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小學生有關地球的知識

小學生有關地球的知識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學生有關地球的知識,家長應當與孩子統一戰線攻克難關,要教會孩子克服這些困難,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有利於孩子日後的發展,看完小學生有關地球的知識孩子,學着啓蒙家裏的小天使吧!

小學生地球的知識1

1、地球是太陽系從內到外的第三顆行星,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是人類唯一的家園。住在地球上的人類又常稱呼地球爲世界。

2、地球亦作“地毬”。太陽系中接近太陽的第三顆行星,形狀兩極稍扁,赤道略鼓,是個三軸橢球體。周圍有大氣層包圍着,表面是陸地和海洋,有人類,動植物和微生物。

3、地球的礦物和生物等資源維持了全球的人口生存。地球上的人類分成了大約200個獨立的主權國家和地區,它們通過外交、旅遊、貿易和戰爭相互聯繫。人類文明曾有過很多對於這顆行星的觀點,包括神創造人類、天圓地方、地球是宇宙中心等。

4、西方人常稱地球爲蓋亞,這個詞有【大地之母】的意思。

小學生有關地球的知識

5、地球是上百萬種生物的家園。包括人類。地球是目前人類所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體。地球誕生於45、4億年前,而生命誕生於地球誕生以後,自此地球的生物圈改變了大氣層和其他環境,使得需要氧氣的生物得以誕生,也使得大氣層形成。大氣層與地球的磁場一起阻擋了來自宇宙的有害射線,保護了陸地上的生物。地球的物理特性,和它的地質歷史和軌道,使得地球上的生命能週期性地持續。地球預計將在15億年內繼續擁有生命,直到太陽不斷增加的亮度滅絕地球上的生物圈。

6、地球會與外層空間的其他天體相互作用,包括太陽和月球。當前,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所需的時間是自轉的366、26倍,這段時間被叫做一恆星年,等於365、26太陽日。地球的地軸傾斜23、4°(與軌道平面的垂線傾斜23、4°),從而在星球表面產生了週期爲1恆星年的季節變化。月球是唯一的天然衛星,誕生於45、3億年前的月球,造成了地球上的潮汐現象,穩定了地軸的傾角,並且減慢了地球的自轉。

7、大約38到41億年前,後期重轟炸期的小行星撞擊極大地改變了表面環境。

8、地球的表面被分成幾個堅硬的部分,或者叫板塊,它們以地質年代爲週期在地球表面移動。地球表面大約71%是海洋,剩下的部分被分成洲和島嶼。液態水是所有已知的生命所必須的,但並不在所有其他星球表面存在。地球的內部仍然非常活躍,有一層很厚的地幔,一個液態外核和一個固態鐵的內核。

小學生地球的知識2

我們生活的地球是一塊平地,是一個扁扁的盤子,人們走到地球的邊緣會掉下去——這是第一種小朋友們認爲的地球的形狀。有的小朋友還認爲在地球之外會有獨立的空間,人們從地球邊緣掉下去以後會落到一塊草坪上。3~5歲的小朋友之所以這樣認爲,是因爲他們是根據自己的直觀經驗來感受地球的,他們認爲他們看到的平地就是地球的形狀。

小學生有關地球的知識 第2張

有的小朋友認爲,地球確實是圓的(這大概來源於生活中非系統化的知識),但是人類生活的陸地和地球是分開的,人類生活在地球之外的平地上。

孩子們在生活中的直接體驗讓他們無法相信人類竟然生活在一個球體之上,地球在人們的頭頂上~有這種看法的小朋友雖然承認地球是一個圓球,但還是相信自己看到的平地纔是地球的形狀,因爲自己的這種認識和生活中大人提供的知識不一致因此他們認爲人類生活在地球外面的。

還有的小朋友認爲,地球是一箇中空的球體模型,人們生活在地球內部的平地上,也就是人們在地球裏生活,太陽月亮和星星在地球的內部(或外面)。持有這個觀點的小朋友們是把自己對於地球的直觀經驗和平常生活中接受到的`關於地球的科學信息結合起來,構造了一個自己可以接受的地球模型。

雖然3~5歲的小朋友們對於地球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認識,但由於年級較小,發展不夠成熟,他們無法擺脫自己對於地球的直接的經驗和看法來接受科學的信息,因此小朋友們對地球會有一些不夠客觀和科學的認識,隨着年齡的增長,接受系統的科學訓練,小朋友們就能夠理解地球的形狀和人們和地球的空間關係啦~

小學生地球的知識3

關於地球的10個冷知識

地球的英語“Earth”這個詞起源於盎格魯-撒克遜語(古英語)裏的“Erda”,意思是“地面”“土壤”。雖然名字叫“地面”,地球表面卻有71%被水覆蓋。

地球的質量爲5.975×10^24千克。時至今日,它還在不斷吸積宇宙空間的彗星、隕石、宇宙塵埃和星際分子等物質。據專家估算,地球每年大約可獲得10萬噸的星際物質,其中宇宙塵埃就達23430噸。所以,地球每年都長胖一點點。

從46億年前地球從一片混沌中誕生以來,共有超過1萬億種生物在其上生息繁衍。現在地球上究竟有多少活物?到門口小花園,用勺子挖一勺土,那裏面“生活”的有機生命體就比地球上人類的數量還要多。

小學生有關地球的知識 第3張

大約6.2億年前,地球的一天只有21.9小時。可見地球的自轉速度是在逐漸變慢的,不過,對於我們來說幅度小到可以忽略不計——只有每100年70毫秒,所以想要地球的一天多出1小時,還要再等1億年。

在歷史上,地球上發生過多次磁極倒轉,北變南,南變北,最近的一次是在78萬年前。有科學家懷疑,地球磁極倒轉曾是古代生物滅絕的原因。

我們的地球能在宇宙中安然生存,要感謝木星。木星體積大、質量大、自轉快,引力也比一般行星大,原本飛向地球的隕石都被木星所吸引,紛紛撞向它。

地球是目前唯一已知具有板塊構造的行星。7個巨大的板塊正在向不同方向移動,塑造了地球上千變萬化的地質特徵。別看每年也就移動1-10釐米,全球範圍內的碳循環就靠這每年幾釐米了,這樣才能防止地球過熱。 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從古至今從未停止,不過,隨着人造衛星、空間站的升空,太空垃圾也越來越多。2014年,一份NASA數據說,地球上空飄着2600顆失效但在軌的衛星,數量是正在工作衛星的兩倍。美國太空監測網絡統計,10釐米以上在軌物體2.6萬件,1-10釐米的過5萬件,它們絕大部分是太空垃圾。

地球上97%的水是鹹水,剩下3%的淡水中,有70%在極地結成冰塊,其餘的大部分在土壤中,或是人類難以汲取的深層地底中。

大約3億年前,地球上幾乎所有土地都是一個整體。在侏羅紀時期,泛古陸分裂成兩個大陸,隨着時間的推移,它們分裂推移成現在的樣子。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