種所需的物品或玩具,強化幼兒的消費行爲。

1、提出活動要求:“我已經給你們準備了一些舊報紙和其它材料,現在我們就一起動腦動手,將它廢物利用吧。”

2、(每一桌六個小朋友)大體分成體育器械組、美工組、生活組

3、主講老師巡迴指導、配班老師分別指導三大組

4、集中小結:“誰能把自己的玩法告訴給大家。”(讓個別幼兒介紹自創作品的名稱、演示怎麼玩)

5、繼續操作探索:“現在小朋友還可以去嘗試剛纔沒有做過的方法,然後把你的方法告訴給其他小朋友。”(在延伸探索操作中自然結束)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天氣預報2

目標:初步瞭解、認識電池,知道要把電池裝進玩具裏是有方法的。

準備:

1. 各種圓柱體電池

2. 裝有5號電池的電動玩具若干

3. 電池寶寶的家的圖示

一、感知不同大小的電池。

1. 教師出示電動娃娃。“說一說它爲什麼會唱歌?猜猜它的肚子裏藏着什麼?”

2.教師拿出娃娃裏的電池,對幼兒的話進行驗證。教師把電池寶寶放在桌子上,請幼兒觀察“看一看,電池寶寶是什麼形狀的?

3. 教師把電池寶寶調個頭站在桌子上“爲什麼它會倒,站不牢?看一看,它的兩端一不一樣?(沒有突突頭的一端是電池寶寶的屁股,有突突頭的一端是電池寶寶的頭)請每位幼兒拿起電池進行驗證。

4. 教師出示其他圓柱形的電池寶寶“它們張得一樣嗎?(有點粗,有點細)

二、給電池寶寶排隊

1. 請個別幼兒上來給電池寶寶排排隊,並說一說爲什麼這麼排。

2 教師小結:你們看,這個電池寶寶最粗最大,其他的一比一個細小。這個電池寶寶是最小的,把它排在第一個,其他的一個比一個粗。

三、玩電動玩具,知道裝電池是有方法的

1. “現在,請你們來玩電動玩具,我給每位小朋友準備了電動玩具和電池寶寶,請你們自己來裝電池,然後玩一玩!”

2. 幼兒自由操作

3.“你們在玩的時候,我發現有的小朋友的玩具響了,有的卻沒響,這是怎麼回事呀?”(電池裝錯了)

4. 教師請玩具會響的幼兒說一說他的電池是怎麼裝的?它的屁股坐在哪裏?(彈簧)

5. 教師出示電池寶寶的家的圖示“原來電池寶寶的家有彈簧,還有什麼?(白白的,像鐵一樣的東西)

6. “嗯,這是一個帽子”教師邊出示電池寶寶住進家的圖示邊念:電池寶寶是怎樣住進家的?是“屁股坐在彈簧上,頭兒頂在帽子裏

7. 教師演示裝電池

8. 請幼兒重新試一試,拿起玩具出去玩一玩

四、延伸:知道還有其他形狀的電池

今天,我們認識電池寶寶,也能把電池寶寶正確地裝進玩具。你們知道嗎?除了有圓柱體的電池寶寶,還有其他形狀的電池寶寶,如正方形的,鈕釦形的等,回去請你的爸爸媽媽幫你找一找,看看它們是裝在什麼玩具的吧!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天氣預報3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探索輪子的作用。

2、發揮幼兒的創造性,培養探索精神。

3、鍛鍊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汽車玩具、三角形、正方形積木玩具、有輪子的盒子和沒輪子的盒子。

購物車運沙袋和兩人擡沙袋;②可拉動的行李箱和揹着旅行袋;3、場地佈置:運物路線(圓形、雙圓)可接力的站點(兩種顏色的點)。

4、區角操作材料:①圖畫紙、彩筆;②紙盒、輪子、雙面膠、繩子等;③展板(展出幼兒作品)活動過程:

一、玩中生趣,直接導入(師: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許多東西,可以在桌子上玩,也可以在地上玩,請小朋友試着玩一玩你面前的東西,看看誰玩的方法多、最有趣。)二、分類遊戲,討論探知:

快速把它們放進這個籃子裏。好,小朋友們真能幹,現在到我這裏來。《伸手招呼幼兒過來,幼兒圍坐在老師身邊》

2、小朋友來看,你能告訴我這些玩具爲什麼能滾動嗎?幼:他們有輪子。

3、師:哦!因爲它們有輪子,所以纔會滾動。那如果我們用長方形和三角形做輪子會怎麼樣呢?可以讓幼兒用動作表現出來。

4、師:那有了圓形的輪子有什麼好處呢?師:還有嗎?

