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幼兒園教師論文

幼兒園教師論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5.4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論文吧,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論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師論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教師論文

幼兒園教師論文1

點心後,一個孩子用餐巾紙擦嘴後隨手一扔,一旁的孩子隨口叫到:“這張餐巾紙真象一隻鳥”。順着他的話音我朝前一瞥,可不,還真有點像呢!於是我馬上組織幼兒對這張餐巾紙展開了討論:請每個孩子說說它像什麼?是不是所有的餐巾紙都能摺疊出這些樣子呢?於是在第二天的電腦創意繪畫活動中我安排了這樣一個內容:發給每個孩子一張餐巾紙請他們任意摺疊,而後請每個孩子來說一說你的餐巾紙像什麼?隨後我挑選了兩張較爲典型、並有代表性的餐巾紙進行掃描處理,作爲孩子們上機操作的素材。由於孩子有了一個平面想象繪畫過渡到電腦想象繪畫的活動過程,這樣一來解決了幼兒在電腦上剛上手的難處,有了一個緩衝過渡的過程。而正因爲有了這樣的過渡,孩子在後面的電腦操作中不再感到困難與無從着手。經過孩子的想象創作一張普通的“餐巾紙”變成了“蝴蝶”“小魚”“芭芘娃娃”“球鞋”等等。

爲了培養幼兒的創造力,我提出了“電腦繪畫活動中培養大班幼兒創造力的實驗研究”的課題。其研究的根本價值不在於孩子運用繪畫工具的技能有多熟練或是畫出的作品有多驚人,而在借純樸的一草一木、一個玩具等繪畫素材,將創造與想象融於一體,讓孩子在電腦這個天地中展開想象的翅膀,用他們獨特的電腦繪畫語言描繪出富有童趣、情趣、樂趣的畫卷。從而使電腦繪畫一舉成爲發展幼兒創造潛能的現代化教育平臺。使幼兒創造力得到很好的發展與培養。

通過此次活動我感到教師爲幼兒提供的想象素材必須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與興趣愛好。“餐巾紙”是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天天接觸的及其普通的物品,選擇這樣的物品作爲電腦創意畫的想象素材幼兒感到新鮮有趣,加之“餐巾紙”摺疊的形狀又很能引起幼兒的想象,由此幼兒展開了想象的翅膀,用他們獨特的電腦繪畫語言描繪出富有童趣、情趣、樂趣的繪畫作品。

在整個活動中我與孩子一起沉浸在想象的天地中,在與他們一起交流與討論中我欽佩孩子們的想象力如此的豐富與大膽,同時也對教師在活動中的指導作用有了更一步的認識。讓孩子在想象中創造,在創造中想象是我開展此次活動的真正目的。

幼兒園教師論文2

陳鶴琴先生很早就發現音樂教育活動對幼兒的發展的起着重要的作用。他說:幼稚園應該是有音樂的環境,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發展他們的音樂欣賞能力和技能。需引導幼兒在藝術的環境中,有興趣的與環境發生互動,充分激發其主動性、積極性,才能更好的培養和提高幼兒對音樂的感受、理解、體驗和表現的能力。這對我觸動很大,啓發更大。是的,每個孩子都熱愛音樂,在教學中我發現注重創設良好的音樂環境,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讓孩子每天都能接觸音樂,生活在充滿音樂的環境中,使每個孩子的音樂潛能都能得到驚人的發揮。

在美妙的欣賞天地中,誘發幼兒傾聽音樂的興趣幼兒年齡小,接受能力卻很強,可以說,每個孩子都有一雙音樂的耳朵,因此,我爲孩子創設了一個欣賞天地,儘量讓孩子多接觸音樂。通過多種渠道,如教師的演奏演唱,錄音機磁帶、VCD等讓孩子欣賞、傾聽悠揚的歌曲,優美的旋律,在每個孩子的腦海中結合成一幅幅動人的畫面,把孩子帶入詩一般的意境中,使他們常常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來。同時,我還恰當利用一些空餘的時間,如每天早晨孩子們陸續來幼兒園時、午睡以前、進餐、離園等時間播放音樂,讓孩子生活在音樂中,使孩子的生活充滿音樂,從中誘發孩子傾聽音樂的興趣,如早晨孩子來園時,我們經常播放一些悅耳動聽的幼兒歌曲,當孩子聽到《小鼓響咚咚》這首歌時,聽着聽着就會不由自主地拿起小鼓敲擊對話,孩子對歌曲產生了興趣。他們以極大的熱情和高度的注意力去聽、去想,去感受歌曲中愉快高興的情緒。幼兒傾聽興趣逐漸高漲,只要一有空,他們就會來到欣賞天地,欣賞音樂,並把流進心裏的音樂釋放出來。孩子們耳濡目染地接近音樂,熟悉音樂,從而喜歡音樂、體會音樂,音樂的種子埋在了孩子們的心裏。現在孩子們無論在什麼場合,只要一聽到音樂他們都會側耳傾聽,自得其樂。

在充滿魅力的牆飾天地中,激起幼兒學唱歌的興趣

牆飾是孩子們天天都能看到和接觸到的東西,爲孩子創設一個新穎美觀的牆飾天地,可以激起孩子們唱歌的慾望。因此在佈置牆飾時我就根據音樂教育的內容,和孩子們一起動手佈置,這樣讓孩子既熟悉又有新鮮感,有效地引起他們學習唱歌的興趣。

秋天到了,活動室都換上了秋天的主題牆飾,教室裏掛滿了串串蘋果、橘子等秋天成熟的果實,牆飾上的蘋果、橘子顏色鮮豔,形狀逼真,讓人唾涎欲滴,孩子們可喜歡這片“果園”了,常常在“果園”裏遊戲玩耍。

看到這一情景我就靈機一動,就在音樂教育活動中新授了歌曲《高高的蘋果樹》,在活動中孩子們紛紛地不由自主轉頭去看他們喜歡的“果園”,這時我就抓住時機引導他們在掛滿蘋果的牆飾下學唱歌,在唱歌時,孩子們的情趣高漲,興趣十足,不一會就學會了歌曲,這時孩子們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不由自主的爲歌曲自編動作,並把摘果子的動作編了進來,還一邊唱一邊做摘蘋果的動作,個個動作優美,興高采烈。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輕而易舉地掌握了歌詞,趣味盎然地學會了新歌。還自編了這個歌曲的動作,爲在音樂區域活動做好了準備。孩子們在充滿魅力的牆飾中身臨其境的感受到了歌曲之美,感受到了唱歌的樂趣,並用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在豐富多樣的音樂天地中,激發幼兒愛歌曲的樂趣

孩子好奇好動,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一塊塊積木,一點點的玩具,都能爲孩子提供想象表演的天地。因此,在音樂區域中,我爲孩子提供了各類能發出聲音的玩具、樂器、頭飾、籮筐等材料,隨時爲孩子們開放,盡情讓他們遊戲,讓他們去自由探索,自由地玩耍。孩子們在音樂區域中摸摸、敲敲、打打、動動、玩玩、跳跳,展現他們各自的表演才能。有的孩子擔任了小指揮,那着指揮棒有摸有樣的做起了指揮家、有的孩子拿着紗巾戴着頭飾隨優美的音樂扮演風爺爺,跟小朋友做遊戲,風爺爺吹呀吹呀,吹得風車轉悠悠,吹得風箏飄上天、有的孩子拿着籮筐,在摘蘋果呢!……幼兒在音樂中無拘無束、盡情表演。音樂區是爲孩子提供盡情發揮創造的天地,孩子們在這片音樂的天地裏,不斷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創造,真正做到樂在其中,其樂無窮。

音樂是孩子離不開的夥伴,孩子的發展需要音樂,音樂可以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爲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音樂環境,是爲孩子的音樂潛能開發奠定良好基礎。能讓孩子的生活充滿音樂,提高孩子的音樂智能。能使孩子在濃厚的音樂藝術中,一點點,一滴滴地聽懂音樂,理解音樂,表演音樂。

幼兒園教師論文3

一、多媒體技術的特徵分析

多媒體技術具有全方位信息展示的特徵,教師可以通過情境講學的模式將課本知識趣味化、動態化以及形象化。多媒體技術也有利於學習氛圍的營造,特別是能夠有效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的學習集中力提高,教師通過動態的知識教學可以引起幼兒的情感共鳴,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與學習能力,能有效地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幼兒園中多媒體運用現狀分析

(一)發展水平較爲落後

我國不斷地加大在幼兒園教學上的資金投入,卻由於地區經濟發展的差異以及教育水平差異,導致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教學的應用存在較大的地區差異化現象。經濟落後地區的幼兒園缺乏相應的多媒體教室,經濟較爲發達的地區也只有少數的幼兒園建立起功能完善的多媒體教室。總的來說,幼兒園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二)相關專業技術缺陷

部分開展多媒體幼兒教學的課堂仍是較爲初級的狀態,多數採用的都是基礎的投影儀等設備,多媒體課件開發存在很大的缺陷。同時,幼兒園多媒體教師的專業水平有待提升,他們對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不能全方面把控,這是直接影響多媒體教學效果的重要原因。

三、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應用

(一)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效果

1.提高學習效率

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可以有效縮減教學時間,同時,它使幼兒教學擺脫了空間上的限制,將靜態的知識進行動態展現,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大大增強了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官協調。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教學課程進行多次重複展現,而不必佔用過長的時間,這有效提高了幼兒對知識的記憶力。

2.提高幼兒學習興趣

多媒體設備具有動畫、音樂播放等諸多功能,幼兒園多媒體教學受到絕大多數學生與家長的歡迎。同時,多媒體設備還可以進行程序設置,比如當幼兒取得相應收穫或進步時,多媒體設備可以自動出現一個笑臉進行表揚與激勵,多媒體設備多樣化的功能有效提升了幼兒的學習興趣。

