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關於教育隨筆15篇

關於教育隨筆15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應該很少人不知道隨筆吧?隨筆最重要的是是表達出作者的意圖,傳達心情、感悟、觀點...就像與鄰家談心般輕鬆。那麼,什麼樣的隨筆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教育隨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教育隨筆15篇

關於教育隨筆1

說起小班幼兒入園,大家都會不期然的想起哭鬧,但這一步對於孩子和家長來說,簡直就是一場戰爭。究其原因,不難發現,孩子們來到幼兒園,接觸到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人,這種不適感讓幼兒感到不安、焦慮、無安全感,哭鬧現象是幼兒園不安、焦慮等情緒的最終表現形式。似乎,情緒也會傳染,要是處理不好,哭鬧幼兒會將大量的不安、焦慮情緒傳染給其他小朋友。因此,解決小班入園哭鬧問題,我們這樣做——拒絕情緒傳染,協作分組護理。

首先,建立簡單的規矩,要讓幼兒明確,不哭才能去玩。班級老師帶不哭的小朋友去戶外活動,轉移幼兒的注意力,隔離“傳染源”。

不哭的孩子,老師帶你們去滑滑梯

不哭的孩子,老師帶你們去開火車

不哭的孩子,排在隊伍的最前面

冷處理:對於一些情緒反應不太明顯的幼兒,適當使用冷處理法,給他一些玩具,讓他自己去玩,當組織其他小朋友進行活動時,會吸引他參加,並給予一定的關注

做好哭鬧小朋友的安撫,很重要!多抱抱他,讓他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心,增強他的安全感。

關於教育隨筆2

每次畫畫的時候,總有幾個孩子不喜歡畫畫。有一次,我剛一走進活動室,就聽到一羣孩子圍在一起大聲地說:“哇塞!好漂亮呀!”“對呀,真好看!”.何事讓他們如此興奮,我有些納悶。走到跟前一看,原來他們正忙着往小桌子上貼圖呢!

我蹲下來,仔細瞧,小桌子上花花綠綠的,到底貼上了什麼?我還沒來得及問孩子,幾個孩子就爭先恐後地告訴我:“老師,這是用紙剪的花,它可漂亮了,這是我畫的小兔子……。”他們的知識還真豐富。

孩子就是孩子,對一切事物都感興趣。沒想到孩子們如此喜歡貼圖,看來,孩子們所喜歡玩的東西,一定有它的理由和道理。今節活動正好是美術課,隨機教育就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何不抓住孩子們感興趣的事物,讓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發揮得淋漓盡致呢!

於是我大膽設想,對孩子們說:“你們覺得貼圖這麼好玩,都很喜歡它,那我們來比賽好嗎?看誰想出的花樣最多,就獎勵他小紅花,老師期待你們更好的表現。”孩子們一聽,更來勁了。

我發現最不愛畫畫的玲玲也快速的粘貼起來。我不僅讓孩子們把紙粘貼在紙上,並且我還準備了雞蛋皮、飲料瓶、糖紙等廢舊材料。讓孩子們自由選擇纔料,來用塗好的紙片在上面粘。不一會粘完畫的幼兒快速的來到我的身邊讓我欣賞他的作品。

輕輕高興地說:“老師,快看我的蘋果花”,真的,我仔細一看,還真像。我趕緊表揚他:“輕輕,你真棒!”這時玲玲跑來說:“快看我用雞蛋皮做的小孩臉”,小靜嚷嚷着看他用飲料瓶做的大樹,婷婷讓我看他的蝴蝶花,並且孩子們一個個的比着,孩子們看到自己獨出心裁的作品,心裏那股自豪勁甭提了。

與此同時,我沒忘記提醒他們:小椅子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愛惜它、保護它,要保持它的乾淨、整潔,此刻活動室裏成了美的樂園、想象的海洋。

關於教育隨筆3

《綱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明白、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用心支持、幫忙家長提高教育潛質。”爲了讓各位家長能更多地瞭解幼兒園,能與幼兒園更好的互動,創造出家園共育的有利環境,常家幼兒園於10月9日上午召開了全體幼兒家長會。會上王園長與家長們在我園對幼兒的教育方式上和家長們進行了交流,發放了家長問卷調查表,真誠地期望在互堅信任、尊重、支持的基礎上實現家園共育,真正爲孩子創造整體和諧的教育環境。

各班老師也做了精心準備,熱情接待每一位家長。會議結束前,各班班主任把班級的基本狀況作了簡要的說。其次詳細的說了本學期的教育教學、衛生保健、目前的班級狀況等重點工作。最後,就家園如何配合更好的教育好孩子做了詳細的探討。

會後,家長們又參觀了幼兒園各個活動室,班主任分析了每一位幼兒的特點和領悟生活狀況,還重點說了本學期開設的課程、教學目標及一日生活安排,使家長更加了解孩子的幼兒園生活。同時也向家長提出了配合幼兒園工作的一些推薦和要求。

本次家長會不僅僅拉近了幼兒園與家庭之間的距離,促進了家園共育,還對幼兒園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開展起到了用心的促進作用。

關於教育隨筆4

大腦皮層言語中樞機能的成熟理論告訴我們:人腦的80是通過視覺而獲得的,視覺刺激能促進兒童的大腦神經網絡的發展。早期閱讀是積極自主的視覺刺激,給兒童以積極的語言刺激,加快大腦的發展與成熟。圖書是幼兒理解圖畫符號到文字符號,從學習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過渡的有效工具。因此在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內,應及早爲幼兒提供完整語言的學習機會,積極培養幼兒的早期閱讀能力。

結合我園全語言課題的實施要求,我們對《綱要》進行解讀,認真思考各流派對幼兒早期閱讀的觀點,同時,從小班幼兒興趣着手開展閱讀活動。我們以大量事實闡明:早期閱讀是一項“集口語、書面語言、圖畫閱讀、文字閱讀爲一體的全語言教育活動”。要搞好全語言教育活動,關鍵是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我們的做法是:

一、創設豐富多彩的閱讀環境,喚起幼兒閱讀興趣。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要求:創設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在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中,通過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誘導幼兒積極地聽和說,幫助幼兒積累運用語言的經驗,喚起他們的閱讀興趣。

