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小兒積食的處理方法

小兒積食的處理方法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兒積食的處理方法。孩子是媽媽們的心尖,孩子是非常容易積食的,此時我們需要儘快幫助孩子緩解積食症狀。接下來就由小編帶大家瞭解小兒積食的處理方法的相關內容

小兒積食的處理方法1

1、揉捏脊柱

揉捏是中醫治療積食的常見的方法,因爲揉捏的地方是在脊柱,所以也被叫做“捏脊”。這種方法可以治療一些兒科的常見病,腹痛、積食、厭食、嘔吐、便祕、煩躁等疾病可以通過這種方法緩解。

小兒積食的處理方法

2、運動方法治療

孩子吃完飯之後,讓他休息半小時,然後進行適當活動,這樣有利於腸胃的消化吸收,可以幫助寶寶消除積食,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在晴朗的天氣帶着孩子到外面活動。這樣不僅能消除消化積食,還能補鈣。不要讓孩子吃完後就躺在牀上,經常帶着寶寶出去散步有助於消化吸收。

3、藥物治療

小孩子積食如果通過捏脊、鍛鍊不可以緩解,要適當使用藥物來治療積食。但不同的積食症狀要使用不同的藥物進行治療,家長不可隨便給寶寶吃藥,要諮詢醫生,針對孩子不同的積食狀況選擇藥物。

4、飲食治療

雖然治療孩子積食有很多方法,但是最有效的方法是調整孩子的飲食,節制飲食是防治積食的最好的方法。只有規律、定量和均衡的飲食才能幫助孩子遠離積食,規律的飲食是非常重要的。平時不要讓孩子吃太多肉和煎炸的食物,以免造成嚴重的消化不良。孩子的三餐飲食要清淡,蒸的、煮的食物比較健康,米粥、麪湯適合孩子食用。

家長要記住,在孩子的一日三餐之中,晚餐最好儘量少吃,這不僅可以避免積食,對孩子的健康也有很大好處。因爲孩子在晚上活動減少,吃得太多容易引起積食。即使喝牛奶,也要減少奶粉的分量。容易發生積食的孩子,晚餐可以食用小米粥,營養充足也容易消化,可以有效避免積食。

小兒積食的處理方法2

小兒積食是怎麼引起的

說到積食,你會想到孩子。小兒積食很常見,如果家中有寶寶,更需要注意,要避免孩子出現從而促進健康。下面,就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積食,出現積食需要如何保健。

什麼是積食?

積食是中醫常見病症,而對於兒童來說,小兒積食則是小兒乳食多損傷了脾胃,使食物在中焦中,形成了胃腸疾患。更多的時候,是發生在剛剛會吃奶的寶寶身上,表現出腹部脹滿、大便乾燥、酸臭。一旦積食沒有得到緩解,會造成營養缺失、營養不良,影響到生長髮育。

小兒積食的處理方法 第2張

小兒積食解決方法:

首先,就保健來說,可以用一個藥膳把枳實、大黃、黃連、茯苓等中藥做成湯汁飲用,一定要諮詢醫生,不能喝錯了。

其次,通過按摩保健,小孩子出現積食,可以讓其面部向下平臥着,爸爸、媽媽可以用拇指、食指捏住脊柱兩側,從上到下、再從下到上,每天晚上捏三遍。可以按摩中脘穴,家長用手掌根部,慢慢的旋轉按摩,每天按摩兩次。

積食不僅僅只發生在寶寶身上那麼簡單,在生活中,積食還可能出現在成年人身上。例如,當你吃完飯、吃完東西后,感覺到消化不良,甚至隱隱疼痛出現了打嗝,這樣的情況往往說明你出現積食了。

成年人的飲食比寶寶更加複雜,這就需要更注意,一方面,飯菜的食用以清淡爲主,不宜太油膩,例如,粥、湯,蔬菜,比肉類好的多。

其次,就飲食的時間,很多人飲食很晚,在夜間、凌晨吃飯,早已非常常見,這樣飲食可不太妙,會影響到胃腸休息,更容易出現積食。可以的話,晚上六點吃飯能幫助緩解積食。然後就是運動,一定要運動,腰部、腹部進行運動,能鍛鍊腹部對調節身體好,能促進消化吸收。

