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集錦4篇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集錦4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8.1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集錦4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萌發保護丹頂鶴的情感

理解歌曲內容,感受歌曲優美、動人的旋律

能大膽地用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歌曲的內容並會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難點:體會歌曲所表達的情感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經瞭解有關丹頂鶴的常識

物質準備:課件、磁帶、錄音機、手工紙人手一張

教學過程

教師帶領幼兒隨着“嘎達梅林”的主旋律學鶴飛進入活動室。

一、無伴奏完整欣賞(教師扮演“風兒”表演唱)

提問:聽了風兒的演唱,你心裏的感覺怎麼樣?風兒給我們講了一件什麼事?

二、分段欣賞

1.欣賞“走過那條小河……留下一首歌”。

教師:多麼善良的姑娘,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她的家鄉(動畫放映,老師清唱)。

提問:你們喜歡小姑娘的家鄉嗎?爲什麼?

2.欣賞歌曲高潮部分。

教師:可是,有一天,一隻丹頂鶴受傷了,善良的小姑娘把她救了上來,可是她自已卻……(引導幼兒回答,引起共鳴。)這時,白雲哭了,風兒哭了,還有誰哭了呢? (讓幼兒聯想回答)

3.播放動畫,欣賞結束部分。

教師:就在大家都爲女孩傷心哭泣的時候,人們發現了什麼? (有一隻丹頂鶴在飛來飛去)。教師清唱“還有……輕輕飛過……”

三、聽錄音,幼兒邊欣賞歌曲邊用動作表演歌曲。

四、引導幼兒發表自己欣賞歌曲後的感受和想法。

延伸活動

教師和幼兒一起做紙鶴及其他服飾、道具,放在音樂角,供幼兒自選活動時使用。

活動評析

一、設計意圖

本次活動所欣賞的歌曲是民衆中廣泛流傳的一首民歌,歌曲旋律優美,宛如一個故事向聽者娓娓道來,歌曲感染力很強,能夠激發幼兒關愛動物、關心他人、關注環境的情感。根據幼兒的思維特點,我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來幫助幼兒理解歌曲內容,激起幼兒情感上的共鳴。在教學環節安排上,採用“整一分一整”的模式,儘量爲幼兒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尊重每個幼兒的情感和創造。

二、效果分析

本次活動所欣賞的歌曲雖然是成人中廣爲流傳的民歌,但也能夠被幼兒所接受,而且收到了較好的效果,這可說是幼兒音樂欣賞的一個大膽的嘗試。在活動中,無論是欣賞還是表演幼兒都十分投入,很多幼兒已經熟悉了歌曲旋律並會輕輕跟唱,同時,動人的歌曲內容和優美的旋律讓幼兒的情感得到激發,特別是欣賞女孩爲救丹頂鶴而獻身時,好多幼兒都流露出難過之情。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教師隻字未提如何愛鳥、愛自然的要求,而是在潛移默化中讓幼兒關愛動物的環境情感得以薰陶感染。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獨立地想辦法,解決活動中產生的小糾紛,小問題。

2、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1、《行爲習慣》的電子幻燈

2、老師將《行爲習慣》中《怎麼辦?》中的內容以及班級的幼兒在遊戲中發生的矛盾寫成紙條,分成必答題和搶答題兩部分。

指導要點:

1、將幼兒分成若干組,開展答題比賽。

2、幼兒選擇最感興趣的話題,來展開討論。

3、情境表演,每組幼兒選擇《行爲習慣》中的一項內容,進行表演。

活動反思:

聽完這節課,整體的感覺是老師對每一個問題都分析得很細、很清楚。也就是這樣,課堂上顯得教師一直在問,學生一直在跟着老師的問題走,缺少了學生自主學習和思考交流的時間。針對以下三個地方的教學,說說自己的一點建議和想法,與李老師共勉。

一、教師上課的時候是先出示圖,讓學生看圖說說圖意,然後再完整的出示題目,讓學生讀題,再列式解答。

我看了一下教材,教材是這樣編排的:上面是問題的文字描述,下面是圖示。教材爲什麼這樣編排呢?我想一是考慮到學生的學習特點,二年級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解決問題的經驗,對數學問題的結構有所理解,能獨立的閱讀理解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二是孩子的思維正在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化,問題的呈現也從圖畫應用題→圖文結合應用題→文字描述應用題。對學生來說,這是一個不斷提升解決問題能力的過程。