三、實驗感知:

教師請幼兒分組推動有輪子和沒輪子的盒子,然後報告試驗結果,哪一個盒子更容易推動。

1、師:現在我請小朋友自己來試一試,想一想,輪子還有什麼作用呢?看這裏老師準備了兩個不同的盒子,一個是有輪子的,一個是沒輪子的。現在我們分成四組,去試一試哪一個盒子更容易推動。(幼兒分組進行實驗)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哪個盒子更容易推動了嗎?舉起來讓我看一看。

2、師:小朋友剛纔都試過了,有輪子的盒子輕輕用力就能走很遠,而沒有輪子的盒子,要用很大勁才能往前走一段路。(教師邊說邊示範)這樣看來有輪子的盒子要比沒有輪子的盒子更省力一些。

四、操作對比(輪子的省時省力的功能)師:老師爲小朋友們準備了幾件有意思的東西,現在請小朋友一起來看一看都有些什麼?教師出示物品(兒童購物車和米袋)。現在我們來像運動員一樣玩個接力賽,這裏有兩個跑道,一個跑道一組小朋友,現在老師把你們分成四組,我們按箭頭的方向進行運物比賽,看看那個組能輕鬆獲得勝利。①用購物車運沙袋和兩人擡沙袋;②可拉動的行李箱和揹着旅行袋;師:小朋友都參加比賽了,比賽結束了,你們有什麼想法?你運物的時候怎麼樣做會既節約時間又力氣呢?

五:拓展思維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天氣預報4

活動目標:

1.幼兒嘗試用各種辦法取米,並能分析結果。

2.在活動中幼兒能大膽地與同伴互相交流自己的操作過程,並能用合適的詞語來描述。

3.幼兒初步瞭解碾米工具的發展,體驗科技進步對人們生活帶來的好處。

活動準備:1.各種工具:剪刀、石臼、石磨、石塊等。

2.一張大記錄表。

3.稻子若干。

4.古代取米畫面,碾米機碾米。

活動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引起幼兒興趣。

看,老師帶來了什麼?把稻子外面的殼剝開,是什麼呢?今天老師帶來了很多的稻子,請小朋友動動腦筋,怎麼樣才能讓這些稻子變成米呢,你有什麼好辦法?

二、幼兒猜想,提出自己的辦法。

三、實驗操作,嘗試用各種工具取米。

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幾種工具,用它們能不能把米取出來呢?哪種工具取得又多又好?我們一起去試一試。(提醒幼兒不要浪費稻子)教師指導有些工具的使用。

四、幼兒共同交流。

1.剛纔你是用了什麼工具取米的?你發現了什麼?這個辦法取的米怎麼樣?

2.引導幼兒對工具質疑。(如用石臼取的米不乾淨,不易把米和稻殼分開。)五、觀看錄像,引導幼兒感受取米方法從古至今越來越先進的變化。

1.古代的取米方式。

2.現代的碾米機。

六、鼓勵小朋友平時多觀察,多動腦筋,長大後發明給人類帶來方面的東西。

教學反思:

《綱要》中指出,科學並不遙遠,就在我們的身邊。本次活動取材孩子的日常生活,深受孩子的喜歡。首先通過自己猜一猜,說一說怎麼把米取出來,激發了幼兒的探索願望,他們說了很多的方法,對動詞的掌握也很好,在操作驗證的過程中,孩子們對各種工具更是充滿了興趣,最後瞭解你碾米的機器也是孩子感興趣的。總之孩子們在普通的生活事件中發現了科學,收穫了經驗。

本次活動由於老師的觀念、經驗和準備的各種問題,在很多方面需要改進。第一,探索麪太多,不利於孩子深入研究,可以把目標壓縮,一次活動集中研究一個問題,比如這次就可以集中研究取米的方法,除了老師提供的工具之外,可以讓幼兒觀察身邊的物體,探索可以利用的工具。第二,科學性不強,比如在探索不同工具的優劣的時候,太相信孩子的直覺,沒有從科學的角度設計活動,不利於孩子嚴謹的.科學態度的培養,可以讓幼兒用不同的工具取同樣量的米,從而得出結論。第三,教師對各環節活動實施太隨意,比如多媒體的運用,對孩子的思維產生了干擾。