3.多媒體教學案例探討

以幼兒教學讀物《弟子規》爲例,教師在開始多媒體教學前,首先需要準備充足的教案資料,其次是對教案資料進行多媒體處理,使課本知識在多媒體技術的轉化下,以文字結合圖片、視頻的方式進行展現。由於《弟子規》的內容都是抽象化的概念,採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幼兒往往很難理解,多媒體技術能夠有效地將知識內容生動化、形象化。《弟子規》又與幼兒常聽的語言故事、兒歌不同,它帶有很強的古風。因此,可以採用一邊播放古典音樂與展示國畫,一邊教授《弟子規》內涵的方式進行教學,幼兒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中得到了情感上的薰陶。《弟子規》寫到“緩揭簾,勿有聲;寬轉彎,勿觸棱”“,緩揭簾,勿有聲”主要是對古建築進行的描寫,多媒體技術可以播放相關視頻,向幼兒展示古代人生活的影像,再加上教師生動的講解,幼兒就會了解那句話是指輕輕開門的意思。再比如現代的散文詩《秋天的雨》教學,幼兒一般會覺得散文內容乏味,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將散文內容用靜態與動態畫面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情景展現,並配以柔和的背景音樂,比如《秋日的私語》:“雨滴滴答答從天上落下,秋天的大門開了,秋天的樹葉慢慢飄落了”。多媒體技術將幼兒帶入到一個濃厚的秋天環境中去,幼兒真切感受到散文所描繪的意境,進而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多媒體運用注意事項

多媒體技術應與傳統教學相結合,而不應該完全取代傳統的教師講授方式,教師選用多媒體技術時不能忽略教學設計的重要性,多媒體手段應該與幼兒的年齡與學習狀態相適應。同時,在進行多媒體幼兒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扮演引導者的角色,課堂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應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總之,適當的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是實現幼兒園教育現代化的必要途徑,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需要與幼兒教育理念相互適應。我們應該在滿足幼兒教育適當性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將多媒體教育技術更好地運用到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去,爲我國的教育事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幼兒園教師論文4

摘要:隨着教師專業發展研究的逐步深化,教師專業發展呈現出向生態取向的轉換。生態取向的教師專業發展超越了理智取向、實踐—反思取向中主要關注教師本身的侷限,轉而關注教師專業發展的背景、專業圖景中各因素的關係。

關鍵詞:幼兒園教師優秀論文

一、幼兒園教師文化的內涵

幼兒園教師文化代表着幼兒園文化,是幼兒園教師在共同的幼兒園教育環境裏,在一日活動中創造出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成果的總和及表現。沒有教師文化的深層支撐,所謂的教師發展和教育革新都將是膚淺的和形式化的。教師文化具有主流文化、理性文化、高雅文化的“性格”,是教師精神力量的源泉,是學校文化的中流砥柱。教師文化的內容是指在特定的教師團體內或在更廣泛的教師社會之間,爲教師成員共享的實質性的態度、價值、信念、假設和處世方式等;其形式是該文化成員間的相互關係類型和聯繫方式。因此,幼兒園教師文化是人的文化;是羣體文化;是其工作、職業、角色、身份帶來的文化;是其在開展集體活動過程中所表現出的價值觀念和行爲方式。

二、幼兒園教師的文化意識

首先,幼兒園教師素質提高需要其具有文化意識。幼兒園教師的文化意識更多地表現爲對自身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提高的要求。因爲幼兒教師持什麼樣的教育信念直接影響着其對新的教育理念、學習理念、教師發展理念的接受,而對這些理念的態度又影響着幼兒教師專業化。教師教育信念的缺失、動搖或瓦解不僅會導致教師精神失落,也會導致教育實踐中的許多失誤。教師羣體有何種教育信念,不僅直接影響教師自身成長和教育質量,而且會直接作用於幼兒。比如現在很多地方都會利用寒暑假對在職教師進行職後培訓,目的就是讓教師更新教育信念,提升業務水平,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幼兒的成長。

其次,教師文化意識的另一種表現是教師的專業自我意識。專業自我意識即教師對自身專業發展的意識:要弄清楚“我是什麼?我的職責是什麼”?還要對自己的專業行爲和素質做出清晰地評價。既然選擇幼兒教師這一職業,是什麼促使你做出這一選擇,又是什麼支撐着你一直堅持着這一職業。專業自我意識意味着人不僅能把握自己與外部世界的關係,而且具有把自身的發展當作自己認識的對象和自覺實踐的對象,能建構自己的內部世界。只有達到了這一水平,人才在完全意義上成爲自己發展的主體。因此是否具有專業自我意識直接影響着幼兒園教師的發展。

第三,教師文化的意識還表現爲要具有專業精神。專業精神表現爲對所從事的幼教事業擁有成熟的信念、高度的熱情和不懈的追求。擁有較高專業精神的幼兒教師,會對幼兒教師這一職業充滿熱情,並且主動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工作需要,在工作中更多的會考慮兒童的全面發展以及爲兒童的健康成長提供最大的幫助。因此,專業精神是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根基,是專業活動和行爲的動力。

三、幼兒園教師的角色轉型

所謂教師角色,是指在教育系統中的教師所表現出來的由其職業性質決定的符合社會文化期望的角色及其行爲模式。在傳統教育中,教師的角色通常是權威的代表,許多兒童所感受到的權威是教師的命令或者規範,不準幼兒做這個不準幼兒做那個,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使幼兒把權威和懲罰聯繫在一起,以至於害怕入園,害怕教師。因此,我們幼兒園教師應該轉變自己的角色定位,以情以理來教育幼兒,規範他們的行爲。在運用教師這一權威時,情感至關重要。幼兒園教師在行使教育權威時,應該是理智的,尊重幼兒個人需要的。我們的目的是幫助幼兒對自己的行爲擔負起更多的責任,讓他們做到自己可以管理自己。作爲幼兒園教師要加強對自己所處環境的瞭解,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我們不僅要尊重幼兒在文化上的差異,還要尊重家長在文化上的差異,瞭解家庭對幼兒所寄予的希望,給予家庭教育必要的輔助。

幼兒園教師要爭當維護幼兒身體健康的保健師:照料幼兒的生活,負責幼兒的安全,保證幼兒的健康,指導幼兒鍛鍊身體。在智力發展上給予幫助: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豐富幼兒的知識概念,培養幼兒的技能技巧,提高幼兒的智力能力。要塑造幼兒良好的道德:提高幼兒的道德認識,陶冶幼兒的道德情感,鍛鍊幼兒的道德意志,訓練幼兒的道德行爲。爲幼兒創造美的生活環境:引導幼兒認識自然的美,指導幼兒表現美、創造美。教師要以積極的態度應對角色轉型,以更好的勝任這一特殊的職業。

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教師還要充當“迎賓”、“衛生員”、“保潔員”、“表演家”。幼兒園一日活動從入園開始,作爲幼兒園教師要提早入園迎接小朋友的到來。這個時候,教師應該是面帶微笑的“迎賓員”。教師每日要檢查幼兒的衛生情況,以確保兒童進餐及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在兒童離園後,教師要對教室及園區進行整理清潔的工作,這個時候就成了“保潔員”。教師的教學必須是生動的、有感染力的,每一位幼兒教師都是一位表演家,將知識生動、形象地傳達給幼兒。這就要求幼兒園教師要帶着對職業的熱愛,對兒童的熱愛,對教育事業的熱愛,這樣才能更好地從事這份工作,才能施展出自己所有的才能,並在教學中得到成長。

四、幼兒園教師文化的建設

理念是一所幼兒園的靈魂,任何學校特色的形成都需要有一個適應時代潮流和教育發展方向的先進理念做支撐,具體包括:先進理論的吸收,明確的課程目標,可持續發展的近、中、遠期規劃,全園教師的認同、接納程度,環境的創設等等。作爲精神層面的理念,存在於幼兒園全體教師的頭腦之中。然而因爲園長地位的特殊性,其辦園理念起着關鍵的作用。

幼兒園文化是本園的文化特質的體現,包括幼兒園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遊戲文化、教師文化等。積極向上的幼兒園文化會促進幼兒教師專業發展,但是不完善的或者負面的幼兒園文化就會制約着幼兒教師專業發展。教師文化的建設正是使教師給予學生文化人的榜樣,以其價值取向影響着幼師隊伍專業化的發展。

幼兒園教師文化建設是將幼兒園教師作爲一個整體,從根本上涉及的是教師的思想和精神領域。思想、精神層面的發展恰恰是教師整體發展的動力和根基。教師的專業發展過程應該採用一種全方位的發展路徑,將教師的專業發展過程看作是一種整個人格的提高的過程,是人性化、人格化、個性化、文化化的一個過程。教師文化對教師專業發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重視教師文化建設,將爲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廣泛的機遇和條件,將教育觀念、自主發展意識以及幼兒教師本身所具有的專業精神作爲其專業發展所具備的條件,並以此爲基礎構建教師文化。

總之,幼兒教師不同於中小學教師,他所面對的受教育者是學齡前兒童,其身心發展都處在萌芽時期。這個時期教師對於孩子來說更多的是榜樣的作用,幼兒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將對孩子未來的成長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師文化建設更重要的意義是以教師文化觀念內化教師的文化意識,促進其角色轉型和自身素質的提高,最終完成幼兒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幼兒園教師論文5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我們要解放小孩子的空間,讓它們去接觸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青山、綠水、日月、星辰……"。對於一個國家,對於全球人類,環保是一項艱鉅而偉大的事業,而與之直接聯繫的卻往往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言行及一些日常行爲習慣,用"小行動保護大地球"來形容再恰當不過了。而這些"小行動"的習慣正要從娃娃做起。環境保護不僅關係到我們的生存和發展,它還是關係到我們下一代能否擁有真正的綠色家園,能否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

我們生活在綠色的世界中,每天不斷地與周圍的花呀、草呀、樹木接觸,綠色給人類帶來新鮮的空氣,帶來各種各樣的好處,人們的生活離不開綠色的世界。然而,地球上綠色的樹木正面臨着被大量砍伐的危機,綠色的樹木減少,將給人類、生態環境的平衡帶來危害,爲此,植樹綠化、保護綠化環境已經刻不容緩,必須從娃娃抓起,從小樹立愛護綠色環境、愛護樹木的意識。

