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六篇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六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六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名稱:數學:爸爸、媽媽和我

活動目標

1、嘗試分辨爸爸媽媽和寶寶的物品,感知物品的大小及其它特徵。

2、學會按爸爸媽媽和寶寶的圖片標記匹配相應的物品。

1、有初步地關心爸爸媽媽的情感體驗。

活動準備:

教具:爸爸媽媽和寶寶的圖片各一張,三個人的襪子、衣服等衣物若干。

學具:《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1、這是誰的衣服。

出示爸爸媽媽和寶寶的圖片,向幼兒介紹:這是寶寶的一家。引導幼兒觀察並說出誰是爸爸,誰是媽媽,誰是寶寶,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出示實物衣服、褲子等服裝圖片,請幼兒說說這些是什麼?有什麼不同?這是誰的衣服?你是怎麼知道的?

2、送衣服

請幼兒把選擇好的衣服送給爸爸、媽媽和寶寶,鼓勵幼兒邊送邊說:這是爸爸(媽媽、寶寶)的衣服。

3、幼兒操作活動

送東西:請幼兒先觀察分辨爸爸媽媽和寶寶的標記圖,然後把方框裏的物品分別連線到爸爸媽媽和寶寶的標記上。

連線:請幼兒觀察圖片,把爸爸的東西和爸爸的圖片連線,媽媽的東西和媽媽的圖片連線,寶寶的東西和寶寶圖片連線。

4、說一說、看一看

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給爸爸媽媽和寶寶送物品的。

展示個別幼兒的作業,請他說一說哪些東西是爸爸的,哪些東西是媽媽的,哪些東西是寶寶的。

教具準備我準備了男女小寶寶圖片,小手和頭花各一個.並準備了視頻展示儀.第一環節,出示小寶寶圖片,誰是女孩子,誰是男孩子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由於我講解的很詳細,孩子們都能動手做了操作,.一些以前不肯動手的孩子今天也嘗試了自己做,雖然他們的作業中有許多遺漏的,但至少他們動手做了,說明已經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目標:

1、能感受和發現春天的天氣和花草、樹木的變化。

2、樂意在老師的引導下觀察初春的景色,喜愛春天。

準備:

1、選擇花草樹木、變化明顯,並有迎春花的地方。散步時帶領幼兒觀察發芽的樹。

過程:

1、春天真舒服——到戶外感受春天的天氣。

帶幼兒到戶外曬太陽,鼓勵幼兒表達陽光照在身上的感覺,感知春天來了,春天真暖和。

2、花草、樹木怎麼了——觀察春天的花草、樹木。

(1)、帶領幼兒觀察迎春花,通過看一看、聞一聞、說一說,知道春天來了,迎春花最早開放。

(2)、與幼兒邊走邊欣賞春天的花草、樹木,知道春天的花是無顏六色的,小草變綠了,大樹長出了綠芽芽。

3、我找到了春天——表達自己的發現。

(1)、你們找到春天了嗎?它藏在哪裏?

(2)、引導幼兒運用恰當的詞彙表達。

(3)、帶幼兒到戶外遊戲。

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繼續引導幼兒在戶外觀察、尋找春天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發現範例圖中物體的空間關係。

2.能用實物展現範例中的物體的空間關係。

3.幼兒能根據需要選取積木,輕拿輕放。

活動準備:

1.積木造型照片一套8張。

2.幾何積木圓柱體,長方體,正方體,球體各兩個。

3.底卡3《補圖畫1》,圖形補塊6個。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派派學麥麥搭積木”爲情景)

1.介紹角色出示麥麥和派派:“麥麥是搭積木能手,每天都能搭出一種新花樣。(出示積木照片)派派想學麥麥搭積木,就把麥麥搭的積木拍成了照片,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你能看出麥麥搭的是什麼嗎?”幼兒欣賞。

