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教育寶寶可以使用的幾個原則

教育寶寶可以使用的幾個原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3.2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教育寶寶可以使用的幾個原則,孩子的教育問題應當受到重視,家長可以多鼓勵孩子主動解決問題,父母要多多鼓勵孩子,孩子的教育問題是每個家長都在操心的,教育寶寶可以使用的幾個原則教你如何教育孩子。

教育寶寶可以使用的幾個原則
教育寶寶可以使用的幾個原則1

海外的著名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表示:成功的爸爸媽媽在打造寶寶時使用的教育方式和原則與不成功的爸爸媽媽是不同的,成功爸爸媽媽更多地傾向於使用無錯、無批評、無壓力三大原則。

無錯原則

當寶寶變得淘氣、打架、損壞東西之類的行爲時,一般的教育觀念認爲寶寶犯錯誤了,還有就是針對具體情況進行說服教育甚至打罵。這是寶寶對客觀世界進行探索的行爲,在寶寶自己的意識中,並不認爲這是一種不合理的行爲,千萬不要因此而認爲他是一個令人煩惱的故意惹人生氣的“討厭”寶寶。

無批評原則

一些爸爸媽媽在平時的寶寶教育中,一旦寶寶出現差強人意的行爲,就對新媽媽大聲責備、打罵或表露出十分厭煩的情緒。這樣的處理方式是十分不妥的,會使寶寶不知應該怎麼去做,自信心大大受挫,於是只會什麼也不做,喪失應有的自我行爲主動性,長大後會表現出退縮、自卑、缺乏主動性等個性問題。對0歲-3歲的寶寶來說,說理性批評是有好處的,但是他並不能完全聽懂。因此,教給寶寶正確的行爲方式判斷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無壓力原則

那麼,讓寶寶0壓力對不對呢,讓寶寶在一種非常非常順利的環境中成長,那麼寶寶長大後遇到困難就會手足無措?事實上,無壓力原則並不是這樣理解的。現代教育學和心理學認爲,一個只有在平等尊重的情境下才能產生合理、創新的思維。有些爸爸媽媽在養育寶寶過程中,盲目運用自己的權威地位,使寶寶內心產生不必要的恐懼和緊張。“你要是做不好,長大隻能要飯了”!“再不好好做,就把你關進小黑屋”!此類語言或者做法,都會給寶寶造成不必要的恐懼,使寶寶失去對自己的肯定和勇氣。寶寶在恐懼和緊張情況下,往往產生自我被動、退縮、怯懦。

總結:成功爸爸媽媽更多地傾向於使用無錯、無批評、無壓力三大原則。比方說:對0歲-3歲的寶寶來說,說理性批評是有好處的,但是他並不能完全聽懂。因此,教給寶寶正確的行爲方式判斷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教育寶寶可以使用的幾個原則2

  1. 0歲起步原則

如果把胎教劃歸優生範疇的話,早期教育則應從出生開始,重視全面培養,充分利用好0~6歲這一人生髮展最珍貴的黃金歲月。

因爲到6歲大腦就基本成熟了,如果錯過了這個生長期,人的腦力、性格和心靈就永遠不會再有這樣的機會去奠定精神健康成長的基礎了。

千萬不要認爲,抓早是爲了提前幾年上學,提前幾年畢業和工作。如果僅此而已,那就太低估早期教育的意義了,你的認識還在門外。如果只是爲了“提前一點畢業”,那麼在目前我國就業尚有困難的情況下,何苦讓孩子早早進入社會呢?又何苦要實施早期教育呢?

總之,早,是爲了奠定人才的素質基礎,使他日後的發展有一個很高的起點、極強的優勢。

  2. 激發興趣原則

興趣是嬰幼兒精神發育和主動學習的第一內驅力,正確的、濃厚的興趣的形成(包括廣泛興趣和一定時期的中心興趣),本身也是他們心理髮展的重要內容。

對於一般人來說,興趣尚且是“最好的老師”,那麼對於嬰幼兒來說,興趣則幾乎是他們“惟一的老師”。因爲嬰幼兒會拒絕興趣以外的一切教育,對引不起興趣的事就關閉注意的.門戶,封鎖記憶的倉庫,停止思維和想像的啓動,甚至還會哭鬧。相反,如果孩子對某些事產生了敏感,感受到趣味,有了新鮮感和好奇心,他就會不分是難是易,不管重要不重要,不管課內還是課外,也不管理解或不理解,都能無意識或有意識地逐步記憶,漸漸領悟和掌握。他無需“苦學”,就能像學好母語一樣,精確地獲得理想的發展。