1.在體育遊戲活動中的環保滲透,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爲習慣

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之一,因而通過遊戲向幼兒進行環保教育幼兒最易接受。從而使幼兒在活動中自然而然地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如:體育遊戲《青蛙捉害蟲》,通過讓幼兒在四散追逐活動中,使他們懂得青蛙是益蟲,能夠保護莊稼,我們不能捕殺它們,更不能吃它們的肉。同樣,"貓捉老鼠"的遊戲使幼兒在初步懂得生物鏈的關係的基礎上懂得不僅我們要愛護貓,而且還要勸說大人不要捕殺。從而養成幼兒關心動物、愛護動物的良好習慣。

又如:在健康活動的設計中,我們設計了剝瓜子和花生的活動,孩子們對這個活動可感興趣啦。因爲這個活動不僅滿足了幼兒的食慾,還鍛鍊了幼兒手部小肌肉羣,同時培養了幼兒愛勞動的習慣。但更爲重要的是他們還懂得了瓜子殼和花生殼這樣的垃圾我們可以把它們放在種植角里做肥料。知道了有的生活垃圾可以回收利用的道理之後,孩子們便很自然地養成不亂扔垃圾的習慣了。

2.讓孩子感受大自然的美,熱愛自然,熱愛生活

讓孩子們走出教室,接觸大自然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式。每天戶外活動我們都儘可能帶孩子到幼兒園的種植區或趣園等環境優美的地方去"玩",讓寶寶在優美真實的環境中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充分親近空氣、親近水,並進而認識空氣、水與人類的密切關係;讓孩子們欣賞千姿百態的花草樹木,認識身邊活沷可愛的小動物;與寶寶一起關注周圍的生命,如螞蟻搬家,小鳥覓食等。

走進大自然,培養寶寶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是寶寶的天性。每年的春天和秋天,我們都會組織幼兒到寶墨園、大夫山等自然環境中讓他們在對周圍環境的感知、欣賞、體驗中逐步建立環境意識,形成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美好情感,並讓寶寶在接受自然美的薰陶的同時,充分體驗自己和世界萬物一樣是自然生態的一員,是地球的寶寶。經過二年多的探索與研究,我們深深體會到:創設良好的綠色環境對幼兒環境意識的發展起着積極推動的作用。幼兒的環保意識有了普遍的提高,在認知上,懂得了許多的人類與環境的關係,環保意識、環保情感明顯增強。在情感上,對優美的自然環境、愛護花草樹木、小動物的行爲十分喜歡,對骯髒的環境、破壞綠化的行爲十分厭惡氣憤,在行爲習慣上也有了明顯的進步。

幼兒園教師論文6

摘要:當今社會家庭結構多是“四二一”家庭,孩子們在家中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全家一切以孩子爲中心,溺愛有加。而孩子自己也養成了唯我獨尊、自私冷漠的心理趨勢。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勢在必行。文章結合3~6歲幼兒年齡特點,預定了小班幼兒感恩教育的方案。

關鍵詞:小班幼兒;感恩教育;榜樣;節日;生活

當今社會家庭結構多是“四二一”家庭。孩子們在家中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全家一切以孩子爲中心,溺愛有加。而孩子自己也養成了唯我獨尊、自私冷漠的心理趨勢。久而久之,很多孩子認爲從家長那裏得到東西是理所當然的,自然不會學着去關心別人、感激他人。然而,讓幼兒學會感恩對其一生的發展都很重要。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斯基說過:“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時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將無法彌補。”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有利於培養幼兒的愛心和同情心。幼兒若常懷感恩之心,不僅能培養其與人爲善、與人爲樂、助人爲樂的品德,促進其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對其今後和諧人際關係的建立有重要作用。可見,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勢在必行。

我們結合3~6歲幼兒年齡特點,預定了感恩教育的計劃:小班,由於孩子活動範圍受到了年齡的限制,所以我們把感恩對象定在了幼兒生活中常常接觸到的人。設計了四愛活動:愛爸爸媽媽、愛爺爺奶奶、愛老師、愛小朋友。我們從幼兒身邊的小事着手,讓幼兒在日常生活的一點一滴、一言一行中學會感恩。

一、教師做榜樣,潛移默化學感恩

每天清晨,在幼兒園裏,你都會聽到“您好”、“早上好”、“寶貝好”、“見到你真高興”、“老師早上好”等溫馨的話語,這是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教師與幼兒之間的親切問候。同樣,在工作中,我們在互幫互助後,都會真誠地說聲“謝謝”、“不客氣”、“這是我應該做的”等類似的親切話語。這些小事情雖然看似不經意,但在感謝與被感謝之間,在一句句暖人暖心的問候之中,卻處處洋溢着愛與奉獻的美德,也讓幼兒在相處的過程中逐漸學會感受、接觸等關心的話語和愛的行爲,久而久之,孩子們就能在這樣的氛圍感染下,很自然地去表達自己的愛與關心。如:“奶奶每天送我來幼兒園,謝謝奶奶!”、“媽媽工作很辛苦,我給媽媽捶背”、“老師您坐”、“老師您喝點水吧”、“老師您慢點”等等。通過教師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一言一行的滲透式教育,讓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知恩與感恩,懂得了愛與幫助是相互的、是快樂的,從而對生活充滿了美好期望。

二、節日巧安排,實踐學感恩

我們結合三八婦女節、九九重陽節、教師節幾個傳統節日開展感恩教育。

三八婦女節,我們開展了以下活動:

(1)我給媽媽捶捶背。

(2)我給媽媽說兒歌《我愛媽媽》。

(3)給我給媽媽一個吻,給媽媽說一句甜甜的話。

(4)我給媽媽送禮物。讓孩子把自己親手做的賀卡送給媽媽。孩子說“紅紅的心代表愛”

九九重陽節,我們開展了以下活動:

(1)通過講故事告訴孩子重陽節的意義。

(2)幫爺爺奶奶做一件事情,如:捶捶腿、梳梳頭、搬凳子等。

(3)吃的、用的要先讓老人享用。教師節,我們給孩子講了教師節的意義。孩子們爲老師親手畫畫、買一朵鮮花、送個老師一包潤喉片,親吻老師並祝老師節日快樂。

三、結合日常教育,深化感恩活動

感恩教育蘊藏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我們老師要做個有心人,從自身做起,抓住教育契機,努力做到“潤物細無聲”,達到“水到渠成”的理想教育效果。孩子們都喜歡在幼兒園過生日,我們抓住這一教育契機,組織幼兒觀看了《我是怎樣來到世界上的》錄像。孩子通過觀看錄像,瞭解了媽媽懷孕的不便與辛苦;看到了剛出生那麼小的嬰兒是怎樣在媽媽的呵護下慢慢長大的。通過收集自己小時候的照片、物品等活動,感知自己慢慢長大的過程,從而體諒爸爸媽媽養育的辛苦。當問到你想給媽媽說什麼話時,有的孩子說“媽媽,我愛你”。讓孩子通過語言來表達愛。通過把第一塊生日蛋糕送給爸爸媽媽的活動,向爸爸媽媽表達愛,讓孩子通過行動來表達愛。我們還利用每天早上的分享閱讀時間,選擇一些以感恩爲主題的故事讀給孩子聽。用榜樣的力量,潛移默化的讓孩子學會感恩。

通過系列活動的開展,幼兒慢慢懂得了“感恩”,在有些事情上考慮到了別人的感受。從以自我爲中心過渡到爲他人着想。如:有一天早上,森森因爲媽媽出差而鬧情緒,他哭着要求我給姥姥打電話。我說:“好的,如果姥姥有時間就讓她來接你。”他馬上說:”如果姥姥在家幹活,就讓姥姥幹完活再來;如果姥姥在家睡覺,就讓她睡醒了再來;如果姥姥去買菜了,就讓她買完菜再來接我。“我聽後,非常感動!又如:壯壯起牀後尿牀了,老師幫他脫掉溼褲子,讓他在另外一張牀上等待媽媽送乾淨的褲子來。樂樂接了一杯水放在他牀邊,又幫他拿來了點心,壯壯就可以再牀上邊吃點心邊喝水。看到這些,我很欣慰。通過一年感恩教育的實施,我們驚喜的發現孩子們學會了說禮貌用語,並常常應用於生活中;分享行爲、謙讓行爲也多了起來,學會了與人商量,打架、吵嘴現象少了。家長也經常把自己的發現反饋給我們,他們覺得:孩子通過感恩教育懂事了、會關心人了。

小班幼兒感恩教育只是一個開始,感恩是人生一個永恆的主題,學會感恩,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也會變得更加和諧,更加親切。我們自身也會因爲這種感恩心理的存在而變得愉快和健康起來,生命將得到滋潤。

幼兒園教師論文7

幼兒教學是爲以後讀書進行準備,但主要的學習任務不是學專業知識,而是培養幼兒的情感、性格和人格,在集體生活中,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識別能力、集體觀念,鍛鍊他們的語言功能,培養他們的數學概念。由於幼兒生理和心理髮育都不成熟,因此在教學中應該以遊戲的形式來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識別能力和集體觀念,在遊戲中鍛鍊語言,培養記憶力,學習數學概念。

一、遊戲在幼兒教學中的重要性

幼兒正處在大腦發育時期,對一切新事物都具有好奇心,但由於年齡幼小,耐力差,不適合長期坐在一處學習,根據這種特點,幼兒教師應當將遊戲和教學聯繫起來,在遊戲中學習。根據幼兒的天性,他們喜歡和同齡人交往,和同齡人一起遊戲是他們最開心的事情。根據心理學規律,幼兒和同齡人在一起,可以培養他們的人際交流能力,使他們學會分享,學會忍讓,學會關心,還能學會競爭,這樣對於他們人格的形成有積極作用。目前,我國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孩子在家得到父母、祖父母的多重溺愛,這樣的溺愛只會讓孩子變得脆弱和自私,並且由於年齡不同,孩子在家和大人的交流溝通很有限,如果在幼兒園裏,還像小學生一樣按時上下課,就會使他們的感情得不到宣泄,久而久之,容易形成自閉、孤僻的性格,而通過幼兒園的遊戲,可以讓他們敞開心扉。