由此我想:這節課還是要先出示完整的問題,讓學生讀一讀,尋求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之後,再用圖表示,這樣一是培養了讀題審題能力,再是讓學生感知可以用圖表示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爲以後畫圖解決問題做好準備。這也提醒我們在教學設計時首先要研讀好教材,把教材中每一句話、每一個問題都認真的讀一讀、想一想:教材爲什麼這樣編排,這節課要達成什麼樣的目標,教學時組織什麼樣的數學活動幫助達成目標……進行了深入的研讀和思考之後,再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教學的設計。

二、在引導學生解決“每個紙盒放幾隻”這個問題時,教師的問題比較碎,學生完全是在教師的一個又一個問題的引領下完成了這道題目,這樣按照已有的問題進行引導,課堂上不會出現預設之外的問題,比較容易把控課堂。但這樣一來就束縛了學生的思維。不如再放一下,教師少講,能讓學生講的讓學生講,能讓學生說的讓學生說。

李老師教學的流程是:出示圖,說圖意→出示文字描述的問題→讀題,強調“平均”→列式,口答板書,問用了哪句口訣→爲什麼用除法列式→15、3、5的含義→驗證。每一步都是教師用一句話或者一個問題提出來,讓學生根據要求去做。其實這些可以整合,把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思考,再小組探究,全班交流即可。教師不用說太多的話,也不用提太多的問題。問題太多就成了牽着學生走了,發揮不了學生的自主性。

這個問題對於學生來說是沒有難度的,只是在學習的過程中要讓學生體會利用除法解決問題的解題過程,一步一步引領能體現解題的步驟,但學生卻很難感受到解題的過程,因爲都是老師設計好的,讓他們做什麼他們就做什麼,讓他們想什麼他們就想什麼。如果把這個問題放給學生:讀完題之後,讓學生說說條件、問題,接着問:誰會解答這個問題?請你自己先寫一寫,然後給小組內的同學講一講,一定要講清楚自己是怎麼想的,爲什麼這麼列式。比一比,看誰能給同學講清楚。

這樣,讓學生在小組內先講一講,一是讓每個孩子都有講述自己想法的機會,再是學生要講給別人聽,自己就得先組織語言,就得思路清晰。另外,還能培養學生的傾聽,一人講,另外的一個或兩個人就要認真的聽,才能判斷同學講的好不好,清不清楚。既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傾聽能力。

三、兩道題目進行對比概括時,教師講的比較多。教師提出的問題是:兩道題目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學生從題目的信息、問題,解題的方法還有單位等方面說出了相同點和不同點,但不是教師想要的答案,所以一直在問學生還有沒有其他的想法? 後來學生就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也就不再說話了。聽課的老師明白,老師想要總結出第一道題是求每份是多少,第二道題目是求份數,求每一份是多少或者求份數都是用除法計算。

但這樣概括性的總結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來說真的是很難,學生只能體會,感受,卻不能用明確的話描述出來,其實學生前面說的“都是有15只蠶寶寶”,“一個信息是另一個題目中的問題”“一個求的是每個盒子裏有幾隻,一個求的是有幾個盒子”。學生在這樣比較描述的過程中就能夠體會,只需要教師在學生描述的過程中把每個信息和問題用數學上的語言概括出來即可。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幼兒練習助跑跨跳過一定距離的平行線。

2、發展幼兒爬行、繞過障礙物跑、跨越、跳越的能力以及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3、激發幼兒遊戲活動中的競爭意識和合作意識,培養孩子的合作能力。

4、發展身體協調性。

5、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與快樂。

活動準備:

平整的場地、軟墊子、障礙物小椅子、繩子、沙袋、羊角球。

活動重點:

幼兒練習助跑、跨越、跳越等動作要領,掌握遊戲規則。

活動過程:

1、活動開始:

老師帶領幼兒兩路縱隊進入活動場地,進行熱身運動:雙臂繞環手腕、原地跑跨跳。

2、引出活動主題,介紹場地,創設情境:

師:馬棚裏住這一匹老馬和一匹小馬,有一天,老對小馬說:“孩子你已經長大了能幫媽媽做點事嗎?”小馬高興地說:“怎麼不能,我很願意幫您做事”。老媽說:“那好啊,你把這半口袋糧食給奶奶送去好不好?”於是,小馬就馱起糧食飛快的向奶奶家跑去。

