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10歲孩子該怎麼教育

10歲孩子該怎麼教育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6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0歲孩子該怎麼教育。對於10歲的孩子,他們正準備進入叛逆期,這時候的家長,關心孩子的成績、身體健康還有心理問題,偶爾,還遇到孩子的頂撞。面對這些問題,家長對10歲的孩子該怎麼教育呢?

10歲孩子該怎麼教育

10歲孩子該怎麼教育1

1、讓孩子喜歡學習

在整個小學和中學這一段,小學就是讓孩子喜歡學習的時候,不是光看分數,孩子並不是小學優秀才優秀,到30—40歲優秀的人才是真的優秀,小學優秀有什麼用,爲什麼因爲小學的學習把孩子打壓的非常厲害。很多孩子智力水平發展和別的孩子不一樣,我曾經在師大的老師交談,小學老師一定是孩子喜歡的老師,孩子小時候喜不喜歡學習和學習的環境顯著性相關,因爲孩子喜不喜歡這個學校取決於這個學校的環境,喜不喜歡老師取決於老師的人格和心理學水平,老師沒有魅力,老是兇巴巴的,孩子辛辛苦苦在家裏建立的對學習的好感都會被老師破壞掉。我曾經在北京發表一個言論,老師要選美、要好看,尤其是四年級以前的老師不能是長相有麻煩的人,因爲老師是學校的象徵,學習的象徵。我們從東方和西方來調查,7—9歲的人評價一個人就是“好看”,什麼叫“好看”?

就是溫和、微笑,假設一個老師兇巴巴的,一會兒讓孩子跪着,一會兒讓孩子站着,孩子能喜歡嗎,他不喜歡老師就不喜歡學習。在中學有一個特徵,如果老師不喜歡他,他的這門課題就要會差,爲什麼?

我們要回到孩子的思想水平上想,我們不能把自己的觀念強加在給身上,孩子不懂這個老師是好的,老師教課很好,但是他就是很兇,他不去理解孩子,結果孩子學習就不好。溫和的老師是永遠被學生喜歡的老師,擁有母性的老師在小學非常重要,因爲媽媽上班了,孩子還很依戀媽媽,結果老師比媽媽還好,孩子的心理髮展非常舒服,他不會遭到阻隔,他不會遭受心理方面的痛苦,他就在學校和老師套近乎。如果老師懂一些心理學,待學生就像媽媽一樣,尤其是低年級的老師一定要溫和、好看,至少整理得比較舒服,讓孩子有一個好感覺,讓所有的好感都集中在學習上,他不去學習是不可能的。》》寶寶越大越“叛”逆,是真的嗎

2、要讓孩子充分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如果你在孩子10歲期間,要讓孩子充分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孩子是不可能不學習,因爲人總是去做快樂的事,不去做痛苦的事,如果學習成了他最痛苦的事,就算打死他,他也不學,他覺得你打我現在是短痛,以後是長痛,你打吧,我熬過去你就不管我學習了。這就是人性,我們必須用一個更安全的方式去思考兒童發展,兒童不是哲學家,他不知道什麼不好,他的智慧體現到當下,他學習媽媽會很生氣,他不學習媽媽會高興。

像低年級的兒童,學校要成爲孩子喜歡去的地方,當然,我們現在沒法改變中國深厚教育思想的現實,不過我們的教育還是發生了一些變化。有些時候我們考慮到特性兒童,有的孩子不能適應模式化的學習,但他卻是一個重要的人,中國有一個話說“貴人語遲”,聰明的孩子說話慢,爲什麼他說話慢?