二、幼兒遊戲化教學

(一)生活能力遊戲化

幼兒生活能力主要是指動手能力,像扣扣子、穿衣服這樣的日常活動。很多孩子這方面能力欠缺,在家裏由家長完成,在幼兒園由老師幫助完成。這樣的能力是每個人必須掌握的,因此,教師可以通過遊戲活動來激發孩子積極參與。幼兒儘管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但同時也有來得快去得也快的現象。比如對於顏色的識別,很多人只能記住大致的主色,像紅、綠、黃、藍,對於玫紅、粉紅、淺綠這一類顏色容易忘記。對於這種現象,教師也可以利用遊戲的方式,將不同顏色的紙折成小飛機,然後教師發口令,讓指定的幼兒迅速找出相應顏色的飛機,這樣促使他們快速記住不同顏色。培養幼兒的集體觀念,可以進行分組遊戲,讓幾個人一組,這樣組與組之間進行競爭,幼兒就會自發地將同組人看成一個整體。

(二)幼兒語言遊戲化教學

語言教學有兩種,一種是書面語言,一種是口頭語言。幼兒在三歲到五歲期間,語言能力正處於從單音詞向長句邁進的時期,鍛鍊他們的語言能力,除了要多說,還要善於記憶。對於書面語言,可以通過讀兒歌和五言詩來鍛鍊,但這種讀書法,時間一長,孩子會失去耐心。因此,可以讓孩子在學完一篇兒歌后,採用遊戲接龍的方式來加強記憶,可以讓幾個孩子分爲一組,第一人說出第一句,讓後面的人接着說第二句、第三句,這樣循環幾次,孩子基本能完整掌握,比強記有趣得多。很多幼兒園都注重對書面語言的培養,忽視對口頭語言的培養,爲了孩子將來能流利地與人交流,在幼兒園應當要多進行口語鍛鍊。幼兒的生活範圍除了家庭就是幼兒園,要他說說自己的活動有點難度。教師可以將幼兒分爲幾個小組,讓每個人說說自己的家庭,例如自己叫什麼名字,什麼時候生日,爸爸叫什麼,媽媽叫什麼,家在哪裏。在說的時候,教師要提醒其他人注意聽,然後讓別人將剛纔同學說的複述一遍,看誰複述得最詳細。這樣不僅鍛鍊了他們的語言能力,也鍛鍊了他們的注意力、記憶力,同時也讓孩子對家人多一份瞭解。這樣的遊戲要定期開展,說話的內容要不斷變化,可以從家庭開始,轉到個人愛好,再轉到每天活動情況,這樣對於孩子以後寫作文、觀察周邊事物也有幫助。

(三)幼兒數學概念遊戲化教學

在幼兒園期間,對於數學不要求他們進行計算,只要掌握數學概念就可以,像數數,不能讓他們像唱歌一樣從一唱到一百,而是要讓他們用實物來表示,至少知道八個和三個各是什麼概念,哪個多哪個少。除了數字概念,還要掌握多邊形的概念,像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直線和曲線這樣的概念,這些可以通過做手工來加強認識,也可以讓他們通過吃餅乾的形式,“吃”出不同的圖形,也可以讓他們回家,在家裏的傢俱中找出不同的圖形。

三、幼兒遊戲化教學必備的條件

在幼兒教學中採用遊戲化教學對於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發展幼兒的能力都有積極作用,但幼兒遊戲化教學則要具備幾個條件:第一,要適合幼兒的身心發展條件,幼兒年齡不同,認知條件也不同,要避免出現拔苗助長的現象,這樣的遊戲不僅不會使他們產生興趣,反而會增加他們的心理負擔。第二,要創造輕鬆愉快的遊戲環境,關於語言和數學方面的認知遊戲,應該要安排在幼兒精力旺盛時期進行,像剛剛做完體育方面的遊戲,幼兒還沉浸在亢奮中,但身體開始疲勞,就不能繼續做遊戲;也不能安排在即將放學的階段,幼兒人沒走,心已經走了,也不能安心做遊戲。第三,教師要精心編排各種遊戲,將動手、動腦遊戲搭配進行,不能將同一類遊戲在短期內反覆進行,而是要留下“空白”,在學生意猶未盡時停下,換其他類型。這樣下次再做,學生仍然興趣高漲。要使幼兒對各種遊戲有積極參加的興趣,教師就要多動腦筋,查找資料進行編排。要做到這一點,教師要充分了解幼兒的心理特徵,掌握幼兒心理才能設計出他們喜愛的遊戲。

幼兒園教師論文8

摘要:幼兒的常規培養主要包括了以下若干方面;如行爲以習慣以及個人習慣的常規培養、衛生方面的常規培養、學習及其體育活動的常規培養等等。

關鍵字:幼兒園;大班;幼兒;常規培養

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可以更好的做好一個階段向另一個階段過渡的過程,同時,幼兒的常規培養也一個班級日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於幼兒發展的重要教學手段。隨着幼兒年齡的不斷增長,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辨別非的能力都有了相應的發展和提高,這些都爲大班幼兒常規培養提供了較爲有力的基礎和保障。

一、愛的奉獻、心的引導

作爲教師要在日常的常規培養中,給予幼兒更多的愛心和耐心,用心去引導他們,提升教師在幼兒心中的良好形象,使孩子能充分的去信任老師。在幼兒園的日常活動中,我們要用心去感受孩子的一言一行,不要盲目的批評孩子,覺得幼兒哪裏做的不對、不好,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要耐心的去詢問,問問孩子爲什麼要這樣做,不有其他我們不知道的一些原因促使他們這樣做。當得到答案後,我們要再根據實際的情況來對幼兒進行教育。當幼兒在一個問題上表現的比較好,比如;對其他小朋友以及老師有禮貌、可以獨立把飯菜都吃乾淨、能自己獨立的整理自己的物品或自己疊被子等等。這時老師要給予一定的表揚和鼓勵;老師要常對孩子說:“你真棒,做的真好,你最棒的。”對於幼兒在任何方面的進步我們都要及時的和家長溝通,使孩子能更有成就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促使他們有意識的去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二、樹立榜樣,以身作則

對於大班的孩子,獨立自主的要求提高了,在班級常規的指定上要充分發揮幼兒的能動性。比如:我給班裏每個孩子安置了一個“小書櫃”,自從有了這個小書櫃,孩子們的學習用品就能自己安放得整整齊齊了,而且給我們教學活動減少了不必要的等待。如開放式的區域環境,讓孩子們有玩、能玩,區域裏的規則圖示在區域值日生帶領下能如實執行了,從此班上杜絕了你追我趕的壞習慣。

要想更好的教育孩子們,我們教師更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要以自己爲孩子們的榜樣,要以良好規範的行爲感染孩子,給予孩子們規範的形象薰陶。如果幼兒每天都在一個清潔的教室進行學習和遊戲,老師的儀表整潔、物品擺放整齊,老師與老師之間的交流親切友好。正如“孟母三遷”的故事,這樣可以讓幼兒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受到這樣好的影響。因爲老師可以說和孩子接觸的時間比較多和幼兒的感情也比較深厚,很多幼兒以自己的老師爲榜樣、爲模仿的對象,這個時候的孩子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喜歡模仿大人說話的方式、生活的方式以及如何與他人相處等等。

我們還可以利用榜樣的激勵法,就當幼兒在老師或父母身上學習到良好的行爲習慣時,我們要給予一定的表揚和肯定,也可以適當的給予獎勵,比如;獎勵幼兒小紅花、小圖章或一些糖果等等。讓幼兒知道什麼樣的行爲好的,自己要學習的,這樣使其不斷的在這樣的反覆中改掉自己不良的個人習慣。因爲這時候幼兒對非的辨別還非常的模糊,只對大人們的表揚以及獎勵很重視。我們的老師恰恰就可以有效的利用這一點,對幼兒好的行爲習慣,特別遵守常規紀律的小朋友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表揚,並以此爲其他幼兒樹立小榜樣,用這樣的方法使幼兒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對於幼兒良好行爲的肯定和表揚,鞏固其良好的個人行爲最好的方法。被人重視、喜歡、肯定和表揚每一個幼兒的心理需求,及時的鼓勵和肯定孩子也滿足他們這種心理需求最好的方式。

三、反覆鞏固、貴在堅持

(一)我們要注意在日常的常規培養中,講求適當的方式方法,不要急於求成,要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從小事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從簡單到複雜,通過這樣的一個過程,使幼兒良好的習慣漸漸的養成。在這裏我們要特別注意的;幼兒的穩定性不強,對於新的行爲習慣或事物的接受、理解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差異。教師要根據每個幼兒不同的特點,進行有區別的指導,要多與幼兒交流,要耐心的指導。

(二)一旦幼兒的良好的行爲習慣建立以後,需要不斷的去鞏固和加強。這種鞏固就需要教師對幼兒的行爲習慣進行定期的檢查和點評,從而使幼兒在日常的生活中自覺的養成和遵守良好的行爲習慣。在鞏固的基礎上,教師更要鼓勵孩子堅持良好的個人行爲習慣。比如;在洗手、外出的時候,常常會發生擁擠、吵鬧的情況,此時老師要給予幼兒適當的提醒,但效果並沒有預期的理想。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反覆的提醒和規範,達到最好的效果。對於行爲習慣表現比較差的個別孩子要進行個別的批評教育。一段時間後大班的孩子就可以養成並遵守相應的規則。

(三)要使幼兒形成一個良好的日常行爲規範,在這裏我們還要特別注意的就堅持。個人行爲的培養不一朝一夕的事情,正所謂“羅馬不一天建成的”,老師要制定出一套有限的常規培養的方法,結合每天的常規培養和學習使大班的幼兒達到要求的水平。一套方法要有統一的標準和執行力度,不能一個課程的老師嚴格遵守,另一個課程的老師就不嚴格遵守,使幼兒鬆鬆緊緊,不利於幼兒常規習慣的形成。只有統一的標準,統一的執行力度,才能使幼兒的常規培養保持穩定的狀態。

