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嗩吶指法表圖

嗩吶指法表圖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8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嗩吶指法表圖,嗩吶,中國傳統雙簧木管樂器,是世界雙簧管樂器家族中的一員,是我國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管樂器,擁有其獨特的氣質與音色。以下分享嗩吶指法表圖,一起來看看。

嗩吶指法表圖1

圖示是全調嗩吶, 黑圓是影響音準的嚴格按孔,黑圈是影響音準的嚴格開孔 米字圓是夾持嗩吶不影響音準的按孔。 上箭頭圓是高控制偏移吹奏,下箭頭圓是低控制偏移吹奏。 高控制,吹奏時特意提升這個位置的音。 比如把哨片夾緊些氣息大些,就使這個孔發出的音的頻率增高了。

嗩吶指法表圖

嗩吶指法表圖 第2張

一二,二三,五六,六七,這兩孔之間是3/4個全音150音分 所以,一三,五七,這兩孔之間是1又1/2全音300音分 就是,二,六,這兩孔處於相鄰兩孔的中間音位 這樣方便轉調更換筒音唱名低音搜5,中音來2等等 實際吹奏,偏移1/4全音50音分即可 圖示圓心到圓周是1/4全音50音分 圓周到框邊也是1/4全音50音分。

嗩吶指法表圖2

首先有的人對正確口形於嗩吶吹奏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正確口形又缺 乏理解不掌握,因而在吹奏過程中難免出這樣那樣的問題。

接着嗩吶吹奏使用氣牌,與民間藝人的吹奏有關。以前的嗩吶藝人(俗 稱吹鼓手) ,爲了謀生,長期走付串鄉,生活無定,或爲婚喪嫁娶紅 白喜事吹吹打打,或趕上集市廟會歡慶節日出力賣藝,酷暑烈日,嚴 冬冰雪,風吹雨打,飢寒交迫,不敢放過任何一個機會,而且要吹奏 得好,纔不致失去謀生的來源。

然後鼓腮換氣法(這裏指大鼓肥) ,必然導致脣肌鬆動, 口角力減退,這時氣牌就能起到彌補缺陷減輕脣肌疲勞的作用。民間 藝人在很多場合要邊走邊吹,有時一走就是幾裏、幾十裏,遇到高低 不平上坡下坡時,遠要擡頭彎腰,扭頭轉身,遇到人多擁擠遠會發生 碰撞,在此種情況下,要保持穩定的吹奏,除需要良好的吹功訓練外 ,氣牌起著相當重要的彌補作用。

嗩吶指法表圖 第3張

嗩吶吹奏使用氣牌是過去民間藝人吹奏的特定環境和 條件形成的。現在,民間藝人的社會地位及吹奏的環境條件,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嗩吶吹奏的方法和技巧也在變革和提高。

採用去掉氣牌吹奏的方法訓練學生,使他們較快地掌握了正確的口形,增大了口勁,較快地提高了吹奏技巧。

最後在吹奏一些特定的樂曲,或舞臺演出,或在特殊情況下較長時間用小鼓腮換氣的方法連續吹奏時,氣牌還是需要的,因此,學生同樣需要掌握戴氣牌的吹奏方法。

嗩吶指法表圖3

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學習。

1、學習嗩吶手型,右手放在嗩吶下把,左手放在嗩吶上把,雙手自然按住八孔,以不漏氣爲原則,手指不能太僵硬;

2、學習口型,將哨片放在雙脣中間,下脣含哨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處,上脣靠近哨面根部約哨片的四分之一處,學習胸腹式呼吸法;

3、吹嗩吶需要很大肺活量,呼吸很關鍵,平常需要常練習吸氣與吐氣。

嗩吶指法表圖 第4張

吹奏嗩吶技巧

吹奏嗩吶,也需要一些技巧,要用手指把音孔完全按滿。倘若音孔按不嚴,往往發出的聲音就不準。嗩吶的演奏技巧極爲豐富,大致可分爲口內技巧和手指技巧,在演奏中常常兩者結合運用。

其中有連奏、單吐、雙吐、三吐、彈音、花舌、蕭音、滑音、顫音、疊音和墊音等,還可以模仿飛禽和昆蟲的鳴叫。

演要提示:

在練習該曲時,要注意氣息合理運用,發音要平穩,每小節4拍一定妻歡展。這首樂曲三小節爲一樂句,也就是3小節換一口氣。在一開始演泰的時候可能氣息不夠長、可以每小節換一次氣。樂曲中的每個音態要周吐音,吐音用符號T表示, 學嗩吶基本功很重要 不能急於求成,先練音節 喜歡嗩吶的朋友來一起學嗩吶吧

嗩吶指法表圖4

嗩吶,英文名稱souna,是[中國]民族吹管樂器的一種,由波斯傳入(Surna音譯),在西晉時期的新疆克孜爾石窟寺的壁畫中就已經出現了嗩吶演奏的繪畫,最晚在16世紀就在中國的民間流傳了。嗩吶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製,成圓椎形,上端裝有帶哨子的銅管,下端套着一個銅製的喇叭口(稱作碗)。

所以也稱喇叭,在臺灣民間稱爲鼓吹,廣東地區亦將之稱爲“八音”。在中國各地廣泛流傳的民間樂器。發音高亢、嘹亮,過去多在民間的吹歌會、秧歌會、鼓樂班和地方曲藝、戲曲的伴奏中應用。經過不斷髮展,豐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現力,已成爲一件具有特色的獨奏樂器,並用於民族樂隊合奏或戲曲、歌舞伴奏。

歷史起源

最初的嗩吶是流傳於波斯、阿拉伯一帶的樂器,就連嗩吶這個名稱,也是古代波斯諾Surnā的音譯。嗩吶大約在公元三世紀在中國出現,新疆拜城克孜爾石窟第38窟中的伎樂壁畫已有吹奏嗩吶形象。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時代,傳到中國中原地區。 曾譯作“鎖吶”、“銷吶”、“蘇爾奈”、“鎖奈”、“唆哪”等名。

嗩吶指法表圖 第5張

關於嗩吶的起源,一說,三世紀新疆拜城柯爾克茲石窟(約265-420)的.壁畫上已有演奏嗩吶的樂伎的形象。另一說,金元時期傳入中原,也稱“嗩叭”、“號笛”。明清時期廣泛流傳於民間,多用於婚喪喜事的吹打樂隊中,也用作民間歌舞和戲曲的伴奏樂器。 嗩吶史料始見於明代。明王圻《三才圖會》:“鎖奈,其制如喇叭,七孔,首尾以銅爲之,管則用木。”

“當軍中之樂也,今民間多用之。” 清代嗩吶在宮廷被列入回部樂,也用於大駕鹵簿。因兩端都用銅製,又稱“金口角”。後衍生出大嗩吶、中嗩吶和小嗩吶等形制。 各民族,各地區的雙簧類樂器的形體大小不一,名稱也各異。形體相對較小的稱“海笛”。 自緬甸傳入的較大的稱“聶兜姜”。西藏佛教所用嗩吶,也稱“得梨”。嗩吶音量較大,音色高亢,富有穿透力。

適於表現熱烈歡快的音樂風格,但不少民間藝人也能用雙脣壓緊哨片,控制氣息,吹出柔潤的弱音(也稱“簫音”)來表現抒情或悲哀的情緒。 到了明代,古籍中始有嗩吶的記載: 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1)嗩吶已在中國普遍應用。明代武將戚繼光(1527——1587)曾把嗩吶用於軍樂之中。在他《紀效新書武備志》中說:”凡掌號笛,即是吹嗩吶。”

明朝王磐《朝天子詠喇叭》則是描述嗩吶最好的文章:“喇叭,嗩哪,曲兒小,腔兒大。來往官船亂如麻,全仗你擡身價。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哪裏去辨仕麼真共假?眼見得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得水盡鵝飛罷。”

明代後期,嗩吶已在戲曲音樂中佔有重要地位,用以伴奏唱腔、吹奏過場曲牌。而在以戲曲音樂爲基礎的民間器樂中,嗩吶也成爲離不開的樂器。 到了清代,嗩吶稱爲“蘇爾奈”,被編進宮廷的《回部樂》中。

今天嗩吶已成爲中國各族人民使用頗廣的樂器之一。 中國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嗩吶藝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