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青春期孩子總是心煩是什麼原因

青春期孩子總是心煩是什麼原因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5.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青春期孩子總是心煩是什麼原因,如何培養好孩子是很多家長思考的問題,適當減輕孩子的壓力是很重要的,對於孩子未來的發展是有很大影響的,以下是青春期孩子總是心煩是什麼原因方法。

青春期孩子總是心煩是什麼原因1

煩躁是一種混沌的不清晰的情緒,它伴有生理的興奮和喚起、心理的焦慮,有時還帶有一點點輕微的恐慌。

爲什麼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煩躁?

因爲這個階段的孩子面臨新的關係的處理,開始步入一個新的人生階段,面對未知的世界,又未掌握合適的應對方式,對許多將要面對的事物,有着朦朧的未知與不安感。所以會不知所措,也會焦慮和恐慌。

青春期是自我成長的重要時期,自主意識不斷增強,孩子試圖自己掌控自己,初步證明自己的價值和能力。而即將步入生命最爲旺盛,精力最爲充沛的時期,難以釋放的蓬勃的生命能量,也許沒有找到恰當的點來釋放,也會讓人感到煩躁。

青春期孩子總是心煩是什麼原因

如何應對青春期煩躁呢?可以注意下幾方面。

1、青春期是孩子探索世界,與世界交互的階段,因此這個時候應給孩子一定的活動空間與時間,鼓勵與同伴交往,不要橫加干涉,絕對要求孩子聽話,過分限制孩子的自主與探索。

2、鼓勵孩子參與各類文體活動,如打球、跑步、唱歌等等,擴展孩子的視野,同時熱愛運動的孩子往往樂觀,體育運動可以增加愉快感。

3、認真地傾聽孩子,關注孩子的內心感受,不要只是關注孩子的衣食,或者成績。

4、允許孩子適度的宣泄,給予孩子深深地理解和共情,設身處地模擬孩子所處的情境給予關懷和啓發,對孩子做出的嘗試性的行爲,值得鼓勵和肯定的行爲,給予及時肯定和讚賞,這樣可以增加孩子的價值感,價值感越高的孩子,情緒會越好,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家長朋友們,當你瞭解了正直青春期孩子的情緒狀態時,學着恰當的教育和引導孩子吧。

青春期孩子總是心煩是什麼原因2

後臺有家長留言,說自己的孩子正處在青春期,覺得和孩子溝通非常困難。因爲說什麼都聽不進去,一副不耐煩的樣子。如果聊到孩子的敏感話題,孩子還會突然脾氣發作離場終止談話,讓父母煩惱不已。不知道如何與孩子正常的交流。

其實。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都有着兩扇門,一道門是言語與意義,一道門是情緒與情感。當接收方的情緒處於穩定安全的狀態下,情緒與情感的門打開了,言語與意義的門才能順利打開,傳達方的所要表達的信息纔會被正確的傳達與接收。

因此在父母與孩子溝通時,要讓孩子處於一個平和穩定的情緒中,否則孩子是無法接受父母的任何觀點的。

親子之間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間距離,家庭中也同樣如此。作爲青春期的孩子,心智已逐漸發育成熟,他們需要在自己的周圍有一個自己把握的自我空間,而當這個自我空間被父母觸犯,就會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惱怒起來。

所以當父母有意或者無意的侵入孩子的自我空間,會引發下面的故事......

“你出去,你總想進我的房間幹什麼?”“我看看你是不是在學習。”“你總是監視我。”“我是關心你。”“我不需要你關心,別假惺惺的了。”

李女士被青春期的女兒推出了房間,雖然很生氣,卻又無可奈何。她想不通爲什麼女兒上了初中,就變了,以前女兒和她親密無間。

女兒的房間爲什麼不讓進,特別是那個小抽屜似乎有什麼祕密,一直鎖着;以前女兒的QQ是自動登錄,現在卻要輸入密碼。

有一次,李女士接到一個電話,對方一聽到是李女士的聲音就掛斷了。女兒回來後,李女士說出疑惑,女兒卻生氣地責備李女士神經過敏。女兒的態度更讓李女士懷疑,逼問女兒是不是談戀愛了,女兒一聽,扭頭就走,在同學家住了三天後,才被家人勸回來。

爲什麼女兒上了初中,眼裏的媽媽這麼令她反感呢?因爲女兒進入了青春期這一獨特的人生階段,這和青春期的閉鎖性有關。青春期的孩子隨着獨立意識的增強,渴望擁有自已的心理空間,那是一個不被人打擾、可以自由放飛心靈的精神世界。

所以,孩子抽屜上鎖,不是裏面有祕密;孩子不告訴父母一些事,只是覺得沒必要,自己能處理,父母不必瞎操心;不想讓父母進他們的房間,也不是想離開父母的視線,做什麼小動作,而是想擁有一份愜意、自由的天地。

青春期孩子總是心煩是什麼原因 第2張

那父母應該如何尊重並守護孩子的自我空間呢?