四、結語

幼兒的常規,一個班集體形象的展現,也帶班老師班級管理水平的體現。我想,只要有愛心,擁有恆心,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促進幼兒良好的個人習慣的養成,一個班集體一定會積極健康的發展,成爲每個孩子快樂成長的家園。幼兒的各項常規教育培養以及良好的個人習慣的養成都不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做爲一名幼師,對於幼兒的培養我們要從點滴做起,通過長時間堅持不懈的努力對幼兒進行常規的培養。陳鶴琴先生曾說過:一個人只有養成良好的習慣,才能受用終生;相反,習慣養的不好將會影響他的一生。不良的個人習慣不僅僅不利於幼兒的身心健康,在一定的程度上還會影響到幼兒的交往能力以及人際關係的和諧。幼兒園的常規教育對於幼兒各方面的發展都起了重要作用。因此,我們在日常的幼兒管理中要對幼兒進行系統的常規培養,處處做個有心人,爲幼兒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讓他們從小就養成自我服務的意識。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當然,這些並不只單靠老師一個人,而需要全社會、家庭給予我們更多的關注和支持,從幼兒做起,從老師、父母做起,爲幼兒今後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幼兒園教師論文9

1、引言

教育事業改革促進着學校和教師更加註重在教育中融入素質教育理念,因此也更加看重對學生全方面能力增長。在幼兒教育當中,要秉承將遊戲作爲基本活動,將教育內容蘊含在其中要求。幼兒年紀導致他們每天會花費更多時間用在遊戲上面,這也就說明了在幼兒教育當中需要將教學內容混合在幼兒每天遊戲當中,這樣才能使幼兒在遊戲中鍛鍊到自身技能,獲取一些有用知識。這種教學方式不容易引起幼兒反感,能夠讓幼兒在活動中找尋到快樂,促進教學成效。在現階段幼兒園大班美術教學中,遊戲教學起到了良好作用,創造了有利於教學良好氛圍,實現了知識技巧教學和綜合素質教育雙贏。

2、用講故事表演形式開展幼兒美術教學

2.1、用講故事形式提升幼兒繪畫興趣

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學中,幼兒教師要充分分析當下幼兒感興趣點和他們當前能夠接受事業最高限度,通過分析幼兒本身生長環境和他們表現出喜愛事物來選擇最恰當故事提升幼兒繪畫興趣。幼兒教師只有本身瞭解幼兒心理需求,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幼兒大班美術教學成效,開展更加有趣遊戲美術教學活動。因此,幼兒教師可以選擇當下幼兒最喜歡故事,將其融入到美術教學內容當中,通過表演和講述故事方式讓幼兒們來進行繪畫作業,完成自己有趣繪畫作品。

例如幼兒教師可以講述“獅子王”故事,在講完了小獅子加冕爲王故事之後,幼兒教師可以通過扮演形式,用道具來裝扮成獅子王(裝扮自己或者選擇一個小朋友進行裝扮)。讓小朋友們根據自己想象和幼兒教師提供裝扮道具來畫出你們心目中獅子王。同時,幼兒教師還要注意在其中教授給小朋友們一些繪畫技巧和對獅子簡單認知,如:獅子毛髮卷卷、眼睛圓圓、嘴巴大大、牙齒又白又尖,還有着像半月一樣耳朵。這樣描述會在幼兒心目中形成一個獅子具體形象,然後幼兒根據自己想象把獅子王畫出來。這種將美術教學蘊含在日常遊戲當中教學形式有效地提升了幼兒對繪畫興趣,在遊戲過程中提升了自我實踐動手能力,開發了自己創新思維。

2.2、用講故事方式發散幼兒繪畫思維

除了利用講故事遊戲方式來提高幼兒繪畫興趣以外,還能有效地拓展幼兒繪畫思維,使幼兒將自身天馬行空想象力發揮到繪畫當中。幼兒園大班小朋友本身已經在很多渠道當中聽過了很多有趣故事,不管童話故事和神話故事都有了一定認知。因此,單純講故事形式只能很簡單地吸引幼兒園大班小朋友們參與到遊戲繪畫當中,所以,幼兒教師要啓用全面故事教學方式,讓幼兒園大班小朋友自己來創造全新故事,並且將其繪畫在自己作品當中。

例如傳統改編故事,根據幼兒男女生不同可以讓他們創造出不同屬性故事,男生更多願意改變具有戰鬥性質有趣故事,常見將奧特曼和外星人聯繫在一起繪畫出一起打鬥故事;而女生則會根據自己想象畫出諸如灰姑娘婚後美滿結局或者小美人魚不再變成泡沫圓滿結尾。這些創造性故事因幼兒本身喜好故事不同而出現個性化差異,幼兒教師要尊重每一位幼兒創造出有趣故事,對幼兒繪畫故事進行客觀點評,分析幼兒在故事繪畫當中表現有趣內涵,提高幼兒繪畫技巧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3、用趨向於遊戲化繪畫內容開展幼兒美術教學

3.1、繪畫內容從幼兒喜愛題材中選擇

傳統幼兒園大班美術課程教學幼兒教師安排繪畫內容,而遊戲化美術教學模式則更多要求幼兒教師將這一選擇權交還給幼兒。因此在遊戲化幼兒美術教學中,幼兒教師可以讓幼兒們本身來選擇繪畫內容,讓幼兒們根據當天遊戲內容來繪畫遊戲場景,使得繪畫內容變得更加具有趣味性。幼兒教師可以通過講述故事、表演歌舞等方式促使幼兒選擇和開發更加有趣繪畫內容,使得幼兒在美術課程中創造力和想象力得到充分提升。這種全新教學模式能夠讓幼兒園大班美術教學變得更加人性化和科學化,這種教學方式也表現出更加尊重幼兒學習當中主導地位,將適合大班年齡層次和階段內容充分運用到繪畫當中,拓展了幼兒繪畫題材。

3.2、繪畫題材呈現出多樣化遊戲性

最後,幼兒園大班美術課程教學繪畫題材也應該呈現出更加多樣化遊戲性。在傳統幼兒園大班美術教學中,幼兒教師更多趨向於教授幼兒們繪畫技巧和繪畫理論知識,而忽略了對幼兒繪畫實踐能力開發和培養。因此,現階段遊戲化幼兒美術課程教學應該呈現出多樣化遊戲題材,讓幼兒們通過遊戲題材着手進行繪畫,在題材中展示出多元化特點和發展方向,讓幼兒們利用在學習生活中充足遊戲素材完成繪畫任務,將幼兒內心當中愛玩天性發揮到繪畫教學當中,促使幼兒提高對美術課程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將其和遊戲聯繫在一起,更加願意參與到繪畫任務當中,提升自我繪畫能力。

4、結論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學中,遊戲教學模式發揮着重要作用,遊戲對於幼兒園大班開展美術教學有着重要現實意義,能夠有效地完善現階段幼兒園大班美術教學方式,將幼兒學習美術課程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從而達到促進幼兒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目。

參考文獻

[1]王越.遊戲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學中運用現狀研究[D].廣西師範大學,20xx.

[2]張海鳳.遊戲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學中運用現狀探討[J].青年作家,20xx,(6):149.

幼兒園教師論文10

【摘要】

近年來我國幼兒教育在國家教育改革中呈現出一派繁榮局面,但是到目前爲止由於地域差距與城鄉差距,我國的幼兒教育依舊處在非均衡發展階段,這種非均衡長期發展下去,對於我國的教育、經濟的長遠發展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必須努力改變這種現狀。

【關鍵詞】

幼兒教育;非均衡發展;現狀對策分析

一、前言

伴隨着我國經濟、教育、文化等各方面進入飛速發展階段,國家已將教育擺在首位,在教育部分裏,尤其是幼兒教育是作爲教育的的主要發展過程,我國近年來的教育改革浪潮,也在很大水平上推進了我國幼兒教育理論的進程,但是由於我國城鄉差異、地域差異等,對幼兒教育的發展極爲不利,本文在試圖對幼兒教育發展不均衡的問題進行探討研究,並且分析促進其發展的對策。

二、我國的幼兒教育存在了城鄉發展不均衡的現象

在我國的發展歷史進程之中,城鄉差距一直是我國發展的不平衡的重要體現,這種不均衡的表現尤其體現在不同地域的經濟、教育兩個方面,當發達城市的經濟快速發展的時候,它的經濟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支撐了整個區域內的幼兒教育,相反在鄉村,人們關於幼兒教育並不是非常的注重,因此針對幼兒教育所預備的教育資源、教育設備、教育人員都沒有到達幼兒教育所需要的水平,由於這種關於幼兒教育的極大地忽視,城市幼兒教育程度與鄉村幼兒教育程度的差別將會變得越來越大。當然,由於國家對幼兒教育的注重也缺乏,所投入的金錢在不同地域也有所不同,這種情況也在一定水平上進一步的加劇了城市與鄉村地域的幼兒教育程度。

三、我國幼兒教育在區域發展上存在的不均衡現象

由於地域差異,從我國的幼兒教育水平也因此有極大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所形成的原因是我國不同的區域經濟本來就存在着不平衡的發展,而這種情況在我國東西部地域之間體現的尤爲淋漓盡致,現階段我國的東部地域經濟開展速度雖然在一起程度上已經逐步放慢,但是西部地區的經濟向來發展的尤爲遲緩,不僅如此在其發揮在其階段更是遭到了不少的的障礙,因此在這種地域之間的不平衡發展下,我國的幼兒教育事業的開展也變得障礙重重。

四、幼兒教育均衡發展具體表現

我們一向希望我們的幼兒教育開展可以既追求發展地區普及性增高又希望追求這種教育的質量發生質變的進步;這種進步並不是單純的說某個區域或者某些幼兒園之間發展的均衡,而是指我們在幼兒教育全方位發展的大前提下,所有的區域和及所有幼兒園硬件軟件的差距逐漸減少的進程;這也不是說需要所有的幼兒園均採用相同的教育體系,我們所希望的是:不同的幼兒園都能依據自身條件,包括地域和地形、人員狀況等的不同的特點,從而爲幼兒教育發展制定適合發展計劃,最終到達共同進步、教育平衡的狀態。從更加久遠角度來表述的話,幼兒教育平衡希望達到以下的三個方面:一是教育時機平等,這體現在適齡的齡幼兒都有受教育義務,也就是說要達到一定的普及度。二是教育進程對等,這個是體現在學校的硬件軟件設施上,是資源配置的對等,包括生師的比例、教育人員的學歷、教員工資和每個學生的均公用經費、生均用地、生均用房、生均圖書等資源上的平衡配置。三是教育後果公道,即教育成功的時長和教育所呈現的效果之間要絕對均等,每個幼兒在接受了應有的教育之後都應到達一定的規範,現階段次要表現在受過幼兒教育後升入重點小學的機率的提升。

