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嬰兒煩躁不安怎麼辦

嬰兒煩躁不安怎麼辦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嬰兒煩躁不安怎麼辦?寶寶也和大人一樣,會突然煩躁不安,寶寶不會說話,但是會用行動告訴你,比如一直哭鬧不停,睡覺不踏實,手腳亂動不安分,媽媽看着也心疼,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寶寶不再煩躁呢?下面帶你一起來看看這篇文章吧。

嬰兒煩躁不安怎麼辦

嬰兒煩躁不安怎麼辦1

一、外在因素

1、飢餓

多見於新生兒和三個月之內的寶寶。這時需要哺乳或餵奶來解決。稍大的寶寶如果睡前吃飽,可以排除這個因素。

天氣乾燥的情況下,寶寶夜間可能會口渴,給他補充點水分可以讓他安靜。

2、缺鈣

缺鈣是導致小寶寶睡覺不安穩首要因素之一,大多數MM都會考慮到它。缺鈣、血鈣降低,引起大腦植物性神經興奮性增高,導致寶寶夜醒、夜驚、夜間煩躁不安,睡不安穩。解決方案就是給寶寶補鈣和維生素D並多曬太陽。

A、補鈣:每日元素鈣300-500mg

B、補VD:每日400-800IU

3、太熱

現在的寶寶穿蓋多半是偏熱的。其實小寶寶涼一點沒有關係,太熱會使他不舒服,也容易生病。如果室溫挺高,又穿着睡袋,再蓋上小被子,寶寶自身散熱能力差,會感到熱而醒來。這時只要減少穿蓋即可解決。

4、腹脹

1歲以內的嬰兒都會出現這種情況。如果睡前吃得過飽,或喝奶後沒有打嗝排氣,小寶寶都會因腹脹而醒來。大點的嬰兒多半是睡前幾小時內吃了一些難以消化的東西。注意按摩、排氣和調整飲食即可解決。積食的寶寶可用點小中藥治療。

5、尿溼

因尿褲太溼或勒得太緊,也會使寶寶不舒服。有的寶寶想尿尿時不願輕易尿在尿褲上,也會翻來覆去不安穩。細心的MM觀察一下。

6、白天太興奮或環境的變化

大點的寶寶的睡眠不安也可與白天過度興奮或緊張、日常生活的變化有關。如出門、睡眠規律改變、搬新屋、有新的保姆和陌生人來。比如老的保姆走了會引起嬰兒晚上睡眠不安。經常更換撫養人也使孩子睡眠障礙的發生率明顯升高。白天睡的太多也可影響晚上的睡眠。

7、出牙或身體不適

寶寶出牙期間往往會有睡不安穩的現象。有時幾夜反覆折騰之後媽媽才發現,寶寶的牙牀冒出了白白的小牙。可見出牙還是有些疼痛的。其他疾病當然也會引起睡眠不安。生病或發燒前的夜晚往往是翻覆不寧的。這些都需要細心的觀察和判斷。

二、內在因素

小兒的內在因素對睡眠也有影響:大腦神經發育尚未成熟。孩子生理上尚未建立固定的作息時間表。寶寶生物時鐘日夜規律的調整,要倚賴寶寶生理成熟度的配合。

調查表明,神經系統興奮性較高的寶寶,生理成熟度往往晚些,容易出現睡眠不安的情況。這種寶寶相對睡眠好的寶寶,性格可能更趨向活躍、外向、敏感。

人的.睡眠分爲深度睡眠和淺度睡眠,夜間約3-4小時交替一次。嬰兒和幼兒同樣,可能深睡和淺睡的交替時間更短一些,約2-3小時交換一次。大人和許多睡整夜覺的寶寶,在淺度睡眠到來時,可以較好地自我調整,重新進入深度睡眠。而也有許多小寶寶甚至許多大人,無法自我調整入睡,所以就從淺度睡眠中醒來。