希望下次改進!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天氣預報5

活動目的

1、通過對放風箏記錄卡的交流、統計,讓幼兒瞭解風箏飛上天與風、材料、技能的關係。

2、感受放風箏的愉快情緒。

前期準備:

1、與家人一起放風箏2次(一次有風的時候放,一次沒有風的時候放)並作記錄。

2、實物風箏若干

活動準備

小記錄卡人手一張、大記錄卡一張、實物風箏若干。

活動過程

一、幼兒手持小記錄卡交流自己放風箏的感受

1、幼兒介紹自己的記錄卡

2、老師根據幼兒的介紹彙總在大記錄卡上,成功的用紅色筆打∨,失敗的用綠色筆打╳。

二、交流討論放風箏的三個成敗因素

1、觀察大記錄卡,統計全班幼兒放風箏的成功次數,瞭解放風箏與風的關係。

(1)討論:有風的日子裏和沒有風的日子裏放風箏, 成功和失敗有什麼不同?

(2)用數數方法驗證有風時成功機會多,沒風時成功機會少。

(3)師生共同:有風的時候成功的機會多,沒有風的時候成功的機會比較少,原來風箏飛上天與什麼有關?(風)

2、放風箏與風箏構造、材料的關係。

(1)討論:沒有風爲什麼***的風箏也飛上天了?

(2)出示兩隻風箏:觀察、比較、討論它們的構造、式樣、材料、尾巴等不同之處。

(3)師生共同:原來風箏飛上天還與風箏的樣子有關,與長長的尾巴有關,與製作用的材料有關……。

3、放風箏與放飛技能的關係。

(1)討論:爲什麼有的風箏用的材料很好,尾巴也又輕又長,風也有,但沒有飛上天呢?

(2)觀察大記錄卡:比較同樣有風或無風的情況下大人和小孩成功的機會多和少。(驗證大人放風箏的技術高)

(3)師生共同:原來想要風箏飛上天,不僅和風有關、和選擇的風箏有關,還要掌握一定的放風箏技術,這樣你的風箏就會在天上飛得又高又好。

三、延伸區角爲下次室外放風箏作準備

1、出示幼兒有關放風箏資料及尾巴材料,交待需要的幼兒可以在區角內學習並調整風箏的結構等。

2、再次嘗試到室外放風箏,並做好記錄。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天氣預報6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瞭解現代信息交流的幾種方式。

2、關注生活中的先進科技產品,感知現代信息交流方式的豐富多樣和方便快捷。

3、有操作現代通訊工具的興趣,樂於與他人交流。

4、主動參與實驗探索通訊工具。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有關通訊工具的圖片2、調查表——我家的通訊工具

活動過程:

一、幼兒相互交流自己家裏的通訊工具

大家說一說,你們家裏有哪些通訊工具,它們有什麼用?

二、欣賞故事,感知幾種現代通訊工具的交流方式。

1、教師講述故事,從開始到“啊,太好了,大海的波濤聲!我聽得很清楚。媽媽說。”問:旅遊的第一天,豆豆是怎樣讓媽媽聽到大海的聲音的?

2、教師接着講述故事,到“我好象和你們一起看到了日出。”問:豆豆是怎樣讓媽媽看到豆豆的畫畫的?

3、教師將故事講述到最後問:豆豆是怎樣讓媽媽看到豆豆的城堡的?

三、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進一步認識現代通訊工具。

1、觀察圖片,說一說有哪些現代通訊工具?它們有什麼特點?

2、仔細觀察電話機上的鍵盤,說說:少了什麼?請幼兒幫着添畫數字。

3、觀察畫面上的傳真機和電腦發送E郵件的直觀圖象,知道這些通訊工具的傳遞特點。

4、啓發幼兒想一想:你還知道哪些現代通訊工具?