因爲當他說話慢時,右腦得到了充分的發展。智力主要是右腦,知識結構是左腦,理解知識結果並運用它是右腦的功能,過去我們錯誤理解以爲右腦不重要,其實右腦很重要,右腦比左腦要“年老”,更有經驗。在這個時候我們要知道,對言語刺激是可以,但是拼命的刺激就不好了,自然生成的言語就很好,但如果你要逼着他認字,像幼兒園老師,孩子學會一個字家長多教50塊,老師就來勁了,他天天帶着孩子認字,這多可怕。

所以我看了這個消息全身發冷汗,真要這樣幹孩子就更慘了,這樣子孩子(智力水平方面)不可能成爲一個很有深度的人。我們也看到,很多左腦發達的人生活很差,他只知道線性的事件,真實事件對他不重要,抽象的以線性模型爲結構的事件他覺得很舒服,但他走路會碰到電線杆,遇到溝會掉進去,爲什麼?因爲他右腦沒有了,右腦是空的,他就不是正常的人。從心理學判斷大部分有情緒障礙,這裏包括一些偉大的.人,但有一些人的右腦已經廢棄了,有的連太太都娶不着,科學是讓人脫離一個存在的真實,因爲它是抽象的。

3、建立規則

建立規則很有意思,我們今天着重談10歲,10歲是兒童建立規則的重要時期,5歲前不准他做這做那有些殘酷,只要不是太大問題的事情就讓他做,5歲開始我們要建立規則,5歲的時候他生氣媽媽會說你生氣是可以的,但是你不能撕爸爸的書,那些書是爸爸的寶貝,你撕了爸爸會生氣的,會打你。那個時候可以告訴孩子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有一個前提是,我們比較關心孩子,我們給孩子制訂了很多安全規則,我們努力讓10歲的孩子學習到成人的意識,什麼是不能做的,給他規定很多規矩,這不能做,那不能做,反正爸爸媽媽就這樣教育他。在現代知識裏面認爲,在10歲要給孩子充分的自由決策和承擔行爲責任的機會,怎麼來達成這些的目的?

10歲孩子該怎麼教育2

對孩子嚴格要求,科學管理

我認爲從小給孩子制定嚴格的標準,規範孩子的行爲,真正做到明是非,懂道理是很重要的。這樣可以讓孩子從小養成嚴格要求、奮發向上、樂觀自信、規範行爲,明辨是非的目的。

1、讓孩子知道學校的規定都是有道理的,即使存在缺陷也是在不斷完善中,所以作爲學生要嚴格執行學校的規定,做遵守紀律的模範。

2、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作業完不成是一種瀆職行爲,所以在完不成作業的情況下家長可以強制不允許看電視、上網,沒有商量的餘地,其實這樣時間久了孩子也就習慣了。

3、教育孩子要有感恩的心,讓孩子從小感謝社會,感謝老師,感謝家長,感謝同學。例如:孩子小學畢業後我請小學老師吃飯,小學六年都沒有請過,老師不理解。我和老師說我請老師的目的不是我感謝老師,因爲教好孩子是老師的職責。而我的目的是刻意培養孩子有一棵感恩的心。

4、我們在制定標準,規範孩子行爲的時候,一定要和孩子一起,讓孩子參與,這樣就會增加其主動遵守的自覺性。

家長和孩子的關係

孩子是愛情的結晶,我相信天下父母都會像愛護自己的一件珍貴的財物一樣愛護着孩子;孩子是父母一定意義的理想承載者,父母如支配着自己的肢體一樣支配着孩子;孩子是感情的郵遞員,父母們把所有的幸福和苦痛交織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父母們如在寒夜等待一個溫暖的黎明一樣盼望着孩子的未來。家長和孩子的關係就是如此地密不可分,以致於沒有孩子的家庭和缺乏父母關愛的孩子都顯得那麼的孤獨和脆弱。 家長可以爲孩子快樂而快樂,可以爲孩子痛苦而痛苦。孩子一生可能因家長而墮落,也可能因家長而昇華。那麼,家長和孩子之間到底應該建立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呢?我認爲,首先應該維護和完善先天性的關係,培育和發展後天性的關係。先天性的關係主要是血緣的關係,也可以說是長輩與晚輩或者領導被領導的關係;後天性的關係主要是師生的關係、朋友的關係、戀人的關係。

