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如果你孩子還沒滿3歲不能錯過這篇文章

如果你孩子還沒滿3歲不能錯過這篇文章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果你孩子還沒滿3歲不能錯過這篇文章,相信每個家長都希望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其實有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身上都是一個摸索的過程,下面小編分享如果你孩子還沒滿3歲不能錯過這篇文章。

如果你孩子還沒滿3歲不能錯過這篇文章1

孩子的哭泣需要我們耐心去感受,而不是一味地對孩子說“不要哭,不要哭”,這是非常大的錯誤。哭是他內心矛盾和衝突的釋放,不是壞事,成人只要輕輕地擁抱他,撫摸着他的後背第一句話說“哦,寶貝,媽媽知道......(剛纔發生的什麼事),你非常難過,媽媽理解你”“哦,寶貝,媽媽知道你摔疼了,還有一點點嚇到了是嗎”,這是共情,表示我們理解他,接受他的悲傷是調整他的情緒的開始。

第二句話一定要說“媽媽知道你不開心(這很重要)”,這樣一說他會很快開心起來的,第三句話是“媽媽愛你,媽媽理解你”。

最後能配合三次深呼吸,讓孩子把不愉快的感覺呼出去效果更好。如果您學會這些,您的孩子可能眼淚還掛在臉上就跑開找小夥伴去了。(這個方法我屢試不爽,非常見效,別人常笑我,畢竟是做早教的,孩子讓你一鬨就好。其實這方法不是哄,是共情產生的效果。)

如果你孩子還沒滿3歲不能錯過這篇文章

我們在養育小男孩時最經常說“男孩子,哭什麼!”“羞羞,男孩子還哭!”男孩子在兒童時期釋放他的悲傷情緒時,常常被成人阻止,慢慢地長大後,他有悲傷也不知道如何釋放,喜愛也不懂表達,所以讓丈夫說聲愛你有多難,相信很多妻子都有同感。

也就是說這樣的男孩成年進入婚姻之後,他一定無法與妻子進行良好地溝通,將影響婚姻品質。請各位爸爸媽媽想想,如果您的兒子未來婚姻生活可能因此不幸福,您還會制止小男孩的哭泣嗎?請無條件地接受他的悲傷!男孩哭泣不是丟面子的事!

幾個月的嬰兒一旦啼哭我們常常口中應叨着“來啦來啦”就十萬火急地衝過去,這樣不好,孩子會養成控制大人的心理

應該用輕鬆而平緩的語調說:“餓了是嗎?媽媽來了”;一旦孩子掙扎哭鬧拒絕某件事就用妥協的聲音“哦哦哦,不要不要就不要”,其實應該用平緩的口氣說:“好,現在不要,我們等會兒再......(做某件事)”。不要讓孩子覺得他可以用哭鬧控制大人,可以隨心所欲。

許多時候教育方法的實施要善於觀察總結,而不是一以概之。

五、爲什麼兩至三歲的孩子越制止他越愛打人,因爲攻擊行爲是大部分孩子必經的成長過程。

兩歲多至三週歲時的大部分孩子常常出現打人的現象,成人千萬不要說“不要打人”“你怎麼又打人了?”這是沒有任何作用的。這使得孩子認爲這個動作可以引起成人的注意,越發反覆出現打人動作。

大多時候是因爲孩子處於口、手和腳的敏感期,他熱衷於用口、手、腳探索世界,認識事物,探索的範圍當然會包括他人的身體,於是出現了“咬人”、“打人”、“踢人”等攻擊行爲。

還有一個原因是他還沒有掌握人際互動的方法。當他的語言還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思維的時候,情急之下常常出現用有衝擊力的身體動作替代。他可能只是表達“你讓開別擋着我”“你不要弄我的東西”,但是話未出口已伸手推搡或搶奪過來了。

有的孩子嚴重缺乏安全感,通過攻擊別人發泄不良情緒,或者想引起爸爸媽媽的注意。

成人要做的是,不要給他貼上標籤“你是個壞孩子會打人”,只要不強化,在他打人時,向對方家長和孩子致歉,及時把自家孩子抱住不讓他繼續出現攻擊行爲,平靜地離開。同時,及時調整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給予他充分的安慰。這個階段的孩子講道理是百分之百沒有用的。

同時被衝擊到的孩子的家長一定要冷靜,不要認爲自己的孩子是被欺負了,很多孩子是通過肢體衝撞來交往的,要理解對方的孩子不是故意的也不是品德有問題。如果認爲自己的`孩子被欺負,會使得孩子養成受氣包的性格,會一輩子都受人欺負。

回家也別向家裏人訴說孩子被某某某打了什麼的,這些都使得孩子覺得我就是容易被人打,他會覺得自己有什麼地方不好讓別人不喜歡,這樣會形成膽小懦弱的性格。正確的做法是,接受對方家長的道歉,對這個孩子說“你是個好孩子,我知道你只是想和我們家寶寶玩(可以根據情況換個字眼),你們倆握握手吧。”

如果你孩子還沒滿3歲不能錯過這篇文章2

有關教育孩子的文章

培養孩子生活、學習習慣。習慣是潛意識的反應,形成習慣的話,就會自動反應。好的習慣是成功的快車道。現在的孩子都比較活潑、開朗、極其貪玩,而且興趣也很廣泛。對電視、電腦的熱情極高。

阻止是不現實、不可能的,我與小孩約定:作業沒寫完,不允許打開電視、電腦,在作業完成的前提下,可以有選擇的看電視節目、玩電腦,但時間要有限制。

同時,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家長應以身作則。爲了孩子,家長也應該戒掉電視癮,少玩電腦,特別是電腦遊戲,更不能在孩子做作業時玩。

如果你孩子還沒滿3歲不能錯過這篇文章 第2張

因爲父母的言行對孩子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兒童教育家孫敬修先生曾說:孩子的眼睛是錄像機,孩子的耳朵是錄音機,孩子的頭腦是計算機。他形象地告誡家長,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個性品質,家長必須言行一致,表裏如一。

因此,作爲家長,放下電視,和孩子一起看看書,搞一些體育活動,聊一聊學習,不但可以提高孩子學習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幫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對孩子來說是終身受益的。

培養孩子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一個人的脊樑骨,如果一個人沒有自尊心,他終生都不可能站立起來,你透過語言的批評和表揚對他根本沒有意義,那你還教育什麼?如果一個孩子有自尊心,他就不甘人後,開始收斂自己的行爲,開始觀察別人怎麼看他,他纔會去想他是否給他人帶來困擾,他纔會去自己奮鬥。

自尊心是一個人的精神的源頭。自尊心可以通過家長平等、尊重、無條件的愛、鼓勵、表揚等手段培植起來的。一個有自尊心的孩子在他成長的過程中,必然有一個或幾個人(可能是父親,可能是母親,也可能是爺爺奶奶或者是老師)站在他的背後,無怨無悔地愛他、無條件地接納他、承認他、鼓勵他、表揚他,讓他找到了一種叫做自我價值的感覺。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