四、教師小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移動電話、磁卡電話、可視電話,還有傳真機、電腦等,它們都能方便我們與別人聯繫,我們給它們起一個名字:通訊工具。

活動反思:

1、現代社會是飛速發展的社會,通訊工具時刻伴隨着我們。對於我們現在的孩子來說,認識通訊工具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設計這節課,讓孩子們在充分認識的基礎上,去感受通訊工具給人們帶來的方便和快樂。本節課學生積極性高,充分與別的小朋友交流,達到了預設的目標。

2、只有個別孩子似乎交流的較少,可能是準備的時間不是很充分,我會在以後的活動中逐步滲透有關通訊方面的知識,讓每個孩子都有所收穫。

小百科:通訊是運用記敘.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手法,具體.生動.形象地反映新聞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種報道形式。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天氣預報7

活動目標:

1、認識天氣符號,瞭解簡單的氣象知識。

2、關注天氣預報,有觀看天氣預報的意識

活動重點:

瞭解天氣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關係。

活動準備:

天氣預報視頻、天氣預報中常見的天氣符號。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課題:

1.猜一猜,這是什麼電視節目開始了?(播放天氣預報的音樂)

2.說說自己對天氣預報的瞭解。

我們從天氣預報中可以知道些什麼?讓我們提早知道明天的天氣情況。

(爲什麼要收看天氣預報,天氣預報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幫助?)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天氣預報8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瞭解十二生肖所包括的動物、順序及十二生肖的循環特點。

2.在常識活動中激發大班幼兒的嘗試興趣,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3.培養幼兒對屬相的興趣,激發幼兒的民族自豪感。

【活動準備】

1.投影儀及十二生肖的投影片。

2.幼兒每人一件屬相掛件及頭飾。

3.操作卡片人手一套。

4.錄音機及磁帶。

【活動過程】

一、瞭解十二生肖

1.教師指着胸前的掛件,問:小朋友你們知道老師胸前掛的是什麼小動物?因爲劉老師屬蛇所以我掛了一條小蛇的掛件,小朋友誰知道自己屬什麼?你們家裏人屬什麼?

2.人的屬相有哪些動物?一共有多少?邊出示投影邊認識十二生肖的名稱。

3.這些屬相中哪些動物是我們看到過的,爲什麼會有“龍”這個屬相呢?幼兒自由討論。

教師小結:十二生肖是我們中國人在很早以前就發明的,每年都用一種小動物作爲標誌,一共有十二種生肖,生肖就是屬相,知道了自己的屬相就能推算出自己的年齡。

學習詞:生肖、屬相。

二、通過投影、故事,嘗試瞭解十二生肖的排列順序

1.聽錄音故事“十二生肖”。

教師邊放投影邊提問:故事的名稱是什麼?十二生肖包括哪些動物?它們是按什麼順序排列的?

2.幼兒嘗試講述十二生肖的順序。

3.欣賞兒歌“十二生肖”。

鼠、牛、虎鑽山洞,

兔、龍、蛇爬大山,

馬、羊、猴練跨步,

雞、狗、豬練跳高,

按着次序排好隊,

鍛鍊身體爭第一。

三、講解十二生肖的循環規律

1.一個屬相表示多長時間?十二生肖排完了怎麼辦呢?

2.放投影提問:小紅屬馬,姚爺爺也屬馬,這是怎麼回事呢?

3.今年出生的人屬什麼?去年呢?明年呢?

老師小結:一年是一個屬相,同一年出生的人屬相相同,十二個屬相排完了,又從頭排起,十二年循環一次。

四、幼兒操作嘗試

給十二生肖排隊,看誰排得又對又快,老師巡迴指導。

五、音樂遊戲“十二生肖”

幼兒帶上頭飾,進行表演,遊戲結束後,幼兒模仿十二種動物的任何一種動作走出教室。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天氣預報9

[活動目標]

1、感知摩擦力及其作用

2、結合生活經驗進行類比聯繫。

[活動準備]

1、每個幼兒事先帶一雙絲襪和一雙鞋底有花紋的鞋子。

2、雨鞋、運動鞋、涼鞋等各種不同鞋底花紋的鞋子。

3、《健康歌》音樂磁帶。課件:走冰、滑板車、汽車

4、彩筆、鞋底(五花紋)圖樣與幼兒人數等同。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活動。

講述小強只穿了絲襪跟媽媽比賽爬長城輸於媽媽的故事,激發幼兒探索的慾望。

二、感知體驗、嘗試操作。

1、體驗嘗試:一隻腳滑,一隻腳不滑。

播放健康歌,請幼兒一隻腳穿絲襪,一隻腳穿鞋子,做旋轉和各種動作,感覺兩隻腳着地有什麼不一樣?