1、在活動室一角開闢字寶寶樂園。把學過的漢字貼在那兒,在活動室四周貼上適合小班幼兒的日常用語:“請你讓一讓,好嗎?”“我愛媽媽,媽媽愛我”等等。在生物角的花卉和動植物上貼上一些文字標籤,告訴幼兒教室裏有許多“字寶寶”想跟小朋友玩,喜歡小朋友摸摸它,看看它,組織幼兒到環境中找自己喜歡和認識的“字寶寶”。

2、創設語言角。在區域活動中教師提供圖書、圖片、字卡、早教機、閱讀磁帶等等,讓幼兒自由的選擇材料,自主的進行感知,體驗閱讀的樂趣。同時,教師根據幼兒不同發展水平,有的放矢地指導他們進行閱讀。如請幼兒把認識的字寶寶組詞或編成一句話,或配上相應的簡單的圖畫,使幼兒置於圖文並茂的閱讀環境中。

3、各領域滲透閱讀。在早操、盥洗、午睡等各種活動中,結合有關內容出示相應的漢字,讓幼兒根據字卡作相應的活動,提高幼兒的閱讀興趣。

二、採用靈活多變的活動,提高閱讀興趣。

1、運用豐富有趣的遊戲激發幼兒的閱讀好奇心。首先,在閱讀活動中,無論是指讀還是翻書都得用上右手,而小班幼兒還分不清左右。我在孩子們的右手食指上畫上了五彩小點後,孩子們便會用“小點點”翻書,找字寶寶了。其次,爲了幫助幼兒掌握指行的方法,我選擇了適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的遊戲,在幼兒右手食指背上貼上小紅點當“火車頭”,告訴幼兒書中的“字寶寶”都等着坐小朋友的火車,通過“開火車”遊戲,讓幼兒的“火車頭”經過每個“字寶寶”下面,使幼兒在有趣的情景中不知不覺學會了指讀的方法。

2、運用靈活多變的活動形式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幼兒對漢字既新鮮又陌生,我尊重幼兒的認知特點和興趣需要,在閱讀活動中,根據內容畫出相關物體,將漢字與畫畫緊密結合起來,還利用教具吸引幼兒,如畫一所房子,請小朋友把“字寶寶”送到房子裏做客。用肢體和語言讓幼兒認識“字寶寶”,如:“遊”——做游水動作;“寫”——做寫字狀,幫助幼兒理解及記憶。或者讓幼兒從老師的“百寶箱”中找出自己喜歡的“字寶寶”。

3、運用情境教學,引導幼兒主動求知。在閱讀活動中,採用情境教學的方法能有效的引發幼兒主動求知的願望,將幼兒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如在教《氣球》時,我請幼兒持紅綠氣球進行情境表演,引起幼兒強烈的興趣,最後以識字遊戲“找家”結束,即幼兒將持有“字寶寶”的氣球分別幫它們找家。幼兒自始至終在情境中活動,同時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三、家園攜手,鞏固閱讀興趣。

家長對幼兒閱讀教育的理解和認識,決定了閱讀教育能否有效順利地開展。他們的態度也影響着幼兒對閱讀活動的興趣。我們通過家長會、開放日、家園互動窗等形式,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向家長介紹一些閱讀方法及簡單的閱讀遊戲,請家長多鼓勵孩子,爲孩子提供一個“雙優”的環境,讓孩子沒有壓力和負擔地進行閱讀。家長一對一的複習鞏固,更有利於幼兒閱讀習慣的培養。

關於教育隨筆5

做好後進生轉化,是廣大教師常抓不懈的工作。可有時又成了人們喊的口號。在一個班級真正能讓一兩名學生後進轉先進絕非易事。需要教師認真的觀察、分析、座談、鼓勵付出常人難以付出的勞動。而後進生轉化工作應從草根抓起。

今年我教二年級,天真的孩子們是那麼無暇。記得在開學不久,一名女同學悄悄的告訴我:某某同學哭了,她說明天不來上學了。我驚訝的說:“是嗎?你知道爲什麼嗎?”女孩回答說:“不知道,我問她她不肯說。”於是我悄悄的找到她問其原因,小女孩怯怯的說:“我笨,啥都不會。明天不想來了。”聽後我爲之震驚,一個七、八歲的孩子就承認自己笨,開學不到一個月就想要逃學,祖國的花朵還沒有開就要枯萎了!如果是我的孩子我會怎麼辦?一種強烈的教師責任感驅使着我,看看你到底有多笨。

第二天把她從後面的座位調到了第一桌,從此這個孩子成了我特殊關注的對象,上課觀察她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找其座談、打電話與其家長聯繫交談。總結出學困原因如下:

1、學前和一年級基礎差。大部分學生一百以內的加減法能口算,而她計算起來非常困難。大部分同學能將1-6的乘法口訣背的很熟練並能準確的運用口訣進行計算。而她連3的口訣都記不準。

2、上課不聽講。傾聽是現代公民應具備的一種能力。要學會傾聽、善於傾聽。我曾經做過一個實驗,課堂上讓學生看黑板,大多數學生擡起了頭。提高聲音再說一遍看黑板,還有幾個人沒反應。教師大聲叫他的名字,會把他們嚇一跳,不知幹什麼?

3、沒有良好的行爲習慣、丟三落四。上學前不檢查書包,書本無序排放,用時找不到。上課愛搞小動作。自習課不知自己該幹麼,沒主見。膽小,不會的從來不問。

4、父母不在家和爺爺奶奶在一起基本上不做家庭作業。找到了病根就要對症下藥,通過幾天的努力孩子有了實質性的變化。孩子的臉上有笑容了,課堂中善於表達了。見到師長主動打招呼,課下和同學們玩的很開心。成績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感謝那名同學悄悄告訴我。孩子是無辜的,教師在無論在課上還是在課下都應該留意一下孩子的一言一行,更應該對他們多一些體貼和愛心。

關於教育隨筆6

最近我發現,小朋友們都不怎麼去活動區玩兒了,觀察一段時間以後,我感覺到孩子們在活動區玩兒的遊戲過於重複了,基本就是燒飯,吃飯,喂娃娃吃飯和給娃娃過生日等。作爲老師的我,我敏感的意識到這樣的遊戲活動狀況處於停滯狀態,於是我在遊戲分享的時候,引導幼兒一起討論關於活動區孩子們能作什麼事情的討論!孩子們聽了紛紛舉手,樣子十分激動,很想說給大家聽。

討論過後,孩子們似乎是對活動區的娃娃家有了新的遊戲慾望,沒過多久,過去玩兒遊戲的孩子越來越多,而且還會換着角色玩,這次指引讓我由衷的感到:孩子就像漂在大海中的一葉小舟,當它不再前進的時候,我們老師就像是一縷海風輕輕的吹動它,直到它靠岸,走向人生的旅途,我們只有默默在內心祝福每個孩子走好人生!

