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哪些心理因素會使孩子注意力分散

哪些心理因素會使孩子注意力分散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哪些心理因素會使孩子注意力分散,孩子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面對難題,家長要與孩子一起面對,問題的解決有利於發展孩子的能力,家長們和孩子都不能忽視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問題。爲大家分享哪些心理因素會使孩子注意力分散。

哪些心理因素會使孩子注意力分散1

對所做事情沒有興趣是注意力不集中的一個原因。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智力活動的巨大動力,是人們進行求知活動的重要心理因素。濃厚的興趣是注意的前提,有了興趣,才能在大腦皮層形成興奮中心,使注意力高度集中。著名的科學家,也是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博士,他的治學觀點就是:“興趣重於天才。”正是興趣推動了他投身於所從事的科研工作,並使他獲得巨大的成功。

我們每個人都會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給予優先注意和積極的探索。小學生遇到自己比較感興趣的東西,就會集中注意力,認真地去想去做。一個孩子如果對美術感興趣,他就會留意各種圖畫、畫展,很投入地欣賞,美術課上也會認真聽講,專注地畫畫。一個孩子如果對跳舞感興趣,他就會積極參加舞蹈班,而且在跳舞時感到愉快和樂趣。當孩子遇到自己不感興趣的東西,就容易產生“是家長和老師逼我學”的想法,處於被動白勺狀態,因此不論上課、複習、做作業都會打不起精神,心不在焉,即使不得不學,也容易分心走神、粗心大意。

哪些心理因素會使孩子注意力分散

不良情緒也是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的重要原因。情緒是重要的非智力因素。相關研究表明,積極的情緒能提高學生的注意力,維持和促進學習活動,提高學習效率和效果;而消極的情緒則會降低學生的注意力,妨礙和削弱學習活動,降低學習效率和效果。如焦慮、恐懼、緊張、擔憂、煩躁等不良情緒,都能破壞學生良好的心境,干擾正常的認知活動,從而導致心浮氣躁和注意力分散。而生活中,孩子經常會受到各種不良刺激的影響,使得他們在情緒上處於一種不穩定的狀態,或者緊張,或是痛苦、生氣、煩躁等,那麼如果孩子在這樣一種情緒狀態下做作業,可能就要比心情平靜時更容易出現粗心的錯誤。

有的孩子在考場上,或是由於父母和老師的壓力,或是由於沒有認真複習,情緒都會過度緊張,出現怯場的現象,就會發生寫錯自己的考號、看錯運算符號和抄錯題等情況。另外,如果學生在學校丟了東西或是考試成績不好,回到家裏就會受到父母的批評與訓斥,情緒自然非常低落,這時候他去做作業,情緒很不穩定,當然不能夠聚精會神,就會出現很多的錯誤。

意志薄弱、自我控制能力差是注意力渙散的又一原因。意志是人自覺地調節行動去克服困難,實現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自制力是意志的品質之一,是支配和控制自己行動的能力。要保持有意注意,不僅需要預定的目的',而且要有意志努力,排除一切干擾。小學低年級兒童的意志品質差,缺乏自制力,他們容易興奮,容易激動,不善於控制自己。孩子由於意志力差,經常會浮想聯翩,“身在曹營心在漢”。在學習時經常會惦記其他的事情,不能專心。一集有趣的動畫片、一部喜愛的電影,都會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學習時他們會反覆回憶其中的人物和劇情,不能集中注意力到應該做的事情上。一個可愛的玩具、一套熱銷的漫畫書,也都會讓他們“心有所屬”,上課和學習時總是想入非非,想辦法怎麼樣得到它們,不能安下心來。

哪些心理因素會使孩子注意力分散2

第一、天性使然

一般來說,兒童的注意力相對於成人來說,本來就短暫一些。據調查統計:孩子的集中注意力會因年齡而有階段性的差異,兩歲的幼兒對一件玩具的興趣只能持續幾分鐘,四歲幼兒的注意集中力只能維持四五分鐘,六歲兒童大約10分鐘,小學生20分鐘左右,中學生30多分鐘。所以說,孩子偶爾走神,並不是什麼大問題,父母不必大驚小怪,也不可過分苛責孩子。

第二、缺乏興趣

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發現: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還是會有精力非常集中的時候,例如看漫畫故事書或玩電腦遊戲等,可見孩子注意力並非不能集中,其根本原因在於孩子對所學的東西或所做的作業不感興趣。

第三、運動不足

現在的孩子普遍運動量不足,孩子與大自然接觸的機會過少,這都會影響孩子的觀察能力。再加上在幼兒時期時,父母長期將孩子摟抱在懷裏,使得孩子缺少練習擡頭、滾地等活動的機會,從而造成感官系統發展不良,如孩子的手、眼、腦、口、耳之間協調性不夠,或單一系統發育較慢,這些都會導致孩子產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

第四、貪玩

小孩子都貪玩,孩子也許心裏惦記着他的動畫片,也許突然想起了遊戲裏某個有趣的環節,也許羨慕窗戶外玩耍的孩子們……這些都會導致孩子分心。

第五、身體原因

身體不舒服或心情不好。孩子身體不舒服或遇到了什麼不開心的事情,也會導致他分心。

如何幫助孩子克服這些壞習慣,養成好習慣?

1、與老師建立良好關係

與老師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關係,保持聯繫,及時溝通,瞭解孩子在學習上取得的成績及遇到的困難。聽從老師建議,積極配合指導與督促,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

2、讓孩子認識到壞習慣的影響

讓孩子認識到壞習慣對學習的影響,陪孩子一起面對。比如孩子學習比較拖拉、缺乏興趣,就要讓他知道這樣做的後果,一是浪費了寶貴的學習時間,二是不能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在孩子學習的時候,要提醒並督促改正。

3、注意把握好時機

注意把握好改正的時機,要求由近及遠,目標循序漸進,當孩子的壞習慣一露頭,家長要毫不留情地指出來。引導改進時要慢慢來,提的要求要孩子力所能及,然後耐心等待,過程要注意表揚孩子取得的點滴進步,以鞏固成效。

4、找到養成的原因

找到養成壞習慣的原因,對症下藥。總是講些大道理,孩子聽得多了會厭煩。家長在家庭教育中要學會反思,幫助孩子找到壞習慣養成的原因,然後指出努力的方向,並分階段達成目標。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