嬰兒處於無選擇探求期,對一切新鮮事物幾乎都會發生興趣,所以要充分利用這個時期進行灌輸纔好。不給他灌輸好的,他就會接受壞的;人的灌輸使他成爲人,狼的“灌輸”就使他成爲“狼”;灌輸遊遊蕩蕩,他就成爲“浪蕩公子”或“悠閒公主”。

  3. 積極暗示原則

嬰幼兒是世界的“生客”,他們缺乏知識,沒有主見,毫無判斷能力,處處只是接受環境以及人們的行爲和語言的影響。他們是環境的動物,環境塑造着他們的個性。因此,必須堅持利用環境、行爲和語言積極暗示孩子,使他們產生認同,反對任何消極暗示和影響。

要堅持以正面鼓勵爲基本教育方法,培養起他們的自尊心、上進心、自信心、同情心等,以保證他們得到全面和充分的發展。多一些鼓勵、表揚、信任和嚴格要求,少一些批評指責,禁止無可奈何地消極數落,總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好孩子,這是一條重要的基本原則。

  4. 化難爲易原則

在人才成長的路途上會有許多學習的難關,越是將來發展困難的方面越要早學,提前讓孩子接觸,以獲得對這個方面的初步印象,產生興趣的萌芽,爲日後的學習鋪平道路。

這是化難爲易的最佳辦法,是一條全面和充分發展的捷徑。

例如上小學以後,人人都覺得學習難,年齡越大越難,學得越高深越難。但是“初生牛犢不畏虎”,世界上惟有嬰兒最不怕難,他們的心中只有興趣和無興趣之別,只有喜歡和拒絕之分,而絲毫沒有困難和容易、怕和不怕的概念。所以任何將來學起來比較困難的東西,你只要變得法子逗孩子產生興趣,他就會像學說話、走路那樣容易接受。世界上還有比學聽話、說話更難的嗎?人生最初6年假如不學聽話、說話的話,以後再學恐怕就只能製造悲劇了;而每一個3歲的孩子卻能學得那麼好!

所以,“化難爲易”原則是人才學、教育學發展的一個突破,是培養優質人才的祕訣。

  5. 生活課堂原則

豐富的生活和遊戲活動是早期教育的最好課堂,是嬰兒的惟一課堂和幼兒的主要課堂。

這是由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決定的。

第一,他們的身體正處在生長髮育最迅速的階段,天生需要活動神經、筋骨和肌肉,不能坐得時間太長。

第二,他們處在無意注意佔極大優勢的階段,總是隨時轉移注意力,不能用課堂上課的強制辦法來按教材章節學習。

第三,對於嬰幼兒來說,生活中的學習內容已經太豐富了,處處都有信息,處處都有樂趣,處處都能感受。他們以用五官感知世界爲最大滿足,而有益的玩就是最有興趣的學,有趣的學就是最快樂的玩。

所以,在生活的課堂裏,使“教者理智有意,學者快樂無心”,充分引導孩子感受生活中的學問,孩子的發展將是無可限量的。正因如此,國家教育部門要求幼兒教育要“以遊戲爲基本活動,寓教育於各項活動中”。

  6. 家庭早教與托幼園所教育並重原則

這又是一個與中小學教育不同的原則,也是由嬰幼兒的身心特點和認識規律所決定的。

孩子從來到世上第一天起,生理上便與父母斷開了,精神上卻與父母緊緊連結了。家庭是他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他的第一任老師,所以千萬不可低估家庭教育在早期教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父母不是個好老師,就是個壞老師;不是成爲好的楷模,就可能成爲壞的榜樣,甚至是“教唆犯”。教育孩子是任何父母都推不掉、擺不脫的事,即使你把孩子給了別人,也要揹負“給別人”的後果和責任。

這樣,作爲早期教育的專門機構---託兒所和幼兒園,就應當把指導家庭早期教育作爲自身工作的另一半。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