尊重孩子的自我空間,不跨越

父母大概都會有同感,如果你到飯店吃飯,或者乘車,總是希望找一個旁邊沒有人的空位坐下來,這樣,心理上才能感到安全、踏實。同樣,在家庭中,如果父母越界,侵佔孩子的自我空間,孩子也會感到不安全、不踏實。相反,如果父母尊重孩子的自我空間,反而能夠走進孩子的生活

信任孩子的自我成長,不懷疑

作家畢淑敏說,友情的樹上只有一顆果子——信任。如果你想教育好青春期的孩子,你就要把他當朋友;你把他當朋友,你就要信任他;你信任他,他就有可能學會自律、自愛,學會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如果家長的行爲做得令孩子窒息,連心靈都找不到透氣的窗口,連一方精神自留地都被侵佔,連心理疆界都沒有,分不清,那麼孩子就把你當作不可信賴的“敵人”,孩子對你敵視、與你的作對、跟你的疏遠都在情理之中了。而信任了孩子,孩子反而有可能不出現父母所擔心的許多問題。

臺灣作家劉墉對他青春期的兒子開始也是頭疼不已,但是最終想開了,劉墉總結經驗說,他教子的最大特點就是放得開,收得住。他信任兒子,欣賞兒子,尊重兒子,不怕兒子摔跤,大膽讓兒子去闖世界,去尋找自我。這一切,讓處於“叛逆年代”的兒子沒有沉淪,沒有消極,沒有墮落,反而越挫越勇。正是劉墉對兒子的理解與尊重,才幫助兒子順利地度過了青春期。

當父母尊重了孩子,孩子就會對父母建立了信任的`基礎。那怎樣有效的溝通,讓親子關係更親密,讓教育的信息有效的傳達?

與煩躁的青春期孩子溝通有更好的方式嗎?

經驗一,重要對話在穩定情緒後進行

當事情發生後,就出現的問題和孩子溝通,語氣要平和淡定,讓孩子覺得你是冷靜的、客觀的,不會失控。如果你要強調某個原則和底線,可以嚴肅,而不是嚴厲。當孩子關注父母的情緒時,就聽不進家長說了什麼,提了什麼建議和要求。所以,開始談話的時候,要平和淡定,情緒不要有太大的起伏,這有助於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到談話本身。

經驗二:家長要認同孩子們善良的初心

無論孩子出現了什麼讓你傷腦筋的問題,請一定要先主動認可他們的初心並不是故意和惡意。認可初心的目的,是把孩子的主觀想法和客觀後果分開,一分爲二地說問題。

在認可初心非故意的同時,再給他指出客觀上造成的後果,孩子就比較容易接受。小學到初中階段的孩子,他們大多不會考慮問題的後果。成全和認可他們的初心,僅僅對行爲後果進行分析,既照顧了孩子的體面和尊嚴,讓他們有一個臺階下,也讓他們坦誠面對行爲帶來的後果,願意積極改善和解決問題。

經驗三:表揚用“你”,批評用“我們”

表揚多用“你”,肯定和鼓勵孩子;對錯誤的責任和承擔,請多用“我們”。家長和孩子永遠是同一戰壕的戰友。

我們父母要經常對孩子說“我們一起努力吧”“我們一起改吧”“我們是一體的,沒有教好你,我也有責任”。這都是針對他遇到問題而言的,這不是孩子一個人的事,父母需要與孩子一起努力。無論孩子承受什麼,父母都有義務跟孩子站在一起。

經驗四:要引導孩子對自己潛意識的定位

犯錯誤是正常的,沒有誰是完美的。只是,有的人一錯再錯,有的人認識到錯就改正了,所以問題的關鍵在於孩子是否願意改正錯誤。

我們要在日常細微的對話中挖掘孩子內心的潛能,讓他覺得自己是很不錯的,是可以優秀的,是應該優秀的,不是唯一優秀的和絕對優秀的。這樣的認知定位,對他們將來的事業和生活都有深遠的影響力,帶給他們的是持久的正能量。這是我們能送給孩子的幸運符。