五、減小幼兒教育發展不均衡建議

1、轉換觀念,逐步將幼兒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的範疇。幼兒教育作爲教育的最基礎而且重要的組成,其普及程度、受教育的水平、教育所體現的質量這些都要與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有密切的聯繫,開展幼兒教育對進一步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將體現出更多的優勢,我們希望能夠構架出終身教育的教育體系,這種體系的完成具有根底性和先導性的作用,而開展幼兒教育是整個教育事業發展進程的開端,也是教育事業的基本需求。從兒童最早期打破貧窮的循環圈,是減少社會階級差別的良好開始,也是進步國度經濟競爭實力最具前瞻性的戰略決策。因而,我們應該轉換之前的原有思想,逐漸將普及幼兒教育,並且將其歸入義務教育的範圍,這種決策是我們促進幼兒教育平衡開展的大前提。因此我們建議省級政府和發達城區開始建立試點幼兒園,逐漸將幼兒教育歸入我國義務教育體系的範圍。

2、改革幼兒園的經營體制。我們也應當改革現有幼兒園的經營模式,現階段來看想發展更多的優質的幼兒教育資源,必須在在大力擴展幼教規模的同時,擴展優質的幼兒教育。幼兒教育開展到一定程度後,想維持其平衡開展就只能依託品牌的競爭力來完成,由於教育的硬件設施設備以及教員學歷等會隨着經濟發展以及教育普及性的擴大而有不斷增長的趨異性,只有高質量的幼兒教育才能在各個幼兒園之間具有更高競爭力。我們可以將湖南省幼兒教育的情況當做我們的案例,如果剖析來看,我們可以發現,隨着人均GDP的增長,城鎮居民對幼兒教育退學率和教員支出的邊沿增長率遞加,這闡明幼兒教育的退學率和教員支出增長率慢於經濟增長速度。因而,只要進步對幼教重要性的看法,進步幼兒教育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舉措用係數,才幹吸引更多的投入。

六、結束語

總的看來,由於歷史原因,我國城鄉經濟差距較大,造成幼兒教育師資力量及國家投入資金的不平衡,因此要改變幼兒教育發展不均衡的局面,國家需要投入更多的關注與資金來對此進行建設,本文提出了幾點優化幼兒教育體制的措施,我們期望能爲幼兒的日後的教育奠定良好的根基,並確保我國的幼兒教育質量、幼兒教育水平可以更快的發展,爲社會的發展源源不斷的提供人才。

參考文獻:

[1]吳德剛.關於構建教育公平機制的思考[J].教育研究,20xx.

幼兒園教師論文11

餐巾紙的妙用

點心後,一個孩子用餐巾紙擦嘴後隨手一扔,一旁的孩子隨口叫到:“這張餐巾紙真象一隻鳥”。順着他的話音我朝前一瞥,可不,還真有點像呢!於是我馬上組織幼兒對這張餐巾紙展開了討論:請每個孩子說說它像什麼?是不是所有的餐巾紙都能摺疊出這些樣子呢?於是在第二天的電腦創意繪畫活動中我安排了這樣一個內容:發給每個孩子一張餐巾紙請他們任意摺疊,而後請每個孩子來說一說你的餐巾紙像什麼?隨後我挑選了兩張較爲典型、並有代表性的餐巾紙進行掃描處理,作爲孩子們上機操作的素材。由於孩子有了一個平面想象繪畫過渡到電腦想象繪畫的活動過程,這樣一來解決了幼兒在電腦上剛上手的難處,有了一個緩衝過渡的過程。而正因爲有了這樣的過渡,孩子在後面的電腦操作中不再感到困難和無從着手。經過孩子的想象創作一張普通的“餐巾紙”變成了“蝴蝶”“小魚”“芭芘娃娃”“球鞋”等等。

爲了培養幼兒的創造力,我提出了“電腦繪畫活動中培養大班幼兒創造力的實驗研究”的課題。其研究的根本價值不在於孩子運用繪畫工具的技能有多熟練或是畫出的作品有多驚人,而在借純樸的一草一木、一個玩具等繪畫素材,將創造與想象融於一體,讓孩子在電腦這個天地中展開想象的翅膀,用他們獨特的電腦繪畫語言描繪出富有童趣、情趣、樂趣的畫卷。從而使電腦繪畫一舉成爲發展幼兒創造潛能的現代化教育平臺。使幼兒創造力得到很好的發展與培養。

通過此次活動我感到教師爲幼兒提供的想象素材必須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餐巾紙”是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天天接觸的及其普通的物品,選擇這樣的物品作爲電腦創意畫的想象素材幼兒感到新鮮有趣,加之“餐巾紙”摺疊的形狀又很能引起幼兒的想象,由此幼兒展開了想象的翅膀,用他們獨特的電腦繪畫語言描繪出富有童趣、情趣、樂趣的繪畫作品。

在整個活動中我和孩子一起沉浸在想象的天地中,在與他們一起交流與討論中我欽佩孩子們的想象力如此的豐富與大膽,同時也對教師在活動中的指導作用有了更一步的認識。讓孩子在想象中創造,在創造中想象是我開展此次活動的真正目的。

幼兒園教師論文12

摘要:針對幼兒教育以及幼兒教師語言的應用問題,在分析幼兒教師語言的人性化的基礎上,具體探討了幼兒教師語言的藝術化策略。

關鍵詞:幼兒教師;語言魅力;人性化;藝術化

幼兒教育是學生開啓學習生涯的最基礎階段,隨着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幼兒教育越來越受重視。語言是教師實施知識教學以及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的主要工具,而在幼兒教育過程中,幼兒教師所使用語言是否恰當、合理,直接影響着幼兒的未來發展以及知識和興趣的培養,這也對幼兒教師語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針對這種現象,爲更好地開展幼兒教學,幼兒教師應充分運用更具魅力的語言,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激起幼兒的求知慾,促使幼兒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以便確保幼兒的綜合能力和素質得到全面培養。

一、幼兒教師語言的人性化分析

1、因人用語

在不同生活環境與家庭條件下,不同幼兒無論是在性格特徵,還是在能力、愛好等方面都有明顯差異,幼兒教師如果使用相同的語言,可能會對不同幼兒造成不同的影響。因此,在幼兒教育過程中,爲確保幼兒的能力和素質可以得到更好的培養,並實現對幼兒興趣與價值觀的培養,幼兒教師應在考慮不同幼兒的性格特徵、語言接受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的基礎上,選用適宜的教師語言,加強與幼兒的溝通和交流,以確保幼兒能夠得到更好的培養。比如,性格內向的幼兒所具備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對較差,對周圍環境以及語言較爲敏感,鑑於此,教師在對性格內向的幼兒進行教育的時候,應儘量採用讓人感受到舒服的語言以及關懷的語氣與幼兒進行交流,促使幼兒的心理壓力與緊張感能夠得到減輕,從而實現對性格內向幼兒的更好教育。針對性格外向、脾氣急躁的幼兒,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儘量使用沉穩的語調,舒緩幼兒的急躁情緒,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針對年齡較小、剛接觸學習生活的幼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儘量使用擬人化的語言,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以確保幼兒教育的質量和效率得到提升。

2、尊重幼兒

自尊心是每個人都具備的一種尊重自己、維護自己人格尊嚴的心理狀態,不恰當語言的使用很容易對人們的自尊心造成傷害,特別是對幼兒而言。儘管幼兒的年齡較小,性格處於培養階段,心理相對不夠成熟,但幼兒依然具備較強的自尊心。在幼兒教育過程中,教師若是使用不恰當、不適宜的語言,則不僅會對幼兒造成嚴重心理壓力和緊張感,也會嚴重傷害到幼兒的自尊心,導致幼兒對學習失去興趣。針對這種現象,爲實現對幼兒的更好培養,在幼兒教育過程中,教師應對幼兒予以充分尊重,照顧幼兒的感受,採用適宜的語言實施教育教學活動,緩解幼兒的心理壓力,促使幼兒能夠對教師產生信任感與親切感,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以確保幼兒的綜合能力與素質得到更好的培養,從而提高幼兒教育的質量和效率,爲幼兒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幼兒教師語言如何做到藝術化

1、語言要有感染力

語言是教師與幼兒接觸的最直接工具,而教師所使用語言是否恰當、適宜,直接影響着幼兒教育的質量和效率。在幼兒教育過程中,教師如果採用嚴肅、枯燥的語言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則很容易造成幼兒的緊張心理,增加幼兒的心理壓力,導致幼兒的求知慾與學習興趣被抑制,不利於幼兒教育的順利實施。鑑於此,爲更好地開展幼兒教育,確保幼兒教育效果得到增強,教師在幼兒教育教學過程中應對所使用的教學語言進行藝術化修飾,儘量使用更具親和力和感染力的語言、語調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促使幼兒能夠對教師產生信任感,減輕幼兒對教師的陌生感與距離感,營造輕鬆、快樂的教學氛圍,鼓勵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加強教師與幼兒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確保幼兒的心智能夠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以便提高幼兒教育的質量和效率,促使幼兒的綜合能力和素質得到提升。

2、語言要生動形象

在幼兒教育過程中,教師所使用語言和語氣決定着幼兒的心智培養效果,直接影響着幼兒教育的質量和效率。因此,爲更好地開展幼兒教育,教師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性格特徵,選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以及更具感染力的語氣,以爲幼兒教育的實施奠定堅實的基礎。在幼兒教育過程中,語言的組織與運用是幼兒教師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決定着幼兒教育效果。鑑於此,在幼兒教育過程中,教師應儘量使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促使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同時,幼兒教師利用生動形象且更具感染力的語言對故事內容進行講解,可讓幼兒更容易融入故事情節,有助於提升幼兒的綜合能力和素質。