2.看照片搭積木取任意照片,提問:“用了幾塊積木?分別是那些積木?”出示積木,根據照片找出積木,搭積木。

二、幼兒分組操作

1.分組操作請幼兒回到自己所在組開始搭積木。

2.觀察指導教師巡視各組,觀察幼兒是否理解操作規則。

3.提示常規教師:“做完的小朋友,可以拿給其他小朋友檢查一下,檢查完後要把所有積木放回筐子裏,如果少了趕緊找一找,材料都收好了就可以和相應組小朋友交換操作。

三、交流評價

1.展示交流教師:“小朋友們,你們都搭好了麼?把搭好的積木留在桌子上,請大家相互參觀一下。

2.評價教師:“今天我看到小朋友用積木把每個圖上的建築都搭了一遍,你們真棒。”

3.整理教師:“派派要和大家再見了,我們也一起把材料收起來吧。幼兒有序收學具,活動結束。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2.觀察小田鼠的揹帶褲穿在不同動物身上的.變化。

3.知道有好的東西要與大家一起分享。

4.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5.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認識故事中的動物,感知動物的大小,試穿過揹帶褲。

2.物質準備:大圖書、小圖書、動物圖片、一條有彈性的揹帶褲、糖果。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請不同幼兒試穿揹帶褲,感知揹帶褲的變化。

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件揹帶褲,要和小朋友分享,請你們試穿一下。(教師邀請兩名高矮胖瘦不同的幼兒穿上揹帶褲,讓幼兒說出揹帶褲穿在小朋友身上的不同。)說說看他們穿起來有什麼不一樣?

(二)閱讀圖書1-3頁,引導幼兒尋找畫面關鍵線索。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圖書,《分級閱讀》第二級第7冊,裏面有個故事,名字叫做《小田鼠的揹帶褲》。書裏的小田鼠也穿着一件漂亮的揹帶褲,你覺得小田鼠會不會像我一樣,把漂亮的揹帶褲和朋友們分享?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1.第1頁:圖書中有誰呢?小田鼠穿上揹帶褲怎麼樣?

2.第2頁:野兔和小田鼠在說些什麼?

3.第3頁:野兔穿上小田鼠的揹帶褲後又是怎麼樣?

(三)教師設置疑問,引導幼兒自由閱讀小圖書。

1.設置懸念。? 師:還會有誰也想穿揹帶褲,野兔會不會和朋友們分享?到最後揹帶褲又會變成了什麼樣?

2.提閱讀要求:? ⑴一頁一頁輕輕翻,認真看。

⑵看看有誰穿了揹帶褲,穿起來動作、表情怎麼樣?

3.幼兒自由閱讀小圖書,教師進行指導,重點指導幼兒觀察誰穿了揹帶褲,感知揹帶褲穿在不同動物身上的變化。

四)集體閱讀圖書。

1.結合動物圖片,回憶圖書內容。 師:還有誰穿了揹帶褲?穿起來怎麼樣?

2.師幼共同閱讀。??? 師:剛纔小朋友看得真仔細,現在我們再來看一遍。

(五)情感提升,感受與人分享的樂趣。

1.引導幼兒討論:揹帶褲不能穿了,小田鼠爲什麼不難過?? 師:小田鼠的揹帶褲最後變成什麼?雖然揹帶褲不能穿了,小田鼠爲什麼不難過?? 小結:雖然揹帶褲不適合每隻動物們,到最後揹帶褲不能穿了,可是他們都很開心。小田鼠看到夥伴們都那麼開心,他也快樂的把變形的揹帶褲掛在長頸鹿脖子上蕩起鞦韆,玩得很開心。

2.實境式共同分享。? 師:這裏有一包糖果,可是隻有一包,怎麼辦?(引導幼兒說出分享使人快樂。) 小結:可以把這包糖果拆開,分給每一個小朋友。好的東西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小朋友開心了,我們自己也會更開心的。