通過這件事情,我想到,身爲一名幼兒教師,我們最好保持一些兒童的興趣,小孩子無疑是處在疑問期的,它突出的表現是好奇、好問和好嘗試,在這一時期,許多成人看來是視而不見的事物,卻往往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因爲對他們來說,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身體所接觸到的,都是新鮮的。

只要人們沒有做到以童年的歡樂吸引住孩子,只要在孩子的眼睛裏尚未流露出真正的歡欣的激情,只要他沒有沉醉於孩子氣的頑皮活動之中,我們就沒有權利談論什麼對孩子的教育影響。多營造一個兒童的世界,你便多了一條通向心靈的途徑,在與孩子嬉笑遊戲時,當你把兒童的世界還給兒童,兒童越會對你油然而生親切之感,而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點。

關於教育隨筆7

身爲乖乖女的我在家鄉的一手安排下進入了一所學校,但這並非是我理想的職業,爲了讓父母安心,壓下了內心的掙扎。

人雖走進了學校,可我的心卻還在飄蕩,沉澱不下來。面對這個陌生的環境,面對這些踏入校園的孩子,面對這些生活還不能夠完全自理,甚至還要人照顧起居的孩子,我的心緒異常紛雜,飄蕩的心難以沉靜。

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寄宿學校,有些離家遠的孩子或留守兒童常常在學校住宿,看孩子睡覺的重任就落在了老師身上,可謂是責任重大。一聽到這樣的消息我更是反感,反感父母逼迫我做出的選擇。

第一天晚上就輾轉反側,難以入睡,一會兒一個嘆氣聲。這時聽到一個稚嫩的聲音:“老師,你怎麼了?是不是不舒服?我這裏有藥,是媽媽今天剛送來的,你用一包吧,喝了會好點的,媽媽告訴我的。”

聽見孩子稚氣的話語,我的眼淚刷地流了下來,應了聲:“沒事。”這是我掙扎了好久都沒有流下的淚流了下來,這不是委屈的淚,是釋然的幸福淚水。孩子那份特別純樸的愛撞擊了我那顆飄蕩的心。那一瞬間,我突然感到這份職業的神聖,品味到這份職業的魅力。我的情緒也因此發生巨大的變化。

孩子的愛賦予了我力量和使命,我開始用心靠近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和孩子們在一起是快樂的,雖然有時候覺得工作挺累的,但是孩子們總會帶給我意想不到的快樂。看着孩子們在自己的教育下,慢慢的懂事,慢慢成長,這種幸福的感覺是難以言喻的。我堅定地做孩子們的守護神,享受其中的快樂和幸福。

教育隨筆之教育也是一門藝術

教育不僅是一門科學,而且是一門藝術,而教育藝術的全部複雜性,是要善於感覺到一個人身上那種純屬個性的東西。這是大學時代書本上我們學到的知識。當時只是一味的死記,到現在真正到教學實踐中才有深深的體會,體會到它爲何還是一門藝術。在教學過程中,看起來一件件小事或一件件繁瑣的平凡事、調皮事、搗蛋事、認識糊塗的事、行爲偏差的事,都可以關係到學生的成長,都是大事,都要悉心研究,高度重視,制定解決方案。這些看似小事,處理起來可不容易,既要得當又得善於引導,這才能夠出效果。

讀了《心靈的對話——我和我的小天使》,感受頗深。書中針對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學習、生活展開探討,許多教師覺得艱難、困惑難以解決的問題;許多家長雖用心良苦,卻又往往感到束手無策的問題都可以在這裏找到答案。

書中的每一位作者都用第一人稱寫出了自己教育或教學的真切體驗,內容具體,實在。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闡發育人的道理。讀着讀着,你會覺得書中的許多人和事都似曾相識,有的就好像發生在家裏,發生在學校,發生在教室。家庭裏的、師生間的、同學間的、親友間的;學習的、考試的、生活的、思想的、性格的、習慣的,五花八門,林林總總。有的曾使您焦慮;有的曾使您困惑;有的曾使您煩惱;有的曾使您“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讀罷掩卷,你會受到啓發,會發現更佳更妙的方法來贏得學生的信賴,贏得學生的心。

教育是人與人心靈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觸,在我們平時的工作中,怕於跟孩子接觸,懶於跟孩子溝通的現象也有,這樣就不能和學生打成一片,當然也做不了他們的知心朋友。作爲老師,怎樣縮短與孩子們的距離呢?我想應該主動和孩子們做遊戲、邀請孩子們到他家作客,這些做法,正好改變着長久以來教育工作者認爲師生之間的關係只是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之間的關係。孩子們覺得和老師在一起是件快樂的事情,老師覺得和孩子們在一起更是件快樂的事情。

教育的力量在於學生對教育者的認同,只有當教育者被學生認同時,教育的效果纔是實在的。教師只要讓自己成爲孩子們的朋友,與孩子們平等的相處,依靠自己的人格魅力來感染學生,就一定會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和工作的快樂。

自然教育是由法國教育家盧梭提出來的,他所提倡的自然教育,歸根到底,就是教育要服從自然的永恆法則,適應兒童天性的發展,促使兒童身心的自然發展。這與當前的教育改革思潮是一致的,而且,對於我們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是很有借鑑意義的。

首先,我們要尊重兒童的意識和情感。兒童雖然不是成人,但也不是成人的寵物和玩物。他首先是一個“人”,有自己的意識和情感的人。作爲教師在一定程度上要尊重兒童,按兒童的意願去做。如今不少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爲了“打好升學的基礎”,也不問問孩子,就要求他們參加各種各樣的學習班,讓兒童不停地學,學一些他們根本就不感興趣的東西,弄得孩子們沒有了自己的自由活動和愛好。如此的教育,在不情願的狀態下,兒童是不可能用心去學,也不會專注於這一方面的學習,相反會給兒童造成厭學的情緒,以及對父母的反感,最終成爲教育的犧牲品。因此我們應該尊重童權,讓兒童的天性真正釋放,根據兒童身心成長的自然規律來因材施教,而不要強迫兒童。作爲老師,我們也要根據兒童的特點開展活動,要把每一個兒童都看成是優秀的,特別不能對一些能力差的兒童抱有任何偏見,培養兒童形成良好的學習能力,使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成爲一個多方面發展的人。