3、語言要簡化

相對於成年人而言,幼兒的性格不夠成熟,學習能力與理解能力與成年人有一定的差距,對複雜語言所表達意義的把握能力相對較弱。因此,爲更好地開展幼兒教育,教師在語言應用方面應避繁求簡,儘可能使用簡練、簡短且容易理解的語言開展教學活動,並根據幼兒能力的提升,對詞彙涉及範圍進行擴展,培養幼兒的理解能力、學習能力等綜合能力和素質,以便爲幼兒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例如,大部分幼兒都不愛吃蔬菜,而在幼兒教育過程中,如果教師說:“蔬菜豐富的維生素、鈣、鐵等微量元素,能夠起到強身健體、防癌抗癌等作用”,則會導致幼兒因無法理解教師所說的話,而導致教育效果無法得到提升。鑑於此,教師應對語言進行簡化,以簡單、直白的語言對幼兒進行教育,以便實現對幼兒的更好培養。語言具有其他教學工具無法替代的魅力和作用,而語言的使用直接影響着教育教學的效果。因此,爲更好地開展幼兒教育,教師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性格特徵,在尊重幼兒的基礎上,儘量選用生動形象、更具感染力且更加簡化的語言開展幼兒教育,促使幼兒的綜合能力和素質能夠得到更好的培養,以便爲幼兒心智的健康成長提供保障。

幼兒園教師論文13

摘要:幼兒的常規培養主要包括了以下若干方面;如行爲以習慣以及個人習慣的常規培養、衛生方面的常規培養、學習及其體育活動的常規培養等等。

過程,同時,幼兒的常規培養也是一個班級日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有利於幼兒發展的重要教學手段。隨着幼兒年齡的不斷增長,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辨別是非的能力都有了相應的發展和提高,這些都爲大班幼兒常規培養提供了較爲有力的基礎和保障。

一、愛的奉獻、心的引導

作爲教師要在日常的常規培養中,給予幼兒更多的愛心和耐心,用心去引導他們,提升教師在幼兒心中的良好形象,使孩子能充分的去信任老師。在幼兒園的日常活動中,我們要用心去感受孩子一言一行,不要盲目的批評孩子,覺得幼兒哪裏做的不對、不好,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要耐心的去詢問,問問孩子爲什麼要這樣做,是不是有其他我們不知道的一些原因促使他們這樣做。當得到答案後,我們要再根據實際的情況來對幼兒進行教育。當幼兒在一個問題上表現的比較好,比如;對其他小朋友以及老師有禮貌、可以獨立把飯菜都吃乾淨、能自己獨立的整理自己的物品或是自己疊被子等等。這時老師要給予一定的表揚和鼓勵;老師要常對孩子說:“你真棒,做的真好,你是最棒的。”對於幼兒在任何方面的進步我們都要及時的和家長溝通,使孩子能更有成就感,增強他們自信心和自尊心,促使他們有意識的去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二、樹立榜樣,以身作則

對於大班的孩子,獨立自主的要求提高了,在班級常規的指定上要充分發揮幼兒的能動性。比如:我給班裏每個孩子安置了一個“小書櫃”,自從有了這個小書櫃,孩子們的學習用品就能自己安放得整整齊齊了,而且給我們教學活動減少了不必要的等待。如開放式的區域環境,讓孩子們有玩、能玩,區域裏的規則圖示在區域值日生帶領下能如實執行了,從此班上杜絕了你追我趕的壞習慣。

要想更好的教育孩子們,我們教師更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要以自己爲孩子們的榜樣,要以良好規範的行爲感染孩子,給予孩子們規範的形象薰陶。如果幼兒每天都在一個清潔的教室進行學習和遊戲,老師的儀表整潔、物品擺放整齊,老師與老師之間的交流親切友好。正如“孟母三遷”的故事,這樣可以讓幼兒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受到這樣好的影響。因爲老師可以說和孩子接觸的時間比較多和幼兒的感情也比較深厚,很多幼兒以自己的老師爲榜樣、爲模仿的對象,這個時候的孩子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喜歡模仿大人說話的方式、生活的方式以及如何與他人相處等等。

我們還可以利用榜樣的激勵法,就是當幼兒在老師或父母身上學習到良好的行爲習慣時,我們要給予一定的表揚和肯定,也可以適當的給予獎勵,比如;獎勵幼兒小紅花、小圖章或是一些糖果等等。讓幼兒知道什麼樣的行爲是好的,是自己要學習的,這樣使其不斷的在這樣的反覆中改掉自己不良的個人習慣。因爲這時候幼兒對是非的辨別還非常的模糊,只是對大人們的表揚以及獎勵很重視。我們的老師恰恰就是可以有效的利用這一點,對幼兒好的行爲習慣,特別是遵守常規紀律的小朋友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表揚,並以此爲其他幼兒樹立小榜樣,用這樣的方法使幼兒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對於幼兒良好行爲的肯定和表揚,是鞏固其良好的個人行爲最好的方法。被人重視、喜歡、肯定和表揚是每一個幼兒的心理需求,及時的鼓勵和肯定孩子也是滿足他們這種心理需求最好方式。

三、反覆鞏固、貴在堅持

(一)我們要注意在日常的常規培養中,講求適當的方式方法,不要急於求成,要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從小事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從簡單到複雜,通過這樣的一個過程,使幼兒良好的習慣漸漸的養成。在這裏我們要特別注意的是;幼兒的穩定性不強,對於新的行爲習慣或事物的接受、理解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差異。教師要根據每個幼兒不同的特點,進行有區別的指導,要多與幼兒交流,要耐心的指導。

(二)一旦幼兒的良好的行爲習慣建立以後,需要不斷的去鞏固和加強。這種鞏固就需要教師對幼兒的行爲習慣進行定期的檢查和點評,從而使幼兒在日常的生活中自覺的養成和遵守良好的行爲習慣。在鞏固的基礎上,教師更要鼓勵孩子堅持良好的個人行爲習慣。比如;在洗手、外出的時候,常常會發生擁擠、吵鬧的情況,此時老師要給予幼兒適當的提醒,但是效果並沒有預期的理想。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反覆的提醒和規範,達到最好的效果。對於行爲習慣表現比較差的個別孩子要進行個別的批評教育。一段時間後大班的孩子就可以養成並遵守相應的規則。

(三)要使幼兒形成一個良好的日常行爲規範,在這裏我們還要特別注意的就是堅持。個人行爲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正所謂“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老師要制定出一套有限的常規培養的方法,結合每天的常規培養和學習使大班的幼兒達到要求的水平。一套方法要有統一的標準和執行力度,不能一個課程的老師嚴格遵守,另一個課程的老師就不嚴格遵守,使幼兒鬆鬆緊緊,不利於幼兒常規習慣的形成。只有統一的標準,統一的執行力度,才能使幼兒的常規培養保持穩定的狀態。

四、結語

幼兒的常規,是一個班集體形象的展現,也是帶班老師班級管理水平的體現。我想,只要有愛心,擁有恆心,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促進幼兒良好的個人習慣的養成,一個班集體一定會積極健康的發展,成爲每個孩子快樂成長的家園。幼兒的各項常規教育培養以及良好的個人習慣的養成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做爲一名幼師,對於幼兒的培養我們要從點滴做起,通過長時間堅持不懈的努力對幼兒進行常規的培養。陳鶴琴先生曾說過:一個人只有養成良好的習慣,才能受用終生;相反,習慣養的不好將會影響他的一生。不良的個人習慣不僅僅不利於幼兒的身心健康,在一定的程度上還會影響到幼兒的交往能力以及人際關係的和諧。幼兒園的常規教育對於幼兒各方面的發展都起了重要作用。因此,我們在日常的幼兒管理中要對幼兒進行系統的常規培養,處處做個有心人,爲幼兒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讓他們從小就養成自我服務的意識。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當然,這些並不是只單靠老師一個人,而是需要全社會、家庭給予我們更多的關注和支持,從幼兒做起,從老師、父母做起,爲幼兒今後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幼兒園教師論文14

“幼兒常規”就是幼兒必須遵守的日常生活規則。它是幼兒園促使幼兒的生活內容豐富而有規律,調動幼兒在一日生活活動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自主性和獨立性而採取的措施。小班階段是幼兒跨入集體生活的一個轉折點,此時期的幼兒無論在生理、心理上都處於個體發展的低級階段,在品德教育上處於他律時期,是進行常規教育的關鍵期。小班的常規建立好了,能爲以後中班、大班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那麼,如何做好小班的常規管理工作,下面我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體會。

一、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培養自我管理意識

衆所周知,現在的家庭幾乎都是四個大人圍着一個小孩轉,有的甚至還有保姆,所以,幼兒在生活自理上很差。因此,盥洗、解便、進餐、午睡等環節就成爲小班教師工作的難點,同時也是生活常規建立的關鍵環節。作爲教師是幼兒健康和安全的保護者,也是幼兒全面發展的引導者,要逐步引導幼兒學習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常規培養的有效途徑。

我園孩子在午餐後通常要做以下幾件事情:漱口――擦嘴――搬凳子――換鞋子――坐下看書或手指操。對於小班前期孩子來說,這裏面很多事情都是在教師提醒、幫助下才能完成的,帶小班的老師都有這麼一種感觸――現在的孩子自理能力太差了,什麼事情都要老師提醒,一上午下來,聲音都啞了。在這個環節裏,我比較注重培養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以午餐後要完成的生活活動爲例,我跟孩子們交流:

“你們知道午餐後到睡覺前這段時間我們要完成什麼事情嗎?”(漱口、擦嘴、搬凳子、換鞋子、坐下看書……)

“這段時間每天都一樣長,小朋友在這段時間裏必須做的事情都一樣多,可爲什麼有的小朋友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但有的小朋友卻沒有辦法完成?”(做事情不認真、拖拉)

“小朋友在這段時間裏容易犯什麼小錯誤?”(事情沒有做完就去玩玩具、跑到走廊上玩……)

通過商量,最終我們約定:從午餐吃完開始,老師不提醒小朋友現在該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不管你做什麼,只要在手指操音樂響起前坐在位置上就行了。當然,前提是坐到位置前應該把本來要完成的事做好。遲到的小朋友不能再搬凳子坐到集體中來,以免影響其他小朋友,且在別人做完手指操後,遲到的小朋友應該自行補做手指操,這個約定讓孩子們非常緊張興奮。經過半年的實踐,他們都學會了儘快把該做的事情做好,然後用剩下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嚐到了自己管理自己的“甜頭”。