小馬在運糧去奶奶家的路途中一共經過四個地方,第一個森林,它要繞過樹樁(小椅子)走出森林,第二個是跳過一個小土堆(沙袋),接下來是要爬過一塊草地(軟墊子),最後要跨過一條河(兩根繩子)。

3、穿過障礙,練習助跑跨跳。

教師提醒總結:

小朋友到小河邊千萬不要停下來,這樣會跨不過去掉到河裏。跨的時候,步子要邁大,腿擡高才能跨過去。回來的時候,從隊的兩邊跑回來,排在隊尾。大家要有秩序,前面一個孩子穿過森林後,下一個孩子就開始跑。咱們看看那匹小馬最聽話,表現最勇敢。

現在我們將分成兩隊,要求幼兒背上羊角球進行比賽,小馬們爬過綠草地時,用肘關節爬過去。幼兒遊戲時,老師應始終提醒幼兒助跑跨跳的動作要連貫,並及時組織幼兒排好隊,進行第二輪遊戲。教師指揮小馬有秩序的完成運糧任看哪組的小馬最先順利到達奶奶家。

教師小結:小馬們在運糧的時候都非常認真、勇敢不怕困難,個個都很厲害是個勇敢的孩子。

4、結束部分

(1)教師小結遊戲情況,對認真玩遊戲的'小馬提出表揚,

(2)放鬆整理運動。

活動延伸:

回家後與爸爸媽媽一起做小馬運糧的遊戲活動。

活動反思:

1、《綱要》中指出: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遊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戶外活動的興趣。針對大班的年齡特點和興趣點,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在創設了森林、山坡、草地、河流的情景,孩子們會覺得很有趣,也能發展孩子的爬、繞障礙物跑、跨越、跳越的能力,在遊戲的過程中,

2、此活動非常適合大班兒童,大班的孩子喜歡跳、爬、鑽、繞等,在活動中幼兒都非常喜歡這個活動遊戲,能積極參加到遊戲當中。在遊戲中不但提高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同時也培養幼兒堅強勇敢樂於助人的良好品質。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設計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教育幼兒幫助他人,鼓勵爲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引導幼兒觀察生活中那些人在努力爲他人服務,感知爲他人服務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學習朗誦散文,感受散文中表現的快樂情緒。

2、理解每一個小動物爲小屋所做的事情,感受爲他人付出是快樂的。

3、藉助圖文並茂,以圖爲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4、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不同小動物爲小花屋所做的事情,而這些事情是和每一種小動物特有的本領相關,並感知這些小動物的特徵。

難點:有感情的朗誦散文,注意吐字發音。

活動準備

1、 教具:散文《快樂的小屋》及圖片和課件。

2、 學具:胸卡—螢火蟲、小蜘蛛、小麻雀、紡織娘、蛐蛐、小螞蟻。

活動過程

一、 開始環節

1圖片導入

教師逐一出示散文的圖片,請幼兒看看畫面上都有什麼,看完後請幼兒給作品取名,引出《快樂的小屋》的主題。

2 討論:爲什麼說這是一間快樂的小屋呢?

二、基本環節

1 教師邊出示圖片邊朗誦散文《快樂的小屋》,請幼兒欣賞。

2 教師提問,讓幼兒說出小動物爲小屋作了什麼?

3 學習朗誦散文

(1)邊看圖邊聽老師完整地朗誦散文《快樂的小屋》

(2)引導幼兒和老師一起有感情地朗誦散文

(3)請幼兒觀看課件《快樂的小屋》

三、結束環節

請幼兒戴上胸卡,扮演不同的小動物,根據散文內容進行表演,並嘗試分句論說

四、延伸環節

1、將相關頭飾和道具投放到表演區,請幼兒開展表演活動,並聯系朗誦

2、在美術區開展“快樂的小屋”主題畫活動,請幼兒把自已心目中快樂小屋的樣子畫出來,並把幼兒的作品集中展示,大家共同分享交流。

教學反思:

我通過鼓勵幼兒參與與猜測和想象等活動,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通過組織表演和仿編等形式,引導幼兒學習利用詩歌中的語言,表達個人的經驗,幼兒參與的積極性比較高。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