其次,要把兒童看成“兒童”。畢竟孩子就是孩子,他們有自己特有的想法和感情,我們有時不能很好的揣摩他們的心理,也不能瞭解他們的思想。因此,當我們把自己認爲的真理告訴他們的時候,在他們的頭腦中可能灌入的是許多荒唐和謬誤的東西,而非真理。所以,在許多情況下,如果老師的正面引導不能教育孩子時,我們可以對其採取“自然後果法”。所謂“自然後果法”就是讓兒童自己通過切身體驗來認識周圍事物和現象,認識活動和活動結果的意義。我們沒有必要對兒童高談道德、法律、準則,只有他們自己從自身的行爲中接受了經驗教訓,纔會有所認識和改變。例如,孩子把積木都扔到地上,我們不必急着幫他撿回來,就讓那些積木在地上,趁他們不注意的時候藏起來。當下次兒童提出玩積木時,就告訴他們,積木沒有了,在上次被他扔走了,讓他自己去找,結果他不能找到。如此他嚐到了自釀的“苦果”,纔會意識到不對,下次纔不會那麼做。我想這比諄諄教誨循循善誘要有效的多,但必須掌握一定的度。

再次,在對兒童進行教育過程中,可以進行一定條件下的“直觀教育”。我們現在的孩子,有很大一部分被長期關置在家裏,不少長期嬌生慣養,生活在狹小的空間中,對書中所描述的大量知識很難轉換成自己的語言和想法,也不能夠真正瞭解書中的含義,因此適當的讓他們到大自然中去捕獲他們所缺乏的知識是非常必要的。如今的孩子都是家裏的“小皇帝”,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他們不愛勞動,我們根據以上情況,開展“我是小能手”的活動,讓他們知道勞動的價值並熱愛勞動,同時更加了解父母賺錢的辛苦,更加愛他們的父母,收穫將收益非淺。

第四,人的天性發展是有秩序的,教育必須適應不同時期兒童天性的發展水平。教育必須要遵循這個自然規律。盧梭強調說:“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次序,我們酒會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實,他們長的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兒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簡直是最愚蠢的事情。”教育在適應兒童天性的同時,還要適應兒童的個性差異。我們只有很好地瞭解每個兒童之後,才能對他發展給予正確的指導,使他們身上的天性自由自在地發展起來。

最後,遵守自然的教育必然是自由教育。我們要讓兒童完全自由地進行活動,並儘可能多地給兒童以自由活動的機會,仍他們能以自己所特有的方法去看、去想、去感覺一切事物。教育者的任務就是創造一個能夠促進兒童自由發展的適當的環境,通過仔細觀察,進行適當地誘導,只是在兒童感到經驗上或力量上不足時給予適當的幫助,而不應該強迫他們接受成年人所特有的方式方法。

綜上所述,盧梭的自然教育思想順應人的自然天性,崇尚自由、平等和自然,尊重兒童發展的規律,是有其實踐價值的,他對兒童的認識也是值得我們參考,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們要更加關注兒童的天性,尊重他們,讓他們更加自由快樂的發展。由此可見,盧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對我們現如今的教育是有很大的啓示的。

關於教育隨筆8

做人要講道德,說老師的工作是良心買賣,無非是要求老師遵守職業道德,真正做到“身爲世範,學高爲師。”我不知道自己做得怎麼樣,但是兩個月的假期快過完了。我給孩子們說的每天堅持隨筆,可以說言行必果。做到了是他們的榜樣,每天沒有偷懶懈怠。

我相信每天堅持寫作,能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更能積累語言,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作爲老師,尤其不是語文專業老師,我告訴孩子們我就是這樣學好語文的,過去如此,現在也是如此,那我就帶頭給大家看。想要寫得好,寫得快,那麼每天堅持用文字記錄生活,文字的敏感度有了,提筆就不會沒有話說。見個作文題目,就能快速搜尋大腦中合適的材料構思成文。因爲每天的日記,就是材料的積累過程,也是文字鍛鍊的舞臺。遣詞造句,就是在這不知不覺的日記中提高的。

多讀書,是學好語文的別無選擇的捷徑。我帶頭讀書,讀自己需要提高教學能力的專業書。我讀《作文趣話》,讓我對作文教學有了新的認識;《大師的作文課》讓我茅塞頓開,原來作文時可教可指導的,不過不可心急;我讀語文特級教師的語文教學經驗總結,爲自己充電,爲自己的工作加油。迄今爲止的暑假,沒有一天不讀書。《世說新語》、《四庫全書》這些經典,都讓我拿起瀏覽。更多的微信讀書,讓我週週成爲閱讀之星。同時因爲讀書多,而不用付費,就可以擁有讀整本書的權利。爲啥讀書?爲了教學語文,爲了孩子們學業,就要做到學高爲師。

今年暑假有一個孩子,拜我爲師,讓我輔導他的英語功課。這個孩子我甚是喜歡,原因是他自己的上進之心。他不是父母所逼,而是自己願意利用業餘時間,改變自己的弱課學習。我和他不相識,卻感覺有緣。因爲我們都有一顆上進的心,我說這個假期我們互相鼓勵,互相監督,一定能完成我們假期計劃。昨天清晨的雨,讓我很是犯難,不知是去約定的地點,還是爽約取消。畢竟雨中還要帶着三歲的兒子,於心不忍啊。可是既然和他約好了,我怎麼能不堅持。因爲我知道,學業就是一種毅力的考驗。睡夢中的兒子,由妻子開車送我們提前半小時到,因爲她七點要去學車。後來看到他的凌晨的信息,改爲下午。一天的雨,不再回去,就此和兒子玩耍。爲了不食言,我要等。

“溫比亞”確實厲害,讓我們內陸濮陽,竟然也降兩天大雨。今天下午,同樣由於雨,我早早到達約定地點。他也按時到達,真的讓你不得不爲他豎起大拇指。這個暑假,一個十五歲的男孩,每天練着街舞,還要每天堅持學兩個小時的英語,而且都是自己的選擇。他的街舞,是他的自己的愛好。他給我看他的街舞視頻,那動作真的帥呆了。給我看時,滿滿的自豪感洋溢在臉上。

關於教育隨筆9

今天我不用上班,昨天就請好假了.女兒週日要到長春參加奧賽培訓,她告訴我他們老師說讓他們自帶行李,她已跟我說了好多次要買個大的行李箱,要裝被褥.我明天週五單位又有重要的事情,必須得上班,週六因故也鐵定休不成了,女兒正好昨天也考完期末考試了,這兩天休息,所以我不得已今天請了個假要陪女兒上街.