2、對比體驗:(兩隻腳都不滑了)

請小朋友兩隻腳都穿這鞋子跳舞,會有什麼感覺?

3、觀察發現:鞋底的祕密

引導幼兒觀察自己的鞋子,發現鞋底的祕密:花紋

4、言語活動:比較鞋底花紋的式樣

請小朋友說一說自己鞋底的花紋是什麼樣的?例如:我鞋底的花紋是一條曲曲彎彎的線,像蚯蚓鞋。我鞋底的花紋是一粒一粒的,像小圓點。

5、操作體驗:

(1)請小朋友一隻手套一隻鞋子,在地上摩擦,感覺一下鞋底的花紋有什麼作用?

教師小結:鞋底的花紋會增加鞋子和地面的摩擦力,起到了防滑的作用,鞋底有了摩擦力,我們走路就不那麼滑了。

(2)交流故事的因果

小強只穿着絲襪爬長城爲什麼比不過媽媽?

結論:鞋底有花紋,摩擦力大,走路就不滑;絲襪很光滑,摩擦力小,走路就很滑。

6、生活聯想:

播放課件:

1、爲什麼冬天在冰上行走容易摔倒?

2、爲什麼汽車行駛是非常穩又容易剎車?

3、爲什麼滑板車在路上滑得快?

言語活動:在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是滑的?哪些是不滑的?

7、自我設計:

請幼兒在鞋底上設計自己最喜歡的花紋。

三、情感教育:

把自己設計得漂亮鞋底送給你最喜歡的人?

播放音樂《娃哈哈》,幼兒手拿作品走出教室。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天氣預報10

一、活動題目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設計――讓位

二、活動目標

幼兒通過活動,初步感知沉入水中的物體,體積越大水位升得越高這一現象。培養幼兒學習實驗記錄的方法。

三、適用對象

大班幼兒。

四、活動所需資源

玻璃瓶一個(內裝半瓶水)、一次性筷子一雙、小石子一盒、天平、量杯、玻璃瓶(兩種不同規格)、鐵彈珠、水彩筆、記錄卡、有色橡筋。

五、活動過程

引入:故事《烏鴉喝水》。

一隻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它飛呀飛,終於發現了一隻瓶子,瓶子裏有一些水,可瓶口太小,瓶子裏的水又少,烏鴉怎麼也喝不着,怎麼辦呢?……烏鴉銜來一些小石頭,放入瓶中,瓶裏的水慢慢地就上來了。現場演示:讓幼兒往一個裝有水的杯中加入石頭,看水面有什麼變化?

探究活動一

探究的問題:將兩個質量相等、體積相等的瓶子沉入水盆中,水面有什麼變化?

幼兒討論。

(1)一樣大、一樣重的瓶子放入水盆中後,水面是一樣高低

(2)水面一個高,一個低。

試一試,幼兒將瓶子同時放人兩個裝有相同水的量杯中,用橡筋標出水升高的位置。

說一說我的發現。

兩個瓶子沉入水中後,兩個量杯中水面高度是一樣的。

探究活動二

探究的問題:將兩個重量相等、體積不同的瓶子沉入水盆中,水面有什麼變化?

幼兒討論。

(1)大瓶子放人量杯中,水面上升得高。

(2)兩個瓶子一樣重,水面上升一樣高。

試一試,幼兒取出體積不一樣、重量相等的瓶子,同時放入量杯中,用橡筋標出水升高的位置。

說一說我的發現。

大瓶子放人量杯中,水面上升得高。

探究活動三

探究的問題:將兩個體積相同、重量不同的瓶子沉入量杯中,水位有什麼變化?

幼兒討論。

(1)重的瓶子放人量杯中,水面上升得高。

(2)兩個瓶子一樣大,水面上升一樣高。

試一試,幼兒將兩個瓶子同時放人量杯中,用橡筋標出水上升的位置。

說一說我的發現。

它們是一樣大的,但不一樣重,重一點(裝的水多一些)水面上升得高。

想一想:如果所放的瓶子不能沉入水中,水面會不會升高呢?