經驗五:先聆聽,後評價,再提出建議

孩子如果告訴你一些身邊的事,請耐心聽完,不要聽到一半就下判斷、給評語。評價的時候請言之有物,少說空洞的大道理,把重心放到實際的建議上。

啓發孩子大膽說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先聽孩子講,多問孩子,不要擔心孩子不知道你的意思。你的一言一行,你的面部表情,你的情緒態度,已經告訴了孩子你的價值觀,他們比你想像得更聰明和敏感。

溝通是家庭生活中很重要的環節,也是親子關係重要的一點。父母請拿出更多的耐心與同理心與孩子相處。請用愛陪伴孩子長大與成熟。在這個過程中,相信家長也可以收穫到更多的育兒心得與滿滿的成就。

青春期孩子總是心煩是什麼原因3

青春期少男少女因荷爾蒙激素分泌增加,再加上學業壓力大,就會產生煩躁抑鬱焦慮等情緒不過這還不能稱之爲精神障礙,只能說是一種特殊時期的情緒,過了這段時期就會好的。孩子要經過脫胎換骨成長過程的煩惱與痛苦,才能真正長大。伴孩子度過煩惱的青春期,青春期是孩子的煩惱期。

篇一:青春期孩子煩躁怎麼辦

第一,營造一種溫暖的家庭氛圍

父母之間的關係要和睦,條件允許的話要經常一起出去遊玩,讓青春期男孩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第二,爸爸要經常與男孩進行溝通

積極地鼓勵引導他,簡單的說教只會令其更加反感,特別是不要把他當問題少年來教育。應該和他做朋友,並且以朋友的方式對他進行鼓勵,切忌不要不斷的否定,打擊他的積極性。

第三,爸爸要幫助青春期男孩找回學習的信心

如果他能夠強烈地感受到同學、老師對自己的認可,感受到良好的成績給自己帶來的成就感,就爲他以後的學習道路做了最好的鋪墊,以後就會良性循環。所以如何培養他的興趣是爸爸和老師共同的課題。家庭的溫暖和關愛,學校老師同學給予認可,這些就是青春期男孩戰勝煩躁情緒的最佳保障。

第四,爸爸說話時要注意語氣

爸爸在和青春期男孩交流時要有耐心,說話要親切和平,不要使用指使或命令的口氣。

第五,要注意青春期男孩的愛好對他情緒變化的`影響

記住他的喜好,投其所好地陪他做些有益的活動,男孩會感到更加快樂。

1、很多時候,青春期男孩的煩躁情緒是他自己都控制不了的,所以如果發現他有煩躁情緒,爸爸有必要教他一些消除煩躁情緒的正確方法,比如“數到十再做決定‘喝口水再說你想說的話”等。

2、多跟青春期男孩溝通,給他講解一些煩躁情緒的不良危害。這樣有助於孩子對不良情緒的控制。

3.讓胄春期男孩認識到培養良好的修養和學識的重要性,培養良好習慣,以文化的薰陶除去浮躁的侵擾。讀一本好書,聽一支曲子,這些都有助於消除煩躁情緒。

青春期孩子總是心煩是什麼原因 第3張

篇二:青春期孩子煩躁怎麼辦

(一)以靜制動,沉着應對。

進入青春期的少年,由於受生理髮展,同伴和環境的影響,自控能力明顯會下降。當看到孩子情緒暴躁時,你不妨冷靜下來,不要急於改變孩子。這個時候,你不管多努力,都起不到多大作用,相反,很有可能強化孩子煩躁的情緒,甚至把你的情緒弄的也非常糟糕。說到這裏,我要說明一點,青春期少年對家庭氛圍是非常敏感的,只要有一位家庭成員心情不好,或者話難聽,臉難看,他們就會以爲是針對自己的。所以,爲了避免孩子產生誤解,家長必須要控制好情緒,在孩子鬧情緒時,不妨告訴孩子,如果你感想心情不好,不妨回自己的臥室去冷靜一下,或者出去活動一下,不要在家裏悶着。如果你信任我們,可以把內心的不快說出來,人不能總壓抑自己,越是壓抑反而越是難受。