早晨我倒是不用象平時那樣早起做飯了,加上有昨晚的剩飯,一會兒他們醒了熱了吃就行了.快八點的時候,女兒可能是因爲內急,起來去了趟衛生間,後來半天也沒再聽到她的動靜,以爲她又躺下睡了,於是就悄悄地進了她的房間,想把她弄醒吃飯好去逛街.推開她的房門,發現她在躺着看書,我責備她不但躺着看眼睛又離書那麼近光線又不好,我說你看什麼書哪這麼用功啊,拿過來一看,原來是一本卡通漫畫書,她的牀頭也已不知什麼時候擺了十多本這類書了---我對她也不夠精心的了!她有點不好意思,以爲我要說她不把時間用在學習上等諸如此類的話.我沒有說她,愛憐地拿過書,嗔怪道,你可真是個孩子,都十六了還這麼喜歡卡通漫畫!我問她你是看書的什麼方面?是看人家是怎麼畫的還是看漫畫的趣味性啊?

我的問話提起了她的興趣,她說媽媽你等等,於是她下牀從她的書櫃上面拿來了一本文件夾,又拿出來好多她畫的漫畫.哇,女兒畫的真的不錯啊,一個個小人物活靈活現的,還在漫畫的旁邊註上標題.我問她是不是臨摩,她說媽媽這都是我的原創啊,我大爲驚奇,女兒什麼時候練的呢? 在她上小學的時候,爲了讓她開闊眼界,提高她的綜合素質,在她的要求或徵得她的同意的前提下,曾有目的地讓她先後學過兒童畫、聲樂、電子琴、舞蹈、書法等,後來的事實證明這些對孩子的成長和綜合素質的提高的確很有好處,在此就不再贅述.學畫畫也不過兩年多,以後就沒有再深入學習,不過一些繪畫的知識和技巧可能對她日後會起到一定的觸類旁聽的作用.小時候的基礎雖然不牢,但對孩子視野的開拓和廣泛興趣的培養有着深刻的影響.

我大加欣賞並讚揚了女兒一番,她也把因她的畫畫得好而受到同學的崇拜等等的一些趣兒事說給我聽,我也跟着高興.轉而又對溫和地對她說,好孩子,漫畫畫得好,咱別的方面也最好不被別人落下好不好,她很聰明,聽出我的話外音忙說我知道,還告訴我說她的班主任在給二班(她在一班)上課時還表揚她學習進步了呢,看來她知道現在學習對她來說是很重要的(起碼現在還是應試教育,還要看高考成績的),她都高二了,現在到了不能鬆懈的時候.她中考的時候成績很優秀,進了高中的奧賽班.可是到了高中學習後,可能是不太適應高中的學習環境,對學習產生了一種牴觸的情緒,整個高一階段沒有怎麼學習,因此學習被甩到全班的後面。

終於在高一第二學期期末考試後,我忍不住對她大發雷霆了一次,不過後來也還是忍着對她以欣賞鼓勵爲主.好在她也知道不能再消沉下去了,肯用功了,學習直線上升,高二上學期的期中考試結果出來後,老師還以爲她的成績不真實,在通過高二期末考試後,老師終於承認我女兒的確是進步了,原來認爲考本科都很困難,現在認爲考上重點沒有問題,我曾拿這件事和女兒開過玩笑,說如果你要是真的在高考中取得優秀的成績,那麼你就可以成爲你們學校的一個典型的正面教材!我知道她聽了我這句話她很高興,也很受鼓舞.我對女兒基本上是進行賞識教育,其實孩子也非常需要鼓勵,需要被人承認.早晨發現她還這麼喜歡畫畫,並沒有直接說她,反而還鼓勵她今後考上大學後還可以接着畫,當成一種業餘愛好,說不定還能成功呢!

看得出女兒今天很高興,在逛街的時候親了我兩次,呵呵,這在以前是沒有過的事情啊!我捨得花錢給她買了質量較好的行李箱,對女兒說,等明年考上大學就不用再買了!女兒笑了,應該是默認吧。

關於教育隨筆10

班裏有個叫妮妮的小女孩,長得非常漂亮,白淨的皮膚,一雙會說話的大眼睛,可愛極了。 這個小女孩頭腦很聰明。但我發現她有一個特點,上課別的小朋友大聲讀兒歌時,她的嘴巴基本不動,課下也不愛說話,戶外活動時,她也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樣熱愛做遊戲,喜歡一個人靜靜的呆在一邊,每次我催促她參加活動時,她不是說肚子疼就是說腿疼。 這天,又到了戶外活動的時間,我跟孩子們玩丟手絹的遊戲,妮妮又悄悄的走開了,當孩子們圍成圓圈蹲下後,我走過去拉着妮妮的手:“來,妮妮,跟老師站在圓圈中間看其他孩子玩好嗎?”出乎我的意料,妮妮站在中間很活躍,一會提醒這個看後邊,一會兒提醒那個快跑,顯得很興奮。活動後我問妮妮:“今天玩的高興嗎?。”“嗯,很高興。”“那你以前怎麼不愛參加呢?”“他們總是在我耳邊大聲說話,太吵了。”喔,原來這是個喜歡安靜的小姑娘。

從那以後,我儘量安排孩子們做一些安靜的遊戲,或者我抽出時間單獨和她做一些小遊戲,讓她慢慢的適應和其他孩子一起玩。漸漸地,妮妮變了,變得愛說愛笑了,也比以前合羣多了。 由此我想到,由於成長環境和家庭環境等諸方面的影響,每個孩子有每個孩子的特點,有的孩子活潑好動一點,有的孩子內斂含蓄一點。作爲一名幼兒教師,我們應該具有一雙洞悉幼兒一切的眼睛,讓每個孩子都健康快樂的成長。