六、注意事項

每個小實驗前,教師應指導幼兒檢查量杯中的水位,要使其一致,這樣便於比較實驗結果。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天氣預報11

目的:

1.觀察蠟燭燃燒,發現許多有趣的現象。

2.產生觀察興趣,初步瞭解燃燒與空氣的關係。

準備:

1.“主蠟燭”一支。

2.幼兒每兩人合用一張操作檯,另備托盤一隻、大小相同的蠟燭兩支、大小不同的玻璃瓶兩隻、碗兩隻、泡沫塊、顏色水、抹布等。

過程:

活動一 看蠟燭燃燒

1.引出活動,組織幼兒討論:怎樣固定蠟燭?(如插在泡沫塊上或小瓶子裏。)

2.啓發幼兒思考:用什麼辦法點燃蠟燭?

3.引導幼兒觀察點燃的蠟燭,說說自己看到的有趣現象,如:滴下來的蠟燭油像眼淚,而且有點燙;火焰會隨風“跳舞”;蠟燭燃燒時會產生一股特殊的氣味,等等。

活動二 自制蠟燭花

1.幼兒手持燃燒的小蠟燭,將蠟燭油滴到盛有清水的碗裏。

2.觀察“水中蠟燭花”,說說它像什麼,還發現了什麼奇特的現象。(它會像荷葉那樣飄浮在水面上,不會下沉。)

3.嘗試將蠟燭油滴到黑紙上、藍布上,看看它們有什麼區別。

活動三 蠟燭熄滅

1.請幼兒先將兩支相同的蠟燭固定在同等大小的泡沫塊上。

2.請幼兒分別點燃蠟燭並罩上玻璃瓶,觀察並介紹看到的有趣現象,如瓶身會發燙、瓶壁上有水蒸汽、火焰是慢慢熄滅的,等等,鼓勵幼兒討論其中的原因。

3.請幼兒兩人一組,再次點燃兩支蠟燭,然後同時罩上一大一小兩隻玻璃瓶,觀察蠟燭熄滅的現象,互相討論實驗結果。

活動四 水中的蠟燭

1.在托盤內倒人淺淺的一層顏色水,然後點燃放在水中的蠟燭,再罩上玻璃瓶,引導幼兒觀察蠟燭熄滅後瓶外的顏色水進入瓶子內壁的現象。

2.引導幼兒討論:這瓶壁上的水是哪兒來的?爲什麼?

建議:

1.材料中提供的“主蠟燭”由教師點燃,幼兒可以在“主蠟燭”上引燃小蠟燭,以避免使用打火機或火柴等引火工具,保證操作安全。

2.當幼兒解釋錯誤時,教師切勿當場糾正,可引導幼兒討論,鼓勵幼兒在再次實驗或尋找相關資料後,再進行討論。

3.本活動適合在區角或分組活動中進行。因空氣看不見、摸不着,比較抽象,故活動應以引導幼兒觀察各種現象爲主要內容,儘量創造機會讓孩子進行交流。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天氣預報12

活動名稱:科學:落葉樹和常綠樹

活動目標:

1、鞏固幼兒對幾種常見樹木的認識,形成落葉樹、常綠樹的概念。

2、學習將對落葉樹與常綠樹進行分類。

3、發展幼兒觀察與比較的概括能力。

活動準備:幼兒收集各種樹葉,放在小籃子裏面。觀察認識各種常見樹葉。

活動過程:

1、複習對幾種樹木的認識

教師:我們小朋友每天上幼兒園都能看見許多樹,你見過哪些樹?你見過它們的名字嗎?

出示幼兒已認識的落葉樹與常綠樹的葉子,提問:這些是什麼樹的葉子?葉子是怎樣的?這些樹在秋天有些什麼變化?

2、觀察樹葉,按顏色歸類,瞭解樹葉的差異。

(1) 引導幼兒先說說自己帶來的樹葉,再按照樹葉的顏色進行分類。

(2) 比較不同顏色樹葉的差異。

教師:秋天到了,彩色的樹葉真美麗,黃樹葉、紅樹葉與綠樹葉,有什麼不同?

(3) 哪些樹木到了秋天會落葉?哪些樹木到了冬天光禿禿的?還有哪些一年四季是常綠的?