1、領導一樣的關係

領導關係來源於血緣關係,我們要懂得維護和發展這種關係。漠視家庭會給家長和孩子之間那種的血緣關係蒙上一層厚厚的灰塵,最大的受害者當然就是脆弱而又無辜的孩子。這種傷害對孩子的品性和未來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很多問題孩子來自不負責任的家庭。孩子的智力和身體都是正常的,有些甚至是超羣的,智力和身體正常的孩子爲什麼會犯下那些不正常的錯誤呢?作爲監護人的家長就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了。 我們在爲孩子的墮落而惋惜的同時,也想對孩子的家長說一聲,你們可以忙着賺錢,可以忙着怨恨,可以束手無策地等待,但你們千萬不要忘了自己作爲孩子監護人的職責。這種血緣的關係是前世修來的,是上帝賜予的,是法律要求我們必須做到的。因爲一定程度上你是孩子的領導,有義務把握孩子前進道路上的方向。

2、師生一樣的關係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我想這應該是每一個家長都明白的道理。我認爲,父母同樣也是孩子人生舞臺背後的一面化裝鏡,顯示着孩子的美與醜,孩子的長處和缺陷,家長對於孩子所扮演的角色成敗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教會孩子說出了第一個詞語,教會孩子邁出了第一個腳步,也是第一個教會孩子認識外部世界的老師。這種師生的關係是本能的、自發性的,同樣也純潔的、無私的。嚴父慈母,這是先輩給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表述得最簡單而又最樸素的觀點。

當一個孩子不懂得尊重長輩,不懂得關愛幼兒,人們會說,這孩子缺少家教;當一個孩子品行惡劣,意志脆弱,人們會說,這孩子缺少家教;當一個孩子缺乏獨立和適應的能力,人們同樣會說,這孩子缺少家教。所以,作爲孩子的父母,我們的職責不僅僅是教會孩子說幾句話,走幾步路。孩子的成長除了需要掌握五官和肢體熟練應用技能,更重要的是需要有別於其他動物的高層次的理性、智慧和情感。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種老師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嚮導性的。

3、朋友一樣的關係

父母既然是孩子的老師,也應該是孩子的益友。朋友的關係是平等而又友愛的,也是相互尊重的。這一點是處理好其他一切關係最基本的條件。孩子有自己的生活和心靈空間,在社會活動的某些領域,也需要孩子自己做主,表達他們的觀點,展示他們的才能。這時候,他們渴求的就是平等和尊重,渴求的就是朋友般的理解和幫助,父母就成了他們最親密、最友好的朋友。很多的孩子覺得孤獨和自卑,缺少的就是這種友情和理解,缺少了一種精神的寄託。這種情感是在潛移默化中建立起來的,是真摯而持久的。有了這種友情,孩子心靈的快樂和痛苦就不會無家可歸,社會上就不會有那麼多因迷失了回家的路而走上歧途的孩子。孩子心靈的港灣,需要家長和孩子之間這種朋友的關係來予以維護。

4、戀人一樣的關係

人們常說,愛情是甜蜜的,這種甜蜜沖淡了生活的苦澀和辛酸,這種甜蜜讓人們看得到了前方的希望。更重要的是,這種甜蜜增強了人們前進的動力。 作爲父母的心頭骨肉,孩子當然也可以成爲這種關係的受益者。父母的心中裝着孩子成長的快樂,孩子的心中裝着父母溫暖的呵護,相互擁有和牽掛,風雨同舟,就是因爲彼此相互愛着。 家長和孩子的關係,應該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不應該獨立的存在,維護和完善了這些關係就維護了家長的尊嚴的職責,維護了孩子成長的權利和受教育的義務。當你感到你和孩子之間是擁有領導、慈師、朋友、戀人的關係的時候,你會成爲一名最合格的家長。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