關於教育隨筆11

(一)由“天使”惹了禍所引發的思考

我身邊圍繞着一羣天使,一羣惹事生非的天使,有些來自農村,但他們並不是田野裏的那株紅高粱,也不是水田裏的那株黃稻穀。農村孩子那種吃苦耐勞、勤奮好學、謙讓含蓄的精神品質在他們身上逐漸消失了,以前我們這一代從農村走出來的孩子,小時候大都憨厚朴實,可是現在的農村兒童呢?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大有人在。

在學校的每一天都是現場直播,有一些學生,他本身就是屬於“牙膏型”的人,你擠,他就出;你不擠,他就順勢躲着。可有的時候他們已經違背了我們班的班規,每當這時候,我都知道苦口婆心,大都是沒有什麼教育意義的,那是一種吃力不討好的冗長說教,從時間成本上來說,實在是很不划算的。班規貼在班級裏不是拿來看的,既然明知故犯,明知山有虎,還偏向虎山行,那豈不是觸動了底線?應該剎住這股歪風。再說了,在一個聽不進道理的學生面前純粹講道理,除了白費口舌之外,還會有什麼收穫呢?有時和風細雨不成,乾脆只好暴風驟雨,跟他們來個殺雞駭猴的遊戲。有時候在班級管理時,因爲學生個體的不同,就不能企圖自己統一用耐心去等待他們的“浪子回頭”,就算望斷天涯,也見不到他們華麗轉身的影子。

我總以爲自己早已經煉成了金剛不壞之身,任孩子怎麼折騰,我的“五指山”總能矗立不倒,但是有些人不是僅憑三言兩語就轉化了,那是神話,我有這個自知之明,教育創造不出這樣的神話,學生身上缺點形成也不是一日之功。很多人不犯法,不是因爲他善良,也不是因爲他的素質高,實在是害怕法律的制裁,因爲害怕而不犯,這又說明了什麼呢? 所以說,制度遭到破壞之後就該懲罰,就該給他們套個緊箍咒,教育專家孫雲曉老師認爲:教育本身就是十八般武藝,表揚和批評,懲罰和獎勵,什麼都應該有,沒有處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沒有處罰的教育是一種虛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負責任的教育。只要不傷害學生心靈,又能讓學生接受,還能達到教育的目的,處罰的教育是完全可行的。有時蒼白的說教無異於對牛彈琴,有些東西離他們現在的實際還很遙遠,說教的內容與他們的現在產生不了聯繫,說教的價值幾乎是爲零。要知道真正的道理是悟出來的,而不是靠講出來的,悟出來的東西纔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難怪蘇霍姆林斯基說: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只要給了“巴掌”之後,再給顆“糖”,“燒火燒到八分旺”,該滅火順氣的事,事後再做。總不能眼睜睜地看着學生拿班級制度不當一回事。這對其他遵守的孩子來說,是絕對的不公平!

當然還有的時候,只要一上課,你就能從下面收到不愉快的信號,某某某又沒有寫作業,某某又沒有背書,歇斯底里真的很抓狂,有時真想像個庸醫不把脈,不分青紅皁白,來頓聲色俱厲地批評。但是轉念一想,如果這樣,教學時間又被佔用,任務無法完成,而且也容易讓師生之間產生對立情緒,影響上課,“地獄就在天堂的隔壁”,算了,表揚公開,批評私下,對生對己都有利。張文質先生說得對:“教育是慢的藝術”,我認爲是這樣的,慢就是需要我們老師等待,所以教育也是等待的藝術。班級管理制度就是實現這個目的的通道,只不過對於“慣犯”,不能急功近利!

都說教師的教鞭下有瓦特,冷眼之下有牛頓,譏諷之中有愛迪生,學生的未來我們是不能輕易下結論的,也沒有這資格下結論,我們不是上帝,但我們作爲老師的人,卻要增長智慧,而智慧不是天然形成的,是在不斷地琢磨中修煉出來的,如果說我們老師是孫悟空,學生就是唐僧,學生身上的種種不良習慣就是各路妖魔鬼怪,我們真正要對付的是附在“唐僧”身上的妖怪,所以教學之餘,我們每個作爲老師的人,都要練出一雙火眼金睛,擁有降妖除魔的金箍棒!

(二)由“天使惹的禍”引發的再思考

有些學生你在說教了之後,他會有一段時間表現比較好,但是尾巴只夾了幾天,就原形畢露,有時候覺得跟學生之間的博弈真像是一場正兒八經的沒有硝煙的戰爭。我是一個對待工作很自律的人,同時我也想影響我的學生,將自律應用到學習當中,希望學生能夠發自內心地做一個自律、積極向上的人。一個靠威脅長大的人,要麼是去威脅別人——這種情況極易付出代價;要麼繼續接受威脅——一旦威脅撤離,就會對自己的作爲不加約束和控制。難怪有些學生和有些家長都需要“嚴格管理”的老師,實際上大都時候,他們是在需要能夠“威脅學生”的老師!這種環境中出來的人,是不是將來做事都會很被動?

當然也不是說一味地“潤物細無聲”,溫言軟語不成,必須厲言疾色,因爲真正的教育實情是:有些孩子,你用溫情、說理、師愛是難以抵達他們的心靈的,只有通過一定的手段,去震撼他們,甚至是捶打他們,觸及靈魂的影響,纔有可能抵達他們的心靈。其實學生大都不是品德問題,而是習慣問題,慢慢磨吧,熬煮石頭湯不是兩三天的事。故意裝聾作啞,有時是“無爲而爲”。當然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要細心留意一些“給點陽光就燦爛,給點顏色就開染坊”的'孩子,提醒我們的班幹,針對這類學生,不要過多地爭辯什麼,就把他們的狂妄之語和不羈之行記錄下來,到時候一起秋後算賬。

我有時候也覺得自己挺力不從心的,這些所謂的“後進生”,怎麼與我朝夕相處,浸潤一年有餘,怎麼就沒有學到我的一鱗半爪呢?口無遮攔的仍然口無遮攔。哈佛大學心理學教

授丹尼爾·戈爾曼指出:預測一個人未來的成就,智商至多解釋其成功因素的20%,其餘80%則歸於其它因素。其實這個“其它因素”就是指情商。蘇霍姆林斯基說:不管孩子難教到什麼程度,都必須讓他學會思考。書籍應當成爲他的歡樂的源泉。書裏的話應當進入他的精神世界,成爲他的個人財富。所以,用

