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愛吃手指的雯雯幼兒故事

愛吃手指的雯雯幼兒故事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愛吃手指的雯雯幼兒故事,孩子的成長受環境影響很很大,家長應當與孩子統一戰線攻克難關,要教會孩子克服這些困難,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就需要營養均衡的飲食,現在分享愛吃手指的雯雯幼兒故事。

愛吃手指的雯雯幼兒故事1

愛吃手指的雯雯

愛吃手指的雯雯幼兒故事

雯雯有個壞習慣,就是愛吃手指頭。只要一有空,雯雯就會把手指含在嘴裏。

有一天,圓圓老師要大家說說吃手指的壞處。小朋友們紛紛舉手:“吃手指會把手上的細菌吃到肚子裏去的,人就會生病。”“對啊,肚子會疼的。”“肚子裏的細菌多了,人就會長不高的。”“手指甲會被咬壞的。”……

圓圓老師說:“大家都說得很好,那麼怎樣纔可以幫助小朋友改掉吃手指的壞習慣呢?”

斌斌說:“在手指上塗滿辣椒醬!”圓圓老師說:“這個辦法可不好啊,塗辣椒醬手指會疼的。而且手指上老是沾着東西也不衛生啊。”

胖逗逗說:“用膠布把手指包起來。”圓圓老師說:“那多難受啊,而且也要影響吃飯、畫畫呀。”

圓圓老師告訴大家,我們要靠自己的毅力和信心來改掉壞習慣。當然小朋友也可以幫助同學改掉壞習慣哦。

可可是雯雯的好朋友,她的座位也正好在雯雯的旁邊。

雯雯坐着沒事就不知不覺地把手指伸到了嘴巴邊。可可一看,馬上抓住她的手握了起來。“我好冷啊,雯雯你幫我暖暖手吧!”可可說。“好啊好啊,”雯雯把可可的手包在自己的手裏, ?“現在暖和了嗎7 。。“還冷還冷,我要你一直握着我的手。”

做完遊戲,雯雯又一個人發呆,把手舉了起來。可可連忙拉着她的手說:“你快點幫我一起收拾玩具吧。”雯雯高興地跟着可可收拾玩具去了。

圓圓老師告訴雯雯,如果她能改掉吃手指的習慣,將會得到一個禮物。每次雯雯想吃手指的時候,她就會想起老師的話。

就這樣,一個多月下來,在老師、可可和其他小朋友的幫助下,雯雯改掉了愛吃手指的壞習慣,她也得到了圓圓老師送給她的禮物一一個美麗的芭比娃娃。爲了感謝可可對她的幫助,雯雯給娃娃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小可可。

愛吃手指的'雯雯幼兒故事2

“吮指癖”從何而來?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主任於力教授指出,多數嬰兒是從3個月開始吸吮手指,到6個月添加輔食後表現明顯,伴隨出牙將逐漸形成高峯。在這個過程中,吸吮手指既是習慣使然,同時也有緩解出牙不適的效果,但更多的是消除不安、煩躁、緊張的情緒,具有鎮靜作用。據國外研究發現,在這個時期若強制性地讓寶寶停止吃手,會使得寶寶產生逆反心理,長大後更易形成具攻擊力的性格。因此,2歲以前的寶寶有吃手的行爲,家長不必過於焦慮,更不能粗暴對待。

“不過,對小孩吃手伴隨有吃紙、抓牆、食慾差、頭髮黃、個子矮的現象,家長不要輕視,最好帶孩子做一個微量元素檢測,看看是否缺鋅。”於力說,1-3歲是長身體的關鍵時期,缺鋅會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應該及時干預。此外,3歲後的孩子和外界的接觸更多,因吮手指導致寄生蟲病比較常見,這也是家長要考慮的因素。

糾正第一步:教育引導

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吮指癖”的原因不盡相同,但於力認爲,如果沒有什麼異常的症狀,應該以教育引導爲首要方式,並注意經常幫孩子洗手,以防細菌入侵引起胃腸道感染。

