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不受孩子們歡迎的媽媽

不受孩子們歡迎的媽媽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不受孩子們歡迎的媽媽,很多家長都會擔心自己的育兒方式不夠周全,成長過程中也會伴隨很多的煩惱,父母要多多鼓勵孩子,一起努力讓孩子有更多的可能性吧。爲大家分享不受孩子們歡迎的媽媽。

不受孩子們歡迎的媽媽

不受孩子們歡迎的媽媽1

“什麼都不會”的媽媽

寶寶愛唱歌、跳舞、畫畫、剪紙、捏泥巴,可是媽媽都不會。孩子很喜歡媽媽在下班回家後,能陪他一起玩,或者回答那些“稀奇古怪”的問題,可是媽媽卻用一句話來拒絕:“小孩子的話爲什麼這麼多?”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都很強,如果媽媽一問三不知,會使孩子很失望。

“就愛看電視”的媽媽

有些媽媽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坐在電視機前,對於電視連續劇更是一集不落。孩子想和她一起玩,她總是推三阻四:“去,找爸爸玩吧。”其實,媽媽一直與電視機爲伍,不僅會失去許多親子溝通的機會,而且也影響孩子,讓他也從小喜歡看電視,可能導致孩子不善於和人交流、溝通。

“什麼都不滿”的媽媽

媽媽想把孩子塑造成“全能寶寶”,鋼琴、舞蹈、美術和英語。孩子學了不少,但媽媽總是認爲“你還可以做得更好”,讓寶寶很氣餒。

“愛和人家比”的媽媽

媽媽總是看到別的孩子出色的一面,有時不明明白白地批評自己的孩子,卻拐彎抹角地說:“人家如何好,你要向別人學……”聽了這樣的話,聰明的孩子會聽不懂纔怪。所以寶寶總會不服氣,甚至很反感,感到自信心受到打擊。

“謙虛過度了”的媽媽

在外人面前,大多數孩子會有些“人來瘋”,犯些小差錯在所難免。媽媽總是要當衆指責孩子,因爲“很丟臉”。這樣的做法會傷孩子的自尊,甚至會讓他反叛,故意要做得更出格。

不受孩子們歡迎的媽媽2

  1、只想着爸爸的媽媽

還不到3歲的琳達哭着說,“媽媽只有見到爸爸時才眉開眼笑。她總是把最好吃的留給爸爸,而不是留給我。她說我什麼都不好,而說爸爸什麼都好。我很生氣。”

專家評析:要知道,幼年期的兒童大多十分敏感,常常會把媽媽視作 “私有財產”,而不許自己以外的人,甚至包括爸爸“分享”。對這麼愛“吃醋”的琳達,媽媽理應有意識地作出種種表現或暗示,讓她增加“媽媽確實最愛她”的自信。同時當爸爸的也應大度地適當退出媽媽視線的焦點,以便讓寶寶更有安全感。

  2、只顧自己玩的媽媽

5歲的湯姆說,“我媽媽常常只管自己出去玩,既不顧家,也不顧我。有不少時候她晚上玩得很晚纔回家——實際上她回家時我往往已睡着了。我不知道媽媽究竟是不是愛我。”

專家評析:其實這類媽媽稱得上是“自私媽媽”,缺乏對孩子的責任感。建議應該投入至少70%的精力和50%的空餘時間在才5歲的孩子身上。

  3、不尊重我朋友的媽媽

4歲的貝克嘟着嘴說,“媽媽一直不喜歡我周圍的小夥伴。她說湯尼說話結巴,彭努長得醜,肖斯腦筋不好使,尼爾嘴又太饞。反正在她嘴裏沒有一個好的。更讓我不快的是,她要求我不跟他們玩,還生怕我被他們‘帶壞’。而實際上他們都是既可愛又誠實的好孩子。我爲媽媽感到害臊。”

專家評析:媽媽是孩子步入社會最早的引路人,在孩子面前務須注意一言一行!尊重孩子的朋友本身就意味着對孩子的尊重。而讓孩子在你以身作則的指引下學會尊重他人,是他寶貴的人生財富。任何孩子都有這樣那樣的毛病或缺點。就讓孩子自由地選擇他的朋友吧,不必杞人憂天地擔心孩子會被“帶壞”。

  4、愛體罰的媽媽

5歲的小頑童布尼透露,“只要我淘氣,如跟小朋友打架啦,弄髒了衣服啦,在牆上畫畫啦,媽媽就會罰我站,而且一站就是老半天。一次我用彈弓打破了鄰居的玻璃窗,媽媽更是生氣,不僅不給我飯吃,還狠狠地擰我的胳膊,直疼得我嗷嗷叫。於是我再也不愛媽媽了,因爲我覺得她並不愛我。”

專家評析:體罰可能成功地強迫孩子服從家長的意志,但這一定只是暫時的、局部的,帶來的問題遠比解決的問題要多得多。因體罰而導致孩子的逆反心理和逆反行爲一般在幾周後即會顯現出來,其中包括:經常撒謊,偷盜,愛欺負弱小同學,難以與小夥伴友好相處,缺乏同情心,不服從教師教導,有時可能極度自卑等等。在2年後則可能發展至鬥毆、搶劫、鬧事等更爲激烈的暴力行爲甚至反社會傾向,並增加成爲小流氓、小霸王的危險。

  5、過於嚴厲的媽媽

5歲的`丹尼說,“媽媽老說我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她說我寫的字不端正,畫的狗一點也不像,還批評我洗碟子不乾淨。我真的什麼也不行嗎?想到這裏,我很泄氣。”

專家評析:父母的完美主義對孩子心理的最大危害是:漸漸剝奪了他們的自信。要知道,孩子都需要自我肯定,特別對原本就較自卑的孩子來說,自我肯定無疑更爲重要。有的孩子之所以變得越來越自卑,正是父母以完美主義的態度作出了過高的要求,由此孩子便可能時時處處被包圍在批評、埋怨之中難以自拔,長此下去自信便可能遺憾地喪失殆盡。最後當他每每開始做一件事時,他在潛意識中往往會對自己作出否定,如:我的能力就是比不上人家,我的腦筋就是笨,或我就是不討別人的喜歡等等。不妨將對孩子的“你洗不乾淨碟子”改成“你真了不起,才5歲就能洗碟子啦!不過要是你能再多花點時間沖洗,碟子會洗得更乾淨的”。這麼一改,給孩子的心理暗示就完全不一樣了。

此外要認識到:任何孩子,都不可能是樣樣都棒的“全才”(其實成人也是如此)。要是你的孩子在繪畫方面不如別的孩子,大可不必爲此而憂心忡忡,因爲他完全有可能在其他方面勝過別的孩子。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