設計意圖:幼兒園裏常常能目睹這樣的情景:兩個孩子爲了同一件玩具發生爭吵甚至打鬥;或有的孩子寧願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願把它讓與別人玩。現在的孩子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是家庭中衆多成人關懷、照顧的唯一對象,從而養成了它們樂意接受別人的東西,卻不願將自己的東西讓與別人分享的行爲。故事《小田鼠的揹帶褲》刻畫了幾個可愛、率真的小動物,講述了樂意和別人分享是一種美好的品質,同時讓孩子們感受到與人分享的快樂與意義。因此,我感覺《小田鼠的揹帶褲》對幼兒具有比較好的教育意義。我從認知、技能、情感三個方面將本節課的目標定爲:能初步理解故事中的內容;感知故事中可愛的動物形象,說出動物之間簡單的對話;知道和別人分享東西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活動反思:

我採用了談話導入的方法,爲了能引發幼兒的興趣,我以神祕的口吻與幼兒進行對話。在整體講述了故事之後,幼兒對故事有了個大概的瞭解,我開始引導幼兒學習故事中“揹帶褲真漂亮,讓我穿一下,好嗎?”這一反覆的句式。在課程設計的最初,我以爲引導幼兒學習故事中的對話,就是讓幼兒學習故事中小動物講的任何一句話,後來我通過查閱資料瞭解到,學習故事中的對話,其實就是讓孩子學習故事中反覆的一個句式或者一句話,而不是所有的句子。在學習對話的時候,幼兒觀察圖片,讓幼兒有物可講,而不是憑空說話。? 爲了引導幼兒說出“揹帶褲真漂亮,讓我穿一下好嗎?”這一句式,我設置了一個提問“小兔想穿這條漂亮的揹帶褲,它會怎麼借呢?”。通過這一提問,幼兒知道小兔想要表達的意思就是爲了借這條揹帶褲,但是具體的這句話怎麼說我沒能給予恰當的語言提示。因此,在語言課上,教師的過渡語有着啓迪性幼兒思考的作用,針對這方面我還有待加強。? 當我把較多的重心放在讓幼兒觀察圖片,說出故事中對話的時候,導致了我後面的過程顯得有些倉促,整節課時間的分配顯得有些頭重腳輕。? 雖然課上有不足,但是目標基本達成,孩子們基本上能說出對話,也知道了和別人分享是一件很高興的事情,孩子們也很樂意的參與了活動。我會繼續努力,希望能有所提高。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瞭解雪花的特徵,並能用語言表達。

2、運用撕撕、拼拼、貼貼、塗塗的方法制作美麗的雪花。

3、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快樂,初步產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雪花的形狀

難點:製作雪花

活動準備

顏料、膠水、抹布、刷子、白蠟筆畫好的雪花圖案、畫好的雪花圖案

活動過程

一、導人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聽音樂小雪花的歌曲,讓幼兒聽着好聽的聲音一起邊唱邊跳進教室。)

師:小朋友,冬天到了,你們最喜歡冬爺爺的什麼禮物呀?引導幼兒討論。教師:冬天天氣很冷,天空中下起了雪花,小朋友你們喜歡雪花嗎?今天,冬爺爺真的送來了你們最喜歡的禮物,看,放課件。

二、欣賞雪花,教師講解。

(通過看圖片,讓幼兒認識下雪了、雪花、雪人的詞,並知道雪花有六個花瓣。)師:今天老師給雪花拍了一張照片,讓幼兒看,問幼兒有沒有看到呀?沒有?可是,這片雪花就在這一張紙上,老師來變一個魔術給你們看看,把他變出來,好不好。

三、介紹一種新的畫畫工具。出示刷子引起幼兒的興趣。教師邊畫邊講解。

師:今天,老師還請來了一位朋友來幫忙,你們看,他是誰呀?這是刷子,我們已經學習了一首小刷子的兒歌,我們一起來念一遍,“我是一個粉刷匠,小刷子,手中拿,找中顏色做朋友,蘸一蘸、舔一舔,來來回回仔細刷,我的本領真正大”。教師示範,請一名幼兒上來練習。講解塗色的要領。提醒幼兒顏色未乾時千萬不能用手去摸畫面,如果手上髒了,可以請抹布幫忙。

四、幼兒操作。

請幼兒也來變魔術,一組幼兒撕貼雪花,一組幼兒塗色變雪花。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顏色未乾時千萬不能用手去摸畫面。