許多正在吃母乳的寶寶,無法自我調整,心理渴望愛撫,媽媽的乳房無疑是她最大的安慰。當然,有時抱睡、邊走邊搖等也會有效。尤其隨着神經系統的發育和大腦皮層活躍,寶寶越長大越容易無法自我調整。這就是寶寶在四、五個月之後反而睡覺比小時候還要差、醒的次數還要多的原因。

排除掉渴餓冷熱缺鈣腹脹出牙興奮等等外在因素之後,你的睡不好覺的寶寶,也許只是因爲大腦皮層活躍,無法自我調整進入深睡狀態。在斷奶之後,或隨着寶寶的成長,這些現象總歸會解決的。

最後要提醒媽媽的是:哭鬧或煩躁不安時可採取輕拍或撫摸孩子,或給他餵奶和喝水,可使寶寶重新入睡。不要馬上又抱又哄,這樣會惡性循環。某些神經類型的正常小兒晚上睡眠很差,但只要吃、發育增長沒問題就不必太擔心。

嬰兒的安靜對於他們的正常生長,尤其是對保持體重有重要意義。但有時嬰兒也會較長時間地啼哭,表現爲極度的煩躁不安,甚至把父母吵得束手無策。心理學家的一些研究表明,適度的連續刺激可以使煩躁不安的嬰兒安靜下來。大家都知道餵奶是使嬰兒安靜下來的一種方法。但如果嬰兒並不餓,就得改用其他方法使他們安靜下來,如輕輕地晃動他們,或用玩具發出連續不斷的有節奏的聲音,或用溫水給他們洗洗腳,或給他們穿上衣服,裹上毛毯、被子,保持暖和等。通常,一些連續不斷的刺激可以使嬰兒不再哭叫,並使他們心率緩慢,呼吸均勻,動作減少,睡眠時間相應增加。

以上就是關於嬰兒煩躁不安怎麼辦,如何化解寶寶煩躁心理的介紹,寶寶煩躁哭鬧可能是某種需求,媽媽們要學會讀懂寶寶的話。

嬰兒煩躁不安怎麼辦2

只要媽媽在他身邊,寶寶就情緒高漲。一旦媽媽離開,就開始鬧情緒。這表明分離焦慮的情緒出現了。當寶寶喜歡的人離開時,寶寶會表示出強烈的不安,他不知道這個他喜歡的人還會不會回來?往往是媽媽換衣服或爸爸拿起鑰匙要出門時,寶寶就開始變得焦慮不安,甚至聲嘶力竭地哭鬧,這種普遍的分離焦慮現象說明了一點:寶寶的大腦已經發展到可以預期不安。

有的寶寶一天都很乖,但每到下午的4~6點的時間段,就很容易煩躁不安。對寶寶來說,究竟爲什麼這幾個小時這麼難過呢?其實如同大人一樣,工作了一天到了快下班的時候是最累的。同時這個時候還是寶寶最緊張的時候,因爲研究發現這個時候寶寶的體溫會到達高峯,通常會令寶寶覺得更加累。

跟黃昏焦躁比較類似,每當寶寶睡覺前,不管是午覺還是晚上,都會煩躁不安,俗稱“鬧覺”。無論成人還是嬰兒都需要足夠的睡眠,然而,嬰兒(尤其是新生兒)對於“困”和“累”的生理反應卻截然相反。成人困了會放緩行動,減慢身體的各項反應,躺下睡覺,大多會睡整晚。新生兒則不同,大多數嬰兒會抗拒“困”的感覺,會表現出亢奮,顯得興奮、精神,或者煩躁不安,也就是常說的“鬧覺”,媽媽如果在睡覺前看到這種煩躁,就可以確定這個小寶寶在鬧覺了。

對付煩躁不安寶寶有妙招:

以媽媽的感覺來說,襁褓是緊緊的包裹,意味着束縛。但對於正在哭泣的小寶寶來說,襁褓就像媽媽狹窄的子宮,令他感到熟悉和舒適。媽媽可能會擔心襁褓的鬆緊度,專家點評就是:既要讓嬰兒感到舒適,又不能讓他自由地扭動四肢。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