(4) 教師與幼兒一起概括常綠樹、落葉樹:

有些樹到了秋季,樹葉很快就枯黃落下來,最後樹枝上是光禿禿的,這些會落葉的樹,我們叫它們什麼樹呢?(落葉樹)

告訴幼兒常綠樹並不是不落葉,常綠樹的葉子長老了也會落下來,一次落下幾片,但新的葉子也在不斷地長出來,所以樹上總有綠色的樹葉。

3、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帶來的是常綠樹還是落葉樹,鼓勵幼兒上來,分別將常綠樹和落葉樹放在兩個筐子裏面,對樹葉進行分類活動。

4、帶領幼兒到戶外觀察樹木,找一找:常綠樹和落葉樹。

在活動開始前,利用晨間活動,有意識的讓孩子觀察周圍的樹,活動結束後,利用戶外活動,讓孩子找找幼兒園裏的落葉樹和常綠樹。

活動反思:課後帶幼兒到校園裏去找校園裏的落葉樹和常綠樹,孩子們找到了桃樹、柳樹,枇杷樹,柳樹是落葉樹,桂花樹,松樹,廣玉蘭是常綠樹,結合課件裏的各種樹,梧桐樹、松樹、柏樹,使孩子對常綠樹和落葉樹有了更好的認識。有好多的問題,我都讓幼兒自己來回答,讓他們共同來分享各自的經驗,通過這種方法獲得的經驗,孩子們記憶深刻。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天氣預報13

一、活動題目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彈力運動會

二、活動目標

通過觀察與實驗,使幼兒進一步感知不同物體的彈性現象,培養幼兒觀察的敏銳性。

三、適用對象

5~6歲幼兒。

四、活動所需資源

皮球、橡筋、氣球、彈簧、木塊、鐵片、彈性球、動物標靶、自制彈弓(每人一個)、紙製子彈等。

五、活動過程

拍一拍,捏一捏,感知不同物體的彈性。

幼兒自主選擇一個皮球跟着音樂拍球,其中有些皮球是沒有氣的。

誘導幼兒按一按、捏一捏有氣和沒有氣的皮球,共同找出原因,知道皮球打了氣會彈得高,原來空氣也有彈性。

找一找生活中有彈性的物品。

(1)在一大堆物品中找出有彈性的物品(如拉一拉彈簧、橡筋、捏一捏氣球、海綿等)。

(2)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是有彈性的。如彈簧牀、海棉枕頭、沙發、牀墊、吹氣救生圈等。

玩一玩。

(1)橡筋的一端系在中指上,另一端系一隻小球,並用同一隻手拿着球向下投,用手掌收回小球。

(2)橡筋一端繫着中指,然後一隻手拿着球向前投,隨後收回,重複投擲,可投向目標處。

(3)固定橡筋一端,另一端手拉着小球,拉到一定的距離時放手,讓球反彈回去,超過固定物的高度。

(4)將長橡筋的一端固定在乒乓球拍柄上,然後用球拍向上拍打小球,讓小球彈上去又拉回來,反覆拍打。

做遊戲。

(1)看誰射中靶。

用力投擲玩一玩中的小球,使橡皮筋拉長,讓小球能打中相隔一定距離的動物標靶。

(2)看誰彈得遠。

一手握小彈弓的把柄,另一手用紙製子彈拉緊橡筋,然後放手,讓子彈彈出去。拉得越緊,子彈彈得越遠。

在地上按一定距離畫三條線,超過最遠一條線得3分,超過第二條線得2分,超過第一條線得1分。

六、注意事項

1、小彈弓不要對着別人。

2、可分別採用集體活動、分組活動和自由活動的形式。

七、拓展思路

彈簧紙偶:先把一張大的長方形紙捲成筒狀,然後在上面畫上眼睛、嘴巴、耳朵及尾巴等。用另一張小紙條來回摺疊,折成彈簧狀,要求折得整齊。然後把紙筒粘在彈簧狀紙條上,用手輕輕一按,它一會兒變矮,一會兒變高。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天氣預報14

活動背景:

我班幼兒男孩子較多,對交通工具很感興趣,對於圓頭圓腦的輪子更是有無窮盡的探索樂趣,每次活動後,都圍着我嘁嘁嚓嚓,意猶未盡。我便由此想出再讓孩子對於輪子有進一步的探索。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觀察、測量等操作活動,瞭解我們的周圍世界有各種輪子。他們大小不同,所用的材料各異,但都有相同的形狀,使得輪子能滾動,並能使物體移動。

2、學習測量技能,發展幼兒觀察、操作能力,擴展幼兒的思路,培養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

3、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4、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活動準備:

1、請每一個幼兒帶一個輪子或有輪子的玩具。

2、教師準備有輪子和缺一個或二個輪子的玩具幾個,短繩子若干條。

活動過程:

教師:“請你們把帶來的輪子或玩具在桌上或地上移動,然後告訴我,是什麼使你們的玩具移動的?”