再者,關於喝水。我們說要多喝水,通過喝水保健,但是如果出現了積食最好不要在飯後半小時喝水。同樣如此,吃水果也是這樣,在飯後半小時不要吃水果,會使得胃酸被稀釋掉,對胃部消化、吸收都不太好。

最後,通過正確的飲食能促進健康。能避免積食多吃助消化食物,例如,土豆、紅薯、山楂,都是不錯的食材,而對腸胃刺激性強的食物,大蒜、韭菜,就不要多吃了。點擊藍字瞭解更多:紅薯雖然養生功效多 但是這樣吃後果很嚴重

出現積食是較爲糟糕的,不論是小孩子還是成年人都要特別注意,科學的保健,能避免積食傷害身體,更好的.促進健康。

小兒積食的處理方法3

小兒積食發燒會便祕嗎

小兒積食發燒會引起便祕。

  原因:

積食一般不會引起反覆發燒,出現發燒是炎症引起,多見於細菌、病毒等感染引起。而積食發燒則表示寶寶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則會出現便祕症狀。

小兒積食的處理方法 第3張

小兒積食便祕怎麼調理

1、少量多餐

寶寶的胃部容量很小,吃粗糙、大塊或過量的食物,很容易阻塞到腸胃處,出現便祕症狀。所以,寶寶吃飯應該採取少量多餐的原則,媽媽可以給他準備一個小碗,每次盛飯的份量約爲大人的1/3或1/4就好,這樣寶寶不會有永遠吃不完的感覺,也比較有成就感。

2、巧補益生菌

補充益生菌可以刺激腸蠕動,促使排大便。

3、適當運動

適當加強腹肌的活動,有助於改善便祕的症狀,如簡單的蹲,身體往前、後彎曲或轉腰的動作,都可以扭轉腰部肌肉,加速腸蠕動。

4、親子按摩

睡前幫寶寶做做按摩,也可以促進腸蠕動,具體方法是:讓寶寶仰着躺在牀上,媽媽用右手掌根部按摩寶寶的腹部,按照右上腹———左上腹———右上腹方向邊揉邊推,但要注意手法不要過重,每次持續10分鐘,每天做2~3次。

5、良好排便習慣

有的媽媽在寶寶3-4個月的時候就開始如廁訓練。寶寶因進食後腸蠕動加快,常會出現便意,故一般宜選擇在進食後讓寶寶排便,建立起大便的條件反射,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媽媽可以選擇早餐後一小時,作爲寶寶固定的排便時間,讓寶寶在自己的坐便器上坐上10分鐘,如果還沒有便意,就讓他起來,這樣寶寶就會漸漸養成定時如廁的習慣。如廁前先給寶寶喝杯果汁或溫蜂蜜水潤潤腸,也有助於大便的通暢。

小兒便祕護理注意事項

1、4個月以上的寶寶,可喝些果汁或菜汁

如蘿蔔、胡蘿蔔、芹菜等煮水喝,橙子、蘋果、西瓜榨汁喝。寶寶太小,應先喝1-2勺,如沒有異常,再逐漸加量。

2、寶寶滿5個月,就應增加輔食

最好將菠菜、捲心菜、青菜、薺菜等切碎,放入米粥或麥片內同煮,做成各種美味的菜粥給寶寶吃。蔬菜中所含的大量纖維素,可以促進腸蠕動,達到通便的目的。還可喂點香蕉、蘋果等水果泥,有利於促進腸蠕動。

3、養成定時排便好習慣

一般來說,寶寶3個月左右,媽媽就可以幫助他逐漸形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每天早晨餵奶後,媽媽就可以幫助寶寶定時坐盆,併發出嗯嗯聲,讓寶寶形成條件反射。

4、做做寶寶操

運動量不夠也會造成腸蠕動減慢,導致排便不暢。媽媽可以常幫寶寶做做寶寶體操。對於大些的寶寶,可鼓勵其自己練習翻身、爬行,或給寶寶一個球,和他一起玩。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