(二)樂觀豁達,幽默含蓄。

青春期少年往往多愁善感,常爲一些芝麻大點兒的小事兒而自尋煩惱。如果家長不知道這些,動不動就會被孩子的情緒牽動着,那就非常被動了。如果你以樂觀豁達的心態面對孩子,看到孩子心情不好,樂呵呵地面對孩子,說一些幽默含蓄的話,會讓孩子內心的愁緒和不快很快化解。我經常和一些青春期少男少女交流,我會站在朋友的立場上,非常認真傾聽他們訴說,讓他們一吐內心之不快,而我常表現出很理解,很同情的姿態。當少年們傾訴完畢後,我會把自己在青春期所經歷的類似現象也講給他們聽,很快就能彼此達成情感的共鳴,讓少年們感覺這位哥們,或者朋友真是太能理解人了。做到這些,實際上已經就取得了少年們的信任。再適當給一些合理化的建議,徵求他們的意見,聽聽他們對建議的看法。這對少年來說,就不像父母那種強迫式的給予了,而是有很大的選擇餘地。記家長一定要記住,少年們喜歡陽光的父母,更喜歡幽默含蓄的父母,因爲在嘻笑間,便讓他們找到了答案,獲得了動力。

(三)制定規則,堅持到底。

很多青春期少年常會做事半途而廢,或者逃避困難,尤其體現在學業上。很多家長都會只止顧於擔心孩子的學習,焦慮孩子的成績,其實問題根源並不在孩子學習上,而是在你的家庭時在,平時是否有合理的規則,以及爲父母者的做人原則和底線。規則是要求一個家庭成員必須遵循的內容,做不到要受懲罰的,並不是說說就算了。如果什麼事都不較個真,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把很多事做到中途就隨意放棄了。這種缺乏做事條理化,完整性的習慣,並不是少年們常有的,很多家長也一慣如此。你都不起一個好榜樣作用,你焉能讓孩子擁有做事的毅力和決心呢?所以,要想讓孩子凡事都堅持到底,必須要加強家長自身修養,絕不能只指望着孩子自己去努力。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你給孩子的不僅是有聲的鼓勵,還有無形的自信呢。規則意識,在很多家庭裏普遍沒有,再拓展到家庭之外,看看你周圍,爲什麼秩序感那麼差?恐怕你身爲家長也是出隨波逐流的結果。

(四)寓教於樂,其樂融融。

看一個家庭是否有好的教育,從家庭氛圍的好與壞便可一目瞭然。經常有家長向我傾訴內心的焦慮和不安,他們面對孩子時往往小心謹慎,生怕稍有不慎,會惹孩子鬧脾氣。家長越是小心弈弈,結果反而弄的表情很僵化,甚至有時面對孩子時不知道該說什麼。試想一下,這樣的緊張狀態,還談什麼輕鬆與孩子交流啊。就是作爲旁觀者,看上去也感覺這個家庭裏氣氛特別壓抑,何況做爲當事人的孩子了。我經常建議一些家長,不要看孩子臉色過日子,你自己心中沒鬼,你怕什麼啊。你連最起碼的自信都沒有,又何談與孩子開心交流,一起娛樂呢?所以,請各位家長挺起你的腰桿,不要把低三下氣求孩子好好學習當成你的頭等大事,而是應該如何先成爲孩子的好朋友,好夥伴。這樣一來,就好辦了,你就用不着只爲盯着孩子的學習而感覺枯燥乏味了。只要你放下學習這塊巨石,去多花點心思琢磨如何與孩子玩兒的開心,聊的開心就不難了。只要和孩子心無距離,再聊如何有目標、有計劃、高效學習的事兒,還難嗎?

(五)明確目標,放眼將來。

很多青春期少年家長在育兒方面,目光非常短視,要麼只死盯着孩子眼前的成績,要麼焦慮於孩子將來的高考,根本無暇思考一件事——我到底要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如果沒有長遠的目標,必然不可能逆向思維,認真思考一番,我如何培養孩子成爲那樣的人!這麼說,就不難看出,家長所謂的目標,實際上並沒有做多少有意義的事兒,因爲即使孩子成績很不錯,那培養孩子綜合素質你又能做多少呢?何況從無數的負面案例來看,好成績並不代表孩子將來萬事大吉,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很複雜的路要走。如果家長不培養孩子獨立的能力,將來遲早會以“啃老”而成爲負擔。甚至還有些孩子將來走上歧路(違法犯罪)。教育必須要有寬闊的目光,長遠的目標,並有計劃地針對不同年齡段實施教育的過程,並且教育內容有很強的連續性,家長絕不能憑興趣和熱情去育兒。一旦你缺乏堅持,沒有毅力,再看孩子,絕對在某些行爲上像極了你。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