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關於幼兒教育方面的知識

關於幼兒教育方面的知識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4.3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關於幼兒教育方面的知識,這時候就需要家長耐心引導,孩子的世界是澄澈稚嫩的,解決問題、培養能力,是很多孩子的發展目標,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下面我就分享關於幼兒教育方面的知識方法。

幼兒教育方面的知識1

幼兒教育知識:不要過分寵愛

在中國,對子女過分寵愛是很多父母的通病,無論孩子有什麼要求,家長都會無條件滿足。長此以往,小朋友無法抵抗挫折,容易形成孤僻、自私等性格缺點。心理專家建議,父母在教學小朋友時,一定要尊重他們的個性,既不能愛得“過火”,也不能冰冷相待。父母不可以任何事情都順從孩子,代替其完成任務,而不讓孩子自己嘗試,其實,孩子的自我嘗試反而是一種能力的鍛鍊。

幼兒教育知識:培養良好的行爲習慣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教育就是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併爲此,專門寫過《習慣成自然》和《兩種習慣養成不得》等文章。

美國心理學家、哲學家威廉·詹姆士則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關於幼兒教育方面的知識

可見,良好的習慣應當從小養成,墨子曾經拿束絲做比喻說:“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固染不可不慎也。”就是說孩子生下來就像一束白絲一樣,你把它染成黑的就是黑的,染成黃的就是黃的,藍的就是藍的,所以說染絲不可不謹慎。孔子則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就是說小的時候養成的習慣會像人的天性一樣自然、堅固,甚至說就變成你的天性了。以致於以後所取得的成功、創造的奇蹟,很多方面都是在小的時候形成的習慣所支撐的。

幼兒教育知識:培養孩子的耐性

孩子對一切事物都感興趣,一句話、一張圖片、外界一點點新鮮的刺激都會吸引他的注意力,所以容易形成興趣改變得快、耐性及堅持性差等習慣。一個人要想在事業上獲得成功,不僅需要有聰明才智,還需要有持之以恆的毅力。因此培養孩子克服困難、堅持努力的精神是很重要的。

培養孩子的堅持性,需要耐心地引導。父母可用親切的語言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他所做的事情上,避免分散注意力,使他堅持完成所進行的活動。比如,孩子畫畫只畫了一半就想離開,父母應提醒孩子:“畫完了你給我講講畫的是什麼呀?”孩子一聽父母要看畫,就會畫完。

培養孩子的耐性要循序漸進。孩子可能學習一會兒就煩躁不安了,這時不要強迫孩子,而要用遊戲的方法吸引孩子,使他堅持下去。開始時可以短一些,等孩子對學習有興趣了再逐漸延長時間。

對孩子的學習內容主要看孩子是否感興趣,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孩子感興趣的活動容易獲得成功,成功給孩子帶來繼續堅持的動力。這樣的活動,孩子會更自覺地堅持。

幼兒教育知識:注重與孩子搭建關係

談到給孩子好的教育,爸爸媽媽們習慣性的思維方向就是努力爲孩子找一個好的教育機構,選擇一所好的學校和好的老師。但他們時常忽略了最重要的親子關係和家庭教育!良好的.親子關係是順利開展家庭教育的前提!因此,爸爸媽媽們在重視教育正確性的同時,也需要注重親子關係的培養,這樣才能將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有效地作用於孩子,將我們對孩子的那份關愛、幫助與鼓勵,真正傳達到孩子的內心。

幼兒教育方面的知識2

對於新手父母來說,最關鍵的問題產生了:“我如何做才能讓寶寶擁有快樂的這些特質呢?”有些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完全接受寶寶的個性,不要試圖按照父母的希望改造寶寶,比如說他是個文靜的寶寶,爸爸媽媽就不要試圖把他變成一個活潑的寶寶。父母應該關心寶寶的需求,重視寶寶的膽怯,用心傾聽寶寶對你說的話。最爲重要的是,一定要讓寶寶從小就知道,父母是無條件地愛他。

以下列舉的10個具體建議,可幫助父母找到合適的方法,引導寶寶將來成爲一個快樂的人。

建議1——小動物帶來的快樂

父母經常猶豫是否該讓孩子飼養小動物,例如兔子、金魚、小貓或小狗,因爲它們需要時間和精力。即使孩子保證自己會全力照料小動物,通常大部分工作還是要由父母來完成。不過,專家研究發現,花工夫飼養小動物是值得的。因爲當孩子感到擔憂或害怕時,小動物的陪伴會讓他們更覺安心。孩子從飼養的小動物身上可以學到忠誠、共鳴、依戀等情感。專家還認爲,通過飼養小動物,孩子學會體貼和照顧他人,感覺自己有價值,有成就感。