幼兒:“輪子”

教師:“請你們觀察一下輪子是什麼,它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

允許幼兒互相觀察玩具。

教師:“你們還可以用小繩子量量它有多長。”

教師示範用繩子量輪子的大小,講述量的方法,允許幼兒相互測量玩具。

教師小結:“有的輪子大,有的輪子小,它們的大小不一樣。有的用塑料,有的用木頭,有的用鐵,有的用橡膠做的,它們做的材料都不一樣,但它們的形狀是相同的,都是圓形的。”

教師:“你們想過嗎?爲什麼輪子都是圓的呢?”

“現在你們可以再玩玩,觀察你的玩具,或者拿一個其他形狀的東西來比較一下,有什麼感覺,有什麼發現,請告訴大家,爲什麼輪子是圓形的?”

小結:“圓形的輪子能滾動,長的、方的積木不會滾動,有輪子的玩具移動省力。”

“你們在幼兒園、家裏、街上還看到過有哪些東西有輪子?”

“如果這些東西沒有輪子將會怎樣?輪子壞了又會怎樣?”

教師:“請你們以後在街上、家裏、商場裏各個地方觀察有輪子的車子、機器他們是怎樣工作的?以後請你們再來討論。”

活動反思:

幼兒對實驗活動的興趣比想像中要旺盛,有不足之處,就是關於“滾動”這一個詞,應該給予簡單的解釋:圓形的東西能滾動。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天氣預報15

活動目標:

1、認識小麥的生長過程及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

2、教育幼兒尊重農民的辛勤勞動,養成珍惜糧食的習慣。

活動重難點:讓幼兒瞭解小麥的生長過程和用途。

活動準備:

1、準備一整棵小麥,課件(麥粉製成的食品、麥稈製品、小麥生長過程掛圖一幅)。

2、準備錄音機、磁帶、頭飾等。

活動內容:

一、開始部分:以變魔術的方式導入活動,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二、活動過程:

1、出示實物小麥,引導幼兒觀察小麥的外形特徵。瞭解小麥的組成部分:根、莖、葉、麥穗。

2、出示掛圖,結合提問幫助幼兒瞭解麥子的播種和收穫季節。

⑴ 小麥在什麼季節播種?(秋季)

⑵小麥在什麼季節收穫?(春末夏初)

小結:秋天農民把麥子播種在地裏;第二年春天麥子長的綠油油地;到了夏季,麥子抽穗開花、結果,麥粒由白變黃,由軟變硬,說明麥子已成熟,農民伯伯要開始收割了。

3、找一找,說一說。麪粉能製作出什磨食品,你還知道小麥的其他用途嗎?瞭解麥子的用途。

小結:麥粒可磨成麪粉。麪粉可以做成饅頭、麪條、餃子、蛋糕、餅乾、麪包等。麥稈可編各種用品,如草帽、扇子、席子、提包。

4、遊戲“麥爺爺找孩子”。

請一個幼兒戴上小麥頭飾,當麥爺爺。其餘小朋友當面粉製品(把麪粉製品的圖片掛在幼兒胸前)。麥爺爺說:“我的孩子不見了,他們都變了樣,那些是我的孩子呀?”幼兒依次說:“我是麪包,我是麥爺爺的孩子。”“我是餅乾,我是麥爺爺的孩子。”……

5、聯想活動:在夏季裏,小朋友還見過那些糧食作物?(豆子等)

6、思品教育:聽兒歌《大饅頭,哪裏來?》。教育幼兒愛惜糧食,體會農民伯伯的辛勤勞動。

三、結束部分:聽音樂作律動,出教室。

四、活動延伸:泥工《製作麪食》。

附兒歌:《大饅頭,哪裏來?》

大大的饅頭哪裏來?

白白的麪粉做出來。

白白的麪粉哪裏來?

黃黃的小麥磨出來。

黃黃的小麥哪裏?

農民伯伯種出來。

伯伯阿姨勞動忙

大家都要愛惜糧。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