二、靈活運用多種方法,深化鞏固常規要求

小班幼兒年齡小、自制力差、經驗貧乏、正處於獲得感知印象的階段中,在幼兒的常規培養過程,還需要我們從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出發,靈活運用多種方法,持之以恆將常規地進行鞏固。

1 兒歌的妙用

在對兒童進行常規教育時,我把一些常規要求編成短小的兒歌教給孩子,孩子在學會兒歌的同時也記住了相應的規則要求。

在幼兒疊衣服時候,我就運用兒歌:“衣服平平擺,關好兩扇門,左手抱一抱,右手抱一抱,鞠躬彎下腰。”使幼兒一下子掌握了疊衣服的步驟,在洗手的時候,教孩子們一邊洗一邊念兒歌:“小朋友,來洗手,洗手先要挽袖口,自來水打溼,擦肥皂,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換隻手,再搓搓搓,自來水衝乾淨,一二三,甩乾淨。”

洗臉時邊做動作邊念兒歌:“小毛巾,放手心(動作:拿毛巾,鋪平放到手中),包好小手來洗車,先來洗車燈,左邊車燈擦一擦(動作:擦左邊的眼睛),右面車燈擦一擦(動作:擦右邊的眼睛),再來擦擦小郵箱(動作:擦嘴巴),轉一轉,來到了平川幼兒園(動作:擦耳朵),嘀嘀嘀,到家了(動作:擦擦小鼻子)。”

吃飯時,利用餐前的時間念兒歌:“小飯碗,扶扶好,小勺子,拿拿牢,一口飯,一口菜,啊嗚啊嗚吃個飽。”

有了這種琅琅上口的兒歌,不用刻板地說教,這些規則便印在每一位孩子的腦海裏,在孩子的心裏紮根,潛移默化地教育着孩子。

2 標記的暗示

小班幼兒年齡小,自制力差,易遺忘,我把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規則繪製成形象有趣、色彩鮮豔的標記圖,設置在相應的環境中,以提示孩子作出相應的行爲反應,促進良好行爲的產生和發展。例如,爲了幫助孩子掌握“上下樓梯向右行”的規則,我在樓梯口畫上箭號:爲了讓幼兒知道正確的洗手方法,我拍攝了本班一位小朋友正確洗手的步驟,把照片張貼在盥洗室的牆壁上,孩子們每天洗手時,我都要提醒孩子們對照圖片上正確的洗手方法來洗,久而久之,孩子們在看看做做中主動、自覺地學習到了盥洗的好方法:爲了避免孩子在喝水處你推我擠、把水潑灑在別人的身上,於是我在地面上貼小腳印,請孩子們踩着腳印去取水:爲減少幼兒進衛生間發生碰撞,我在進出衛生間的過道上,畫上兩對小腳丫和來回箭頭,提醒幼兒靠右行走。同時,我在各個區角也巧妙使用各種暗記,引導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爲習慣。例如,在娃娃家裏,形象可愛的掛飾不僅幫助孩子分配角色,而且規定了參加遊戲的人數:在音樂角里,給放沙球的框子外就貼上沙球的標誌,放服裝的就貼上服裝的圖案,讓幼兒通過標誌瞭解相同的東西要放在一起,提高幼兒的分類意識:美工區我用剪刀、水彩筆等形象的圖案:玩具區張貼各種玩具圖標,小小標誌可以幫助孩子強化“玩完玩具歸類整理物品”的好習慣。就是在這些各種標誌的引領下,幼兒“有序擺物”、“靠右行走”等良好行爲自然產生,並水到渠成地內化爲一種習慣。

3 榜樣的激勵

在教育管理的過程中我發現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我善於捕捉孩子的閃光點進行現場的常規教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例如:每次在擦嘴巴或者是擦小手時,總會有一部分的幼兒不能按要求將毛巾自覺地整理好,用完之後總會隨手一丟。但有一次我發現子惠寶寶自覺地將別的幼兒用亂的毛巾放好,我馬上表揚了子惠,並請她來督促其他幼兒把毛巾放好,鼓勵其他幼兒也向她學習自覺地放毛巾。孩子們看到後,受到了極大的鼓舞,都想改正自己的缺點,努力成爲大家學習的榜樣。

因此當幼兒自覺地以榜樣的精神爲動力,以榜樣規範行爲做出良好的表現時,我會及時給予幼兒充分的表揚,使幼兒感受到學榜樣的益處,從而強化榜樣的影響力。

三、重視家園配合,同步推進常規教育

重視家園聯繫,達到家園同步,幫助家長能有的放矢地對孩子進行常規教育。有的幼兒在幼兒園表現很好,但一回家,家長往往隨其自便,不能嚴格要求,使幼兒園的常規教育功虧一簣。因此,把教育延伸到幼兒的家庭,讓家長參與教育,配合幼兒園培養幼兒在家在園的一致意識。例如,對幼兒進行禮貌方面的常規教育,我教給幼兒離園、到園、離家、到家的禮貌和禮儀,同時要求家長要有榜樣意識,以身作則,如送幼兒入園時,要做到主動和教師打招呼,讓孩子學說、學用禮貌用語。我還利用家長會,向家長們宣講本班制定的幼兒日常行爲規範,並把編寫的《行爲規範兒歌》印發給家長,讓他們明白“規範”的內容,按“規範”的要求去教育孩子。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幼兒不斷受到潛移默化,幼兒園常規教育的效果,就能得以鞏固。

總之,小班班級常規管理是一項艱鉅而細緻的工作,需要教師的智慧引領、藝術處理,唯有這樣,幼兒纔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漸漸得由他律走向自律。逐步成長爲遵守常規的小小文明人。

幼兒園教師論文15

語言教學是幼兒園階段主要的教學科目,通過語言教學的開展,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提升。然而,受到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幼兒園大班在進行語言教學時存在“小學化”的問題,嚴重地影響了教學效果,也不利於幼兒語言能力的有效提升。好動、愛玩是大班幼兒的突出特點,遊戲教學正是充分融合了幼兒這兩大特點的教學方式,通過遊戲開展語言教學,可顯着地提升教學效果。

一、遊戲教學在幼兒園大班語言教學運用中存在的問題

1.遊戲資源比較少

大班語言教學中利用遊戲教學時,需要豐富的遊戲資源來支撐,但當前大部分的幼兒園中游戲資源都比較少,教師自主開發的意識也比較差,有限的遊戲資源使得語言教學中可採用的遊戲方式僅有幾種,幾次輪轉使用之後,幼兒缺乏參與遊戲的興趣,不利於教學的順利開展。

2.幼兒參與遊戲的時間有限

大班在利用遊戲進行語言教學時,教學時間爲 20~25 分鐘,理論上來說,這其中大部分的時間都應該歸屬於幼兒,但真實的狀況是幼兒參與的時間比較少。有的幼兒園僅在遊戲即將結束時才讓幼兒參與進來;有的直接在字、詞的講解中穿插遊戲,幼兒基本上無法參與,與遊戲教學的實質相背離。

3.過分強調遊戲的規則

大班幼兒的年齡比較小,對規則的理解能力有限,違背規則遊戲的現象經常發生。然而教師在進行遊戲教學時,過分注重遊戲規則的強調,從而導致在短短的遊戲中出現教師多次維持規則的行爲,這不但影響了遊戲的連貫性,同時也會影響幼兒參與遊戲的興趣。

二、幼兒園大班語言教學中提升遊戲教學效果的措施

1.更新遊戲教學理念

在遊戲教學中,幼兒通過參與、體驗,獲得相應的知識,這是一種主體性的體驗,可提升幼兒感知的效果。教師利用遊戲進行語言教學的過程中,首要的便是秉持正確的遊戲教學理念,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在遊戲教學中,幼兒是遊戲的主體,處於核心的位置。設計遊戲時,要兼備知識性和趣味性,而且要明確自身的引導地位,進而在教學中有效地發揮引導作用,讓幼兒在遊戲中掌握語言知識,鍛鍊語言能力。

2.創造性地進行遊戲設計

與其他科目教學相比,語言教學具備可滲透性的特徵,語言即是人們生活交流的重要工具,同時也是教學正常開展的重要支撐,任何一個科目的教學中,都存在語言教學。大班教師在進行語言教學時,要利用各種可以利用的機會實施語言滲透,提升語言教學的效果。教師在設計語言教學遊戲活動時,要堅持創造性的理念,在遊戲中增加語言因素,注重語言能力的發展。在語言教學遊戲中,角色遊戲、表演遊戲都可以被多次運用,而且不會讓幼兒有重複的感覺,而且在此過程中,還可以讓幼兒鍛鍊語言能力。在進行《小狐狸畫春天》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設計角色遊戲,在課前,教師準備好頭飾,包含小猴子、小熊、小刺蝟和小狐狸,課上教學導入之後,教師請幼兒分別扮演小動物,表演他們迎接春天的方式。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加上自己的想象,並將自己的想象描述給其他小朋友,在此過程中,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遊戲中,同時語言能力及想象力都得到了有效的鍛鍊。

3.增加幼兒園的遊戲資源

網絡中包含海量的信息,教師通過關鍵詞的搜索,可以搜索出多種遊戲方式。但遊戲方式畢竟有限,教師要打開視野,以更爲寬廣的思路開發遊戲資源。在開發資源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打破採用“現成遊戲”的方式,通過自創的方式使得幼兒園的遊戲資源得到豐富。

4.遊戲中充分尊重幼兒

教師在進行遊戲教學的過程中,除了將大部分的時間留給幼兒之外,還需要在遊戲中充分尊重幼兒,堅持幼兒在遊戲中主體性的原則。幼兒語言遊戲教學中,存在的不確定性比較大,因此教師不應該刻板地遵守遊戲規則,而是要給幼兒留有適當的發揮空間,在合理的範圍內,尊重幼兒,實現在遊戲中教學。對幼兒不遵守規則的行爲,教師應在合理的時間來引導,避免反作用,促使幼兒理解規則,並自覺遵守規則。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學的目的在於培養幼兒良好的語言能力,教學中,通過遊戲教學的運用,讓幼兒在玩遊戲中掌握語言知識,鍛鍊語言能力。在運用遊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地尊重幼兒的主體性,併合理地對幼兒進行引導,實現教學與遊戲並重的目標,顯着地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王鳳霞.幼兒園大班教學遊戲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xx(22).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