建議2——溫馨的家是快樂的田園

建議把家變得更溫馨,看來是個小問題,但對孩子而言,這卻是很重要的。如果家裏亂七八糟,孩子會不希望小朋友來家裏玩。另外,井井有條的家會給孩子帶來平和與滿足。需要注意的是,溫馨不代表乾淨過頭,因爲舒適纔是快樂的一個組成部分,而乾淨過頭只會給孩子帶來束縛。

建議3——吃得開心可以更健康

作爲成年人,父母會注意飲食健康和飲食習慣,但孩子通常沒有這些概念。所以,父母要爲孩子及早建立正確的飲食習慣,包括全家坐下一起用餐,選擇健康營養的食物等等。

關於幼兒教育方面的知識 第2張

建議4——運動的感覺真棒

無數的研究表明,經常參加體育運動不僅有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還有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健康強壯、體力充沛會帶給孩子良好的自我感覺,讓孩子快樂。另外,對孩子來說,跑、跳、游泳、騎車等等體育運動本身就十分有趣,而這不恰恰就是快樂的源泉嗎?

建議5——家庭傳統意味着快樂“長久”

無論是每天共進晚餐,還是每年一起慶祝生日或節日,對一個家庭而言,沒有什麼比建立家庭傳統更有價值的了。過春節時的餃子、鞭炮,或是過生日時的 蛋糕、蠟燭,這些傳統都十分重要,因爲它們賦予孩子生活的意義,加強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教給孩子“長久”的含義。

同樣珍貴的是每個家庭獨特的小傳統,例如每個週末全家外出晚餐,每個月末全家一起看一場兒童電影等等,這些熟悉而親密的傳統習慣會帶給孩子強烈的安全感。

建議6——歌唱的鳥兒最快樂

人們常說音樂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一點兒也不錯。在古代,西方人堅信音樂可以醫治一個人肉體和心靈的創傷。而在現代,兒童醫學研究發現,給患病的孩子聽他們喜愛的歌曲,可以減輕他們的疼痛症狀。成年人也都有這樣的經歷,聽一首好歌有時會讓人精神振奮,身心舒展。而對孩子來說,每當全家一起唱一首他喜愛的兒童歌曲,他都會很快樂。

建議7——快樂也可以放大

積極參加社會活動至少教給孩子兩件事情。例如父母積極和孩子一起參加幼兒園的運動會,或者積極參與孩子的社區匯演,孩子會意識到父母對他的重視,這會大大增強他的自信心。同時,父母的參與也教給孩子“社會”的基本含義。它讓孩子感到自己也是這個大社會的一部分,而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它對別人作出貢獻。專家研究還表明,奉獻和快樂之間有着密切的關聯。讓孩子參加社區大掃除,或是探視社區孤老,即使是幼兒也會從中發掘付出的快樂。

建議8——再見吧!負面評論

成人們時常對各種人與事進行評論,其中不乏負面的東西。例如,父母評論孩子幼兒園的園長很無能,或者兒童 醫院醫生很馬虎等等。父母也許不會意識到這些評論對孩子產生的影響。

但事實上,它們會讓孩子漸漸喪失對周圍人和環境的信任,從而失去安全感,而沒有安全感的孩子是不會快樂的。父母應該讓孩子覺得世界是美好的,而人們本質上都是好人。

建議9——興趣愛好是永遠的快樂

專家研究發現,全身心投入到一項充滿挑戰的任務中,會給人帶來很大的快樂。對於孩子而言,培養他的興趣愛好,例如集郵、繪畫等,讓他投入其中,會讓他很快樂。但這裏的投入並非指給孩子安排滿滿的繪畫課程或者舞蹈練習等,因爲那樣只會讓孩子失去興趣,失去從中得到的快樂。而興趣愛好也不一定是指某種技能,例如集郵、拼圖等,它們並不是某種競技,卻同樣可以開發孩子的智力,更能讓孩子學會投入的快樂。

建議10——花開葉落是快樂

生活在現今的高科技時代,成人們常常忘了親近大自然。對孩子來說,大自然充滿了神奇的力量,無論是雨雪、白雲,還是花開、葉落,都可以從中發掘到很多快樂。親近自然還可以培養孩子的各項感官能力、觀察能力、反應能力。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