對啊,學生也沒有向我彙報啊。我拿着剛買的新筆記本,急促地走進了校門,我的心裏頓時放寬了一半,因爲沒有特嚴重的事情,校長辦公室的門是鎖着的。興許是家長將電話打到值日的辦公室,剛好被楊揚老師接住了。

我強使自己鎮靜下來,故作淡定問道:“有什麼事嗎?”她說我班的李傲輝同學與別班同學在排路隊的時候打架。李傲輝的父親非常生氣,說是去年他兒子就被別人欺辱,自己還花了幾百元醫藥費,這次怎麼又發生類似的事件?現在李傲輝的後腦勺腫而且非常疼痛,並且他爸爸跟我說,走路時,頭不經意晃動都會疼。我想:完了,這麼嚴重?我新上班主任的

孩子媽媽接通了電話,我仍用低沉而故作深沉的嗓音介紹:我是孩子的班主任,剛不久已經給孩子爸爸通過電話了。我想知道孩子現在好了沒有?有沒有護理?孩子媽媽說:“不清楚,特地問了孩子,孩子仍然咬定說有點痛。”我一五一十地說,其實他那趟車人數非常少,只有18人,當時路隊老師發現的時候,只是看到孩子已經哭了,路隊老師當時也看了,並且還安慰安撫過他,看到他沒有腫,也沒有流血,判定沒什麼大礙後,就讓孩子上車了。像平常如果有出血、紅腫之類的,一般都會立刻到校醫室進行處理。”

可是孩子媽媽說:“孩子還是很痛。”我接話茬說:“是啊,小孩不論磕到哪裏,都會覺得痛的。更何況當時因爲趕車急,沒有用手立馬按住碰到的部位,當時沒有活血按摩,所以有點腫痛。這個應該是正常反應,明天早上就一定會沒事的,如果還痛的話,明早就來學校吧。”說到這裏,我沒有立即掛斷電話,我轉換了也孩子媽媽郊交談的話題,其實,我早就聽說她的孩子比較調皮。不過我接班的這兩天,我發現孩子的表現還算不錯,連昨天我沒有講的黃岡,他都做得非常好。還有,我今天還特意當着全放同學的面表揚了他,還給他發了張學校的綠卡作爲鼓勵。

說到這裏的時候,孩子媽媽在那頭激動地笑着說:“是啊,他今天回來還高興地告訴我,我們的新班任表揚了我。”孩子真的是要老師的愛及認可纔能有勇氣,有耐心地改變自己。

我繼續說:“其實孩子挺能幹的,個子高,做什麼都給力,並且我覺得他很聰明,我很喜歡,我打算這個學期好好培養他。”他媽媽聽到這裏,接着說:“那謝謝教師的用心,以後還要多多麻煩你們了。”霎時,我感覺自己又掌握了話語主動權。我發現她的思維已經由“討一個說法”轉變到“感激我”,我立馬說:“會的,會的,我很喜歡這孩子,發生這樣的事情,我也覺得實在對不起。”末了,我還試探性地加了句,如果過了今晚還有大礙的話,明天可來校面談。她連忙要收場說:“好,謝謝你啊。”我就說:“不用謝,再見。”我知道她沒有再繼續關於“傷痕”的話題說,就知道99%明天肯定不來了。或許孩子需要老師的尊敬,哪怕是讚許的眼神,小小的一朵紅花,對於長期貼“標籤”的孩子來說,猶如一汪清泉,流入早已乾涸的心底;而家長在剛想放棄孩子的教育問題時,難得碰到如此愛並瞭解自己的孩子的老師,又是多麼的開心,什麼“冤仇”都不報了,只報老師的關懷之心了。

面對這樣的常見事情,我並沒有任其發展,而是希望雙方都能愉快接受,而不是讓時間來消除隔閡。在這裏,我主要是用電話溝通,我發現電話溝通,聲音的音色把控很關鍵,儘量用自己的聲音震撼到自己,才能感染到對方,說話的時候問自己:我這種聲調合適嗎?對方能感覺到我的真心誠意嗎?如果不能,立馬轉換聲調和情緒。電話溝通切忌急躁,會讓人感覺唐突,讓人覺得素質不高。

關於教育隨筆12

我班來了一個新生叫小平,她剛剛來到新環境,性格尤其內向,上活動時,她更表現的非常緊張,不能大膽唱歌,時常顯得膽怯,害羞。可當每次下課,別的小朋友都在玩的時候,只有她坐在位上邊看書邊嘰裏咕嚕的在說着什麼。

我看出了她的心思,趁一次機會,我把她叫到了我的面前,和她說:“小平,你唱歌的聲音聽,你信不信?”她害羞的告訴我:“老師,我唱歌真的很好聽嗎?”我說:“你不信的話,老師把你的歌聲錄在手機上,你自己來聽聽好嗎?”說完,她立刻用她的小手捂住了她的小臉,我把她的小手輕輕的拿開,對她說:“小平,你一定能行。

”到了上課時間了,我把小平唱的歌放給全體小朋友聽,並且,說:“這是小平唱歌的聲音,你們覺得她唱的好聽嗎?”大家異口同聲說:“好聽”我請小朋友爲她鼓掌,我讓孩子們熱情的圍着、拉着她和她一起玩遊戲,使她感受到集體玩的樂趣,她終於接受了新的家園!

關於教育隨筆13

對於入園不久的小班幼兒來說,每天最難熬的是上,下午離園前的一段時間,由於特殊原因園裏沒有加點計劃,所以每天上、下午快離園的時候孩子們就嚷嚷,有時甚至哭鬧,我明白孩子們餓了。他們畢竟還小,喜怒哀樂都寫在臉上,作爲老師看在眼裏疼在心裏,就臨時買來點吃的給孩子填補一下。孩子們一個個高興的就象吱吱待食的小鳥,個個張着嘴,伸着手,有的孩子嘴裏還說:“老師真好。”;有的說:“老師象媽媽。”;還有的說:“老師,我長大了買上東西也給你”……多可愛的孩子,多純潔的童心。

一日上午,我照例在教室門口迎接每天入園的孩子。森浩看到我,掙脫媽媽的手跑到我面前說:“老師早!”“森浩早啊!”森浩一邊問好一邊使勁往我手裏塞他帶來的乾脆面,我接過乾脆面說:“老師給你保存着,餓的時候老師給你好嗎?”森浩連忙搖搖手說:“老師吃,老師吃。”森浩媽接話說:“我家森浩回家經常說,老師每天給我們吃的,我也要給老師帶點吃的”。我當時心頭一熱,不僅爲孩子的行爲感動,而且爲孩子學會感恩而欣喜。感動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報,欣喜孩子懂得了分享的同時幼小的心靈也播下了愛的種子.