“第一步是父母自我檢查,有沒有給予孩子一定的關懷和體貼,讓孩子獲得愛和安全感。”於力說,如果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很少,父母之間的感情不和諧,對孩子的管教過於緊張或粗暴,孩子在外面或在家受了委屈,所處的環境和麪對的人很陌生等等,都會使小孩產生恐懼、不安的心理,從而強化吸吮手指的不良習慣。對此,父母要做的是多關心孩子,儘量減少孩子無聊、寂寞的時候,溫和地引導他們理解吃手指的壞處,並鼓勵他們堅持改正。恰當的表揚和足夠的耐心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孩子仍然不聽,讓醫生告訴他們吃手的危害會更管用。

糾正第二步:轉移注意力

比起嚴厲指責、打罵,轉移注意力是一種明智的做法。比如,多讓孩子進行動手遊戲,讓他雙手都不得閒,或者用其他的玩具吸引他,還可以多帶孩子出去遊玩,讓他在五彩繽紛的世界裏獲得知識,增長見識,逐漸忘記原來的壞習慣。對於小嬰兒,還可以做個小布手套,或者用紗布纏住手指,直接防止他吃手。但是,不主張給孩子手指上“塗味”,比如黃連水、辣椒水等,以免影響孩子的胃口,黃連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吃多了還可導致腹瀉、嘔吐。

糾正第三步:適當補鋅

當教育引導和轉移注意力都不解決問題時,要看看孩子有沒有微量元素缺乏。據介紹,一兩歲的小孩吮手指、亂咬東西、磨牙很有可能是缺鋅的表現,有些還合併缺鐵、缺銅、缺鈣。

“缺鋅最典型的特點是‘異食癖’,小孩食慾不好,卻喜歡吃不正常的東西,比如紙片、牆灰、泥土等。因爲缺鋅會影響小孩的生長髮育,這類孩子往往看上去頭髮黃、不長高,發育比正常小孩要落後。”於力說,對1-3歲的孩子,建議家長給他們適當補鋅。即使微量檢測說沒有缺鋅,也可以少量補。正常情況下,隔天喝一包葡萄糖酸鋅沖劑(可分次當水喝),連續喝1-2個月,對這個年齡階段的小孩有利。家長若是覺得不放心,給孩子多吃海鮮產品也不錯,但前提是食慾好,能吃東西。

大多數小兒都有吃手指的偏好,添加輔食以後更加突出。當寶寶可以下地活動,而吮吸已經弄髒的小手時,家長的擔憂便與日俱增。用什麼辦法治這“吮指癖”?專家指出,糾正孩子吃手指的不良習慣,應以教育和轉移注意力爲主。而對1-3歲的孩子則要檢查是否需要補鋅。3歲以上的孩子還應重點防範寄生蟲病。醫生不主張用塗抹黃連等辦法來糾正小兒吮指。

“吮指癖”從何而來?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主任於力教授指出,多數嬰兒是從3個月開始吸吮手指,到6個月添加輔食後表現明顯,伴隨出牙將逐漸形成高峯。在這個過程中,吸吮手指既是習慣使然,同時也有緩解出牙不適的效果,但更多的是消除不安、煩躁、緊張的情緒,具有鎮靜作用。據國外研究發現,在這個時期若強制性地讓寶寶停止吃手,會使得寶寶產生逆反心理,長大後更易形成具攻擊力的性格。因此,2歲以前的寶寶有吃手的行爲,家長不必過於焦慮,更不能粗暴對待。

“不過,對小孩吃手伴隨有吃紙、抓牆、食慾差、頭髮黃、個子矮的現象,家長不要輕視,最好帶孩子做一個微量元素檢測,看看是否缺鋅。”於力說,1-3歲是長身體的關鍵時期,缺鋅會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應該及時干預。此外,3歲後的孩子和外界的接觸更多,因吮手指導致寄生蟲病比較常見,這也是家長要考慮的因素。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