五、欣賞並展示幼兒作品。

幼兒手拿作品相互欣賞。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幼兒興趣濃厚,選材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冬天的快樂,感受大自然帶給我們的神奇,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知道冬天的特徵以及雪花有六個花瓣,整合語言講述、環境創設、交流互動、動作展現、識字活動、認識了有關雪的文字,並能用語言來表達, 使整個活動形象生動、活潑有趣。在活動中,幼兒對油水分離的美術效果十分感興趣,她們對顏料刷子刷刷刷後的美麗的冬天景色回味無窮。結合兒歌,運用多種方法撕撕、貼貼、塗塗的方法制作美麗的雪花。採取了分組的形式,每一組都提供了不同的材料,製作的方法也不同,充分體現了幼兒的主體地位和能力的差異,調動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的積極性。不足的是一組塗色幼兒動作較快,好象完成了沒事了,幼兒有些閒着,這時可以引導幼兒,幼兒與幼兒之間可以相互欣賞自己的作品有些什麼不同,讓他們有一個交流的過程,通過這個活動,我會在以後的活動中會更加註意。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讓孩子能從給出的樂器(鼓和響板)的一表現中感知大聲、小聲,並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2、引導幼兒總結出生活中的聲音,哪些是大聲發聲,哪些是小聲發聲;

3、讓孩子自己大聲、小聲說話,引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何時應該大聲說話,何時應該小聲說話。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孩子從樂器中感知大、小聲,並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2、讓孩子自己說出生活中的聲音,哪些是大聲、哪些是小聲。同時,在生活中何時應該小聲說話,何時應該大聲說話。

活動準備

兩件樂器,鼓和響板各一個。生活中各種聲音的音樂,大聲的,如小貓、小羊、電話鈴聲、下雨的聲音等;大聲的,如小狗、老虎、鋼琴及打雷等聲音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引入鼓和響板兩個樂器,聽兩樂器發出的聲音,並讓孩子自己感知並總結出大聲、小聲。

1、小寶貝們,今天老師帶來了兩個樂器寶貝和我們做遊戲。現在我們把它們請出來,好嗎?

2、分別介紹兩個樂器的名稱,外形及顏色;

3、敲擊兩個樂器,請孩子說出兩樂器發出聲音的區別,引導孩子說出大聲、小聲。

二、基本環節

1、在開始環節,孩子初步感知大聲、小聲的的基礎上,播放課前收集的音樂。多播放幾遍,先讓孩子說出在音樂中都聽到了些什麼聲音?

2、在孩子說出聽到的聲音後,引導孩子進行模仿,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3、在孩子聽到並模仿出各種聲音後,引導孩子對音樂進行分類,哪些是大聲發聲的,哪些是小聲發聲的,進一步鞏固孩子對大聲和小聲的感知。

4、引導孩子自由發言,說出在生活中還有哪些發聲是大聲或小聲的,如小鳥、公雞、火車、小汽車,敲擊小碗和門發出的聲音等等。

通過這個環節,孩子對大聲、小聲有了很明確的認知。

三、結束環節

帶領孩子模仿在前一環節找到的日常中大聲、小聲的發聲及身體模仿律動,進一步鞏固大聲、小聲的感知。

四、延伸環節

引導孩子生活中何時該大聲說話,何時該小聲說話。如上課回答老師問題時,在公共場合時,在醫院時等等

教學反思

1、通過本次教學活動,孩子在輕鬆、好奇及愉快的狀態下,通過感知日常聲音,知道了大、小聲的概念;並能在一定程度上總結出日常聲音中哪些是大聲、哪些是小聲。

2、通過對大、小聲的教學,引導孩子的日常行爲規範,告訴孩子在哪些場合應該大聲、哪些場合應該小聲。

3、教學中如果在讓孩子進一步模仿公共場合場合中大聲和小聲如何說話的遊戲,就更能使孩子對日常行爲規範進行學習和鞏固。

小百科: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聲波。是通過介質(空氣或固體、液體)傳播並能被人或動物聽覺器官所感知的波動現象。最初發出振動(震動)的物體叫聲源。聲音以波的形式振動(震動)傳播。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