關於教育隨筆14

讓小朋友自主閱讀,這是我們常見的一種模式。但是對於中班剛開始如何更好地推動這種方法,也確實值得我們來思考。以下就是我碰到的問題:一天又到了圖書閱讀時間,幼兒正在自主閱讀。突然,仔仔(一個幼兒的小名)急衝衝地跑過來說:“戴老師,拉拉搶我的書本。”當時的我馬上就過去看拉拉,只見他還笑眯眯地拿着小書準備要看,問他爲什麼要搶書?自己不是有本小書嗎?他一見我就說:“這本書不好看,這本好。”於是我又說道:“好看的書要大家一起看,但是這本小書本來是仔仔的,你不能去搶,這個行爲不好看,還給仔仔。”邊說邊把拉拉手裏的小書拿過來給了仔仔。這件事就這樣結束了,當時的我並不在意。直至在類似的自主閱讀時,這種情況時而發生,也有許多幼兒來我地方告狀,誰搶了我的書。讓我想到爲什麼他們會這樣,而且有些幼兒是教育過之後還是存在這種問題,我知道也許是我的“教育”出現了問題。後來在網上無意間看到一篇有關幼兒搶玩具的案例及原因,想到也許在閱讀時幼兒搶書也是類似的原因:

1、自我中心化。從幼兒心理髮展特點來說,1歲半到3歲的孩子都是從自己的感受與需要的角度來看待這個世界,也就是說他們認爲自己需要的物品都是自己的,不會想到別人的感受,也就是不會移情。

2、具體化的思維,他們在搶玩具時只關注到自己要的書本,就是直接採取行動,就是搶。

3、語言能力的有限性,對於中班的年齡,幼兒的語言發展有限,不會適當的表達,而是直接的行動。

4、交往策略的缺失,對於中班的幼兒更多的是模仿,且缺少相應的社會交往技能。也許他們的搶書只是他們想交新朋友的一種方式。對於查找到的原因,讓我回憶那些例子,確實符合他們的行爲與想法。

但是這個案例又如何解決,也許纔是有價值的探討點。翻閱《指南》,看到社會領域裏目標2能與同伴友好相處裏的教育建議中有一句說到:“當幼兒與同伴發生矛盾或衝突時,指導他嘗試用協商、交換、輪流玩、合作等方式解決衝突。”這給了我一些靈感,也許今後碰到相關的問題可以用以下的方法來教育也許會更適合。

1、輪流看。在以上案例中,對於拉拉,教師要協助他先理解這個行爲的不正確,接着在教他方法去仔仔地方拿書。可以建議拉拉觀察仔仔,看他什麼時候看完,露出不想看的痕跡或可以耐心的等待幾分鐘,在去拿書,也許成功率高。

2、交換,讓拉拉學會適當的等價交換,拿仔仔比較感興趣的東西去換他手裏的小書,成功率也高。

3、協商,讓拉拉會禮貌性的去表達自己的意願,我可以看你手裏的書嗎或我們一起看好嗎?這個辦法一般的幼兒都會接受(嘗試過幾次)。或者可以說下次我帶來好玩的玩具給你玩,今天你借我下這本書。讓幼兒通過這些方法來解決閱讀中的衝突,也許會好些。

總之,教師要學會思考什麼知識和技巧給了幼兒之後,他們可以在做“平行相關”的同時又能做“垂直相關”,這樣的方法纔是更好得給幼兒帶來益處。

關於教育隨筆15

那份不能割捨的情懷

記得剛工作時,年輕的我對自己的職業竟有幾分“羞澀”,對幼兒園老師的特定稱謂“阿姨”總感到那麼刺耳:我的表現甚至得不到父親的認可……然而,是什麼讓我最終割捨不下這曾讓我找不到認同感的職業?我想,我是享受到了職業的幸福吧!

每年的三月是幼兒園開展“愛媽媽”主題活動的固定時段。今年,我和老師們設計活動時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須把活動做細、做深,而非僅是一場熱鬧非凡的“秀”……

我們的用心,換來了孩子們的迴應:孩子們想到了要爲媽媽贈送一份特殊的禮物,於是在家用自己的勞動賺得了第一份微薄的“收入”。孩子們用心地搜尋着送給媽媽的禮物:有的爲當老師的媽媽購買了咽喉含片,有的爲腳部受傷的媽媽送上了消炎止痛藥,有的爲長期使用電腦的媽媽捧上一盆防輻射的仙人掌,還有的購買了媽媽需要的衛生巾……

一位媽媽感慨地說:“這段時間孩子一回家就很認真地看我做事,問我喜歡什麼、平常工作時幹些什麼、有沒有需要的東西……孩子們開始懂得關注、關心自己的媽媽了,今後她也會懂得關心別人……”媽媽們拉着我說,活動很成功,感謝老師和幼兒園!

可誰又知道“背後的故事”呢?那張生動刻畫孩子們爲媽媽購買禮物畫面情景的光碟,刻滿的是老師們熬夜加班的辛勞和智慧;孩子們的每一句甜甜話語蘊含着老師多少天來孜孜不倦的啓發;爲了實現孩子爲媽媽購買一件飾品的美好願望,老師自己去大商場買來了幾件精美的飾品,並將飾品放在園外的小店供孩子選擇並廉價出售……

週末回父母家,聽了我的講述,父親佈滿皺紋的眼角牽扯出一種情緒,我能體會到他內心的讚譽!他只說了一句:“我們大學老師做不到的,你們做到了。”

“不能說感激,感激對於教育孩子的首功之臣——學校和老師而言太過膚淺。”一個媽媽在孩子畢業時送給我們的話,撥動了我內心深處那絲溫暖的情愫……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